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病毒学各论习题
一、单选题
1.
造成流感大流行的原因是:
A.
流感病毒型别多
B.
流感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C.
甲型流感病毒形成了新的亚型
D.
流感病毒抗原性不强
E.
以上均不是
2.
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
A.
沿神经传播
B.
经口感染
C.
经呼吸道传播
D.
经淋巴传播
E.
经皮肤感染
3.
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
昆虫叮咬吸血
B.
呼吸道
C.
输血
—
注射
D.
粪
—
口途径
E.
经产道感染
4.
关于病毒性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型肝炎一般不能转为慢性也无慢性带菌者
B.
各型肝炎病毒均可经血源传播
C.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输血和注射传播
D.
戊型肝炎患者多数出现黄疸
E.
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是乙型肝炎最危险的传染源
5.
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媒介是:
A.
蝇
B.
虱
C.
蚤
D.
革螨
E.
蚊
6.
可在人体
CNS
细胞内增殖而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
A.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
脊髓灰质炎病毒
C.
狂犬病病毒
D.
森林脑炎病毒
E.
登革病毒
7.
防治狂犬病的措施错误的是:
A.
捕杀病犬
B.
人被病犬咬伤后及时处理清洁伤口
C.
及时隔离病人
D.
人被病犬咬伤后及早接种狂犬疫苗
E.
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可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
8.
引起小儿麻痹症病原体是:
A.
脊髓灰质炎病毒
B.
柯萨奇病毒
C.
埃可病毒
D.
轮状病毒
E.
新型肠道病毒
9.
最容易发生变异的流感病毒是:
A.
乙型流感病毒
B.
甲型流感病毒
C.
丙型流感病毒
D.
甲乙丙型流感病毒
E.
乙丙型流感病毒
10.
多次患流感的原因是:
A.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
B.
有不同亚型病毒因子的流行
C.
病毒抗原性弱
D.
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
E.
以上均不是
11.
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由哪种物质决定:
A.
核酸
B.
膜蛋白
C.
核心抗原
D.
刺突
E.
脂类
12.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
A.
流感病毒
B.
副流感病毒
C.
鼻病毒
D.
流感嗜血杆菌
E.
腺病毒
-
-
.
考试资料
.
-
-
.
13.
新生儿不易患麻疹是因为:
A.
隐性感染
B.
显性感染
C.
自然被动免疫
D.
人工被动免疫
E.
人工自动免疫
14.
为了预防麻疹,对半岁以上的儿童均进行:
A.
注射母亲全血
B.
注射丙种球蛋白
C.
注射麻疹恢复期血清
D.
服用中草药预防
E.
注射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
15.
密切接触麻疹患者的儿童可注射:
A.
麻疹减毒活疫苗
B.
抗毒素
C.
类毒素
D.
胎盘球蛋白
E.
转移因子
16.
关于腮腺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A.
有多个血清型
B.
减毒活疫苗有明显预防作用
C.
经呼吸道传播
D.
免疫力持久
E.
多侵犯儿童
17.
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是:
A.
鼻咽分泌物
B.
眼分泌物
C.
粪便
D.
尿液
E.
血液
18.
我国目前特异性预防脊髓灰质炎采用:
A.
亚单位疫苗
B.
减毒活疫苗
C.
灭活疫苗
D.
多肽疫苗
E.
基因工程疫苗
19.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途径:
A.
皮下
B.
皮内
C.
口服
D.
肌肉
E.
鼻腔
20.
以下哪种是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根本措施:
A.
隔离患者
B.
消毒患者排泄物
C.
保护水源
D.
加强饮食卫生
E.
疫苗接种
21.
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A.
是
RNA
型病毒
B.
加热
100
℃
10min
可灭活
C.
完整病毒球型即
Dane
颗粒
D.
易转变为慢性肝炎
E.
输血和注射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22.
血源中
HBsA g(--)
,但仍发生输血后肝炎,可能为哪种病毒引起:
(+)
,
HBeAg(+)
,说明病人为:
A.
获得了免疫力
B.
无传染性
C.
恢复期
D.
无症状携带者
E.
具有传染性
24.
乙型肝炎病后有免疫性的指标是检出下列哪项:
A.
抗
-HBc
C.
抗
-HBe +
抗
-HBs
+
抗
-HBs
+HBeAg
25.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方式是:
A.
粪-口途径传播
B.
经输血传播
C.
泌尿道传播
D.
蚊叮咬传播
E.
垂直传播
26.
对机体起主要保护作用的
HBV
的抗体是:
A.
抗
-HBc
B.
抗
-HBs
C.
抗
-HBe
D.
抗
-HBc
和抗
-HBs
E.
以上均不是
27.
关于
HBV
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无症状携带者多
B.
可有肝外损伤
C.
与原发性肝癌有关
-
-
.
考试资料
.
-
-
.
溶肝细胞能力强
E.
转为慢性肝炎者较多
28.
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节肢动物媒介传播
B.
可水平感染
C.
可垂直感染
D.
可为隐性感染
E.
病后可获得稳定而持久的免疫力
29.
下列哪种动物是乙脑最主要的传染源:
A.
马
B.
牛
C.
鸟
D.
羊
E.
猪
31.
下列哪项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
A.
注射干扰素
B.
接种丙种球蛋白
C.
防鼠灭鼠
D.
防蚤灭蚤
E.
防蚊灭蚊
32.
登革病毒的传播媒介是:
A.
蚊
B.
蝇
C.
蚤
D.
虱
E.
白蛉
病毒可能与哪种病症有关:
A.
肝癌
B.
结肠癌
C.
肺癌
D.
胃癌
E.
鼻咽癌
34.
能使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最严重损害的疾病是:
A.
水痘
B.
带状疱疹
C.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
艾滋病
E.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35.
关于肠道病毒共同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
病毒体积较小呈球型
B.
核心为单体
RNA
,无包膜
C.
耐酸、耐乙醚
D.
只引起肠道病变
E.
多通过消化道传播在肠细胞中增殖
36.
青春期患流行性腮腺炎时较常见的并发症是:
A.
心肌炎
B.
肺炎
C.
肝炎
D.
肾炎
E.
睾丸炎
37.
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一个血清型
B.
是
DNA
病毒
C.
不引起病毒血症
D.
隐性感染少见
E.
可引起肢体麻痹
38.
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
传播方式主要是经粪-口感染
B.
极个别患者可发生延髓麻痹
C.
可形成二次病毒血症
D.
极少数感染者表现为隐性感染
E.
受感染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肢体松弛性麻痹后遗症
39.
关于甲型肝炎病毒叙述哪些是错误的:
A.
为单股
RNA
型病毒,无包膜
B.
经口感染
C.
病毒形态为球形
D.
加热
60
℃
30min
可灭活
E.
通常可完全恢复,不转为慢性肝炎
40.
下列哪种因素不能灭活乙型肝炎病毒:
A.70%
乙醇
B.0.5%
过氧乙酸
C.100
℃
10min
D.5%
次氯酸钠
E.3%
漂白粉
42.
抗-
HBe
(+)说明:
A.
病毒复制血清有传染性
B.
复制速度减慢,但无保护作用
C.
有保护作用,预后良好
消失,血清无传染性
E.
以上均不能确定,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43.
肝细胞内
HBV
的杀灭主要依靠:
A.
抗-
HBs
B.
抗-
HBc
C.
细胞免疫
D.
抗-
HBe
E.
补体
型单纯疱疹病毒可能与哪种疾病有关:
A.
宫颈癌
B.
唇癌
C.
皮肤癌
D.
肺癌
E.
肾癌
-
-
.
考试资料
.
-
-
.
46.
生殖器疱疹与下列哪些病毒有关:
病毒
B.
巨细胞病毒
C.
单纯疱疹病毒
I
型
D.
单纯疱疹病毒
II
型
E.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47.
有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A.
属于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B.
儿童期引起水痘
C.
属于
DNA
病毒
D.
成人期引起带状疱疹
E.
可通过呼吸道感染
48.
通过性接触或吸毒共用污染注射器传播的病毒是:
A.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C.
甲型肝炎病毒
D.
埃可病毒
E.
轮状病毒
49.
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存在部位是:
A.
抗原
B.
衣壳
C.
包膜
D.
壳粒
E.
刺突
50.
流行性感冒是:
A.
急性感染
B.
慢性感染
C.
潜伏感染
D.
慢发病毒感染
E.
顿挫感染
51.
感染哪种病毒不易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A.
流感病毒
B.
麻疹病毒
C.
乙脑病毒
D.
甲肝病毒
E.
腮腺炎病毒
52.
以下最易发生变异的病毒是:
A.
流感病毒
B.
麻疹病毒
C.
乙脑病毒
D.
甲肝病毒
E.
腮腺炎病毒
53.
流感病毒最易变的结构是:
A.
核蛋白
B.M
蛋白
多聚酶
D.
乙型流感病毒的
HA
E.
甲型流感病毒的
HA
54.
预防麻疹流行的最好方法是:
A.
注射胎盘球蛋白
B.
注射人血清丙种球蛋白
C.
注射病人恢复期血清
D.
注射成人全血
E.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55.
流感病毒分型的根据是:
A.
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
B.
神经氨酸酶
C.
血凝素
D.
核蛋白和
M
蛋白的抗原性
E.
流行病学特征
56.
未接种麻疹疫苗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应及早:
A.
服用抗生素
B.
服用中草药
C.
注射恢复期血清
D.
注射母亲全血
E.
注射麻疹疫苗
57.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
A.
粪-口途径传播
B.
经两次病毒血症
C.
造成肢体痉挛性瘫痪
D.
多表现为隐性感染
E.
易感者多为
5
岁以下儿童
58.
引起肢体弛缓性麻痹的病毒是:
A.
肠道病毒
70
型
B.
肠道病毒
72
型
C.
轮状病毒
D.
埃可病毒
E.
脊髓灰质炎病毒
60.
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
A.
鼻咽分泌物
B.
血液
C.
粪便
D.
尿液
E.
唾液
61.
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免疫性不正确的描述是:
A.
病后对病毒有牢固的免疫
B.
抗体主要是
SIgA
、
IgG
、
I gM
C.
病后对不同型病毒有牢固的交叉免疫
D.
中和抗体在体内维持甚久
-
-
.
考试资料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20:5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794.html
-
上一篇: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护理中级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