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口疝怎样治疗?
*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 介绍切口疝的治疗方法,治疗切口疝
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切口疝应该吃什么药。
*
切口疝怎么治疗?
*
一、西医
一、治疗
腹壁切口疝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但对年老体 弱、
有使腹腔内
压力增高的慢性疾患者、
癌症晚期和合并内外科急危重症者,
可
非手术治疗,包括:保护切口疝、防止疝内容物损伤
;
局部使用
弹力腹带或 腹围包扎,防止疝块突出
;
处理咳嗽、便秘等全身情
况。
现代,
腹内压力增高已非手术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因为应用
人工材 料的无张力修补技术,
可不增加术后的腹腔压力,
而预防
术后的切口裂开或切口疝复发 。
*1
、术前准备
(1)
改善全身状况、治疗合并症:手术前加强营养支持、纠
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补充维生素
C
及
K
等,积极治疗糖尿病、
凝血机制障碍、呼吸功能障碍、肝脏功 能障碍、肾脏功能障碍等
影响组织愈合的合并症或并发症,改善病人一般状况。
(2)
治疗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积极治疗肺部感染或合并慢
第
1
页
性阻塞性肺病、
大量腹水便秘或排尿 困难等使腹内压力增高的疾
病。吸烟病人劝其戒烟,前列腺肥大病人应用
α
-
受体阻滞药解
除排尿困难,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应用止咳、平喘、抗感染
治疗,便秘者服用 缓泻药以保持大便软化通畅等。
(3)
术前应用抗生素:腹壁 切口疝术前是否常规预防性使用
抗生素目前仍有争议。
Platt
等曾报告切口疝修补 术病人,围术
期应用抗生素与否,其切口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
;White
等认为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不能减少切口的感染率
;
而
Abramos
等 报告的结果则相反。作者认为,切口疝手术虽为无菌手术,抗
生素的应用仍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原有切口 可能有固有菌定居,
且局部瘢痕组织血运较差,
有潜在感染的因素。
特别是植入人工< br>材料者,一旦感染,将前功尽弃。
(4)
人工气腹:巨 大腹壁切口疝的病人,疝内容物复位后,
可引起腹内压升高,
甚至腹腔间隙综合征。
早 在
20
世纪
40
年代,
Mereno
首先应用人工气腹进行 术前准备,其作用是:①增加腹
部肌肉的顺应性、松解腹腔粘连,缩短手术时间。②减少病人术
后不适和腹内压升高等并发症。
③降低术后复发率。
组织学研究
表明,气腹可使腹部已 退变的肌肉伸长、复原和恢复原有功能。
适应于预见修补术困难较大的病例和存在“腹外腹”的病人。< br>
方法:局麻,以
Veress
气腹针穿入 腹腔,经此缓慢注入
空气,每次
1.5L
,
2
~
3
次
/
周,共
2
~
3
周。
*2
、手术时机和原则
第
2
页
(1)
时机:切口疝形成后,局部组织需要再塑型 ,这一过程
约需
6
个月。为预防术后复发,切口疝的修复手术以疝发生后
6< br>个月实施为宜。因第
1
次手术后,腹腔脏器存在炎性粘连,修复
手术较早实施, 容易损伤肠管。某院曾收治
1
例肠外瘘病人,因
结肠癌手术,
术后
1
个月发生切口疝,
术后
2
个月施行切口疝修
补术。因局部结构不清、 肠管炎性粘连,以致术中损伤小肠,导
致修补术后肠外瘘、切口裂开而就诊。
(2)
原则:①切除切口瘢痕。②显露疝环后,沿其边缘清楚
地解剖出腹壁 各层组织。
③回纳疝内容物后,
在无张力或低张力
的条件下修复各层腹壁组织。
3
、切口疝修补方法
包括:①直接缝合
;
②自体组织移植
;
③合成材料修补
;
④腹腔镜修补。
(1)
直接缝合:
疝环直径≤
5cm
的较小或 筋膜结实的切口疝,
可直接缝合。首先解剖缺损边缘,清除瘢痕组织,筋膜对筋膜逐
层缝合;
腹壁结构不清者,也可用
10
号丝线腹壁一层间断缝合。
对于较大的切 口疝,或腹壁肌肉萎缩、筋膜薄弱的切口疝,可作
切口两侧筋膜的减张缝合,
切忌强行拉拢缝合 而致筋膜撕裂,
或
腹内压力增高,
造成术后复发。
当然移植物修补是安全有效 的方
法。
(2)
自体组织移植:修补适用于疝环5cm
的切口疝。常用的
自体组织有阔筋膜、腹直肌前鞘、股薄肌的自体真皮等。此修补< br>创伤大,且又造成新的组织缺损,故已被合成材料修复所取代。
第
3
页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22:1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