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2016中国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诊治专家共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3 03:35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二二二)
神经指南:中国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诊治专家共识

2016


2016-08-03

中华医学杂志

正常压力脑积水

NPH

是指以
步态障碍、
认知障碍和尿失禁三联征
为临 床表现,
患者病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进行性发展,
影像学检查具有脑室扩大,
脑脊液压 力
测定在
70-200mmH2O

1mmH2O=0.0098kPa)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一、概述

1936

Riddoch
等报道了有认知障碍、步态不稳,但没有头痛、呕吐、视乳头
水肿等典型颅内 压增高的
NPH
病例,
1965

Adams

H akim
等首先提出
NPH
综合征的概念,报道
3

NPH
患者,其临床表现为
认知障碍、行走困难及尿失
禁三联征,同时脑室扩大,腰穿脑脊液 压力在正常范围

NPH
临床分为两类。
一类
继发性
NPH

sNPH
),常继发于有明确发病原因的颅脑创伤、蛛网膜下腔
出血、颅内 感染、脑炎等疾病;第二类
特发性
NPH

iNPH
),临床中无明 确的
病因,
该病多发于成年人,
规范的术前评估下,
脑脊液分流手术可使大部 分患者
的症状得到改善。本共识特指成人
iNPH


目前,国内缺 乏
iNPH
流行病学资料。据挪威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疑似
iNPH
的患病 率大约在
21.9/10
万人,发病率约为
5.5/10
万人。
iN PH
通常随着年龄增
大患病率大幅度升高
。有研究表明,日本
61
岁 以上人群

基于
MRI
影像支持的
可能
iNPH
患 病率

平均为
1.1
%。在某些特定人群,如疑似帕金森综合征而就诊
的人群中,患病率则高达
19
%。研究发现,
iNPH
主要为老年人,该病 容易误诊
为老年痴呆、
帕金森综合征,
部分
iNPH
患者可能同时合 并痴呆及帕金森综合征


iNPH
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一个主要理论是颅内静脉系统顺应性降低,
表现为
CSF
搏动性减弱和蛛网膜颗粒功能 受损,
从而影响了
CSF
的流动和吸收

由于
CSF
吸收减少,脑室扩大,相应脑室旁白质间质水肿,脑血流减少,代谢
障碍而产生临床症状
。< br>近年的影像学研究证实,
分流手术后脑室旁前额叶区域的
间质水肿,
锥体束通路 受损、
中脑结构受压等多种病理改变均有所改善,
表明神
经系统症状的发生是因多个病 理生理改变引起的。

二、临床表现

iNPH
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步 态障碍、认知障碍和尿失禁三联征。
其中步态障碍最
为常见,
认知障碍和尿失禁也有不 同程度的发病,
约有一半患者同时具有三联征


1.
步态障碍< br>:步态障碍往往表现为
行走缓慢、摇摆不稳、步距小、双脚间距增
宽、抬脚高度变小,起 步和转弯障碍,但行走时摆臂功能正常
。在疾病的早期,
步态障碍症状轻微,难以察觉,
常以

头晕

为主诉
。随着疾病进展,典型的步态
障碍会 逐渐表现出来。
在疾病晚期,
患者则需要辅助下才能行走,
甚至完全不能
行走 。部分患者临床表现类似于帕金森综合征。

2.
认知障碍

iN PH
的认知障碍属于神经心理损伤的一部分,涉及
认知、情绪情
感、精神行为各个方面

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迟缓、淡漠、情感冷淡,注意力、
记忆力、计算力、视空间功能 以及执行功能障碍等,患者缺乏主动性和主动交
际的能力,上述情况可有波动性、或短期加重
。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是临床
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
此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恢复的可能,< br>因此被称之为可逆
性痴呆。

3.
尿失禁

iNP H
的膀胱功能障碍属于神经源性,并伴有逼尿肌功能过度活跃,
可见于绝大多数的
iN PH
患者

尿频和尿急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
随着疾病进展,
可出现 完全尿失禁,甚至粪便失禁,也可出现尿潴留。除了三联征外,
iNPH

者尚可伴有 其他临床表现,如头痛、头晕、眩晕、睡眠时间延长、帕金森样震
颤和性功能障碍等

但这些症状并不特异。
另外,
iNPH
患者也会伴有其他疾病,
如脑血管病、 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等。由于伴发疾病可直接影响分
流手术的效果,因此需要仔细甄别。< br>
三、影像学表现

1.
头颅
CT

脑室 扩大,
Evan’s
指数(两侧侧脑室前角间最大距离与同一层面
的最大颅腔之比)< br>>0.3
,侧裂池增宽,部分患者脑室旁白质可见低密度影


2.
头颅
MRI


1
)特征性表现

脑室扩 大,
Evan’s
指数
>0.3

在冠状层面显
示:
侧裂池以上及中线两侧脑沟及蛛网膜下腔变窄,
多见于额叶后部及顶叶,

之形成鲜 明对照的是侧裂池、
大脑凸面下部
(侧裂池以下)
及腹侧脑沟脑池增宽,
形成 本病特有的

蛛网膜下腔不成比例扩大的脑积水


DESH
),部分患者不显

“DESH”



2
)其 他
MR
影像特点

部分患者在中线旁存在孤立分布的单
个或多个椭圆 形或类圆形脑沟扩大征象
。脑室旁白质和深部白质常见缺血性改
变,在
T1WI

T2WI
上分别呈稍低、稍高信号。
部分患者可伴有脑萎缩,但其
海马萎 缩及海马旁沟增宽较
Alzheimer
病患者轻

在冠状位测量胼胝体角( 冠状
位扫描定位垂直于前后联合连线,
测量层面通过后联合)
<90°
矢状位影像胼胝
体变薄伴有扣带回沟后半部较前半部狭窄

有关脑脊液电影成像在 诊断
iNPH

的价值尚未有明确结论。

3.
脑血流量
:应用
SPECT
技术对
iNPH
患者脑血流量进行评估处于研究阶 段,
尚缺乏证据充分的高级别证据。有研究显示,
iNPH
表现为脑血流量明显减少,
以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减少更为明显,胼胝体周围、侧裂及额叶呈低灌注,顶
部皮质、中线旁额 、顶叶脑血流量相对升高

可能与该区灰质密度高,蛛网膜下
腔变窄相关。

4.
脑池造影

与正常人比较,
放射性核素或
CT
脑池造影检查在脑积水患者中表
现脑室返流及大脑凸面核素活性存在时间延长的特点。
此在< br>iNPH
诊断的准确性
上并无太大价值,为有创检查,不推荐使用。

四、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所见是诊断
iNPH
的必备条件。 但是鉴于目前诊断
iNPH
的复
杂性,本共识将
iNPH
分为
3
个诊断级别:
临床可疑、临床诊断和临床确诊


1.
临床可疑


1
)成人缓慢起病并逐渐加重,症状可波动性加重或缓解;临床
上有典型步态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和尿失禁三联征表现中的至少
1
种症状;< br>(
2

影像学显示脑室增大

Evan's
指数>0.3


并且无其他引起脑室增大的病因存在;
脑室周围可有(或) 无低密度(
CT
)或高信号(
MRI

T2
加权像)征象; 冠状
位影像显示
“DESH”
征;(
3
)腰椎穿刺(侧卧位)或脑室 内
ICP
监测证实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3: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524.html

2016中国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诊治专家共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