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常用药物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陈超
由于新生儿机体发育未成熟及药物动力学的特殊性,新生儿用药有许多特殊要
求,临床用药的选用面临许多限制和困难。本文主要介绍新生儿抗感染药物、呼
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药物的应用指征、应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
事项,并介绍一些新药的新进展。综合性医院的儿科医师应了解新生儿用药的特殊
性,正确掌握这些药物的临床使用。
新生儿
;
药物
:
临床用药
由于新生儿机体发育未 成熟及药物动力学的特殊性,
对药物的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等方
面,
与年长儿童有明显差别,
因此,
新生儿用药有许多特殊要求,
临床用药面 临许多限制和
困难,
需要特别慎重,
有些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不宜使用。
本文 主要介绍新生儿常用药物的
使用。
新生儿感染的药物治疗
新生儿 由于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
围产期因素及环境因素,
容易发生感染,
感染仍然是当今< br>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对新生儿感染的防治非常重要。
作者简介
陈超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 br>
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围产学会委员、全国新生儿学组委员、
上海儿科学会秘书、上海新生儿学组组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生儿呼吸疾病、肺表面活性物质、重症监护等。
)}
细菌感染的治疗
细菌是新生儿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可引起全身感染
(
败血症
)
、呼吸道、
尿路、中枢神经和消化道感染等。对疑似细菌感染的患儿应及时做血培养、
尿培养、摄胸片等必要检查,并行经验治疗,可根据感染的时间、部位及
临床特点等情况选用抗菌药物,在获得细菌学资料后再行调整。
.
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
目前我国新生儿感染中,
革兰阳性菌仍占 多数,
以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较为多见。
针对新生儿
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药物,主要有 青霉素类和第一、第二代头抱菌素。对日族
p
溶血性链
球菌和肺炎球菌感染,
可选用青霉素
[1,21
,
随着耐药率的上升,
也可选用头抱哇林
;
对表皮
葡萄球菌感染可首选头抱哇林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选用苯 哇西林
;
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
葡萄球菌
(MRSA)
和耐药肺炎球菌的严重感染,则宜用万古霉素,每次
15mg/kg,
缓慢静脉滴注
(1
小时
)
,体重
<1200g
者一 日
1
次,体重
1200 -2000g
者一日
2
次,体重< br>>2000g
者一日
2-3
次。万古霉素的药物代谢与患儿出生体重及其肾功能 关系密切,对早产儿和
肾功能不良者慎用,需监测血药浓度,一般血浓度峰值以
20 ~30mg/L
为宜
1310
.
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
以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较为常见,其他有流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针对革
兰阴性菌感染 ,
目前主要的抗生素有呱拉西林、
阿莫西林、
第三代头抱菌素等。
对铜绿假胞
菌感染可选用头抱他嘘
;
对细菌性脑膜炎,常选用第三代头抱菌素,如头抱三嗦或头抱 唾脂
头抱三嚓半衰期
(t1 i2)
长,能较好透过血脑屏障,且每日用药次数少(2
次
)
。
对革兰阴性菌感染国外常用氨节西林和氨基糖普类 ,
如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
但在我国氨节
西林耐药率较高,
药疹较多见,已不常用,
氨基糖普类抗生素由于耳毒性,
已不作为一线用
药,如必须选用,应监 测血药浓度。喳诺酮类抗菌药物由于可能会影响软骨发育,也不作
为一线用药。
.
耐药菌感染的治疗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细菌耐药 率增加,
尤其是医院内感染和新生儿重症监护
病房
(ICU)
获得性感染,细 菌耐药率比较高,如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
形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可产生超广谱
p
一内酞胺酶
(ESBLs)
,对青霉素类和头抱菌素类
抗生素的耐药率非常高
[41
,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 br>等。亚胺培南抗菌谱广,分子小,易穿透细胞外膜,与青霉素结合蛋白能较好地结合而发
挥抑菌作用,且因其分子中存在一反式结构的轻乙基侧链,该链可阻挡
R
一内酞胺酶与内酞< br>胺环结合,保护
p
一内酞胺环不被水解,故耐药菌株少。本品不良反应之一是诱发惊厥,
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有惊厥者。
而美罗培南抗菌谱与亚胺培南相似,
抽搐的发生率
仅为
0.1
,故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病毒感染的治疗
.
巨细施病毒
(CMV)
感 染的治疗
CMV
属疮疹病毒属,为
DNA
病毒,多为宫内感染所致,表现为< br>多脏器损害。目前常用更昔洛韦
(ganciclovir)
诱导治疗,一日
1 0mg/kg
,每
12
小时
1
次静脉
滴注
(
维持
1
小时
)
,
2~3
周后改为维持治疗,一日
1
次
5mg/kg,
一周用
5
天,维持时间视病情而
定,一 般
1~3
个月。更昔洛韦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对更昔洛韦无效者可选
用麟甲酸
(foscarnet),
一日
180mg/kg
,每
8< br>小时
1
次静脉滴注
(
持续
1
小时
)
,
2-3
周后改为维
持用药,一日
1
次
80-1
00mg/kg
但麟甲酸不良反应较多,有肾毒性。干扰素对
CMV
感染疗效 不
理想。
.
单纯范疹病毒
(HSV)
感染的治疗
HSV
属疙疹病毒属,
为
DNA
病毒,
可产前、
产 时或产后感染,
常表现为全身症状和中枢神经系
统损害。对播散型或单纯疙疹性脑炎可用阿昔洛 韦
(acyclovir)
,一日
20~30mg/kg(
早产儿
2 0mg/kg)
,
每
8
小时
1
次静脉滴注,
疗程< br>2-3
周。
对昔洛韦无效者可选用麟甲酸,
一日
120mg/kg,
每
8
小时
1
次静脉滴注
(
持续
1< br>小时
)
。
.
风疹病毒感染的治疗
风疹病 毒为
RNA
病毒,常为宫内感染,导致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中枢神经系统及眼耳损害。
出生后治疗非常困难。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防治
主要为母婴传 播所致,阻断母婴传播是防治乙型肝炎的关键措施。对
HBsAg
阳性或
HBsAg< br>和
H
BeAg
双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应在出生后
6
小时肌 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1001 U
,并
在出生后
12
小时内、
1
和
6
个月注射重组乙肝疫苗各
51U
,可使85%~93%
婴儿得到保护。对
H BsAg
阴性母亲的婴儿,在出 生后
12
小时内、
1
和
6
个月各注射重组乙肝疫苗
5 IUo
.
其它病毒感染的治疗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RSV)
感染常发生在新生儿后期,国外常用人单克隆
RSV
抗体帕利珠单抗
(pal ivizumab)
预防,在
RSV
发病季节每月肌肉注射
1
次,每次
15 mg/kg
,也可用
RSV
免疫球蛋白
(RSV-IVIG)
预防, 每月
1
次
750mg/kg
静脉滴注。发病者常用利巴韦林
(rib avirin)
治疗,一日
1
次
10
-15mg/kg
静 脉滴注,或用
20mg/ml
浓度经气溶胶发生器形成均匀薄雾,用氧气罩吸入给药。
素。
目前抗真菌药主要有
3
类
:
①两性霉素
B:< br>仍是治疗真菌感染的常用药物,
首剂一日
1
次
0.1
mg/kg,
加
5%
葡萄糖避光缓慢静脉滴注,浓度
0.1 mg/ml
,如无不良反应,一日增加
0.1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4: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