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六大类精神疾病概述
1
、精神分裂症
2
、双相情感障碍
(
双相障碍
)
4
、偏执性精神障碍
5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6
、精神发育迟滞
第二章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 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
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 病人可
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
衰退的可 能,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一、流行病学
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在
1
%左右。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集 中在成
年早期这一年龄段:男性为
15
~
25
岁,女性稍晚。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可能因素:遗 传因素;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神经生化
方面的异常;子宫内感染与产伤;神经发育病因学假说 ;社会心理因素等。
三、临床表现
1
、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 觉,以幻听最为常见,内容多半是争
论性的,
或评论性的,
幻听还可以以思维鸣响的方 式表现出来,
即患者所进行的
思考,都被自己的声音读了出来。
2
、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
(
1
)妄想
妄想的荒谬性往往显而易见。
(
2
)被动体验
患者常常会出现精神与躯体活动自主性方面的问 题。被动
体验常常会与被害妄想联系起来。
患者对这种完全陌生的被动体验赋予种种妄想
性的解释,
如
“受到某种射线影响”
、
“被骗服了某种药物”
、< br>“身上被安装了仪器”
等等。
(
3
)思维联想障碍
直觉同精神分裂症患者交谈“费劲”
。患者在交谈时经
常游移于主题之外,
尤其是在回答医生的问题时,
句句说不到点子 上,
但句句似
乎又都沾点儿边,令听者抓不住要点(思维散漫)
。病情严重者言语支离 破碎,
根本无法交谈(思维破裂)
。
(
4
)思维贫乏
根据患者言语的量和言语内容加以判断。语量贫乏 ,缺乏主
动言语,在回答问题时异常简短,多为“是”
“否”
,很少加以发挥。同时患 者在
每次应答问题时总要延迟很长时间。
即使患者在回答问题时语量足够,
内容却含< br>糊、过于概括,传达的信息量十分有限。
3
、情感障碍
主要表现为情感迟钝或平淡。
4
、意志与行为障碍
(
1
)意志减退
患者在坚持工作、完成学业、料理家务方面有很 大困难,
往往对自己的前途毫不关心、没有任何打算。
1
(
2
)紧张综合征
以病人全身肌张力增高而得名,包括紧张性木 僵和紧张
性兴奋两种状态,
两者可交替出现,
是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典型表现。
木僵时以
缄默、
随意运动减少或缺失以及精神运动无反应为特征。
木僵病人有时可以 突然
出现冲动行为,即紧张性兴奋。
四、临床分型
1
.
偏执型
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一个类型。
其临床 表现以相对稳定的妄
想为主,往往伴有幻觉(特别是幻听)
。情感、意志、言语、行为障碍不突 出。
起病多在
30
岁以后。这类病人较少出现显著的人格改变和衰退,但幻觉妄想症< br>状长期保留。
2
.紧张型
以明显的精神运动紊乱为主要 的表现。可交替出现紧张性木僵
与紧张性兴奋,或自动性顺从与违拗。典型表现是病人出现紧张综合征。
3
.青春型
多于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多在< br>2
周之内达到
高峰。以情感改变为突出主要表现,情感肤浅、不协调,有时面带微笑,却 给人
傻气的感觉;有时又态度高傲,显得不可一世;或喜怒无常、扮鬼脸、恶作剧,
不分场合与 对象,开一些幼稚的玩笑。思维破裂,言语内容松散、不连贯,令人
费解,
有时会伴有片断的幻 觉、
妄想。
行为不可预测,
缺乏目的。
病情进展迅速,
预后欠佳。< br>
4
.单纯型
起病缓慢,持续发展。早期多表现类似“神经衰弱” 的症状,
如主观的疲劳感、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逐渐出现日益加重的孤僻退缩、情感
淡漠、 懒散、丧失兴趣、社交活动贫乏、生活毫无目的。疾病初期,常不引起重
视,
甚至会误认为患者
“不求上进”
、
“性格不够开朗”
或
“受到打击后意志消沉”
等等,往往在病程多年后才就诊。治疗效果较差。
5.
未分化型
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无法被归入上述分型中的任一类别,
临床上
有时会将其放到
“未 分化型”
中,
表明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具备一种以上亚型的
特点,但没有明显的分组特 征。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精神分裂症诊断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1
.
起病大多数精神分 裂症患者初次发病的年龄在青春期至
30
岁之间。
起病
多较隐袭,急性起病者 较少。
2
.前驱期症状
患者常常伴有不寻常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的变化。由于这种
变化较缓慢,
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数年,
多在在回溯病史时才能发现 。
前驱期症
状包括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紧张性疼痛、敏感、孤僻、回避社交、胆怯、情绪不好、执拗、难于接近、对抗性增强、与亲人好友关系冷淡疏远等,有些出现不
可理解的行为特点和 生活习惯的改变。
3
.症状学有关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一级症状有:①争论性幻 听;②评
论性幻听;
③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
④思维被扩散;
⑤思维被撤走;
⑥思维阻塞;
⑦思维插入;⑧躯体被动体验;⑨情感被动体验;⑩冲动被动体验及妄想知觉。< br>
(二)
CCMD-3
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1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
2
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
涨或低落,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另规定;
2
1
)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
明显的思维松弛、
思维破裂、
言语不连贯,
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 ;
3
)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
)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
)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谬的妄想;
6
)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
)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
)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
)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2
.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3
.病程标准:
1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
1
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
)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标 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
满足心境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 br> 2
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4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 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
障碍。
尚未缓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若又 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
应并列诊断。
六、
治疗与康复
(一)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按 作用机制可分为第一代药物与第二代药物两类。
第一代药物
有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针 剂有哈利多等;第二代药物有利培酮、奥氮
平、喹硫平、齐哌西酮、阿立哌唑、氯氮平等。
(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必须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部分。
第三章
双相情感障碍
(
双相障碍
)
双相障碍 的临床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
作,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 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
,有时表现为
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抑郁)
。发 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与
其它心境障碍相比,本病在男女性中的发病率较为接近。
(一)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
1
.情感高涨
患者主观体验特别愉快,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价过高,认
为自己是最伟大的,能力是最强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
,
但内容并不荒谬。
2
.思维奔逸
表现为联想过程明显加快,自觉思维非常敏捷,思维内容丰
富多变,讲话的内容较肤浅,且凌乱不切实际,常给人以信口开河之感。有的患
者可出现音联和 意联。
3
.活动增多
表现精力旺盛,兴趣范围广,动作快速敏 捷,活动明显增多。
注重打扮装饰,
但并不得体。
社交动多,
随便请客,经常去娱乐场所,
行为轻浮,
且好接近异性。自觉精力充沛,有使不完的劲,不知疲倦。< br>
3
4
.躯体症状
常表现为面色 红润,两眼有神,体格检查可发现瞳孔轻度扩
大,心率加快,且有交感神经亢进的症状如便秘。因患者极 度兴奋,体力过度消
耗,容易引起失水,体重减轻等。患者食欲增加,性欲亢进,睡眠需要减少。
5
.
其他症状
躁狂发作时患者的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 ,
但不能持久,
易为周围事物所吸引。
在急性发作期这种随境转移的症状最为明显。< br>可出现意识
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称为谵妄性躁狂。
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
(二)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临床上是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
1
.情感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患者无愉快
感,凡事缺乏兴趣,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可伴有焦虑、激越症状,
典型的病例其抑 郁心境具有晨重夜轻节律的特点。
患者自我评价低,
自感一切都
不如人,将所有的过错 归咎于自己,常产生无用感、无希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
感。伴有自责自罪,严重时可出现罪恶妄想;< br>
2
.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思考问题困
难,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
.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
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
,
回避社交等。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
的观念或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六、躯体症状很常见,主要有睡眠 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
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阳痿、闭经、乏力等。
5
.其他
抑郁发作时也可出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诊断要点
1
.临床诊断特征
(
1
)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表现;躁 狂发作时,情感高涨,伴有思维奔逸
及意志活动的增多;抑郁发作时,情感低落,伴有思维迟缓和意志活 动减少。
(
2
)可伴有躯体不适症状。躁狂发作时常伴有食欲增加、性欲亢 进、睡眠
需要减少;
抑郁发作时,
躯体症状更为多见,
若出现早醒、
食欲减退、
体重下降、
性欲减退及抑郁心境表现为昼重夜轻的节律改变,有助于诊断。
2
.病程特点
大多都具有发作性病程,而在发作间歇期精神状态可恢复病
前水平。
既往有类似的发作,
或病程中出现躁狂与抑郁的交替发作,
对诊断均 有
帮助。
3
.家族中特别是一级亲属有较高的同类疾病的阳性家族史,躯体 和神经系
统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
脑影像学检查和精神生化检查结果可供
参考。
4
.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
心因性精神障碍;
单相躁狂或抑郁等。
(四)双相障碍的治疗
4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19: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