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目主题:先接纳,后升华,学会宽容孩子
讲座形式:三个人以观点紧密结合案例分析
节目准备:音乐,大屏幕背景,三位主讲教师的简介(电视展播的形式)
半圆形讲桌,鲜花等
谈话内容:
1.
对宽容一词的阐述
2.
当孩子犯错时,应如何做到宽容
3.
作为家长,如何去宽容孩子学习中的失误
4.
对于再组家庭的家长,对非亲子女的教育如何做到,先接纳,后升华,宽容孩子。
具体过程:
(一)
展示背景,音乐,出示主题“先接纳,后升华,学会宽容孩子”
(二)
利用背量对三位主讲老师进行介绍,
(三)
在介绍完毕后,主讲老师出场。
(四)
师
1
说开场白:
各位家长,
各位同学,
以及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今 天,
我们三位老师非常荣
幸地和大家共同来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
、
、
、
、
、
、
、
、
、
、
、
“先接纳,
后升华,
学会宽容”
,
说到
宽容一词,
、、老师,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
2
:我觉得宽容不等于放任, 一方面宽容是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满
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 的期望值不要过于单一,要求过高、过严,以
完美的标准去衡量孩子,
容不得孩子身上有一丝缺 陷,
实际上违反了儿童的成长规律。
宽容
意味着先接纳,
接纳孩子的一切,< br>后升华。
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
诱发孩子的求知欲
望,让他们健康快乐的 成长。
师
3
:确实是这样的。宽容不等于没有适度,不等于没有 批评、没有争论。你可以宽容他,
但可以批评,
可以探讨,
可以发表你的见解,
而不是消灭它、
取缔它。
宽容与批评并不矛盾,
应该说平等的对话也是宽容的意义所 在。
对孩子的调皮或犯错误,
父母应有宽容度,
不能一
棍子打死。
师
1
:是的。人类就是在犯错误中不断进化来的。犯错误,然后 修正错误,这就是成长的过
程。宽容孩子的小错误是毫无疑义的,但对大的错误怎么办?首先是要避免孩 子犯大错误,
如果孩子真的失足了,我们也要讲宽容。但不是宽容其错误,而是宽容其人。不把他看死,
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
师
3
:我前段时间收 看到一条新闻:一位银行出纳,因为贪污挪用公款近千万,给国家造成
了极大的损失,
被法院判 处死刑。
这位出纳在回首自己的人生历程时,
讲了小时候发生的一
件小事。
当 他还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时候,
咱们国家还很穷,
各种日用品都要凭票供应。
有
一次,
其母让他去买一斤酱油,
贪玩的他不小心把瓶子碰翻,
泼掉了二三两。
因为以前也发
生过这种事,且受到家人的打骂,还被罚饿饭。为了蒙混过关,这一次,他到池塘边灌了 一
些水,拿回家充数。而家人也没有发现。侥幸过关后,这个孩子学会了弄虚作假,长大了,
慢 慢地朝邪路上走,
直到东窗事发。
这件事虽然发源于经济困难时期,
但对于今天的家长 来
说,仍然有较大的警示意义呀,那就是,对孩子要有宽容之心,要包容孩子,尊重孩子,即
使 是在孩子出现失误或做出与父母意见相勃的时候,家长要分析孩子的动机或换位思考一
下。
当孩 子犯了错误时,
不应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
而应心平气和地接纳孩子的错误,
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师
1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犯很多的错 误的,其实,人无完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想一
想,身为父母的我们不也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吗 ?在我们成长的一生中,损坏一件东
西,做错一个决定,枉耗一笔金钱,说错一句话等都是常有的事,将 心比心,只是因为我们
是父母能管孩子,而孩子不能随便来管父母而已。所以,当孩子碰掉了勺子、打翻 了碗、弄
撒了饭菜、弄脏了衣服,要给孩子以宽容、谅解、要像对待客人一样客气地对孩子说一声:“没事儿。
”然后让孩子去清扫,你要适当的帮助一下。要用宽容之心去接纳孩子,不要让
孩子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
师
2
:记得, 在去年秋季学期的一天,老师告诉我,我的孩子连续骂过两个同学,我把另一
个同学推倒了。批评他时, 他根本不服气。听后,我也很生气的,回到家,我让他面对墙站
着,
两眼直视白墙,
两 臂下垂,
两腿并拢,
身体站直。
我给他
5
分钟时间让他静静地想一想 :
“你的做法,
有什么不妥,
当你认识到时过来告诉我。
”
结果他站 了不到两分钟就喊我:
“妈
妈,我知道了??”我示意让他到我跟前来,他开始握着手指,低着 头,不自在地站着还是
不说话,我意识到,他一时还是没有勇气说出来,于是我提示他说:
“我 知道你认识到了,
你要想说的是
......
”
我停顿一会儿,
他很 快说出了心里话:
“我今后不再骂人了,
今天是我错
了。
”就在他说出真实感 受时,我伸出大拇指,以这种形式给他以鼓励和表扬。
师
3
:当 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宽容,因为孩子年纪小,社会经验少,是非观念比较薄弱,
有时候做错了事情会意 识不到,
或者认为是小错误,
无伤大雅,
况且别人也没有发现,
便得
过且过。
然而,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如果此时父母也不引起重视,
姑息孩子的错误,
那么,
这些小错终有一天会发展为大错,
到时便悔之晚矣!
所以,
绝不可忽视孩子的错误,
该惩罚
就不能姑息。
惩罚和宽容一样,
都是教育的手段。
一定要掌握分寸,
否则很可能产生不良效
果。
可是,周围的大多数父母都不怎么懂得惩罚孩子的艺术。
他们误以为吼叫、
严厉的责备
及 体罚可以让孩子学会正确地为人处事,
改掉各种毛病,
而实际上这些惩罚不但没有达到预
想的目的,反而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敌意和报复的心理。
师
1
: 小孩子有了小错,就像衣服上破了个小洞,如果不及时加以修补,洞就会越破越大,
甚至整件衣服都不能 再穿。
因此,
小孩子有了点珠丝马迹的小毛病,
小错误,
譬如做功课偷
懒,欺负小朋友,或者偷父母的钱等等,爸爸妈妈都会把孩子入拉到跟前,严肃地批评他:
“你的错误 很严重,很恶劣,今后一定不能再犯,否则爸爸妈妈可要不高兴了!
”其实,犯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8:0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7185.html
-
上一篇:流程(梳理后)
下一篇:2019年长假过后收心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