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药物治疗学
——
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知识点归纳
1
消化性溃疡
2
胃食管反流病
要点
一、消化性溃疡
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一)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
指胃肠道黏膜在消化道内胃酸和胃蛋白酶等的腐蚀作用下发生的溃疡,其深度达到或穿透
黏膜肌层。胃、 十二指肠溃疡常见。
多数
消化性溃疡患者
表现
为中上腹反复发作性
节律性疼痛;
◆
DU
常表现为饥饿痛(两餐之间出现上 腹痛,持续至下餐进餐后缓解)、夜间痛或清晨痛;
◆
GU< br>表现为餐后痛(餐后约
1h
出现,持续
1
~
2h
后缓 解)
少数
患者可
表现
为上腹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
极少数
则以呕血、黑便、急性穿孔等为首发症状。
诊断
主要依赖于内镜检查(确诊)和上消化道造影。
(二)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原则包括:
第
1
页
①生活: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
②饮食:规律进食,不过饱,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③镇静:对少数伴有焦虑、紧张、失眠等症状的患者,可短期适量镇静药物。
2.
药物治疗原则包括:
①降低胃酸;②修复黏膜;
③抗
Hp
感染;④促进胃肠动力。
1.
降低胃酸的药物
(
1
)
制酸药
:制酸药与胃内盐酸作用形成盐和水,使胃酸降低。如:碳酸氢钠、碳酸钙、氧化镁、氢
氧化铝、三硅酸镁等。
(
2
)
抗胃酸分泌 药物
:组胺
H
2
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两类。
1
)组胺
H
2
受体拮抗剂:
--
替丁
2
)质子泵抑制剂:
--
拉唑
感染的治疗
HP
对
青霉素
最为敏感;
对氨基糖 苷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氧氟沙星、环西沙星、红霉素、利福平等
高度
敏感;
对大环内酯类、呋喃类、氯霉素等
中度
敏感;
对万古霉素有
高度抗药性
,但
HP
对铋盐中度敏感。
3.
加强胃黏膜保护作用的药物
(
1
)胶态次枸橼酸铋(
GBS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忌用该药。少数患者 服药后出现便秘、恶心、一时
性血清转氨酶升高等。
(
2
)前列腺素
E
:前列腺素具有细胞保护作用,能加强胃肠黏膜的防卫能力,但其抗 溃疡作用主要基
于其对胃酸分泌的抑制。
(
3
)硫糖铝:可附着于胃、十二指肠黏膜表面,与溃疡面附着作用尤为显著。
< br>(
4
)表皮生长因子(
EGF
):
EGF
是一种多肽 ,在黏膜防御和创伤愈合中起重要作用。
(
5
)生长 抑素:抑制胃酸分泌,协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
4.
促进胃动力药物
: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和西沙必利。
5.
药物治疗的抉择
(
1
)药物的选用原则:
◆组胺
H
2
受体拮抗剂
可作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
首选
药物。
◆抗酸剂
和
硫糖铝
也可用作第一线药物治疗,但疗效< br>不及
H
2
受体拮抗剂。
◆前列腺素
主要预防
NSAIDs
相关性溃疡的发生。
◆奥美拉唑
可用作第一线药物,用于其他药物治疗失败的
顽固性
溃 疡。
◆
HP
阳性
的病例,应采用双联或三联 疗法
根除
HP
感染
。
首选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是
A.
双氯酚酸钠
B.
雷尼替丁
C.
阿托品
D.
阿司匹林
E.
氢化可的松
『
正确答案』
B
(
2
)难治性和顽固性溃疡的治疗:
◆可尝 试
增加
H
2
受体拮抗剂的
剂量
,或应用
奥美拉唑< br>,后者可使
90%
的顽固性溃疡愈合。
◆铋剂
和
抗生素
联合治疗清除
HP
感染,对某些顽固性溃疡也有一定效果。
◆如果药物治疗失败宜
考虑手术
。
第
2
页
(
3
)
NSAIDs
相关性溃疡的治疗:
NSAIDs
性溃疡发生后应尽可能
停用
NSAIDs
, 或
减量
或
换用
其他制剂。
奥美拉唑
(
40mg
/
d
)有
良好
效果,不管是否停用NSAIDs
,均可使溃疡愈合。
米索前列醇
单用或
H2
受体拮抗剂合用,已被证明有助于溃疡愈合。
(
4
)溃疡复发的防治:吸烟、胃高分泌、长期的病史和以前有 过并发症、使用致溃疡药物、幽门螺杆
菌感染是导致溃疡复发的
重要危险因素
,尽可能 地消除或减少上述危险因素。
(
5
)消化性溃疡的维持治疗:
有下列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1
)
正规维持治 疗
:适用于反复复发、症状持久不缓解、合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或伴有并发症者。
◆维持方法:
西咪替丁
400mg
或雷尼替丁
150mg
或法莫替丁
20mg
,
睡前一次服用,
也可口服硫糖铝
1g
,
每日
2
次。
◆多数主张至少维持
1
~
2
年,对于老年人、预期溃疡复发可产生严重后果者,可终身维持。
2
)
间隙全剂量治疗
:在患者出现严重症状复发 或内镜证明溃疡
复发时
,可给予一疗程
全剂量治疗
,据
报告约有70%
以上患者可取得满意效果。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易为多数患者所接受。
3
)
按需治疗
:本法系在
症状复发时
,给予短程 治疗,症状
消失后即停药
。
下列情况不适此法:60
岁以上,有溃疡出血或穿孔史,每年复发
2
次以上以及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
(三)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机制和代表药物
1.
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抑制
H
/
K
-ATP
酶的活性即可阻断由任何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
2.
代表药物
(
1< br>)
奥美拉唑
:是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
苯丙咪唑类
PPI
,为单烷氧基吡啶化合物,服药
2
小时后血浆浓
度达高峰,半衰期约
1
小时。
(
2
)
兰索拉唑
:在吡啶 环
4
位侧链导入氟原子(
F3
),以三氟乙氧基为取代基,亲脂性较强,可迅 速
透过壁细胞膜转变为次磺酸和次磺酰衍生物而发挥作用,
生物利用率较奥美拉唑提高了
30%
。
兰索拉唑分散
片
特别适用于那些
吞咽困难
和老年患者
,服用方便,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
3
)
泮托拉唑
:泮托拉唑为合成的二烷氧基吡啶化合物。
(
4
)
雷贝拉唑
:是一个
部分可逆< br>的
H
/
K
-ATP
酶抑制剂,由于结合靶点增多,较其他药物 作用更快、
更持久、制酸强度更强。
(
5
)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是
R
型和
S
型两种光学异构体
1
:
1
的混合物,而埃索美拉唑是
单一的
S
型异构体,肝脏首过效应较低。血浆中活性
药物浓度高而持久
,药效比奥美拉唑高而持久。
下列属于部分可逆的
H
/ K
-ATP
酶抑制剂的药物是
A.
奥美拉唑
B.
兰索拉唑
C.
泮托拉唑
D.
雷贝拉唑
E.
埃索美拉唑
『
正确答案』
D
唯一获准用于临床危重患者使用的口服质子泵抑制剂(
PPI
)的药物是
A.
奥美拉唑口服混悬剂
B.
兰索拉唑口服混悬剂
C.
泮托拉唑口服混悬剂
D.
雷贝拉唑口服混悬剂
E.
埃索美拉唑口服混悬剂
『
正确答案』
A
+
+
+
+
+
+
第
3
页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16: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058.html
-
上一篇:食道炎的症状和治疗
下一篇:民间30个治疗胃疼的小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