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第一节亚急性甲状腺炎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5:34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藿香正气胶囊的作用)
甲状腺炎

教学目的


?

?

?

了解:甲状腺炎的定义和分类。

理解:各型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

掌握:亚急性甲状腺、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原则。

定义:

甲状腺炎是 以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疾病,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甲
状腺炎的临床分类多样,按起病快 慢分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
腺炎和慢性甲状腺炎。按病原学分类,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 自身免疫性、
辐射后、寄生虫、结核性、梅毒和爱滋病感染等。临床上亚急性甲状腺炎和
自身免 疫性甲状腺炎最常见。


第一节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acute
suppurative
thyroiditis
AST)
是一种甲状
腺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临 床罕见。多以不典型症状起病,易与颈部其他感
染性疾病或肿块混淆而被误诊。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多变 ,若不及时诊断及
治疗可迅速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病因】

甲状腺有完整的包膜、甲状腺腺体内富含高浓度的碘离子、腺体还有着
丰富的血液供应和淋巴引流,故 甲状腺很难发生化脓性感染。其发病原因主
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
甲状腺基础疾病 继发感染,如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
甲状腺肿,因甲状腺局部循环血供不良、含碘浓度降低较易并发感染。
(2)
医源性感染,如甲状腺穿刺时消毒不严格。
(3)
先天性畸形.最常见 的为先天
性梨状窝瘘,是儿童发生
AST
的主要原因;
AST
常见致 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
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少数见于大肠杆菌、布鲁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
菌、克雷伯菌、卟啉单胞菌属,还可见于真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可为
单一病原菌感染,也可发生混 合感染。条件致病菌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
患者如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肿瘤、
HIV< br>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病理】

超声下细针穿刺
A ST
得到脓液,穿刺物培养可得到病原体;若穿刺物镜
检见到富含多核巨细胞的肉芽肿及单核细 胞浸润提示为亚急性甲状腺炎。

【临床表现】

本病常以发热、咽痛、吞咽 困难、颈前区疼痛及肿块起病。发病初期类似
咽喉炎、淋巴结炎、颈部软组织感染。
Dugar


1

提出
AST
临床表现的三联
征: 多结节甲状腺肿、单侧的下咽炎、周围蜂窝组织炎,当临床出现以上三
联征时,要考虑
AST< br>的可能。随着炎症进展、逐渐形成脓肿,局部疼痛和肿
胀加重,如果未能及时治疗,脓肿发展可穿 破周围组织,并发化脓性纵隔炎、
气管或食管瘘、严重者可因脓肿压迫发生吞咽或呼吸困难,从而危及生 命。

【实验室检査】


血象提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 加快。

甲状腺功能多正常,
亦可有一过性的甲状腺毒症表现。
(3)脓肿形成后行甲状腺扫描,表现为冷
结节或无放射性分布。
(4)
超声能清楚地显 示
AST
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
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颈部受累淋巴结的 情况:
CT
检查可显示脓肿
与甲状腺腺体的关系,并能显示颈深部的结构、气管受压情 况及有无纵隔脓
肿。
(5)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涂片、病原体培养为最终明确诊断 的方法。

【诊断】

⑴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白细胞增 高等,伴有耳
后、颈侧、下颌或头、枕部放射痛。体格检查可有甲状腺肿大、触痛及局部
皮温稍 高。
(2)
甲状腺功能多正常,亦可有一过性的甲状腺毒症表现。一般
无需治疗即可自 愈。⑶甲状腺扫描,表现为冷结节或无放射性分布。⑷最终
明确诊断的方法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涂 片、病原体培养。

【治疗】

发病初期一旦明确诊断后应先选用广谱抗生素 经验性治疗,待病原体培
养结果进一步调整抗生素。抗生素疗程应充足,至少
2
3
周。脓肿形成后在
加强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应及时排脓:
(1)
若脓 肿较小、局限在甲状腺包
膜内、无明显全身中毒症状、气道通畅者,目前推荐创伤性较小的方法即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引流。
(2)
若患者全身中毒症状重、脓肿较大出现压迫症
状或 侵及周围组织者应紧急手术清创引流。



第二节

亚急性甲状腺炎









subacute
thyroiditis)










DeQuervain< br>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等,系一种与
病毒感染有关的自限性甲状腺炎。 本病近年来逐渐增多,临床变化复杂,可
有误诊及漏诊,且易复发,导致健康水平下降,但多数患者可得 到痊愈,一
般不遗留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病因】

本病与病毒感 染有关,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和腺病毒
等,可以在患者甲状腺组织发现这些病毒,或在 患者血清发现这些病毒抗
体。
10%
?
20%
的病例在疾病的亚急性 期发现甲状腺自身抗体,疾病缓解后这
些抗体消失,

【病理】

甲 状腺轻、中度肿大。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组织内存在许多巨噬细
胞,包括巨细胞(
giant cell)
,所以又称巨细胞甲状腺炎。

【临床表现】

亚急性甲 状腺炎多在
30~50
岁发病,女性比男性发病率多
3-6
倍。起病前
1
?
3
周常有病毒性咽炎、腮腺炎、麻疹或其他病毒感染的症状。按疾病病程可分< br>为三期:

1.
早期

起病多急骤,呈发热,伴以怕冷、寒战 、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最为特征性
的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和压痛,
常向颌下、
耳 后或颈部等处放射,
咀嚼和吞
咽时疼痛加重甲状腺病变范围不一,
可先从一叶开始,< br>以后扩大或转移到另一叶,
或始终限于一叶。病变腺体肿大,坚硬,压痛显著。病变广泛时,泡内 甲状腺激
素以及非激素碘化蛋白质一时性大量释放入血,
因而除感染的一般表现外,
尚 可
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常见表现。

2.
中期

当甲状腺 腺泡内甲状腺激素由于感染破坏而发生耗竭,
甲状腺实质细胞尚未
修复前,
血清甲状腺 激素浓度可降至甲状腺机能减退水平,
临床上也可转变为甲
减表现。

3.
恢复期

症状渐好转,
甲状腺肿或及结节渐消失,
也有 不少病例,
遗留小结节以后缓
慢吸收。
如果治疗及时,
患者大多可得完全恢复 ,
变成永久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患者极少数。在轻症或不典型病例中,甲状腺仅略增大,疼痛和 压痛轻微,不发
热,全身症状轻微,临床上也未必有甲亢或甲减表现。本病病程长短不一,可自
数星期至半年以上,一般约为
2

3
个月,故称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情缓解后 ,
尚可能复发。

【实验室检査】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正常或 偏高,
红细胞沉降率增速,
血清蛋白结合碘
或血清
T3

T 4

FT3

FT4
浓度升高,甲状腺摄碘率降低(分离现象),甲 状腺
扫描可见甲状腺肿大,
但图像显影不均匀或残缺,
亦有完全不显影的。
超 声波显
像压痛部位常呈低密度病灶。细胞穿刺或组织活检可证明巨核细胞的存在。

【诊断】

诊断依据
:
①患者如有发热颈部疼痛,
短期内甲 状腺肿大伴单个或多个结节,
触之坚硬而显著压痛,
临床上可初步拟诊为本病。
;②实验室检查早期血沉增高,
白血球正常或稍高。血
T3

T4
增高,而血
TSH
降低,测摄碘率可降至
5%

10%
以下 。
③甲状腺扫描可见甲状腺肿大,
图像显影不均匀或残缺。
超声波显像压痛
部 位常呈低密度病灶。
但是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和病程的差异,
实验室检查结果
各异。< br>
【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为自限性疾病,
预后可。对于轻症患者仅 需应用非甾体抗炎
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口服;中、重型患者可给予泼尼松每日
20
?
40mg
,分
3
次口服,能明显缓解甲状腺疼痛,
1 -2
周后逐渐减量,维持
4
周。少数患者有复发,复发后泼尼松治疗仍然有效。针对甲 状腺毒症表现可给
予普萘洛尔;针对一过性甲减者,可适当给予左甲状腺素替代。发生永久性甲
减者罕见。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5:3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892.html

第一节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