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A1
型题
1.
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容积内
A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
B
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
C
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D
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
E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2.
根据国内贫血诊断标准,下列哪项可诊断为贫血
A
成年男性低于
130g/L
B
成年男性低于
12Og/L
C
成年女性低于
115g/L
D
成年女性低于
105g/L
E
以上都不是
3.
在诊断贫血时,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指标是
A
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
B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
C
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D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
E
循环血容量减少
4.
按贫血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
A
增生性贫血和增生低下贫血
B
红细胞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在因素
C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
过多和失血
D
血红蛋白合成缺陷,红细胞膜异常和红细胞酶缺陷
E
红细胞破坏过度,红细胞生成减少和造血功能不良
5.
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贫血可分为
A
大细胞性,正常细胞性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
大细胞性,正常细胞性和小细胞性贫血
C
大细胞性,正常细胞性和低色素性贫血
D
大细胞性,正常细胞性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
高色素性,正常色素性和低色素性贫血
是指
A
平均红细胞体积
B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C
红细胞压积
D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E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7.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指
A MCV
C MCV<85fl,MCHC<32%
D MCV<80fl,MCHC<32%
E MCV<70fl,MCHC<32%
8.
下列贫血中哪一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溶血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急性失血性贫血
E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9.
根据贫血的病因机制下列哪项组合是错误的?
A
红细胞生成减少
-
脾功能亢进
B
红细胞破坏过多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
造血原料缺乏
--
缺铁性贫血
D
骨髓被异常组织浸润
--
骨髓转移癌
E
红细胞内在缺陷一
G6PD
缺乏性贫血
10.
根据贫血的病理生理基础
-
血液携氧能力降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头痛、头晕、精神不集中
B
皮肤出血点、淤点、淤斑
C
心跳加快、脉压增宽
D
月经紊乱、性功能减退
E
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
11
.对于增生性贫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骨髓增生活跃
B
骨髓增生减低
C
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D
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
E
骨髓幼红细胞增多
12
.下列哪项组合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A
血清铁降低、血清铁蛋白降低
总铁结合力增高
B
血清铁降低、血清铁蛋白降低
总铁结合力降低
C
血清铁降低、血清铁蛋白正常
总铁结合力增高
D
血清铁降低、血清铁蛋白增高
总铁结合力降低
E
血清铁降低、血清铁蛋白增高
总铁结合力增高
13
.对于慢性病贫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正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B
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
C
总铁结合力正常或降低
D
骨髓贮存铁增多
E
血清铁降低
14
.下列哪项不符合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
A
正色素及低色素性贫血
B
血清铁降低
C
总铁结合力降低
D
骨髓见环形铁粒幼细胞
E
血清铁蛋白增多
15
.对于贫血的治疗,下列哪项组合是不正确的
A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雄性激素
B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输新鲜血
C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一大剂量维生素
B6
D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一脾切除
E
肾性贫血一促红细胞生成素
16
.铁剂主要在消化道哪一部位吸收?
A
胃
B
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
C
空肠
D
回肠
E
盲部
17
.缺铁性贫血的初期称铁缺乏期,下列哪项指标符合其诊断
A
血清铁减低
B
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象
D
骨髓贮存铁减少
E
血红蛋白减低
18
.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增高及血清铁蛋白减低见于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慢性病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地中海贫血
E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19
.下列骨髓象的描述,那项符合再障的诊断
A
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有成熟障碍
B
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和红系增生,粒系有成熟障碍
C
骨髓增生减低,粒红比例正常,巨核细胞正常
D
骨髓增生减低,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减少
E
以上都不是
20
.缺铁性贫血治疗有效时,下列哪项指标最早升高
A
红细胞计数上升
B
红细胞压积上升
C
血红蛋白上升
D
网织红细胞数上升
E
血清铁蛋白上升
21
.骨髓巨核细胞减少可见于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溶血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E
失血性贫血
22
.关于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下列哪项不正确
A
去除导致缺铁病因
B
口服二价铁容易吸收
C
口服至血红蛋白正常时停药
D
贫血纠正后再服
3-6
个月
E
忌与茶同服
23
.关于再障的病因描述
,
下列那项不正确
A
与放射性物质有关
B
与某些化学因素有关
C
与某些病毒有关
D
是克隆性恶性疾病
E
与某些药物有关
24
.下列那项最支持再障的诊断
A
有贫血、出血和感染
B
血象三系减低
C
网织红细胞减少
D
骨髓涂片呈增生不良、巨核细胞缺如
E
肝脾淋巴结不肿大
25
.骨髓涂片检查,下列那项不支持再障的诊断
A
骨髓增生减低
B
骨髓非造血细胞团增多
C
巨核细胞增多
D
脂肪滴增多
E
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26
.下列那项符合重型再障的诊断
A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15
×109/L,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 血小板
<2
×109/L
B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2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 血小板<2×
109/L
C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30×109/L,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 血小板
<5
×109/L
D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40×109/L,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 血小板
<5
×109/L
E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50×109/L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 血小板
<5
×109/L
27.
雄激素对治疗慢再障有效,其机制为
A
促进蛋白合成
B
改变骨髓微环境
C
刺激骨髓造血
D
兴奋中枢神经改善微环境
E
抑制免疫
28.
下列那项检查对鉴别慢性再障与
PNH
最有意义
A
血常规
B
尿常规
C
肝脾
B
超
D
酸溶血和糖水试验
E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29.
下列那项符合再障血象骨髓象特点
A
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
B
骨髓增生活跃,全血细胞减少
C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片血小板计数减少
D
骨髓增生不良、巨核细胞缺如
E
骨髓增生减低、巨核细胞正常
30.
溶血性贫血是指
A
红细胞破坏过多
B
红细胞寿命缩短
C
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D
红细胞破坏过多,骨髓造血不足以代偿
E
以上都不是
31.
下列哪项属于红细胞外部异常引起的溶贫
A
海洋性贫血
B G6PD
缺乏
C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 PNH
E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32.
原位溶血是指
A
红细胞主要在骨髓破坏
B
红细胞主要在肝脏破坏
C
红细胞主要在脾脏破坏
D
红细胞主要在血循环中破坏
E
红细胞主要在淋巴结破坏
33.
下列那项有助于急性溶血的诊断
A
尿胆原增多,尿胆红素阴性
B
网织红细胞增多
C
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D
血红蛋白尿
E
以上都不是
34.
下列哪项不支持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A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
B
网织红细胞增加
C
尿中尿胆原增加
D
血清结合珠蛋白增加
E
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
35.
下列那项实验室检查最支持血管外溶血
A
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B
网织红细胞增高
C
血清结合珠蛋白减低
D
血红蛋白尿
E
红细胞寿命缩短
36.
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贫血可见于
A 6-
磷酸葡萄脱氢酶缺乏
B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
海洋性贫血
D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37.
对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下列那一项不正确?
A
正色素或低色素贫血。
B
网织红细胞增高。
C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阳性。
D
Coomb’s
试验阳性。
E
全血细胞减少。
38.
对初治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
下列那项治疗方法为首选
A
雄性激素
B
输血、输血小板等支持疗法
C
糖皮质激素
D
细胞因子
E
异基因骨髓移植
39
.男性,
18
岁,自幼起反复发生黄疸
贫血,确诊为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
症,应采用何种治疗最好
A
少量输血
B
糖皮质激素
C
应用免疫抑制剂
D
脾切除
E
不必治疗
二、
B1
型题
(40-44
题共用备选答案
)
A
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B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
C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阳性
D
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
E
血红蛋白电泳异常
40
.
G6PD
缺乏
4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2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43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44
.海洋性贫血
(45-49
题共用备选答案
)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
溶血性贫血
E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45
.脾切除
46
.糖皮质激素
47
.铁剂
48
.雄性激素
49
.大剂量维生素
B6
三、
A2
型题
50
.
35
岁菜农,心悸 乏力
6
个月,血红蛋白
80g/L
,大便钩虫卵
(++)
。 治疗
方法是
A
驱钩虫
B
驱钩虫
+
输血
C
口服铁剂
+
维生素
C
D
输血
+
口服铁剂
E
驱钩虫
+
口服铁剂
+
维生素
C
51
.
骨髓炎病人,
血红蛋白
90g/L,
为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骨髓增生活跃,
骨髓外铁
(++)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慢性感染性贫血
D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2
.女性,
35
岁,月经过多,查血红蛋白
70g/L,
网织红细胞
0 04,
为小细
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慢性感染性贫血
D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3
.女性,
25岁,一年来逐渐面色苍白,疲乏无力。检查血红蛋白
60g/L
,
白细胞×109 /L,
N ,
血小板
40×109/L,网织红细胞
,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感染性贫血
54.
女性,
20
岁
,
头晕
面色苍白
2
年,吞咽困难,血红蛋白
65g/L
,网织红
细胞,白细胞及血小 板正常,血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浅染,首选抗贫
血制剂为
A
雄激素
B
维生素
B12
C
强的松
D
口服铁剂
E
以上都不是
55.
男性,
50
岁,胃切除后
3
年,头晕
2
年。舌表面光滑,血红蛋白
50g/L
,MCV 150fl,
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增多,应考虑什么病
A
胃癌复发闫堆?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
巨幼细胞性贫血
56.
男性,
40
岁,服抗疟 疾药后腰背酸痛,寒战发热,巩膜黄染,尿色浓茶
样,尿胆红素阴性,尿隐血阳性,诊断
A
急性溶血性贫血
B
胆石症
C
急性黄疸型肝炎
D
慢性肝炎急性发作
E
急性胆囊炎
57.
女性,
25
岁,面色苍黄, 肝脾轻度肿大,血红蛋白
80g/L, Coombs
试验
阳性。诊断应先考虑
A
慢性肝炎闫堆?
B
黄疸型肝炎
C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
早期肝硬化
E
缺铁性贫血
四、
A3
和
A4
型题
(58
~
61
题共用题干
)
男性,
26
岁,
1
年来疲乏无力
面色苍白逐渐加重,脾不大,血红蛋白
70g/
L,
白细胞×109/L, 血小板
45×109/L,网织红细胞。
58.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
急性白血病
C
脾功能亢进
D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59.
为确诊首选哪项检查
A
骨髓穿刺
B B
超
C
铁代谢检查
D
淋巴结活检
E
酸溶血试验
60.
首选治疗应考虑使用
A
输血
B
雄性激素
C
强的松
D
叶酸、维生素
B12
E
硫酸亚铁
61.
该药发生疗效的时间往往在服药
A 1
周以后
B 2
周以后
C 1
个月以后
D 2
~
3
个月以后
E 6
个月以后
(62
~
66
题共用题干
)
女性,
3 0
岁,
月经量增多
2
年,
头晕乏力
3
个月,
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末触及,
血红蛋白
60g/L
,白细胞×1O9/L,血小板165×1O9/L,血片红细胞大小不
等,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
62.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63.
应进一步做那项检查
A
血清叶酸、
B12
测定
B
铁代谢
C
血清铁测定
D
染色体检查
E
骨髓活检
64.
除病因治疗外,治疗还应考虑使用
A
叶酸、
B12
B
康力龙
C
强的松
D
硫酸亚铁
+
维生素
C
E
促红细胞生成素
65.
治疗有效时,下列那项指标首先升高
A
血红蛋白含量
B
中性粒细胞数
C
网织红细胞计数
D
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
含量,
E
铁蛋白浓度
66.
贫血纠正后应继续服用该药
A 2
周
B 1
个月
C 2
个月
D 3
~
6
个月
E 1
年
(67
~
70
题共用题干
)
女性,
40
岁,面色苍白
眼睛发黄
2
个月,体检 巩膜黄染,脾肋下
1.5cm
,
血红蛋白
61g/L,
白细胞×10 9/L,血小板
15O×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红
细胞形态正常,尿胆红素阴性,尿隐 血试验阴性。
67.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黄疸性肝炎
B
溶血性贫血
C
急性胆囊炎
D
肝癌骨髓转移
E
淋巴瘤
68.
明确诊断应做下列那项检查
A
骨髓检查
B
肝脾
B
超
C
免疫球蛋白
D Coombs
试验
E
乙肝两对半
69.
该病首选治疗为
A
糖皮质激素
B
促红细胞生成素
C
免疫抑制剂
D
脾切除
E
造血干细胞移植
70.
该病对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发作,可考虑
A
造血干细胞移植
B
干扰素
C
脾切除
D
放射治疗
E
以上都不是
(71
~
73
题共用题干
)
女性,
2 8
岁,面色苍白,反复拉酱油色尿
4
个月,巩膜轻度黄染,脾左肋下
1cm,
血红蛋白
78g/L,
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正常,
网织红细胞,
尿隐血试验
阴性。
71.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黄疸性肝炎
B
急性溶血性贫血
C
淋巴瘤
D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72.
明确诊断应做哪项检查
A Coombs
试验
B
脾活检
C
酸溶血试验
D
骨髓检查
E
肝脾
B
超
73.
应采取哪项治疗措施
A
保肝治疗
B
糖皮质激素短期应用
C
雄性激素
D
长春新碱
E
少量新鲜全血
《贫血》参考答案
出血性疾病
一、
A1
型题
1.
下列哪个因子属于外源性凝血因子
A
凝血因子
XII
B
凝血因子
XI
C
凝血因子
IX
D
凝血因子
VIII
E
凝血因子
VII
2.
出血性疾病根据发病机制来分类
,
可分为
A
遗传性、获得性和病理性
B
原发性和继发性
C
血管壁因素、血小板因素和凝血因素
D
外源性、内源性和抗凝物质增多
E
凝血障碍和抗凝物质增多
3
.下列哪种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是由血管壁因素引起
A
过敏性紫癜
B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C
家族性单纯性紫癜
D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
机械性紫癜
4
.下列哪种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是由血小板因素引起
A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B
血友病甲
C
血小板无力症
D
脾功能亢进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5
.下列哪种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是由凝血因素引起
A
血友病乙
B
严重肝病
C
老年性紫癜
D
维生素
K
缺乏症
E
抗凝物质增多
6
.用于测定血管壁异常的筛选试验是
A APTT
B
束臂试验
C
血小板计数
D PT
E 3P
试验
7
.用于测定纤溶亢进的试验是
A D-
二聚体测定
B PT
C KPTT
D
出血时间
E
凝血时间
8
.下列哪项组合是错误的
A
过敏性紫癜
-
束臂试验阳性
B
严重肝病
-PT
延长
C
血友病乙
-
凝血因子
IX
缺乏
D
血管性血友病
-VWF
缺乏
E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寿命正常
9
.哪项检查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直接证据
A PAIgG
阳性
B
血小板寿命缩短
C
血小板计数减低
D
骨髓涂片巨核细胞增生
E
出血时间延长
10
.维生素
K
依赖因子是
A V
、
VIII
、
IX
、
XII
B II
、
V
、
VII
、
X
C II
、
VII
、
IX
、
X
D V
、
VII
、
X
、
XII
E VII
、
VIII
、
IX
、
X
11.
下列哪项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
A
血小板计数减低
B
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
C
血小板寿命缩短
D
骨髓中巨核细胞减少
E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治疗是
A
脾切除
B
达那唑
C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D
糖皮质激素
E
免疫抑制剂
13.
下列哪项不符合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
A
好发于下肢和臀部
B
常分批出现,大小不等
C
可伴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寻麻疹
D
皮肤紫癜可在数日内消退
E
可发生阵发性腹绞痛
14.
下列哪项能鉴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
A
皮肤粘膜出血的多少
B
强的松治疗是否有效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5: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714.html
-
上一篇: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
下一篇:(完整版)犬血常规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