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耳鸣掩蔽疗法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7:47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广州治疗前列腺)
耳鸣掩蔽疗法






耳鸣掩蔽疗法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
武汉
430060)

黄治物





鸣病人如果留意就会发现一种普遍现象,即处在嘈杂环境
中,耳鸣响度感 觉降低甚至完全消失,而在夜深人静时耳鸣
则显得非常明显而心烦。这是因为嘈杂的环境声
< br>对耳鸣起着掩盖作用。谈起耳鸣的掩蔽问题,一般认为是用
外界声音来掩盖耳鸣,实际上这仅是一 种很古老的经验之
谈。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停留在利用掩

蔽现象上,与我们 这里要阐述的耳鸣掩蔽疗法有着本质的差
别。这是因为随着对耳鸣认识的加深及制作掩蔽声音的技术改进,耳鸣掩蔽已由以前的偶然性及暂时性掩

蔽现象(即暂性缓解)的结果发展为针对性 较强、较系统的
长期缓解甚至完全抑制耳鸣的治疗方法,即耳鸣掩蔽疗法。
现在如果要对耳鸣掩 蔽疗法下定义的话,则可

描述如下:通过对耳鸣性质的系列测试后,选择与耳鸣音调
响度相匹配的特定外界声作为掩蔽音,在医生的指导下聆听
掩蔽音以达到抑制耳鸣或缓解耳鸣症状的方< br>
法。

早在公元前
400
年左右,希波克拉底(
H ippocrates
)就曾论
及外界声音可以抑制耳鸣这一现象。大约在
1825< br>年,医学
听力之父
Itard


先提出并应用声掩蔽来缓解 耳鸣,提出外界声干扰耳鸣是最
有效的缓解耳鸣的方法,且描述掩蔽声是能够被患者容忍的
某些 类似于耳鸣的声音。当然由于在他那个时

代缺乏对耳鸣性质测试的仪器及制作用于耳鸣掩蔽的 声音
技术手段而大大地妨碍他对耳鸣掩蔽治疗的继续深入研究,
并始终难以形成一种有效治疗方 法。今天,我们

可以对耳鸣性质进行测试,并且可获得与其匹配的各种不同
的声音, 以及在实验室可以将其复制下来供患者使用。这些
使我们能够发展耳鸣的掩蔽治疗。下面就耳鸣

掩蔽疗法的作用机制、
影响因素、
治疗方案、
推荐治疗模式、
常见错 误以及应用范例等进行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有学者认为,耳鸣掩蔽不需要音调相同或相近,而是用白噪声就可起到掩蔽耳鸣的作用。甚至本书前半
部分的内容也是这样。但笔者的观点同多 数学者一样,仍然
认为,掩蔽声应该与耳鸣音调相同或相近。显然,这是一个
有争议的问题,有 待进一步研究。



一、

掩蔽疗法的机制
< br>掩蔽疗法既然是用一种声音掩蔽耳鸣声,有些医生和患者就
要问是不是一种物理疗法(理疗),或者说是一种


毒攻毒

(一种 声音克制另一种声)的疗法。回答当
然是否定的。
如此理解,
歪曲了耳鸣掩蔽疗法的实 质和内涵。



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声掩蔽的生理机制。关于声掩蔽现象
发生的部位,在耳蜗、听神经及各级听觉中枢都找到了实验
证据。如耳蜗基底膜是最先开始产生 掩蔽的解

剖部位,较强掩蔽声引起基底膜的较大振动使测试声引起基
底膜的较小振动 不易被察觉而产生声掩蔽现象。在听觉神经
系统,掩蔽噪声能够使各级中枢的部分神经元
诱发放电受到抑制,也能使听神经、脑干及皮层诱发电位的
阈值提高、振幅减低。这些事实可在一定 程度上对听觉的掩
蔽现象提供解释。

其次,我们可以从耳鸣产生的生理机制来阐述。 众所周知,
耳鸣既可以是整个听觉系统中某一部分功能紊乱表现出来
的一种临床症状,也可能是 精神或心理因素所致。耳鸣至少

80%
源于外周(即耳蜗性耳鸣)
,这种由 内耳引起的耳部
疾病,主要途径可能为病变导致毛细胞或听神经末梢等受损
或变性坏死而致功能 失调或引起中枢控制失调,这样就可能
使听神经自行发出一些病理信号,即产生一种异常的自发放
电活动,且被感觉(错误地编码)为一种声音。

已有的实验表明:


1







蜗内细胞之间(内外毛细胞、支持细胞等)存在着广泛的依
存联系,即细胞通讯。


2







传出神经系统对内、外毛细胞的兴奋性有抑制作用。


3







噪声可以激活传出神经系统,抑制内、外毛细胞的兴奋性。


4







各 种神经递质(如
5-
羟色胺、
GABA
等)参与耳鸣的形成。


5







耳鸣与学习记忆关系密切。


6







耳鸣与中枢可塑性有关。


7







耳鸣为病变积累效应的一种结果。


8







传出神经系统功能受大脑皮层的调控(即受精神和心理因素
的影响)




了方便理解耳鸣掩蔽治疗机制,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耳蜗性耳
鸣的形成过程 。当内、外毛细胞因某种原因受到侵害时,细
胞会出现一个包含垂死环节的过程,在这一过
< br>程中由于细胞间的通讯作用,临近的细胞会表现出一系列反
应,如细胞活动增强等。此外,受大脑 支配的传出神经元活
动性降低,神经递质的产生出现改变,导致传

入神经元出现异常 自发放电活动并传入中枢,当这些变化持
续一定时期,传出神经元活动出现适应性降低,则异常自发放电活动会在中枢出现学习记忆现象及在中枢

得到可塑。此时则可能表现出长期持续性耳 鸣。此时如果患
者存在一定的心理及精神因素则会形成耳鸣加重的恶性循
环。



蔽的作用机制就是选择活动性增强部分毛细胞相对应的窄
带噪声以兴奋支 配这部分细胞的传出神经,从而降低毛细胞
的自发活动性,使之恢复正常活动。经过一段时
< br>期的刺激训练,即可恢复部分或全部传出神经的兴奋性,降
低异常自发放电活动或自发放电活动恢 复正常。抹掉中枢对
耳鸣的记忆及破坏其可塑性,从而达到缓解耳

鸣甚至耳鸣消失。 因此,在实施掩蔽疗法时一定要排除影响
传出神经系统功能的不利因素,如精神紧张、心理因素等。所以建议掩蔽疗法应和松弛疗法相结合,也就

是我们提倡的掩蔽松弛疗法,即在进行掩蔽 疗法时应指导患
者如何达到一种较为松弛的状态去聆听掩蔽声并结合一定
的松弛操进行。这些其 实也决定了掩蔽疗法的适

应证。



一、

耳鸣掩蔽疗法方案

1

影响耳鸣掩蔽疗法效果的因素及掩蔽参数的确定

Wegek< br>和
Lane
证实掩蔽效果部分依赖于掩蔽音的频率。对耳鸣掩
蔽也一样,耳鸣掩 蔽声需要包含和耳鸣音调相应的频率范
围,因此,耳鸣音调的匹配是耳鸣掩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对患者个体最小掩蔽曲线的了解,也可以帮助恰当选择缓解
耳鸣的掩蔽声和掩蔽声强度。
< br>在常规听觉生理掩蔽中,用单个纯音掩蔽一个噪音是困难
的,以及常规掩蔽不产生残留抑制现象, 然而已有临床调查
发现在
89%
的耳鸣病人中存在耳鸣残留抑制效应,
这说明 耳
鸣掩蔽和常规听觉生理掩蔽从机理和形式上均截然不同。

常规掩蔽虽然可以通过努 力获得对侧(中枢)掩蔽,但在低
掩蔽声强度下,很难获得。而在耳鸣掩蔽中,某些病例对侧
掩 蔽很容易产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病例均存在。

常规掩蔽结果表明与强度关系密切,耳鸣掩蔽 结果则表明并
不完全依赖于强度,在某些病例中,产生掩蔽效果的强度可
低于耳鸣匹配的强度, 而在其他一些病例中,掩蔽器的最大
强度也不能掩蔽低强度耳鸣。


 220;
中枢掩蔽

中,
某一耳给掩蔽声而掩蔽另一
耳 。
Snyder
发现中枢掩蔽随频率增加而增加,也发现中枢掩
蔽随掩蔽噪声带宽的减 少而增加,我们也发现对某些耳鸣患
者可采用对侧掩蔽声治疗。

Formby

Gjerdingen
认为一般性掩蔽仅对起源于内耳的耳
鸣有治疗作用,而对中 枢性耳鸣无把握。因此,中枢性和外
周性耳鸣的差异明显提示在中枢性耳鸣的掩蔽中,虽然他们
有侧别优势,但仍需要采用双侧掩蔽以便取得治疗效果,这

Zwislok
提出的中 枢掩蔽不能超过
10dB SL
(感觉级)相
关,因为耳鸣强度通常很低(
3~7 dB SL

,因此,中枢掩蔽
应该是可能的。此外,对那些响度异常的耳鸣,双侧掩蔽强
于单侧掩蔽可能 是掩蔽治疗效果的决定因素。

Weiher

Grabowski
的研究中非常强调双侧掩蔽的重要性,
他们采用双侧掩蔽成功地掩蔽了
55
名中
37
名患者(
67%


此外,他们也发现广泛的残留抑制现象。

耳鸣掩蔽治疗受某些参数及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因素
对耳鸣掩蔽疗法参数的选 择以提高疗效是十分重要的。


1







耳鸣患者音调的准确匹配,掩蔽声的声学性质:确定患者耳
鸣 性质(如音调等)
,多种音调时,可选择耳鸣主音调,有
效的掩蔽声信号频率应包含耳鸣主音调 ,即效果好的掩蔽声
是具有与耳鸣主调相同的中心频率的窄带噪声。


2









蔽声刺激强度及掩蔽时程:由于耳鸣病人的听力多不正常,
特别是常伴在 耳鸣主调附近频率范围的听力损失,因此,要
想使掩蔽声刺激发挥理想的掩蔽作用,必须有
< br>适当的响度,但是如果过响病人难以接受,甚至会造成进一
步的声损伤。此外,在达到一定响度的 条件下,掩蔽时程,
疗程也对掩蔽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3







病 人的听力损失:病人也对听力损失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因为,准确的听力图可指导耳鸣掩蔽治疗参数( 如掩蔽声强
度)的选择以及选择同侧、对侧或双侧进行掩蔽等。

2
、耳鸣掩蔽的仪器


1
)助听器:适于轻、中度耳聋患 者伴
4kHz
以下频率的主
调耳鸣声,因为它仅通过增大外界声音(噪音、言语声)< br>,
而助听器电学特性决定放大后的音频率主要集中在
4kHz

下,因 此,针对性和效果局限。当然对于耳鸣伴听力下降的
病人,治疗耳鸣的首选方案为选配助听器,这可在改 善病人
听力障碍程度的同时,尝试治疗耳鸣,治疗效果的评定一般
以半年为疗程,在确定此方案 无效后再选其它方案。


2
)耳鸣掩蔽助听器:是助听器和耳鸣掩蔽器两者 相结合
的产品,目前在我国这类产品均为进口,价格昂贵,而且因
针对性不强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在国内应用极少。


3
)小型掩蔽器:国内有天津助听器厂的盒式及耳背 式掩
蔽器,另有国外公司生产的耳背式、耳内式掩蔽器。因它们
的掩蔽声频率范围有限,因此对 个体耳鸣声而言缺乏针对
性,达不到最佳效果。


4


专门耳鸣掩蔽仪:能产生宽带、窄带噪声且频率范围及噪声
输出强度可调的仪器,国内有类似产 品,但功能不全。这里
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将纯音听力计作为专门

掩蔽仪进行耳鸣 掩蔽治疗,效果很好。纯音听力计由于其声
特性好,窄带频率针对性强,因而治疗效果在同类掩蔽治疗< br>中最佳。但是他们体积较大、价格昂贵,不便

携带,病人必须到医院方可进行治疗,因而受限制。


5


随身听


“CD
唱碟


式:选择的最佳掩蔽声在实验室录制磁带或
CD
碟 ,然后经

随身听


CD
机< br>
播放,调节音量以控制强度。但应注意如下几点:①灌录的
磁带要高保真;②

随身听

的质量,主要指放
声保真度,尤其是耳 机频响特性是否覆盖录制音频率,若

存在失真,则影响掩蔽效果;③听掩蔽声方式:响度适度 ,
使用时间适度。因此,应认真指导患者使用时音量应控制在
可掩蔽耳鸣的最低强度,时间不宜 过长。
“CD
唱碟

保真度较
̶ 0;
随身听

高,如果能配上宽
频带的耳机则是非常理想的耳鸣 掩蔽形式。



三、推荐掩蔽治疗模式

这里笔者根据临 床应用经验推荐几种掩蔽模式,仅供参考。
事实上,在临床中接触患者的耳鸣错综复杂,如果在实践中< br>对患者掩蔽治疗效果进行总结,从某一角度来说病人将教会
我们针对变化无穷的耳鸣如何做出正确 的判断以及选择恰
当的掩蔽模式。

1
)助听器模式:耳鸣主调在
4 kHz
以下伴轻、中度听力损失
的耳聋患者。

2
)纯音听力计模式:适用于各种音调耳鸣患者。

选择中心频率与耳鸣主调一致的窄带噪音,掩蔽声强度为
10~20dB SL
,同侧 气导给声,让病人聆听
30~45
分钟,保证
1

/
天,< br>有条件可
2

/
天,
疗程最少
1
个月,中途不可间断。
对传导性、混合性及无听力损伤或轻度听力损伤,主调在
3kHz
以下可采用骨导耳机给声(尤其是双侧耳鸣患者)
。采
用天津助听器厂的盒式或耳背式掩蔽器辅 助治疗(在家里使
用)

3

/
日(早、中、晚)
,每次
30~45
分钟,音量适中。
对治疗有效者则应继续治疗以巩固疗效。

3


随身听

模式:
适用于耳鸣主调在
4kHz

下的患者,灌录从纯音听力计输出的与耳鸣音调匹配的窄 带
噪声,
3

/
日(早、中、晚)

40~60< br>分钟
/
次,音量适中。
当然有条件者可先在医院进行为期
1
个 月的纯音听力计模式
治疗最佳。观察疗效以
3
个月为一个疗程追踪。

4

“CD


模式:
尤其适 用于耳鸣主调在
6kHz
以上的患者,这时应选择频响特性好的耳机,否则也难达到
最 佳效果,其他同第
3
条。因其方便可行,且可录制高保真
的掩蔽声,
因此这一 模式是值得推荐、
推广的掩蔽治疗模式。



四、耳鸣掩蔽疗法的注意事项

1
、双侧非对称性耳鸣




在临床双侧耳鸣患者很普遍,占病人的
67%

通常耳鸣病人仅意识到一侧耳鸣,因为仅在一侧明显。这很
容易患以下错误:临床上在同侧耳给掩蔽 声,然后问患者是
否能听到耳鸣,患者通常回答他仍听得到耳

鸣。但实际上,掩蔽的 这一侧耳鸣已听不到了;相反地患者
反应的耳鸣来自另一侧。因此必须强调不仅要问患者掩蔽时
是否听到耳鸣,还要问在哪侧听到耳鸣。

临床上常发现非对称性耳鸣患者强度低的一侧通常总 没意
识到。这时双侧性耳鸣可通过掩蔽强度高侧耳鸣使其进入残
留抑制而证实另一侧耳鸣存在。 事实上,耳鸣始终存在,只
不过是通过残留抑制过程暂时性消除掉主调耳鸣而使另一
侧是耳鸣变 得明显。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7: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300.html

耳鸣掩蔽疗法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