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病名词解释汇总
1.
妄想:妄想
(delusio n)
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 础,但患者坚信不移妄想内容均涉及
患者本人。
2.
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 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
力。
3.
急性肌张力障碍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副作用之一,呈现
不由自主的、奇特的表现,包括眼上翻、斜颈、 颈后倾、面部怪相和扭曲、吐
舌、张口困难、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
4.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容
易兴奋和又容易疲劳为特征,表 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以及肌
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
5.
虚构:是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记忆
缺损。< br>
6.
真性幻觉: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形象一样,存
在于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病人常叙述这是他亲眼看到的、
亲耳听到的,因而常常坚 信不疑,并对幻觉作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
7.
假性痴呆;临床上在强烈的精神 创伤后可产生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大
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称之为假性痴呆。预后较好。可 见于癔症及反
应性精神障碍。
8.
焦虑
:指在缺乏相应 的客观因素情况下,患者表现为顾虑重重、紧张恐
惧,以致搓手顿足,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伴 有心悸、出汗、手抖、
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9.
象征性思维:
属于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
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1
/
7
: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代表药物如百忧
解(氟西丁)等。
强制性思维
突然涌现的大量杂乱无章的思潮,是异 己的思维;无强烈
的情感反应;多无自知力;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反射性幻听
当某一感觉器官受到现实刺 激产生某种知觉体验时,另一
感觉器官出现幻觉;如听到关门声即闪现人影。见于精神分裂症。
原发性妄想
一种无法以病人当前环境和以往心境解 释、有非源于其他
异常精神活动的病理信念,具有突然发作、坚信不疑、非常显著的特点;常在
下列原发性妄想体验的基础上产生,如妄想直觉、妄想心境等。
恶性综合征
多见于应用高效价药物的病人尤其是氟哌啶醇;表现为意< br>识障碍、持续高热、肌肉强直、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药物加量过快、用量过
高、脱水、营养不足 可能与其发生有关;处理是停用抗精神病药物,给予支持
性治疗。
戒断状态
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
出 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其机制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
应性的反跳;一般表现为与所 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
心理治疗
是一种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性的人际互动过程;治疗师通
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影响患者和其他求 助者;引起心理、行为和躯体功能的
积极变化;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
精 神病:是指可造成社会功能障碍和现实检验能力下降的一组重性精神障
碍。临床相多以幻觉、妄想为突出 表现,病程长短不一,部分病人会出现持久
的功能损害。常见的是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和急性短暂 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常有感知、思维、情
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一般无意识障碍
和智能障碍,多起病于青壮 年,病程多迁延。
2
/
7
锥体外系反应(锥体外系副作用):是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最常见的神经
系统副作用,包括急 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类帕金森症、迟发性运动障
碍。
物质依赖(依赖)
一组认知、行为和生 理症状群,表明个体尽管明白
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明显的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自我用药的结果导致了 耐
受性的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传统上将其分为躯体依赖和心理依
赖。
遗忘综合征
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
Korsakov’s syndrome
),是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
要特征,无意识障碍, 智能相对完好。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
刚塞综合征:
又称心因 性假性痴呆,即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
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也可出现一些愚蠢 幼稚行为,但对某些
复杂问题反能正确解决;见于癔症等患者。
童样痴呆:
假性痴呆的一种,以行为幼稚、模仿幼儿的言行为特征,如
成人表现出儿童稚气的样 子,学着幼童讲话的语态声调,逢人就称阿姨、叔
叔;
精神发育迟滞
是指先天性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
(
18
岁以 前)
,
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感染、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中毒或缺氧等因
素 ,使大脑正常发育受阻或发育不良,智能发育停留在一定阶段,随年龄增长
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 ,并伴有明显的社会适应障碍。
痴呆
是一组综合征 ,是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及人格的全面受损,通常
发生于大脑发育成熟以后
(
18< br>岁以后)
,其发生具有脑器质性病变基础,临床主
要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受损,抽象、理解 、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及计算
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甚至 生活不能自
理,并伴有行为症状及精神症状,根据病变的性质及所涉及范围的不同,可分
为全面 性痴呆及部分性痴呆。
3
/
7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19: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426.html
-
上一篇:精神科试题
下一篇:精神分裂症的严重后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