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学基础及血液分析一般原理
目
录
第
一
章
血
液
学
基
础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血
液
的
功
能
和
组
成
血
液
一
般
检
验
的
目
的
和
内
容
第
二
章
血
液
分
析
仪
检
测
原
理
简
介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血
液
分
析
仪
主
要
检
测
项
目
血
液
分
析
仪
基
本
检
测
原
理
血
液
分
析
仪
白
细
胞
分
类
检
测
原
理
液
体
定
量
方
法
血
液
分
析
各
参
数
的
结
果
来
源
第
六
节
血
液
分
析
仪
的
技
术
发
展
第七节
选
择
血
液
细
胞
分
析
仪
的
原
则
本
部
分
要
点
:
主
要
论
述
了
血
液
的
组
成
、
血
浆
与
血
清
的
区
别
,
白
细
胞
、
红
细
胞
、
血
小
板
的
功
能
,
血
液
常
规
分
析
的
目
的
和
内
容
以
及
血
液
分
析
仪
的
检
测
原
理
及
技
术
发
展
。
本
部
分
为
血
液
学
及
血
液
检
测
最
基
本
的
知
识
,除
非
具
有
一
定
的
专
业
基
础
,建
议
各
业
务
人
员
应
对
本
部
分
的
内
容
进
行
通
读
,
并
能
掌
握
有
关
英
语
缩
写
、
基
本
术
语
的
含
义
以
及
血
液
分
析
仪
各
检
测
参
数
的
产
生
过
程
。
第一章
血
液
学
基
础
第
一
节
血
液
的
功
能
和
组
成
1
.血液的功能
机体各组织器官营养成分和代谢产物的载体。
人体所需水分、氧及排出二氧化碳的载体。
参与人体免疫功能,防止疾病侵袭。
2
.血液的组成
加
入
抗
凝
剂
,
离
心
,
静
置
30
分
钟
后
的
情
况
血
液
自
然
凝
固
红
细
胞
白
细
胞
血
饼
血
小
板
血
浆
血
清
血液由有形成分
(
血细胞等
)
和血浆组成。
< br>血清:血液自然凝固,除去固体部分
(
血饼
)
后所获得的液体部分。< br>
血浆:血液经抗凝处理,在离心作用后获得的清液部分。除血清所含成分外,还包括蛋白质、凝固因子等成分。
血
清
血
浆
蛋
白
质
血
液
凝
固
因
子
红
细
胞
血
饼
有
形
成
分
白
细
胞
血
小
板
其
他
有
形
成
分
3
.
血
液
细
胞
构
成
红
细
胞
血
液
细
胞
白
细
胞
血
小
板
淋
巴
细
胞
单
核
细
胞
白
细
胞
嗜
中
性
粒
细
胞
粒
细
胞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嗜
碱
性
粒
细
胞
(1).
红细胞:
形态和功能:
~
~
7~8um
红
细
胞
模
型
图
红细胞为扁圆状结构,中 央凹陷,细胞内无核、柔软,可进入比本身直径更小的毛细
血管,平均直径
7~8
μ< br>m
。内含血红蛋白,富含铁元素,容易氧化。负责将氧气输送致全
身,并将二氧化碳收集 至肺部排出。
红细胞的成熟:
红
系
原
红
细
胞
早
幼
红
细
胞
中
幼
晚
幼
网
织
成
熟
祖
细
胞
红
细
胞
红
细
胞
红
细
胞
红
细
胞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红系祖细胞,后者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下,分
化为原红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而依次发育为早幼、中幼、晚幼红细胞,后者已丧失分裂
能力通过脱核成 为网织红细胞进入外周血。由网织红细胞再发育成为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从早幼红 细胞开始,已能利用铁蛋白和原卟啉合成血红素,后者再与珠蛋白肽链结合
而成为血红蛋白,幼红细胞越 趋向成熟,合成的血红蛋白越多,直到网织红细胞阶段仍能
合成少量血红蛋白。
< br>一般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的含量不超过
1%
,
网织红细胞中仍残留有
R NA
,
由此可通过
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网织红细胞越成熟,
DNA< br>含量越低,由此可计算出网织红细
胞成熟程度。
(2).
白细胞:
白细胞的分类和分群: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 只有将白细胞的种类分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分析才被 认可为白细胞分类。除此之外的只
能算作白细胞分群。但在国内,白细胞分类和分群的界定并不十分严格 。以下是
白细胞的分类或分群:
小
型
白
细
胞
(
淋
巴
细
胞
)
二
分
类
大
型
白
细
胞
(
其
他
白
细
胞
)
小
型
白
细
胞
(
淋
巴
细
胞
)
三
分
类
中
型
白
细
胞
(
单
核
细
胞
、
嗜
酸
性
、
嗜
碱
性
粒
细
胞
)
大
型
白
细
胞
(
嗜
中
性
粒
细
胞
)
淋
巴
细
胞
单
核
细
胞
五
分
类
嗜
中
性
粒
细
胞
粒
细
胞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嗜
碱
性
粒
细
胞
抗
体
*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协
助
产
生
抗
体
。
(3).
血小板:
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体积较小,参与凝血和止血。
4
.血液检测的意义和检验学科的分类
在生理情况下,人体内血 液各种成分的质和量,反映了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内外
环境的平衡。
在病 理情况下,血液成分质和量的变化,除了反映造血系统的病变以外,还能直
接或间接地提示全身或局部组 织器官的病变。
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检验:主要检验血浆中的成分。
血液学检验:主要检验与临床止血和凝血相关的各种血小板因子、凝血因子、血
管因 子等项目。
血液一般检验:主要检验血液中有形成分的质和量。
5
.血液一般检验的方法
传统方法
:以手工操作、普通光学显微镜、计数板等简单器材为主要检测手段。
现代方法
:以血液自动分析仪为主要标志。
随着细胞 化学、组织化学、位相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同位素示踪
技术、单克隆抗体等现代技术的运 用,血液学研究不断得到新的发展。
到
20
世纪
90< br>年代,综合光学、电学、细胞化学原理的血液分析仪代表了当今血
液一般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br>
形状和功能:
白细胞为球状结构,细胞内有核,直径
7~15
μ
m
。产生人体免疫机能,直接攻击
外来细菌或产生抗原抗 体反应。
单
核
细
胞
情
报
通
信
侦
察
T
型
淋
巴
细
胞
(
细
胞
性
免
疫
)
B
型
淋
巴
细
胞
(
体
液
性
免
疫
)
直
接
攻
击
产
生
病
源
体
包
围
第二节
血液一般检验的目的和内容
1
.血液一般检验的目的
以现代血液学理论为基础,以常用的实验方法为手 段,联系临床实际,为临床疾病的
初步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客观依据。
2
.血液一般检验的内容
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和血液细胞的数量、质量和外观形态进行检测。
3
.血液一般检验的检测项目
(1).
白细胞检测
WBC
(White Blood Cell count)
:
白细胞计数:
单位体积全血白细胞数,
(
×
10
3
/
μ
L
或×
10
9
/L)
。
LYM%
(Lymphocyte concentration)
: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百分率
(%)
。
LYM#
(Lymphocyte count)
:
淋 巴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全血淋巴细胞数,
(
×
10
3
/
μ< br>L
或×
10
9
/L)
。
MONO%
(Monocyte concentration)
:单核细胞
(
中间细胞
MID)
占白细胞百分率
(%)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4:0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648.html
-
上一篇:血制品汇总
下一篇:六种成分血输血操作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