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神经系统题库
考试时间:
60
分钟
总分:
90
分
一.单选题(共
30
题,每题
1
分)
1.
引起热性惊厥的最常见疾病是
(
)
A
.发热性疾病
B
.上呼吸道感染
C
.泌尿道感染
D
.颅内感染
E
.
B
型流感病毒感染
2.
尽管其作用机制不明确,皮质激素是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为数很少
的治疗方法之一。
皮质激素治疗后,
以下哪项的危险性增高
(
)
A
.眼压增高
B
.体重增加
C
.骨密度改变
D
.脊柱侧突
E
.感染不易控制
3.
女婴,< br>4
个月。
两天内反复双目凝视伴四肢强直
5
~
6
次入 院,
每次
发作仅数秒钟,病前轻度咳嗽,但无明显发热。病后吃奶减少一半,
精神不如 以前。生后一直配方奶喂养。检查:体温
36.7
℃,神萎,多
睡,
前囟稍饱 满,
颅缝无分离,
颈无明显抵抗,
Kernig
征阴性,
Babin ski
征阴性。为及早明确诊断,对该患儿最重要的检查应是
(
)
A
.血培养
B
.血清钙测定
C
.腰椎穿刺
D
.脑电图
E
.血清镁测定
4.
男孩,
8
岁,因低热伴反复 头痛、呕吐
3
天入院。病前健康。入院
体检嗜睡状,颈有抵抗。查血氨、肝功正常。< br>CSF
压力
450mmH
2
O
,
常规生化检查正常。
EEG
示弥漫性异常慢波。入院后次日突然意识障
碍加重,呼吸不规则,时有呼吸暂停 ,双瞳孔光反应减弱。病情加重
的最可能原因是病毒性脑炎合并
(
)
A
.枕骨大孔疝
B
.小脑天幕疝
C
.中枢性呼吸衰竭
D
.颅内压增高加重
E
.周围性呼吸衰竭
5.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遗传方式是
(
)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
.性染色体显性遗传
D
.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E
.以上均不是
6.
当出现以下哪一种情况时,要注意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可能性
(
)
A
.突发热性惊厥,惊厥前未发现有体温升高
次类似发作史
C
.惊厥发作中大、小便失禁
D
.惊厥发作持续半小时左右
E
.
父母均有热性惊厥史
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
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
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
B
.已经有
3
7.
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比,
感染后脑炎的突出病 理学特征是
(
)
A
.严重炎性细胞浸润
B
.明显胶质细胞增生
C
.明显脱髓鞘改变
D
.广泛毛细血管扩张
E
.炎性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同时明显
8.
女婴,
8
个月。因发热、呕吐
14
天,伴反复惊厥发作
2
天入院。 体
检发现患儿昏睡状,前囟饱满,颈部有抵抗。脑脊液检查证实为化脓
性脑膜炎,脑脊液培养为 肺炎球菌。入院后以头孢曲松
750mg/d
,分
3
次静脉滴注,
4 8
小时后意识障碍有改善,
但依然高热不退和惊厥发
作,该患儿好转不顺利的最可能原 因是
(
)
A
.该致病菌对头孢曲松耐药
B
.并发硬膜下积液
C
.合并败血症
D
.并发脑积水
E
.并发脑脓肿
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
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
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
9.
男孩 ,
5
岁。突发高热伴头痛呕吐
2
天,于
3
月
20< br>住院。体检发现
患儿昏睡状,
臀部见少许瘀点、
瘀斑。
颈部抵抗,Kernig
征阳性,
Babinski
征阴性。
CSF
白细胞 计数
650
×
10
6
/L
,分叶核
86%
,蛋白
1.1g/L
,糖
2.2mmol/L
。涂片和培养均未找到致病菌。 该病例入院后首先选用的
抗生素应是
(
)
A
.青霉素
B
.氨苄西林
C
.头孢噻肟
D
.头孢曲松
E
.万古霉素
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
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
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
10.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其病变往往集中在
(
)
A
.中央沟两侧
B
.顶、枕叶
C
.额、顶叶
D
.小脑
E
.颞叶
< br>11.
女孩,
3
岁。自
1
岁半后每遇发热
38
℃以上,即出现左半侧强直
样痫性发作,先后已有类似发作
3
次,每次持续
5
~
10
分钟,发作后
左侧肢体短暂乏力,约半小时恢复正常。体格检查无异 常,患儿最可
能的诊断是
(
)
A
.脑性瘫痪
B
.低钙惊厥
C
.复杂性热性惊厥
D
.单纯性热性惊厥
E
.继发性癫痫
12.
与成年人相比,惊厥在小儿时期有其年龄特 征,但以下哪一条并
非小儿的特点
(
)
A
.严重惊厥易导致脑损伤
B
.年龄越小惊厥发生率越高
C
.易有频繁或严重发作,甚至惊厥持续状态
D
.
新生儿及婴
儿常有不典型惊厥发作
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
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
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
E
.引起惊厥的原因众多复杂
13.
男孩,
5
岁,因低热
2
天,反复惊厥发作
3
次,伴右侧肢体瘫痪半
天 入院。病前健康,无既往惊厥史。体检:患儿神清,但精神萎靡。
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Ⅴ级。右侧肌 张力较高,
Babinski
征
(+)
,左
侧
(-)
。
CSF
、压力
250mmH
2
O
,常规生化检查正常。
EEG
示左侧半球
为主弥漫性异常慢波。
入院后对症治疗,
病情逐日 好转。
4
周后复查,
EEG
已明显改善。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
.结核性脑膜炎
B
.脑性瘫痪
C
.复杂性热性惊厥
D
.病毒性脑炎
E
.化脓性脑膜炎
14.
引起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三种致病菌是
(
)
A
.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
B
.
脑膜炎双球菌、
葡
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C
.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
D
.流感杆菌、肺炎球菌
和脑膜炎双球菌
E
.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流感杆菌
15.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 若经合理正规抗生素治疗
48
小时后仍不见病情
好转,首先应想到
(
)
A
.致病菌已有耐药性
B
.脑内病变太严重,病情好转延迟
C
.并发硬膜下积液
D
.体内代谢紊乱未纠正
E
.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
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
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
16.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是
(
)
A
.脑积水
B
.硬膜下积液
C
.抗利尿激素综合征
D
.顽固性癫痫发作
E
.脑室膜炎
17.
在对癫痫患儿选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用药原则 中,以下哪一条的
描述是错误的
(
)
A
.尽早开始长期而规则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B
.应根据癫痫的
发作类型选用不同的抗癫痫药物
C
.定期随访,密切观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而异,以最小的剂量达到最满意疗效
E
. 为减少长期服药的不良反应,均应在发作完全控制后
1
~
2
年
内逐渐 减量停药
18.
年龄
3
个月以下婴儿患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中最 突出的问题是
(
)
A
.高热
B
.喷射性呕吐
C
.脑膜刺激征
D
.强直
-
阵挛性惊厥
E
.临床症状不典型
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
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
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
19.
男孩,
6
个月。因发热
3
天,反复惊厥< br>3
次入院。既往无惊厥史。
入院查体:体温
38.7
℃,嗜睡,醒后烦 躁易激惹,心率:
120
次
/
分,
心肺检查无异,腹软,前囟较饱满 ,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
)
A
.血培养
B
.头颅
CT
扫描
D
.
剂量应因人
C
.腰椎穿刺
D
.脑电图
E
.头颅
B
超
20.< br>多种实验室检查可以用于诊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最系统的检
查顺序是
(
)
A
.分子生物学检查,肌活检,肌酶
B
.分子生物学检查,肌
酶,肌活检
C
.肌活检,肌酶,分子生物学检查
D
.肌酶,分子生物学检
查,肌活检
E
.肌酶,肌活检,分子生物学检查
21.
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
)
A
.前囟饱满
B
.反复惊厥
C
.头围逐渐增大
E
.
CT
检查
22.
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急性期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的最常见
是
(
)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
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
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
A
.结核性脑膜炎
B
.肺炎球菌脑膜炎
D
.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
C
.病毒性脑炎
D
.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
E
.流感杆菌脑膜炎
23.4
岁男孩,家居农村,
8月
15
日突发高热,次日高热仍不退,伴
反复全身强直
-
阵挛性 发作
4
次,不吐不泻,昏睡不醒,即送医院抢
救。入院体检:浅昏迷,呼吸规则,BP90/
60mmHg
,颈软无阻抗,双
侧
Babinski
征阳性,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
.败血症
B
.化脓性脑膜炎
C
.复杂性热性惊厥
D
.流行性脑膜炎
E
.流行性乙型脑炎
24.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儿,
d ystrophin
缺失主要引起了哪个部位的
病理生理学变化
(
)
A
.脊髓前角细胞
C
.肌细胞线粒体
E
.周围神经
25.
与化脓性脑膜炎相比较,
病毒性脑炎
(
或脑膜脑炎
)
患儿脑脊液生物
化学定量分析中的最重要差异在于< br>(
)
B
.糖定量降低
D
.蛋白定量降低
(
正常
)
B
.肌细胞膜
D
.神经
-
肌接头
C
.蛋白定量增高
E
.氯化物定量降低
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
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
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
26.
男孩,
1
岁半,
1
天前流清涕,
今晨低热,
上午体温升高达
39.7
℃,
突发全身强直一阵挛性惊厥,惊厥时 面色青紫,意识丧失,持续数分
钟自停。再数分钟后患儿完全清醒,下午体温
38.5
℃,精神良好。病
后不吐无泻。体检无病理征。血常规白细胞及分叶中性粒细胞增高,
最可能的 诊断应是
(
)
A
.化脓性脑膜炎
B
.单纯性热性惊厥
C
.复杂性热性惊厥
D
.癫痫
E
.病毒性脑炎
27.
男孩,< br>2
岁半,自
1
岁后每遇发热
38
℃以上,即出现全身强直一< br>阵挛样痫性发作,先后已有类似发作
3
次,每次持续
20
~
3 0
分钟。
发作后嗜睡半小时余,清醒后恢复正常活动。体格检查无异常,患儿
最可能的 诊断应是
(
)
A
.复杂性热性惊厥
B
.单纯性热性惊厥
C
.原发性癫痫
D
.低钙惊厥
E
.继发性癫痫
28.
男孩,< br>5
岁,
因高热
1
周,
伴精神情绪异常入院。
起病后出 现躁狂、
幻觉以及定向力障碍。精神症状日益加重,但无惊厥发生。体检除精
神异常外余无异常 。
CSF
白细胞计数
30
×
10
6
/L
, 分类中单核占
90%
,
蛋白定量
0.05g/L
,糖正常。头部MRI
扫描显示双侧额叶异常信号。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20:2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570.html
-
上一篇:儿科康复出科考试题
下一篇:治疗贫血的中成药物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