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生成活动教案
背景:
【篇一:小班优秀教案反思:生成主题活动《蚂蚁》】
我们小班教室位 于底楼,由于受潮的关系,柜子下面、地板缝里、
走廊里时而有蚂蚁、小虫子之类小动物的出现。吃过午 饭孩子们喜
欢搬上小椅子,和同伴一起坐在走廊里晒晒太阳,玩一些安静的小
游戏。不过小班幼 儿另一特点也是好动,他们坐在走廊里一刻都不
会停。没过多久,细心的孩子便发现了台阶下许多蚂蚁。 之后,每
次上厕、洗手后,孩子们第一件事便去看蚂蚁,乐而忘返。我见孩
子们对蚂蚁产生了浓 厚的兴趣,而且天天
“
看望
”
蚂蚁,建立了一定
的感情基础。于是我 开始收集资料,选择各方面教材,组织孩子们
更深入地了解蚂蚁,从而进一步发展幼儿观察、表达能力, 培养幼
儿关心身边事、物,关心动物的情感。
案例一
“
黄熙蕾,快过来看,这儿有蚂蚁。
”
沙倍立向不远处的黄熙蕾喊。
随着沙倍立的喊声,好几个幼儿都围了过去。
“
真的,是小蚂蚁。
”
刘舒扬说。
“
你看,蚂蚁爬到洞里去了。
”
刘舒扬又说。
“
这是它的家。
”
沙倍立说。
“
这儿还有,快看呀!
”
刘媛大叫。
“
哇!那么多小蚂蚁!
”
沙倍立说。
“
蚂蚁真小。
”
刘媛接着说。
“
蚂蚁当然小,要不然怎么爬进洞里去。
”
旁边的黄子益说。
分析:
小班幼儿天真无邪,他们会和娃娃自言自语,会对
佳怡:
“< br>小蚂蚁,我唱一首歌给你听,春天天气真好
?
花草说悄悄话,
在他们眼里万物都 是有生命的,他们喜欢用动作和语言和它们交流,
而动物更是深受孩子们的喜欢。这几天发现孩子们上厕 或洗手完都
在看蚂蚁,还会在一起讨论蚂蚁。教师发现孩子们对蚂蚁产生了兴
趣,他们有了探究 蚂蚁世界的欲望,有了这个良好的动机,我们开
始收集资料,选择适当的教材,使孩子们获得关于蚂蚁更 全面的信
息。
案例二
沙沙:
“
小蚂蚁,小蚂蚁,你在干什么?
”?”
沙沙:
“
我会念儿歌,小树叶
??”
王芯:
“
你念的一点也不好听,我来念,我来念
??”
分析:
从孩子们几句简短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和小蚂蚁之间建立 了
一定的感情基础,这为主题教育《蚂蚁》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案例三:
讨论:蚂蚁长得怎么样?幼儿自由讲述对蚂蚁的了解
徐铭泽:蚂蚁长得很小的。
沈昕:蚂蚁有脚的,它们会爬的。
许亦杨:蚂蚁身上是黑色的。
徐嘉豪,老师,蚂蚁身上是咖啡色的。
汤泽也:蚂蚁还有眼睛、鼻子和嘴巴。
分析:
案例四:
借助图片深入了解蚂蚁
1
、师:蚂蚁弟弟给我们寄来了许多照片,你们想不想看?
2
、幼儿自由观看图片。
许亦杨:你看,你看,这只蚂蚁身上是黑的,这只蚂蚁身上是咖啡
色的。
沈昕:这儿还有红色的。
姚元:哇!那么多蚂蚁。
黄诗懿:快看!快看!蚂蚁有两只脚长在头上了。
胡祎凯:咦!脚怎么会长在头上呢?
黄诗懿:我也不知道。
陈思琪:老师,这是不是蚂蚁的肚子?蚂蚁的肚子好大呀!
徐铭泽:快来看呀,这是蚂蚁有翅膀的,老师,它会不会飞?
分析:
孩子们在放大的图片下能更清楚更仔细地看到蚂蚁,自然也发现 了
许多问题,
“
原来蚂蚁长得都不一样的
”
,
“
原 来有的蚂蚁身上是黑的,
有的是咖啡色的。
”“
怎么蚂蚁头上还长脚?
”等等,孩子们有了疑惑,
也就有了探索的欲望,活动取得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
学顺利高效完成的保证。
二、我是小蚂蚁
沙倍立:薛雨阗,薛雨阗,我是小蚂蚁。
薛雨阗:我也是小蚂蚁。
沙倍立:我是小蚂蚁沙沙。
薛雨阗:我是小蚂蚁阗阗。
沙倍立:我们两个是好朋友好不好?
薛雨阗:好的。
两人说完满脸笑容,手拉手出去做游戏了,游戏中沙沙不停地摸摸
自己的头饰有没 有歪,脸上也不停的笑着。
分析:
在孩子们一 到园后就给他们一个蚂蚁头饰,使孩子们在活动中能以
小蚂蚁的身份玩,一方面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另一方面使幼儿
早早地进入角色,为下面的教育游戏打下良好基础。
案例五:
“
你们看,这儿有一个洞洞,是我们的新家。
”
教师指着那个被装饰
成洞口的教室的门说:
“
快,回家了。
”< br>小蚂蚁们看见自己的新家可
乐坏了,在蚂蚁妈妈的带领下听着《小蚂蚁》的音乐在自己的小床(小椅子)上睡觉了,
“
天亮了
”
妈妈一边唱着歌一边根据歌词表演(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动,急的直摇头,
小小蚂蚁想想,想个好办法,回洞 请来好朋友,一起抬着走。)
“
妈
妈,我帮你搬。
”“
妈妈,妈妈, 我去搬。
”
小蚂蚁们可急了都想去搬
豆豆。于是妈妈搬豆
——
妈妈邀 请小蚂蚁搬豆
——
小蚂蚁自己搬豆
——
小蚂蚁们一起搬豆,一会儿小蚂蚁们就 学会了歌曲。回到洞中
数豆豆,你一粒,我一粒,还有一粒在哪里?蚂蚁弟弟笑嘻嘻,还
有一粒 在我肚子里。于是,小蚂蚁们又学会了儿歌《小蚂蚁》。
分析:
小班幼儿天真可爱,喜欢幻想,同时幻想又和现实相混淆,他们喜
欢和身边的动物 植物交朋友,有时甚至幻想自己也是一朵花或一只
小动物,教师抓住小班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选择了蚂蚁 头饰了,设
计了洞口,情景的创设,道具的运用使孩子们很快的进入了角色,
他们忘了自己是小 朋友,忘了自己在上课,把自己完全当作了小蚂
蚁,在开心的搬豆中孩子们学会了歌曲《小蚂蚁》,在分 享成果数
豆中学会了儿歌《小蚂蚁》,而其中又融合了色彩,图形,分类,
数数等
知识,也在其中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发展了团结互助的精神。
分析和反思:
主题教学是现在广为提倡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提倡幼儿按 自己的意
愿主动地和周围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自主地丰富和完善自身原有的
认识机构,并向更高 一级认识知段迈进。在《蚂蚁》这个主题活动
中,教师设计了自由观察、自由讲述、幼儿讨论、游戏学习 歌曲,
儿歌、画画等活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内
在动力,引导幼儿主动 、积极地探索和发现,进而深入激发幼儿象
蚂蚁一样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
一、抓住教育时机,适时引导和参和
二、整合教育,游戏教学
幼儿园教育虽然有语言,社会,艺术,健康,科学五大领域之分,
但是教育教学中 它又是一个整合的关系,每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
渗透。在主题教育《蚂蚁》中艺术活动歌曲《小蚂蚁》 中叫小蚂蚁
数数搬了几粒豆,大豆放红框,小的放蓝框,这些都是融合了数数
和分类的意识和能 力。同时,小班幼儿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传
统的灌输法,训练法枯燥无味,孩子们不感兴趣,效率差 。而游戏
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新《纲要》中也提出了
“
幼儿园该以游戏为基本
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
”
对小班幼儿来讲更
应如此。所以在这 主题教育中让孩子们自己扮演小蚂蚁,角色的进
入,使孩子们兴趣大增,整个过程都是由幼儿自己一边欣 赏,一边
表演中渡过的,孩子们在表演中学会了运用表情,动作去表现角色,
又锻炼了自己的胆 量,培养了品德和个性。又在表演中理解记忆了
儿歌,歌曲内容,在主动,
积极又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得了知识,获得了交流,体验了成功。
【篇二:小班生成活动教案:快乐的夏天】
实施时间:三周
一、主题生成:
炎热的夏天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清晨 ,火红的太阳照射着大地,
树上的小鸟在歌唱,知了在
“
知了
”“
知 了
”
地叫着,大公鸡催醒着繁
忙的人们:新的一天开始了。推开窗门迎接晨曦的到来, 今天又是
一个艳阳天,哇!炎热的夏天可真热啊
??
不时会传来孩子们的声音:
“
老师,好热啊!
”“
老师,我口渴
”“
老师,我又出汗了
”??
看到他们
额头上的大汗、红彤彤的脸蛋、汗湿的衣裳,虽然夏天是炙热的,
有 流不完的汗水。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夏天却是非常开心的。夏思
涵说:夏天可以吃好吃的棒冰和蛋筒!龚 晗阳说:夏天可以穿漂亮
的花裙子!邵一斌说:夏天可以到游泳池里游泳了!陈茜说:夏天
可以 吃到甜甜的西瓜!周佳筱说:夏天可以听到小青蛙在唱歌!周
笑语:夏天的晚上可以看到很多萤火虫!钱 辰说:夏天还会打雷、
闪电,很吓人的
??
是呀,在孩子们眼中,夏天是一个多么热闹 和快
乐的季节呀!因此,我们设计了
“
快乐的夏天
”
这个主题。在这 个主
题中,我们将和孩子们一起穿上五彩的夏装;去倾听夏天的天籁之
音;去观察夏天开放的美 丽花朵;去制作夏天的图画和手工;去品
尝夏天甜甜的水果和冷饮。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到夏天的特别时光 ,
过一个快乐的夏天!
三、主题目标:
1、感受夏天明显的气候特征,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欲望,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了解人们避暑降温的方法,具有自我保护意识,能用自己喜欢
的方式表达对夏天的感受。
4
、使幼儿了解夏天的气候特征和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关系。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3:3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562.html
-
上一篇:最新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1整理版
下一篇:夏季如何防止幼儿溺水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