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咽颊炎
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咽颊部粘膜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炎症。是常见病之一。 通过细致
的分析病因可以进行正确诊治,并提供了易于治愈的注意情况。
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颊炎,可由
CoxA
组病毒引起,病变在口 腔后部,如
扁桃体
、软腭、悬雍垂,
很少累及颊粘膜、舌、龈。不典型、散在性
HFMD
很难与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须做病原
学及血清检查。
疱疹性咽 夹炎的特效药是
青霉素
,但要确定宝宝不过敏才能吃。
(
不要吃头孢类,此类 药
虽然是青霉素类的但药效侧重于抗生类
)
吃感冒药的同时应加抗病毒口服液,以防有 病毒感
染,另外给宝宝加满山白糖浆每天三次,每次一瓶盖,以防支气管发炎。宝宝本身胃就浅,
身体不舒服又吃感冒药肯定会反胃,多喝水少喂点奶,宝宝饿了少吃多餐。
常用的药方是小 儿氨分黄那敏颗粒、
阿莫西林
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维生素
B6
、满山白糖< br>浆。
慢性咽颊炎
慢性咽颊炎是咽部粘膜的慢性炎症,
其中 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卡他性炎症的一部分,
局限性炎症则多伴有咽淋巴样组织的炎症。本病相当 于中医的慢喉痹。
咽颊炎
-
诊断标准
1
、西医诊断标准
(1)
病史:
常有急性咽颊 炎反复发作史,
或因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烟酒过度、
坏境空气干燥、
粉尘和刺激性气体 污染等。
(2)
症状:咽部不适,或疼、或痒、或干燥感、灼 热感、烟熏感、异物感等
;
刺激性咳嗽,晨
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呕。病程
2
个月以上,常因受凉、感冒、疲劳、多言等原因致
症状
< br>(3)
检查:咽部慢性充血,加重。呈暗红色,或树枝状充血
;
咽后壁
淋巴
滤泡增生,或咽侧索
肿大
;
咽粘膜增生肥厚,或干燥、萎缩、变薄,有分 泌物附着
.
具各上述症状及
1
项
或
1
项以
上检查所见,即可诊断。
2
、中医辨证
1
、虚火上炎证,肺脾气虚证,痰热证,痰瘀互阻证咽的急性发炎
,跟扁桃 体急性发炎很相
似。
咽颊炎及扁桃体炎都可由同一种细菌及病毒所引起,
但咽颊炎的症 状没有扁桃体那么严
重。有些医学人士把这两种疾病简称之为急性咽喉炎。
慢性咽颊 炎为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
主要是咽部粘膜炎症。
多发于成年人,
在城市居民中发病率占咽喉疾病的
10%
至
20%
左右。
因其病程 长,
症状顽固,
短期难见显效,
故不易治愈。其主要病因大致如下
:1
、
急性咽颊炎反复发作未能彻底治愈而转成慢性,长
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或其它不良生活习惯、
鼻窦炎
分泌物刺激、
过敏体质或身
体抵抗 力减低等。
2
、慢性咽颊炎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血、消化不 良、大便长期秘结、
心脏病、
支气管炎
、哮喘、肝脏病变、
糖尿病
及 慢性肾炎等。
3
、
职业因素。主要多发于嗓音工作者 ,如:教师、演员等。因长期多语言和演唱,可刺激
咽部,引起慢性充血而致病。慢性咽颊炎自诊要点: 症状多样,咽部不适,有异物感,痰粘
滞感,总感到咽部有咽不下又吐不出的东西,堵塞、发胀、灼热、 干燥、发痒、刺激咳嗽、
微有咽痛等。
常以咳嗽来清除分泌物,
特别在早晨用力咳嗽消 除咽部分泌物时,
症状有短暂
缓解。
由于食道或下咽部的癌症早期也会有类似的症状,
因此发现以上症状之后应到医院做
详细的检查,方能确诊。
咽颊炎
-
病因分型
慢性咽颊炎
慢性咽颊炎是一种常见病,< br>为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
主要是咽部粘膜炎症。
多
发于成年人,< br>其主要病因有屡发急性咽颊炎、
长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
烟酒过度或其它不
良 生活习惯、
鼻窦炎分泌物刺激、
过敏体质或身体抵抗力减低等。
慢性咽颊炎也可以是某 些
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
贫血
、糖尿病、肝硬化及慢性肾炎等。
病毒性咽炎
【概述】
病毒性咽炎系病毒所 引起的咽部急性感染。
多在咽部、
口腔粘膜及其周围皮肤发生疱疹,
也
可发生 于角膜及
外生殖器
。
【治疗措施】
1
、
常采用复方
硼砂
溶液、
生理盐水 或
1%
双氧水
含漱
;
病变部位涂擦
2%
金霉素甘油或
1%
龙
胆紫,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2
、注意休息,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3
、为防止继发感染及缩短病程,可服用土霉素、麦迪霉素或肌注青霉素 、庆大霉素等。全
身症状严重者,常静脉用抗生素加一定量激素。如青霉素
800
万< br>U
庆大霉素
24
万
U
地塞
米松
5mg< br>静滴,
或先锋霉素
V6
~
8g
丁胺卡那霉素
0.4
地塞米松
5mg
静滴,
治疗效果好,
一般无并发症。儿童用药量酌减 。
4
、中药治疗此病有显著效果,分内服及外用两类。应根据 病情选择用药,常用药物如下:
(1)
清热
生地、连翘、金银花、淡竹叶、木通、生草、川豆根、
板蓝根
。
(2)
降火
黄柏、
黄芩
、黄连、石膏、知母。
(3)
养阴
天冬、麦冬、熟地、元参、
白芍
、沙参、天花粉。
< br>此外,
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腔系应用
“
红白散
”
外治法,
有效率达
82.6%
。
其成分为:
青黛
30g
,
人中白
12g
,桔矾
6g
,冰片
4.5g
,
牛黄< br>0.3g
,共研细末,局部涂匀,每日
3
~
4
次。
【病因学】
其病原体种类很多,以疱疹病毒较多见,另外有腺 病毒、冠状病毒、合胞病毒等。这种病毒
在电镜下见是圆形小体,直径约
180μm
。 当劳累过度,过敏素质,气温突变,身体受凉或
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如
汞
、坤、铋、< br>碘
等的刺激,使身体抵抗力低下,易患此病。另外,急
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 、流行性脑膜炎等均可并发病毒性咽炎。
【病理改变】
病变为上皮细胞水肿、膨胀,使表皮的棘细胞层隆起,形成水疱,
内含大 量多核白细胞及血
清,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函体,水疱很快破裂,形成一浅溃疡,表面覆有炎性细胞、< br>红细胞
或
坏死组织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5:1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855.html
-
上一篇:如何治疗咽炎
下一篇:犁头草治白血病,重则七至十天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