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检验科检验手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引 入到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检验方法不断更新和发展,检验医学在临床诊疗
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特编写此手册,旨在为临床提供
标本采集 、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等信息,
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准确的选择检验项目,促进标本采集的规范化 ,使临床
检验在临床疾病诊断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高检验质量是我们始终不谕的目标,临床和患者的满意是我们永远
的追求。
目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病人准备
抗凝剂的选择与使用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与注意事项
临检系列
血液常规
尿液常规
粪便常规
凝血功能全套
血液流变学测定
胸腹水常规
生化系列
电解质全套
肾功能
肝功能
血脂全套
心肌酶谱
肝脏酶谱
免疫系列
性激素六项
甲状腺常规五项
甲状腺七项(全套)
乙肝三系七项
输血五项
贫血三项
肿瘤标志物三项
肿瘤标志物十项(全套)
尿微量蛋白(
4
项)
免疫全套(
5
项)
微生物系列
附一
附二
备注
:
打
*
号者为外送项目
安吉县中医医院检验
2007
.
11
.
30
录
尿液及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
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与送检规范
骨髓检验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脑脊液常规
精液常规
白带常规
前列腺液检测
尿液爱
迪
氏
计
数
其他
胸腹水生化检查
脑脊液生化
血清蛋白电泳
其他
急诊生化
炎症全套(
4
项)
营养二项
肝硬化全套(
3
项)
自身抗体十五项(全套)
自身免疫性肝病七项(全套)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二项
病毒抗体四项(
TORCh
)
糖尿病抗体四项
其他
1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标本采集是影响检验质量最主要、最关键的 环节之一,临床检验中主要是血液标本,其
次是尿液、粪便,少数为其他标本(如脑脊液、胸腹水、痰液 、分泌物等),这些标本的检
验结果可因标本采集和处理不当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因此,标本
的正确采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基础。
一、病人准备
病人的准备是保证送检标本质量的内在条件和前提要求。
1.情绪:
应在患者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等状态下可 使白细胞、血红蛋白
等项目升高。
2.运动:
剧烈运 动可使
ALT
、
AST
、
LDH
、
CK
等 项目升高,因此采血前不宜剧烈运动。
3.体位:
体位的变化 可影响检验结果,如从立位到卧位
Ca
下降
4%
、
ALT
下 降
7%
、
IgG
下降
7%
,故宜取坐
位或卧位采血 。
4.饮食:
高脂饮食可使
Glu
、
TG
明显增加,血清呈乳糜状,影响其他许多检验项目的结果;高蛋白饮食
可
BUN
、
BUA
等项目明显增加;饮料如咖啡可使
Amy
、
AST
、
ALT
、
TSH
等升高,因此,采血前不宜食高
脂肪、高 蛋白、剌激性饮料等食物,一般均应禁食
12
小时空腹采血。
5.饮酒:
酒精通过肝脏解毒排泄,饮酒可使肝功能(如
GGT
、
A LT
、
AST
)异常、
BUN
等增高,因此,采血
前不宜饮 酒。
6.药物:
药物可使
ALT
、
AST
、
BIL
等项目升高,大量服用维生素
C
可使尿液葡萄糖假阴 性等。
二、
抗凝剂的选择与使用
1.枸橼酸钠:
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络合物阻止血液凝固。
浓度为32.06g/L
,
与血液比例
为
1
:
9
,用 于凝血功能检测
(
蓝盖真空管
)
;与血液比例为
1
:
4
(黑盖真空管),用于血
沉测定。
2.乙二胺四 乙酸盐(
EDTAK2
、紫盖真空管):
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络合物阻止血液凝固。
浓度
为
15g/L
,
1mg
EDTAK
2
可抗凝
1ml
血液,对血细胞尤其是血小板影响小,较易溶解,常用
于血液常规检测 ,也用于糖化血红蛋白、
HLA-B27
、淋巴细胞分化抗原(
CD
系列)等 测
定。
3.肝素:
常用为肝素锂(绿盖真空管),通 过加强抗凝血酶Ⅲ因子灭活丝氨酸蛋白酶,阻止
凝血酶的形成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浓度为
1g/ L
,主要用于血气分析等生化检验。
三、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与注意事项
1.除急诊和特殊 病例外,
一般血液检验项目均要求空腹采血,
宜早晨空腹或禁食
12
小时后采血。
2.许多成分在红细胞中的浓度比血清中高几倍或几十倍 ,溶血可影响许多成分的检测结
果,故标本采集时应防止溶血。
3.采血过程应顺利,压脉带压迫时间不宜超过一分钟,否则易引起血管内溶血。
4.患者在注射脂肪乳剂时不能采血做任何检测,不能在输液的一侧采集血液。
5.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以免细胞代谢、酶类失活等影响检验结果。
6.需抗凝的标本必须充分混匀,不能有血凝块。
四、尿液及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
1.尿液常规检验需收集晨尿
5~10ml
,尿液生化检测(如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需加入甲
苯 或二甲苯防腐(每
100ml
尿液加
0.5 ml
甲苯或二甲苯),并计
24
小时尿液总量,
混匀后取
5~10 ml
送检。
2.粪便常规检验:标本留取于不渗水的容器中。
五、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与送检规范
1
.细菌培养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
(
1
)发现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
2
)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2
(
3
)标本采集前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它 杂菌污染。
(
4
)标本采集后立即送至实验室,床边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
5
)以棉拭子采集的边本,如咽拭、肛拭或伤口拭子,立即送检。
(
6
)盛标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
7
)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 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
环境,必要时应注明选用何种抗菌药物。
2
.常见临床标本采集方法:
(
1
)血液与骨髓
a
血液培养通常采血部位为肘静脉。
b
采血部位的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将 采集的血液注入血培养基前,应更换针头。血培
养瓶应避光室温保存。
c
每次采血量成人
5-10ml
,婴儿
1-5ml
,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
10
∶
1
为宜;骨髓穿剌液
1~2 ml
。
d
每例至少采血二次,
间隔
0.5-1
小时,
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 感染菌与皮肤污染菌。
(
2
)尿液
a
中段尿:女性采样前应先用肥皂水或
0.1%
高锰 酸钾溶液冲洗外弃阴部。去前后
1/3
留
取中段尿液约
10ml
。< br>
b
导尿管导尿采样可减少污染。
c
尿厌氧菌培养,应采用膀胱穿刺尿。
d
送检标本以晨尿为佳。
e
留取标本后立即送检,或暂存
4
℃冰箱但应尽早送检。
(
3
)痰液
a
咳嗽:清水反复漱口后用力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于无菌容器送检。
b
无力咳嗽气管切开或昏迷病人可用吸引器吸引痰液送检。
c
留取标本后立即送检,或暂存
4
℃冰箱但应尽早送检。
(
4
)伤口﹑创面﹑脓液
a
无菌生理盐水擦洗病灶表面后用棉拭取病灶深部的脓液和分泌物,立即送检。
b
未破溃的脓肿宜消毒皮肤后,以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液送检。
(
5
)粪便
a
排便后,留取有脓血或粘液部分的粪便,盛于蜡纸盒送检。
b
无法采集粪便者可采用肛拭。
(
6
)咽拭子﹑口腔拭子:清水漱口后,用棉拭子在病灶部位取样送检。
(
7
)浆膜腔积液﹑脑脊液:
以严格无菌操作取样后立即送检,自凝标本应抗凝;脑脊液应注意保温。
(
8
)生殖道分泌物
a
男性 :用细小无菌棉拭子沾取少许生理盐水轻轻插入尿道
2~4cm
深处,转动拭子,立即
送检。
b
女性:用无菌棉拭子沾取少许生理盐水插入宫颈口 内
1cm
处旋转,取出分泌物,立即送
检。
3
3
厌氧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1
)用无菌操作抽取体液,包括血液﹑关节液﹑心包液﹑腹腔液﹑胸腔液﹑膀胱穿刺液
﹑深 部脓肿渗出液,经气管抽取肺渗出液以及其它组织穿刺液等,直接注入厌氧菌
增菌培养基中。
(
2
)标本绝对不能被正常菌群污染,并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六、骨髓检验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1
.
涂片要求:
二张血片、
六张骨髓片,
怀疑白 血病则涂八张骨髓片。
血片注明
“
B
”
,
骨髓片注明
“
M
”
,
以示区别,并注上患者姓名。
2
.申请单注意事项:
(
1
)病例 摘要:应填写全面,尤其是肝、脾、淋巴结出血状况等与血液病相关的症状
应填写清楚。
(
2
)化验结果:血常规结果一定不能缺。
(
3
)临床诊断应合理,有病名应把病名写清楚。
(
4
)申请目的要明确,如病人贫血加做铁染色。
(
5
)采取骨髓部位也填上,如采取不顺应重抽,以免耽误病人。
(
6
)写上主治医生联系电话。
七、某些特殊检验标本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1.血小板抗体:特殊抗凝管,
5
毫升血混匀。须预约。
2.血管紧张素
I
、
II
(
AI
、AII
):特殊抗凝管,
5
毫升血混匀。须预约
3.醛固酮(
ALD
):
3
毫升血量,用肝素抗凝(绿盖真空管)。
卧位:
晨
6
:
00
—
8
:
00
;
立位:
起床后
3
小时采血。
4.血儿茶酚胺(多巴 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须停用中药、香蕉、茶叶及巧
克力三天以上(最好是临床症状最明显时 如血压最高时抽血),抽血
2
毫升,用血
常规管(紫盖真空管)。
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用血常规管抽血
2
毫升颠倒混匀,注明采血时间(上
午
8
时或下午
4
时)。
6.皮质醇:血清做,生化管抽,不抗凝。由于血中皮质醇的浓度在一日内有昼夜 节律
性变化,参考值也分上午
8
:
00
和下午
4
:
00
、夜间
12
:
00
,所以一定要在送检单
上写 上抽血时间。
7.血清微量元素:肝素抗凝管(绿盖真空管),抽血
5
毫升混匀。
8.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
C
—
P
素 释放试验):清晨空腹抽血后,口服
100
克
葡萄糖后半小时,
1
、
2
、
3
小时各取血一次(共
5
次)。
八、不合格检验标本的范围
1.严重溶血及严重脂血并影响检测结果的血标本。
2.血量不足检验需要量的标本。
3.经查对标本的病人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及床号等不相符合者。
4.采集的标本将严重影响检验结果者。
5.微生物标本不符合标本采集要求等。
临检系列
4
血
液
常
规
样
本
要
求
报
收费价
告
格(元)
时
间
检验项目
主要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范围
血红蛋白测定(
Hb
)
红细胞计数(
RBC
)
诊断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诊断和鉴别诊断各种贫血、红细胞增多
症
男性:
(
120-160
)
g/L
女性:
(
110-150
)
g/L
男性:
(
4-5.5
)
×
10
/L
12
女性:
(
3.5-5
)
×
10
/L
12
白细胞计数(
WBC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N%
)
中性粒细胞绝对植(
N#
)
嗜酸粒细胞百分比(
E%
)
嗜酸粒细胞绝对值(
E#
)
嗜碱细胞百分比(
B%
)
嗜碱粒细胞绝对值(
B#
)
单核细胞百分比(
M%
)
单核细胞绝对值(
M#
)
淋巴细胞百分比(
L%
)
淋巴细胞绝对值(
L#
)
红细胞比积(
HCT
)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
平均红细胞
Hb
量(
MCH
)
平均红细胞
Hb
浓度
(
MCHC
)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
RDW
)
EDT
AK
2
抗
凝
全
血
2ml
用于感染和血液病的鉴别
增高:急性化脓性感染、组织损伤、急
性出血、尿毒症、白血病等
9
减低:
病毒感染、
伤寒、< br>副伤寒、
疟疾、
成人:
(
4-10
)
×
10
/L
9
黑热病、
再障、
极度严重感染、
肝硬化、
儿童:
(
5-11
)
×
10
/L
脾机能亢进、某些药物中毒、放疗、化
疗等
增高见于细菌感染、粒细胞白血病等。
(
51-75
)
%
减少见于伤寒、疟疾、化疗或放疗等
(
2.0-7.5
)×
10
9
/L
增多见于过寄 生虫病、某些皮肤病、血
液病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减少见于
伤寒
增多见于慢粒、霍奇金病、癌转移、铅
中毒
(
0.5-5
)
%
(
0-0.5
)×
10
/L
(
0-1
)
%
(
0-0.05
)×
10
/L
30
分
钟
9
9
增多见于病毒感染、单核细胞白血 病、
(
3-8
)
%
9
淋巴网状细胞肉瘤
(
0.1-0.8
)×
10
/L
增高见于病毒感染、百日咳、结核等。
(
20-40
)
%
9
减少见于免疫缺陷和放射病等
(
0.8-4.0
)×
10
/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
男性:
0.4-0.5
胞增多症、血液浓缩等
降低:各种贫血、白血病、血液稀释
女性:
0.35-0.49
(82-95
)
fl
贫血分类:
MCV
增大提示大细胞性贫血,
(27-35)pg
反 之为小细胞贫血,
MCH
、
MCHC
增大提
(320-360)g/ L
示高色素性贫血,反之为低色素贫血,
RDW
指示红细胞大小是否均一
(11.5-15.0)%
增高 :骨髓增殖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
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
感染等
减低:急性白血病、再障、原发性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
DIC
等
增高:血小板破坏过多、慢性髓细胞性
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脾切除等
减低:骨髓增生低下、白血病化疗后
增高: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慢粒等
减低:再障、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等
表示血小板大小是否均一,如急性巨核
细胞性白血病、白血病化疗后等
(100-300)
×
10
/L
9
15.0
血小板计数(
PLT
)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
血小板压积(
PCT
)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
PDW
)
(6.2-13.0)fl
(0.1-0.3)%
5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5: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846.html
-
上一篇:2020年教职工体检项目用户需求
下一篇:以下套餐三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