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血液名词解释(1)(1)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4:00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坐骨神经疼)
名词解释

1

血液学

Haematology
)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血液和造血组织。
包括血液和造血组织的生理 、病理基础和临床各个方面。

2

临床血液学

Clinical hematology
)是以疾病为研究对象;研究疾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结

合的综 合临床学科。
主要涉及源于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继发于其他组织器官原发
病的继 发性血液病。

3

临床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
: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 基础,以检验学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
血液病为研究对象而创建的一个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
紧密联系的新体系;
且在临床实验
中不断发展、完善和提高的新兴学科。
< br>1.
造血
(
hematopoiesis)

是造血器官生成 各种血细胞的过程。
造血主要涉及造血器官、
造血细胞、
造血微环境、造血调节、和血 细胞发育、成熟、释放等。人体造血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胸腺、淋
巴结、肝脾。

2.
造血器官
: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
~
。< br>
3.
淋巴组织或淋巴器官

系指机体内以淋巴细胞
(包括浆 细胞)
为主要细胞成份的组织结果而言。

1.
血岛
:在人胚胎发育 第二周末,胚外中胚层的间质细胞在内胚层细胞诱导下开始分化,这些具
有自我更新功能的细胞,
在卵黄囊壁上聚集形成细胞团,
称为血岛。
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
是血管和原 始造血发生的原基,
血岛内不含粒细胞和巨核细胞。
造血器官是能能够生成并支持血
细 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

2

造血微环境
:由骨髓基质细 胞微血管、神经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构成,是造血干细胞
赖以生存的场所。

3

胚胎干细胞
ESC
:是一种全能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中分离出 来的有高度分化潜
能的细胞系。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可以无限增值分化,
称为人体各 种细胞类型,
从而
可以近一步形成有机体的任何组织器官。

4
、< br>造血干细胞
HSC
: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在 造血
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辨认和识别类似小淋巴细胞样的一群异质性细胞群。

造血
: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
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
发育、
成熟的组织器官
称为造血器官。

造血祖细胞

HPC
) :是指一类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
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

胚胎期造血分为
:中胚叶造血、肝脏造血和骨髓造血;出生后的造血分为骨髓造血和淋巴造 血。

髓外造血

EH
):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
2
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
造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
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某些恶性
贫血时,这些组织又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 外造血。


无效造血
:幼红细胞在骨髓内分裂成熟过程中发生的

原位溶血

,或红细胞进入循环后很快被破
坏,称无效造血。


骨髓细胞学检查:通过普通显微镜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最为简单、使用,可以了解骨髓中各种
血细胞数量、细胞形态有无异常等,从而诊断、协助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

红细胞造血岛
:
常位于血窦附近,其中心有一个巨噬细胞,对周围的红细胞起看护作用,又称
“nurse
细胞



粒细胞造血岛
:
远离血窦,位于造血索中央,因粒细胞有活跃的运动功能,成熟后移向血窦,穿
过血窦壁进入血流。
5

凋亡
:又称
I
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在相关基因 调控下细胞自主而有序的死亡过程,时候调
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细胞死亡的生理形式,出 现在机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

6

凋亡小体
:膜结构完整的泡状小体

7
自噬
:又称
II
型程序性死亡,是真核细胞利用溶酶体对细胞器及蛋白质进行降解 的、具有高
度选择性的生物学过程,广泛存在于高等脊椎动物细胞内

8
、< br>血小板黏附
adhesion
:指血小板黏附于序贯内皮洗成分或其他物质表面的能力< br>
9

血小板聚集
aggregation
:指血小板与血小 板间互相黏附聚集成团的特性

磷脂酰丝氨酸(
PS

:
是 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位于血小板质膜的内侧面,
当血小板活化时,
PS< br>转向外侧面,此时称为血小板第
3
因子,促进凝血级联反应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血小板膜
GP I b-IX-V
含量显著减少或缺乏

血小板无力症
:血小板膜
GP II b-IIIa
含量显著减少或缺乏

血栓与止血
:是机体出血、血液凝固和血液凝固调节的动态平衡过程。

10

非红系细胞百分比
NEC
:去除有核红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 、巨噬细胞外有
核细胞百分比

11

粒红细胞比
G/E< br>:粒红比值是指各阶段粒细胞百分率总和与各阶段有核红细胞百分率总和
之比。

12

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在铁染色时,幼红细胞胞质中存在铁颗粒
5个以上,围绕核周
1/3

上排列者,正常情况下应该没有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br>
13

尿含铁血黄素实验
/
尿
Rous
实 验
/
普鲁士蓝反应

铁与酸性亚铁氰化钾作用,
形成红色沉淀。
16

D-L
抗体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PCH
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冷反应抗体,此抗体

20

以下是与红 细胞结合,同时吸附补体,但不发生溶血,当温度升至
37

时,补体激活,
红细胞膜被破坏,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此实验又称为冷热溶血实验)

17
微量残留白血病
MRL
:急性白血病经诱导化疗获得完全缓解或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
达到临床和血液学的完全缓解,而体内仍残存微量白血病细胞的状态

18

贫血
anemia

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
Hb

红细胞数量
RBC
及血细胞比容
Hct

低于本地区相同 年龄和性别人群的参考区间下限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

铁粒幼细胞贫血
(S A)
: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铁的利用障碍,使
Hb
合成不足和无效造血而出现的 贫
血。

巨幼细胞贫血
(MA)
:
是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
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细胞核
DNA
合成障碍所致的
骨髓三系细胞核 质发育不平衡及无效造血性贫血,也称脱氧核苷酸合成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
简称再障,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造血干细胞疾病。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AAH

:
又称再生障碍危象,
简称再障危象,
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的自限性、
可逆的骨髓造血功能急性停滞,血中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4: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612.html

血液名词解释(1)(1)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