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型肝炎的临床诊治和研究进展
编者按
:
本 专题讲座
,
由我刊副总编辑聂青和博士组稿并承担多讲的撰稿
,
共
1 4
讲
,
约
6
万
8
千字。
第一讲重型肝炎的临床分型及诊断标准
(
周永兴
)
第二讲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学特点及研究现状
(
郎振为
)
第三讲内毒素血症在重型肝炎发病中的地位
(
聂青和
)
第四讲重型肝炎实验室检测的临床意义
(
罗新栋
,
聂青和
) ;
第五讲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治进展
(
聂青和
,
毛青
) ;
第六讲重型肝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进展
(
申德林
,
王全楚
,
焦栓林
)
第七讲重型肝炎并发肝肾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
焦成松
,
聂青和
)
第八讲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的诊治进展
(
王全楚
,
聂青和
)
第九讲重型肝炎的综合支持治疗
(
宋喜秀
)
第十讲重型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新进展
(
江河清
)
第十一讲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应用及评价
(
张绪清
,
聂青和
)
第十二讲重型肝炎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诊断与治疗
(
张绪清
,
聂青和
)
第十三讲重型肝炎的人工肝支持治疗
(
王英杰
) ;
第十四讲重型肝炎的外科治疗———肝移植
(
管文贤
)
。
重型肝炎的临床分型及诊断标准
周永兴
作者单位
:710038
西安市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
我国是 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
,
甲、乙、丙、丁、戊五型典型病毒性肝炎广泛存在
,
仅 就病
毒性乙型肝炎来说
,
其
HBsAg
携带率达
10 % ,
现症患者约
3000
多万
,
其中
60 %
以上 为慢性乙
型肝炎。
这些携带者和慢性肝炎患者常有恶化或发展成晚期肝病的可能。
据统 计由乙型肝炎
病毒导致成重型肝炎占重型肝炎的
81 % ,
甲型肝炎病毒仅占
1
~
6 %
,
丙型肝炎病毒致重型肝
炎不同地区报道参差不一
,
约
13
%
~
44
%;
戊型肝炎病毒仅在感染妊娠妇女时易发生重型肝炎
,
可达
20
%;
而两种或以上肝炎病毒混合感染时也是造成重型肝炎的重要原因
,
约50
%
以上
[1
~
3 ]
。由此看来在我国由肝炎 病毒引起重型肝炎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病情复杂
,
这就给临床工
作中的诊断和分型造成了 很大的困难。
1978
年以前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是两期六型
,
两期为急性期与慢性期
,
急性期中分为
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和重型
,
重型显得不突出。而此后随着乙型肝炎的传播及发生发
展
,
其它肝炎病毒或非 嗜肝病毒的检出
,
使临床上重型肝炎发生率升高
,
临床医生们感到重型
肝炎的重要性
,
要求对其诊断和治疗从学术上制订指导原则。
至
1983
年即将重型肝炎独立成
一个型。又经几次变更终成
2000
年西安会议版本。
2000
年全国肝炎专家组在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
将草案提交西安全国第十届病毒性肝炎会议大会充分讨论
,
最后修订了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该方案将我国病毒性肝
炎分为急性肝炎
;
慢性肝炎
;
重型肝炎
;
淤胆型肝 炎
;
肝炎肝硬化等五个临床类型
[4 ]
。其中
重型肝炎又分为三 个临床型
,
即
:
急性重型肝炎
;
亚急性重型肝炎
;
慢性重型肝炎。
一、重型肝炎的具体诊断标准
(
一
)
急性重型肝炎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
,
≤
2
周出现极度乏力
,
消化道症状明显
,
迅速出 现Ⅱ度以上
(
按Ⅳ度划分
)
肝性脑病
,
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
40 % ,
并排除其它原因者,
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
,
黄疸急剧加深
;
或黄疸很浅
,
甚至尚未出现黄疸
,
但有上述表现者均应
考虑本病。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9: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