-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
版本可编辑
,
有帮助 欢迎下载支持
.
【关键字】活动、方案、情况、方法、认识、系统、有效、密切、自觉、继续 、现代、合理、
持续、配合、发现、研究、特点、突出、关键、安全、精神、基础、途径、作用、标准、 关
系、检验、推广、坚持、指导、改善、明显好转、多方面
通管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100
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200
例符合入选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00
例 在抗
炎治疗基础上配合我院中药通管方灌肠,
对照组
100
例单纯抗炎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
。两组总有效率
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
0.01
)
。
结论
中药灌肠配合抗生素治
疗慢性盆腔炎 ,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运用抗生素。在慢性盆腔炎的综合
治疗中,增加了副作用小、效果好、患者易接受的 治疗手段。
【关键词】
通管方
灌肠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盆腔炎
慢性病
盆 腔炎属上行性感染,
多发生于分娩后、
流产后及宫腔内手术操
作后,
亦可由经 期房事、
不洁性生活所致。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
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 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性病变所引起的症状
和体征,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缠绵、 复发率高
等特点,大多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迁延日久而致。常见症状为少
腹一侧或双侧慢性 盆腔胀痛、经期或劳累后所加重。月经失调,量多
或淋漓不净,
腰酸带下,
并常以不孕 来就诊。
属中医
“妇人腹痛”
、
“癥
瘕”
、
“月经 不调”
、
“不孕症”
、
“带下病”等范畴。从
2002
~< br>2006
年,
我院妇科门诊采用本院中药通管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100例,疗效
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
[
1
]为依据。通过 询问病史、
1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 可编辑
.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
版本可编辑
,
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
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少数诊断有困难者,借 助
B
超检查
确诊及输卵管碘油造影摄片。
(
1
)有感染病史 ;
(
2
)下腹坠胀压痛及
骶部疼痛,在劳累、性生活后、经期加剧,伴有月经 失调、白带异常
及不孕病史;
(
3
)妇检时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在子宫 旁及输卵
管一侧或双侧,手可扪及索状物,盆腔结缔组织炎时一侧或双侧有片
状增厚,并有轻压 痛或扪及包块。
1.2
排除标准
(1)
年龄在
18
岁以下或
50
岁以上,
妊娠或哺乳期
妇女;
(2)
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
(3)
慢性阑尾炎、盆腔结核、盆腔 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4)
不符合纳入标准,对研究过程中使用的药物过敏者,未按 规定用药,
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3
一般资料
2002
年
1
月~
2006
年
12
月接收符合纳入标准的
慢性盆腔炎患者
200
例,年龄
18~
50
岁,病程
3
个月~
8
年。随机分
为两组 。
治疗组
100
例,
年龄
18
~
50
岁,
平均
34.5
岁;
病程
3
个月~
7年,平均
26
个月。对照组
100
例,年龄
20
~50
岁,平均
32.5
岁;
病程
3
个月~
8< br>年,平均
30
个月。两组病例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
理,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
,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使用方法:嘱患者在非经期 ,睡前排空大小便,将
中药制剂通管方浓煎至
100ml
保留灌肠,将肛管插入肛门< br>7cm
,每次
缓慢注入持续
30min
(通管方,本院组方:乳香、没 药、败酱草、苏
木、红藤、白花蛇舌草、桃仁、丹参、赤芍、川芎、当归、水蛭、地
2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文 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
版本可编辑
,
有帮助欢迎下载支 持
.
龙、蒲公英、紫地丁、元胡等适量,上药材混合加水煎煮
2
次,每次< br>煮沸
2h
,浓煎至
100ml
)
,每天
1
次 ,
12
天为
1
个疗程。休息
3
天后
进行第
2
个疗程。
经期口服氟哌酸
0.3g
,
每天
2
次 ;
替硝唑
0.5g
,
每
天
2
次;
7
天为
1
个疗程。
2.2
对照组
单纯经期 间口服氟哌酸
0.3g
,每天
2
次;替硝唑
0.5g
,每天
2
次;
7
天为
1
个疗程。
两 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物。以上治疗作周期疗法,
每个月经周期治疗
1
个疗 程,治疗
1
个疗程未痊愈者,继续第
2
个疗
程,共
3
个疗程。若有盆腔炎包块或附件增粗者,由同一台
B
超机,
专人观察测量治疗前后盆 腔情况并做记录,若有输卵管炎或输卵管阻
塞,由同一台摄片机,专人操作观察治疗前后摄片情况。
3
结果
3.1
疗效观察指标
根 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2
]评
定疗效。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 全消失或
B
超检查子宫附件正常,
盆腔无包块、
无积液或输卵管检查通畅;< br>显效
:
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基
本消失,妇检或
B
超提示盆腔症 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自觉症状
好转,
妇检或
B
超提示盆腔症状、
体征均有改善;
无效
:
症状和体征无
改善,
B
超提示盆腔 症状、体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
1
。
表
1
两组患者临
床疗效比较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
t
检验比较,
P
<
0.01
4
讨论
3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23: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9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