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尖放血疗法的应用
一、刺血疗法的概念
刺血疗法又称刺络放血疗法
,
是用三棱针、梅花针、毫针或其他
工具
(采血针)刺破人体某些俞穴、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小
静脉
,
放出
少量血液而治疗疾病的方法
,
是针灸的传统方法之一。
二、
刺
血疗法的功用
1.
调阴阳、通关窍、开闭塞
2.
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祛瘀生新
3.
镇静泄热、泻火开窍
特点:刺血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副作用少、疗效快、
节省时间、成本低廉等特点
,
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
刺
血疗法的作用机制
现代医学认为,生命的基础是新陈代谢,
人体内进行的新陈代
谢有赖
于健全的血液循环。
刺血疗法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刺激
骨髓造血机能,使循环中的幼红细胞增多,代谢活性旺盛,并通过
神经体液
的调节作用,改善微循环、血管机能、血液成分,排除血
中的毒素,提高机
体的免疫功能。
用于治疗血瘀不散所致的疼痛
,
邪热火盛所致的高热抽搐
,
肝
阳上亢所致头昏目眩或肺与大肠实热所致的目赤疼痛等诸症。
四、
刺
血疗法的适应症
适用于实证、热证、血瘀、疼痛等。如中风、昏迷、急惊风、
高热、头痛、目赤肿痛、急性腰扭伤、麦粒肿、疥疮、乳腺炎、丹
毒、指麻木等。
五、
刺血疗法的禁忌症
副作用:
1.
对患者本身的不良影响
,
如出血过多、晕针等
;
2.
对施术者或其他病人的影响
,
如交叉感染等。
禁忌症:
1.
凡血液功能异常特别是出凝血功能异常者
2.
传染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梅毒等
,
一般禁用刺血疗法
,
也应禁用。
3.
体质虚弱者、孕妇、产后等均不宜使用。
4.
一定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5.
点刺时要手法宜轻、
稳、准、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
,
创伤
过大,出血不宜过多,切勿伤及动脉。每次出血量以数滴至
3-5ml
为宜。
六、
耳
尖放血疗法
耳尖穴是经外奇穴,有退热消炎、止痛及具有祛风清热、清脑
明目、
镇痛降压的作用。耳尖穴,耳穴之一,是针灸临床常用的穴
位之一。《针灸
大成》云:“在耳尖上,卷耳取之,尖上是穴。” 即:患者正坐或侧伏,折
耳向前,于耳廓上端取穴;或之:将耳轮
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面的顶端
处,卷耳取尖上即是。
放血疗法古代称为
“刺络”,有开窍泄热、活血消肿
的作用
采用耳尖穴放血
能泻火、解毒、活血、散瘀及调和阴阳
。
耳尖穴具有抗炎退热、抗过敏、镇静醒脑、明目止痛、降血压、止
眩晕等功
效。
主治:眼、面颊、咽喉病、脑神经病症、皮肤病等;尤其对
发热、高
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效果好。
耳尖放血能快速明显的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主要临床症
状,并有很好的即时降压作用;
可祛瘀通阻,畅通血脉,对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
低密度脂蛋白有显著意义;
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减缓冠心病的发生;
可以改善脑血管的功能状态,
使脑血流量增加,改善脑血管弹性。
七、耳尖放血操作流程
(一)
器械准备:
—次性无菌米血针、碘伏消毒棉签、消毒干棉签、无菌手套。
(二)
体位: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以坐靠位或仰卧位为佳。
(三)
取穴:
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
尖穴,在耳廓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
上方的尖
端处为耳尖穴。
(四)
操作步骤:
①
按
摩耳廓:先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
②
消毒:操作者洗手后戴上无菌手套,
部皮肤;
③
针刺放血:左手拇指、食指夹捏、固定耳廓上端,右手持针,对
准穴位
迅速刺入约
1-2mm
深,随即出针。
④
放血:轻轻挤压针眼周围耳廓,使之自然出血,
然后用干棉签吸
去血
滴,放血量视患者病情及体质而定,一般每次
5-10
滴,每滴
如黄豆大小;
⑤
疗程:一般隔日治疗
1
次,一周
3
次,
12
次即一个月为一疗程,
初次
放血取;双侧耳尖,以后隔次交替使用。
用碘伏消毒棉签严格消毒局
八、
耳尖放血疗法的注意事项
1.
医生手指和病人治疗部位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2.
病人治疗时取仰靠坐位或仰卧位,防止发生晕针;
3.
挤压时不能局限于耳尖局部,
应从较远的范围向耳尖进行轻微
的挤
按,尽可能减轻或消除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九、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小血肿:
在运用耳尖放血疗法过程中,
环不佳、出血量不足的情况下,
发现当病人耳廓小而薄、
血液循
为了达到一定的放血量,对耳尖部
位进行挤压,有时会导致放血部位小血肿的发生。
当发现放血部位有小血肿时,应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血肿部
位
1
分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8: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414.html
-
上一篇:盐酸泼尼松的作用是什么
下一篇:100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