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性疾病科试题
一、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
、下列各项中不是肠阿米巴病并发症的是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阑尾炎
D
、结肠肉芽肿
E
、结肠癌
2
、关于鼠疫的预防,错误的是
A
、腺鼠疫对周围入群影响不大,不必严格隔离
B
、肺鼠疫要单独隔离
C
、加强
国境检疫与交通检疫
D
、进入疫区可进行预防性服药
E
、对疫区人群进行鼠疫
菌苗预防接种
3
、治疗肝病合并糖尿病的药物选择
A
、磺脲类药物
B
、双胍类
C
、葡糖苷酶抑制药
D
、胰岛素
E
、消渴丸
4
、为确诊伤寒阳性率最高的检测是
A
、血培养
B
、尿培养
C
、大便培养
D
、骨髓培养
E
、胆汁培养
5
、男,
40
岁,出血热少尿期,近
2
天来渐觉进行性 呼吸困难,胸闷。查呼吸
40
次/
min
,双肺散在湿啰音,给予一般上氧及 利尿药后效果不明显,血气分析示
PaO245mmHg
。该病人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A
、肺部感染
B
、心力衰竭性肺水肿
C
、中毒性心肌炎
D
、
ARDSE
、高血容量综合
征
6
、有关败血症与伤寒的鉴别下列哪项最重要
?
A
、有无表情淡漠 、反应迟钝等特殊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B
、血常规中白细胞
计数及中性粒细胞高低< br>C
、有无皮疹
D
、有无肥达反应阳性
E
、有无早期感染性休克
7
、对于休克的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
A
、神 志改变
B
、呼吸增快
C
、体温过高或过低
D
、血压下降E
、心率增快,尿量
减少
8
、钩体病在病程缓解
2
周后,出现再次发热,其原因最可能是
< br>A
、复燃
B
、第二批病原体侵入
C
、迟发型超敏反应
D
、复发
E
、抗生素剂量太小
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人的肝、脾、肾、骨髓、中枢神经系统均可受累,
主要病理表现为何种细胞浸润
?
A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B
、中性粒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异常的多形性淋巴细
胞
E
、
B
淋巴细胞
10
、朊毒体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不包括
A
、共济失调,肌阵挛B
、痴呆
C
、阳性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征
D
、畏寒、发热
E
、
瘫痪
11
、鉴别菌痢和阿米巴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
A
、潜伏期的长短
B
、毒血症的轻重
C
、大便常规中红细胞 的多少,是否有巨噬
细菌或夏科
-
莱登结晶
D
、大便检查病原体E
、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
12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分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乳鼠 颅内注射
B
、豚鼠颅内注射
C
、接种
A549
肺癌细胞株< br>D
、接种
VeroE6
细胞
株
E
、接种人胚肺二倍体细胞
13
、关于钩体病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急起发热,多为稽留热型
B
、全身肌肉酸痛
C
、易出现早期休克
D
、浅表
淋巴结肿大
E
、少数病人有腹泻
14
、伤寒慢性带菌者,器官隐藏细菌最多的是
A
肝脏
B
脾脏
C
胆囊
D
肠道淋巴结
E
肾脏
15
、关于病毒性肝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甲肝和戊肝通过 粪
-
口途径传播
B
、乙肝、丙肝和丁肝通过血液和体液途径
传播C
、甲肝和戊肝多见于幼儿
D
、丙肝多为慢性
E
、甲肝病后免疫 持久,戊肝
病后免疫不持久
16
、男,
20
岁,渔民,持 续发热半月,体温
37
~
40
℃,晚上为甚,间有腹痛,无
畏寒、< br>寒战,
大便稀,每天
2
~
3
次,
无脓血,精神、食欲尚可。
体格检查无黄疸,
未见瘀点,
脾肋下
1cm
,
肝肋下
2cm
。
血常规
WBC15
×
109/L
,
N0.50
,
L0.20
,
E0.30
。
大便检 查发现结肠阿米巴包囊。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结核
B
、败血 症
C
、伤寒
D
、血吸虫病
E
、阿米巴病
D
17
、流行性出血热病理诊断主要根据下列各项,除外
A
、肾典型 病变
B
、右心房出血
C
、腺垂体病变
D
、后腹膜水肿、出血
E
、双肺出
血、坏死
18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
、疲乏无力
B
、畏光流泪
C
、声音嘶哑
D
、心律失常
E
、幻视幻听
19
、在
AIDS
进展期机体各种免疫应答能抑制
HIV
复制,但不包括
A
、中和抗体
B
、巨噬细胞吞噬病原
C
、
ADCCD
、
NK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E
、< br>T
淋
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20
、目前用于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病原治疗的药物是
A
、喹诺酮< br>B
、吡喹酮
C
、吡哌酸
D
、头孢曲松钠
E
、 哌替啶
21
、关于伤寒肥达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第
2
周出现阳性
B
、第
4
周阳性率可达
90< br>%
C
、第
6
周效价达高峰
D
、病愈后可
持续 数月之久
E
、有
10
%~
30
%的病人肥达反应始终阴性< br>
22
、疟疾抗复发治疗常选用
A
、氯喹
+
伯氨喹
B
、氯喹
+
乙胺嘧啶
C
、伯氨喹
+
乙胺嘧啶
D
、青蒿素
+
伯氨喹
E
、
青蒿素
+
乙胺嘧啶
23
、
对隐性感染来说,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
临床症状不明显
B
、可与病原体携带状态同时存在< br>C
、不造成组织损伤
D
、
流行期隐性感染增加
E
、产 生特异性免疫
C
24
、乙脑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
A
、大 脑皮质、脊髓、间脑
B
、大脑皮质、脊髓、中脑
C
、脊髓、间脑、中脑
D
、
大脑皮质、间脑、中脑
E
、以上都不是
25
、流感确诊的主要依据是
A
、发病季节
B
、 呼吸道症状轻微而全身中毒症状重
C
、病毒分离
D
、血凝抑制实
验< br>E
、流行病学资料
26
、鼠疫的人群易感性,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
、普遍易感B
、可为隐性感染
C
、病后免疫力不持久
D
、预防接种可使易感 性降
低
E
、预防接种后可发生隐性感染
27
、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主要是
A
、双峰热,相对缓脉较多
B
、感染性休克常见
C
、低蛋白血症常见
D
、迁徙性
病灶少见
E
、可并发心内膜炎
28
、医院内感染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为
A
、肺炎链球菌
B
、真菌
C
、链球菌
D
、厌氧菌
E
、大肠埃希菌
29
、以下关于水痘的典型皮疹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
、皮疹多 见于四肢和颜面部
B
、愈后大多留有瘢痕
C
、与带状疱疹的分布部位
相同
D
、弥漫性皮疹为主,疹间皮肤正常
E
、以疱疹最多见,分批出现
30
、
下列哪种病最易发生后发症
?
A
乙脑
B
慢性肝炎
C
钩体病
D
疟疾
E
伤寒
31
、
我国最常见的菌痢的病原体是
A
、福氏志贺菌B
、
宋氏志贺菌
C
、
鲍氏志贺菌
D
、
舒氏志贺菌
E
、
痢疾志贺菌
A32
、
中国大陆汉族地区HBsAg
最多见的亚型为
A
、
adr
、
a yrB
、
adr
、
adw C
、
ayr
、
ayw D
、
adw
、
ayrE
、
adr
、
ayw
33
、关于伤寒的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人对伤寒普遍易 感,病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
B
、伤寒与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
疫
C
、病 后免疫力与“
0
”、“
H
”、“
Vi
”抗体的水平密切相关
D
、细胞免疫是
伤寒免疫的重要因素
E
、
Vi
抗体 效价平稳下降,提示带菌状态的消除
34
、慢性乙肝病人为能及早注意有无肝硬化,应强调用哪项检查作监测指标
? A
、消化道症状明显加重
B
、血清
ALT
/
AST<
1C
、血清
A
/
G
<
1D
、体格检 查在左
肋下
1cm
处发现脾脏
E
、
B
超检查示门静 脉宽>
12mm
35
、麻疹与风疹的区别,下列错误的是
A、风疹前驱期长
B
、风疹全身症状轻
C
、风疹无黏膜斑
D
、风疹皮疹散在,色稍
淡,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E
、麻疹常伴耳后淋巴结肿大
36
、抗
HIV
感染的非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不包括
A
、奈韦拉平
B
、依非韦伦
C
、地拉韦定
D
、齐多夫定
E
、施多宁
37
、阿米巴肝脓肿穿刺抽脓时所抽脓液量要求
A
、不超过
1000mLB
、不超过
500mLC
、不超过
2000mLD
、 抽取送检的量即可
E
、尽
可能抽出所有脓液
38
、朊毒体疾病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A
、潜伏期长
B、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
C
、病情进展迅速
D
、可以治愈
E
、很快
导致死亡
39
、男,
3
岁,高热、昏迷 、抽搐
2
天急症入院,疑为乙脑和中毒性痢疾。为及时
诊断,应立即进行哪项检查?
A
、大便培养
B
、肛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镜检
C
、 脑脊液常规
D
、头颅
CT
检查
E
、
乙脑特异性IgM
检测
40
、急性乙肝最迟出现的标志物是
A
、
HBsAgB
、抗
HBsC
、
HBeAgD
、抗
HBeE
、抗
HBc
41
、烧伤后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
、金葡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B
、金葡菌和大肠埃希菌
C
、表葡菌和变形杆菌
D
、大肠埃希菌和变形芽胞杆菌
E
、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
42
、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
A
、
2
~
5
天
B
、
3
~
15
天
C
、
8
~
11
天
D
、
11
~< br>14
天
E
、
14
~
17
天
43
、下列哪项检查有助于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的诊断
?
A
、 血淀粉酶升高
B
、尿淀粉酶升高
C
、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
D、血脂肪酶升
高
E
、尿中出现蛋白
44
、肝阿米巴各种穿破性并发症,最危险的是发生于
A
、胸腔和 肺
B
、腹腔和心包
C
、胃
D
、十二指肠
E
、肾
45
、流感的临床起病方式及表现为
A
、起病急,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B
、起病缓慢,呼吸道症状
较重,而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C
、起病急,呼吸道症状较重,而全身中毒症状较
轻D
、起病缓慢,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全身中毒症状也较轻
E
、起病缓慢,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46
、出血热病人,皮肤大块瘀斑,呕血,其基本病理变化是
A
、 急性肾衰竭
B
、
DICC
、全身性、广泛性小血管损害
D
、 低血容量性休克
E
、微
循环障碍
47
、以下关于典型水痘治疗原则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
、积极 镇痛和使用抗生素预防合并感染
B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注意水、电解
质和各种营养素 的供给
C
、与带状疱疹的处理原则相同
D
、积极使用皮质激素减
少免 疫损伤
E
、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最为重要
48
、男,
3
岁,高热、昏迷、抽搐
2
天急症入院,疑为乙脑。为明确诊断,最可靠
的检查 方法是
A
、特异性
IgM
测定
B
、血凝抑制试验
C
、中和试验
D
、补体结合试验
E
、脑脊
液病毒分离
49
、能杀灭肝细胞内速发型和迟发型疟原虫,杀灭各种疟原虫配子体的是
A
氯喹
B
奎宁
C
伯氨喹
D
青蒿素
E
乙胺嘧啶
50
、水痘的主要流行时间正确的是哪项
?
A
、夏季
6< br>~
7
月
B
、秋季
9
~
10
月
C
、常年发生,但春冬季较多见
D
、冬季
11
~
12月
E
、春季
1
~
2
月
二、多选题:
1
、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正确的是
A< br>、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单股
RNA
,直径
16nmB
、有
3型病毒,世界各地流行以Ⅰ型
居多
C
、能抵抗乙醚、乙醇和胆盐,在
pH
值
3.0
~
10
环境中活力稳定
D
、在大便、污水中仅可存活
1
~
2
个月
E
、对热、干燥及氧化消毒 剂敏感
2
、干扰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
、降解病毒mRNAB
、阻碍病毒进入细胞
C
、抑制病毒颗粒的成熟与分泌
D
、诱导
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E
、阻碍病毒脱壳
3
、红疹毒素的特征为
A
、可引起皮肤血管充血发疹
B< br>、可抑制吞噬系统功能,影响
T
淋巴细胞功能
C
、
可引起肝、 脾、淋巴结充血及脂肪变性
D
、可引起心肌浊肿和变性
E
、可引起肾
间质性炎症
4
、关于钩体病后发症,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
A、后发热症状较轻微
B
、不伴钩体血症
C
、为变态反应
D
、应用抗生素治疗
E
、
治疗可用皮质激素
5
、预防疟疾可选用
A
、氯喹
B
、甲氟喹
C
、乙胺嘧啶
D
、多西环素
E
、伯氨喹
6
、控制水痘传播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
A
、隔离水痘病人至皮疹完 全结痂或出疹后
7
天
B
、带状疱疹病人也应该严密隔
离
C< br>、消毒水痘病人的分泌物污染物品
D
、必要时向易感人群提供被动或主动免
疫预 防感染
E
、易感人群积极使用抗病毒药物
7
、腹水形成的原因有
A
、钠潴留
B
、门静脉高 压
C
、低蛋白血症
D
、肝淋巴液生成增多
E
、低钠和低钾< br>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4:5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803.html
-
上一篇:疾病学基础复习题
下一篇:南医传染病学试题样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