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方案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 健康的传染病,
流行范围之广、
传播途径之复杂、
发病率之高、
危害性之大,
居各种传染病之首。
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
身性疾病。中医学虽无 病毒性肝炎的病名,但散见于“胁痛”、“黄疸”、“鼓胀”、“症
积”、“肝瘟”、“疫毒”等病的记 载中。
一、慢性乙型肝炎诊断:
以
2000
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 治
方案》为依据。
二、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
(一)
辨证论治:
使用中医药疗法治疗病毒性肝炎亦收到很好的效果,
结合我科临床实
际,我 们总结常见的几种证型:
1.
肝胆湿热证:
临床表现为胁胀脘闷,恶心厌油,纳呆,身目发黄而色泽鲜明,尿黄,口粘口苦,大便
粘滞秽臭或先干后溏,或饮而不多,肢体困重,倦怠乏力,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或弦滑数。
治法:
清化湿热疫毒。
方药:
协定方清肝Ⅰ号。苦参,土茯苓,赤芍,虎杖,云茯苓,炙鸡内金,炒柴胡各
15g< br>,
郁金,
野菊花,
蛇舌草各
20g
,
茵陈,
益母草各
30g
,
同时可随证加用车前草,
垂盆草,
鸡骨草。
2.
肝郁脾虚证:
表现 为胁肋胀满疼痛,胸闷太息,精神抑郁,性情急躁,纳食减少,口淡乏味,脘痞腹
胀,午后为甚,少气懒 言,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大便溏泻或食谷不化,每因进食生冷油腻
及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加重,舌质淡有 齿痕,苔白,脉沉弦。
治法:
疏肝解郁,健脾和中。
方药:
逍遥散或柴芍六君子汤化裁。柴胡、枳壳、焦术、香附、佛手、生麦芽 、生谷芽
各
10g
,白芍、茯苓、党参各
15g
,山药
30 g
,炙甘草
6g
。
3.
正虚邪留证:
临床表现较轻微,仅有
1~2
个脾虚症状,无热象,无肝郁症状。
治法:
扶正解毒。
方药:
本院制剂健 肝散加减。黄芪
20g
,枳实
15g
、苦参
20g
、茵陈< br>20g
、丹参
15g
,香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6:2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920.html
-
上一篇:糖尿病尿量增多的原因
下一篇:糖尿病肾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