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特效穴位止痛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2:26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鹅口疮治疗)

一针止痛疗法

直接查找相应穴位,按查找就可以找到
相应的经络穴位

一、

产后身痛——无名指第二关节尺侧:

无名指第二关节尺侧进针,向手腕方向平刺寸许 ,通常患者会有全身发热的感觉,疼痛随之缓
解;如不发热,则不是产后身痛,可考虑痹证疼痛。



二、

眩晕——百会穴


如果 眩晕兼有呕吐,则取百会前
0.5
寸。眩晕兼有头痛者,视头痛部位在百会穴前后左右
0.5
寸处取穴。顽固性眩晕用小艾柱灸
30
壮。(此处,龙医师提到他父亲通常灸< br>300
壮,并取桔子皮
一块点燃以拇指按压于百会穴处;他本人一般灸
90
-200
壮,以热量沿督脉传至长强穴为度。



三、

痛经——至阴穴


热证用针,刺入
0.5 -1
寸,留针
5-10
分钟,摇大针孔出针;寒证用艾灸,
5-7
壮 。一般月经前
疼痛多属寒证,
月经中期疼痛多属热证、
瘀证,
月经停止后疼痛 多属虚证,
如果是属于虚证的痛经,
则艾灸腰部第十七椎旁压痛点。



四、


手脚凉、麻——按压无名指指甲根部:

属于气血不畅者,可按压无名指指甲根部,默数“一、二”,放开,再按,如此反复。


五、


胃病——督脉

神道、灵台、至阳一带压痛点:

督脉神道、灵台、至阳一带寻找压痛点针刺,配合足三里、公孙二穴艾灸。


六、


痔疮——合阳穴


合阳穴旁青筋暴露处 ,
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并拔罐,
通常十分钟到一个小时,
疼痛就会逐渐消失。


七、


肩周炎——阿是穴、肩井穴:

综合分析,根据疼痛部位确定阿是穴,分别于对应的手指至手掌部寻找压痛点,一般取井穴。


八、


网球肘——对侧阳陵泉穴。


九、


偏头痛——对侧三间穴至合谷穴之间压痛点:

三间穴至合谷穴之间找压痛点,左侧疼取右侧,右侧疼取左侧。按压此处还可以治疗便秘。


十、

牙痛——肩井穴:

按压肩井穴,如需针刺,针尖 要斜向前。此外,用吴茱萸、大黄、胆南星、黄连等研末,调成
泥状外敷脚心,效果也很好。



十一、


风湿关节痛——中渚穴:

需要辩证分析,综合施治。如果只求立即止痛,可取中渚穴针刺。


十二、


拇指关节撞击伤——鱼际穴。



十三、


运动过量导致的四肢酸麻无力——手、足三里穴,
艾灸。


十四、


腰扭伤——鼻翼旁下:

鼻翼旁下(从人中至鼻 唇沟划一直线,取中点处)进针,刺向人中。腰椎旁疼痛者同侧取穴,
如果是腰椎两旁较远处腰肌的地方 疼痛,则取
后溪穴


如果手腕、脚踝扭伤,则于对侧取穴。另外,脚踝扭伤 也可取对侧手腕的穴位,如外踝扭伤可
取养老、
内踝扭伤可取阳池;
同理,
手 腕扭伤也可于脚踝部取穴。
这里提到一个对侧和同侧的问题,
通常十二经脉循行部位的疼痛要取 对侧的穴位,脚痛取手,手痛取脚,左右交叉;而任督脉循行部
位的疼痛则要在同侧取穴。另外,对于慢 性脚扭伤的患者,可针刺阳陵泉并艾灸局部。



十五、


落枕——掐手三里穴、曲池。


十六、


胸闷、胸痛——曲池穴至手三里穴之间找痛点。


十七、


肋间神经痛——对侧内关穴。


十八、


肝癌疼痛——日月穴旁压痛点。


十九、


下肢冷痛——腰眼穴旁压痛点。


二十、


鼻衄——涌泉穴。

敷大蒜效果更佳。


二十一、


颈椎骨质增生——阴谷穴、颈椎穴。


二十二、


鼻窦炎——印堂:

针刺印堂,或用皂角、鹅不食草研末,凡士林调,塞于鼻窍中。本病与肺脾有关。


二十三、


支气管哮喘——身柱穴或加肺俞、鱼际:

手法功力很重要,治疗后,患者即可喘止。


二十四、


胸部偶尔刺痛——涌泉穴


向内侧(大趾一侧)旁开,寻找压痛点。深层刺 激。心绞痛时,不要在前边用针,取至阳,使
作用扩散到胸部。


二十五、


上楼时膝关节内疼痛——髌骨下进针,透委中。
艾灸每次
2
小时,使温暖感透入,需
10
次以上治疗。有时病根在腰。< br>


二十六、


抑郁、狂躁等精神疾病——鬼叫穴(少商穴)。

实证于此处放血,如属虚寒证,则将 双手大拇指绑在一起,双脚大趾绑在一起,分别于少商穴
和隐白穴处置小艾柱艾灸,以患者大叫为度。< br>


二十七、


疝气——刺百会穴、灸隐白穴。

此处龙医师又一次提到家传心法:温阳取
关 元和中脘,
升阳取
百会,
截阳取
长强。


二十八、


坐骨神经痛——后溪穴至中渚穴之间痛点。




小结:

一、取穴定位:

A
、远端取穴,结合全息理论,如手痛取脚,肘痛取膝等等;

B
、十二经取对侧,任督脉取同侧;

C
、离穴不离经,以经络循行部位的压痛点为定位原则。



二、进针:

嘱患者吸气、屏气、咳嗽,再吸气、屏气、咳嗽,于某次咳嗽瞬间快速进 针。一以分散患者注
意力,一以使气流通至病所。



三、手法:

针刺与穴位或痛点有偏离时,行合谷刺(鸡爪刺)。



四、出针:

一般不留针,快进快出,实证者摇大针孔出针。

男性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

1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




主条目:
足太阳膀胱经穴
,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
67
个,共
134
个:





睛明穴

攒竹穴

眉冲穴

曲差穴

五处穴
承光穴

通天穴

络却穴

玉枕穴

天柱穴

大杼穴

风门穴

肺俞穴

厥阴 俞穴

心俞穴

督俞穴

膈俞穴

肝俞穴

胆俞穴

脾俞穴

胃俞穴

三焦俞穴< br>、
肾俞穴

气海俞


大肠俞穴

关元俞穴

小肠俞穴

膀胱俞穴

中膂俞穴
白环俞穴

上髎穴

次髎穴

中髎穴

下髎穴


阳穴

承扶穴

殷门穴
、< br>浮郄穴

委阳穴

委中穴

附分穴

魄户穴

膏肓穴

神堂穴

譩譆穴

膈 关穴

魂门


阳纲穴

意舍穴

胃仓穴

肓门穴

志室穴

胞肓穴

秩 边穴

合阳穴

承筋穴

承山穴

飞扬穴

跗阳穴

昆仑穴

仆参穴

申脉穴
金门穴

京骨穴

束骨穴

足通骨穴

至阴穴













2

足厥阴肝经穴位图






主条目:
足厥阴肝经穴
;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
14个,共
28
个:






大敦穴

行间穴

太冲穴

中封穴

蠡 沟穴

中都穴

膝关穴

曲泉穴

阴包穴

足五里穴

阴廉穴

急脉


章门穴

期门穴













3

足少阳胆经穴位图






主条目:
足少阳胆经穴
;位于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左右各
44个,共
88
个:






瞳子髎穴

听会穴

上关穴

颔厌穴

悬颅穴

悬厘穴

曲鬓穴

率谷穴

天冲 穴
、浮白穴、头窍阴穴、完
骨穴、本神穴、阳白穴、头临泣穴、目窗穴、正营穴、承灵穴、脑空 穴、
风池穴

肩井穴
、渊腋穴、辄筋穴、日
月穴、京门穴、带脉穴、 五枢穴、维道穴、居髎穴、环跳穴、风市穴、中渎穴、
膝阳关穴

阳陵泉穴
、 阳交穴、
外丘穴、光明穴、阳辅穴、悬钟穴、丘墟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足窍阴穴。












4

手少阴心经穴位图






主条目:
手少阴心经穴
;位于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左 右各
9
个,共
18
个:






极泉穴
、青灵穴、少海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
神门穴
、少 府穴、少冲穴。












5

足太阴脾经穴位图






主条目:
足太阴脾经穴
;位于 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左右各
21
个,共
42
个:






隐白穴、大都穴、
太白穴
、公孙穴、商丘穴

三阴交穴
、漏谷穴、
地机穴

阴陵泉穴

血海穴
、箕门穴、冲
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 胸乡穴、周荣穴、
大包穴













6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






主条目:
手阳明大肠经穴
;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左右各
20
个,共
40
个:





< br>商阳穴
、二间穴、三间穴、
合谷穴
、阳溪穴、偏历穴、温溜穴、下廉穴、上廉穴 、手三里穴、
曲池穴
、肘髎
穴、手五里穴、臂臑穴、肩髃穴、巨骨穴、天鼎穴、扶突穴 、口禾髎穴、
迎香穴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2:2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402.html

特效穴位止痛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