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治疗耳鸣
狭义的耳鸣是指外界无声源而病者自觉耳中鸣响的一种病症,
可单独发生,
也可
作为多种疾病的并发症状,
可由听觉通路及中枢上任一部分的异常活 动引起,
机
制不清。
目前多认为其为听觉紊乱所致,
是听觉系统中的一种异常 的神经自发性
放电活动,
并被错误地感知为某种声音,
其可能机制包括听觉核团过度放 电,
神
经网络回路对信号的处理、
躯体感觉与知觉的交叉调制作用及神经可塑性与皮层
的功能重组现象等。
当耳蜗的兴奋性提高,
任何机械压迫使盖膜与毛细胞的相对
关系有稍微但持久性位移即可引起耳鸣。
祖国医学认为其 病因分虚实两类:
实证多由暴怒惊恐、
肝胆火旺而致少阳经
气闭阻,
或痰热郁 结,
壅遏清窍;
虚症多因肾精亏耗,
精气不能上达于耳窍而致。
临床上常分为 客观性耳鸣和主观性耳鸣,
主观性耳鸣为多见,
精神状态、
注重力
分配、全身 状态、用药情况、睡眠质量、疲惫、噪声、饮酒和情绪紧张等对耳鸣
的发生和轻重均有影响。
基 于耳鸣发病机制莫衷一是,
治疗耳鸣时应综合考虑到
病程、病位、严重程度、全身疾病等行病因 治疗和对症治疗,如药物治疗、掩蔽
治疗、心理学习服治疗、生物反馈等。然药物多是通过血药浓度作用 于全身,而
真正进入听觉系统的药物相对很少,
故疗效常不佳,
直至目前仍无公认的治 疗耳
鸣的特效药,而祖国医学中的针灸治疗以副作用小,标本兼治,方便易行,价格
经济等诸多 优点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尤对后天引起的神经性耳鸣疗效显
着。简述如下:
1
体针治疗
《内经 》
有关耳聋耳鸣的治疗主要体现在针刺方面。
一般取手足少阳经穴为
主,结合辨证循经 取穴,以针感传至内耳者佳。常规取听宫、翳风、中渚、颊溪
等穴为主,
肝胆火旺者配太冲、< br>丘虚;
外感风邪配外关、
合谷;
肾气亏虚配太溪、
关元;
痰热 郁结配丰隆、
劳宫。
郑兆俭对
126
例耳鸣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进行治疗,结果治愈
46
例,有效
73
例,无效
7
例,总 有效率为
94
。
9%
。鄢路
洲对
80
例神经性耳鸣 患者治疗,取主穴百会、人中、听宫、下关、翳风;肝胆
火盛配太冲、外关;外感风热配合谷;肾气亏虚 配颊溪、肾俞。结果治愈
16
例,
有效
24
例,无效
8例,总有效率为
90%
。侯率以翳风、听会、耳门为主穴针刺
治疗作业工人耳鸣< br>45
例,
总有效率约为
95%
。刘峰取中渚、足三里,交叉取穴,强刺激不留针,治疗肝热型和肾虚型所引起的老年性耳鸣
62
例,结果:
1
次治
愈
13
例,
7
次治愈
15
例,总有效率71
。
0%
。李景取腕踝针上
1
区,上
4
区为
主,配风池、率谷、听宫、听会,治疗耳鸣
62
例,总有效率为
82
。
2%
。夏华等
用中药加针灸治疗
50
例耳鸣,
并于西药对 照组
50
例比较,
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
上,均有显着差异。
2
灸法治疗
灸法可使艾火热力沿耳道直达鼓膜及鼓室,
对中耳炎引起的耳部疼痛及堵塞
感等症状亦有明 显改善作用。马胜等将石菖蒲、郁金、半夏、冰片合生姜汁制成
直径
4cm
,厚
0
。
5cm
的药饼,分别放于听宫、听会、完骨、天柱,其上放置艾
1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4: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