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淀粉加碘液为什么会变成灰色
淀粉和碘的显色机理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 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蓝紫、
紫、橙等颜色。
这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很高,
可以用作 鉴别淀粉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
也可
以用它来分析碘的含量。
纺织工业上用它来衡量布 匹退浆的完全度。
为什么碘遇淀粉或糊精
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
?
以前认为,
淀粉能吸附碘,
使碘吸收的可见光的波长向短的波长方向移动,
棕色的碘液 就变
成蓝色。同理,支链淀粉和糊精也能吸附碘,不过吸附的程度不同,因此呈现的颜色不同。
这种解释的有力根据是碘的淀粉液在加热时蓝色消失。这就被认为是加热后分子动能增大,
引起解吸的缘 故。
近年来用先进的分析技术
(
如
X
射线、< br>红外光谱等
)
研究碘跟淀粉生成的蓝色物,
证明碘和淀
粉的显色除吸附 原因外,
主要是由于生成包合物的缘故。
什么是包合物呢
?
直链淀粉是由α
-
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螺旋状的长长的螺旋体,
每个葡萄糖单元都仍有羟基暴露 在螺旋外。
碘
分子跟这些羟基作用,
使碘分子嵌入淀粉螺旋体的轴心部位。
碘 跟淀粉的这种作用叫做包合
作用,生成物叫做包合物。
在淀粉跟碘生成的 包合物中,每个碘分子跟
6
个葡萄糖单元配合,
淀粉链以直径
0.13 pm
绕
成螺旋状,碘分子处在螺旋的轴心部位。
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的颜 色,跟淀粉的聚合度
或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在一定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内,
随 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的
增加,包合物的颜色的变化由无色、橙色、淡红、紫色到蓝色。例如,直链淀粉 的聚合度是
200
~
980
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是
32 000
~
160 000
时,包合物的颜色是蓝色。分支很多的支
链淀粉,在 支链上的直链平均聚合度
20
~
28
,这样形成的包合物是紫色的。糊精的聚 合度
更低,显棕红色、红色、淡红色等。下表就是淀粉的聚合度和生成碘包合物的颜色。表
7- 1
淀粉的聚合度和生成碘包合物的颜色葡萄糖单位的聚合度
3.8 7.4 12.9 18.3 20.2 29.3 34.7
以
上
包合物的颜色
无色
淡红
红
棕红
紫色
蓝紫色
蓝色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 在
pH
=
4
时最稳定,
所以它的显色反应在微酸性溶液里最明显。< br>淀粉和碘的显色机理直链淀粉遇碘呈
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蓝紫、紫、橙等颜 色。这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很
高,
可以用作鉴别淀粉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
也可以用它 来分析碘的含量。
纺织工业上用它
来衡量布匹退浆的完全度。为什么碘遇淀粉或糊精会出现不同 的颜色呢
?
碘遇淀粉真的都显蓝色吗
?
淀粉是多糖类(
C6H10O5
)的一种,现行高中课本第三册中指出:
“淀 粉跟碘作用呈现蓝
色”
,
高等学校《有机化学实验》
教材也指出:
“ 淀粉在百万分之几时仍能给出碘试验的正性
结果”
。因此,在生化领域的生产和检验中,都广泛 地利用淀粉和碘化钾组成的混合液作为
氧化还原反应一类滴定的指示剂,
或用碘证实淀粉的存在 。
但在实际操作中,
往往会出现淀
粉液(包括市售可溶性淀粉)在遇一定量碘时出现颜 色后又立即消褪的现象。而且,当再加
入较多量的碘时,
颜色也不一定显蓝色,
有时会 出现紫蓝、
紫、
紫红、
赭蓝,
甚至是赭色等。
这是什么缘故呢?
其一:淀粉从分子结构上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市售 的可溶性淀粉一般是在
55
℃—
65
℃间将能溶于水的部分提取的。
直链淀粉遇碘变蓝,
而支链淀粉遇碘变紫至紫红色,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
55
℃—
65
℃提取的
“直链淀粉”只可以说是在此温度下提取能溶
于水的那部分淀粉,
也就是分子量较小的那部分淀粉,
并非真的提取到的淀粉其分子都不含< br>支链,其中有一部分只是所含的支链少些、短些的支链淀粉罢了。
其二:< br>天然淀粉中肯定含有油脂,
且不同的植物,
其淀粉中油脂的含量有所不同。
我们 知道,
油脂是有碘值的(即能与碘反应褪色)
,碘溶于油脂中,会使得液体呈现红至橙红色。< br>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7:0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148.html
-
上一篇:重庆草药功效歌诀
下一篇:村医常用的中药不同剂量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