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
胀
---
王幸福
辩证精华——肝性腹胀临床诊治要分清
脘腹胀满一
症临床很常见,一般可以分为实胀虚胀,寒胀热胀,大家治
的比较多,常用枳壳、厚 朴、香橼、佛手等一类行气导滞药
就能解决。但是临床上还有一类肝性腹胀也比较常见,用上
法 往往不灵,从而导致医者束手无策。其实治疗无效,还是
因为没有掌握这种腹胀的特点,
诊断不 清,
所以治疗也不利。
一般腹胀常是饭后饱胀,不吃不胀,一吃就胀,其问题出在
胃肠 ,故用一般行气药就能解决。肝性腹胀就不一样,其主
要特点是不吃也胀,尤其是晚上胀的明显。实际上 是肝不疏
泄,气机不利。对此种腹胀我过去治疗也是颇不得手,用遍
行气药,了无过功,久治不 愈,很是挠头。后来学习了印会
河老中医治疗这方面的经验,才会治这种腹胀病,而且疗效
显著 。
现推荐给大家,
下面就附上印老的原文已飨读者。
《论
肝性腹胀》综观肝性 腹胀是有肝炎病史,而后出现以腹胀为
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有的是肝痛和消化道症状已经消失,
检查肝功亦基本正常,但也有的是肝功尚未恢复,肝痛和消
化道症状继续存在,更有的病人,是从来未 发现过肝炎,但
初起即以腹胀为主,而使用中药、西药治疗腹胀,日久不见
功效者(这种病例, 为数不甚多,有可能患过隐性肝炎)
。
这种肝性腹胀的特征,一般不受饮食物的影响,即不是在 饮
食之后,亦同样有腹胀发生,而且这种腹胀,常常不因矢气
或嗳噫而有所减轻,其症状一般以 晚间为重。肝性腹胀在现
代医学上,多数是属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或早期肝硬化
的阶段。肝 炎初起见者不多,有时乙型肝炎亦可见之。
从
中医辨证来看,往往是由于 血结于肝,由肝血瘀阻而发展至
气滞不行的阶段。
有的除自觉腹胀以外,
还可出现腹皮 膨大,
但叩之无移动性浊音,腹腔尚未积水,中医见到这种情况,
一般称为“气臌”
, 是“水臌”
(晚期肝硬化腹水期)的前期
症状,失治则易生腹水。
根据笔者 多年从事中医内科临床
工作的长期观察,肝炎特别是无黄疸型肝炎的早期见症,最
多是以肝区( 右胁)定痛、压痛和肝肿等为主。中医一般认
为这种定痛、压痛是由瘀血所造成,而肝肿则是“积症”为
病,此积症乃是血瘀而起。在这一病程阶段,笔者最常用的
治疗方法,一般是以疏肝理血为主, 常用的方剂是逍遥散加
减法(加活血行瘀和清热解毒药物,一般不用健脾之品)
,
疗效 基本是可靠的。若此时失治或调治不当,则其病可以由
血瘀而转生气滞,并可以因肝气横逆而干犯脾胃, 故其所表
现的症状重点即在于腹胀。有的胀重在脘腹,但亦有上起胃
脘胸胁,下迄少腹,同时见 有胀满,甚至出现腹皮膨大者,
若再治不如法或失于治疗,则病由气滞而又可转变成为水
停,< br>即气不行则水湿不行的原理,
进一步发展成为水停腹中,
发为臌胀(又名单腹胀)
,最后至于“鸡头牛腹”的“蜘蛛
臌”
(指头面、四肢、胸胁等部瘦小,而腹独大)
阶段,
因正虚邪实,昏迷、出血等而造成死亡。亦有经过救治而邪
消正长, 水去胀除而回生者。不过病至臌胀(肝硬化晚期腹
水)
阶段,就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会 因肝所受的破坏过大而
致不救。根据笔者对肝性腹胀的认识,结合临床治疗的实际
经验,分析标 本缓急,从而确认本病的病本在血,以血瘀在
肝为本。
在初起肝肿、
肝疼阶段,
即已种下肝中瘀血的病根,
故其治疗原则亦以治肝治血、活血行瘀为主(因此阶段,非
关本文 重点,故论治内容从略)
,若由血瘀在肝进而发展成
为气滞于肝,则出现了腹胀为主的症状,从 而可以测知本病
血瘀,必然是有所加深加痼,为此,在前用方逍遥散加减的
基础上,必须加强其 祛瘀活血的作用。同时因为病至肝性腹
胀阶段,必然是其病较初病肝炎阶段既深且久,故而加强磨
化久瘀的虫类、介类药亦属势在必行。
更有一层,此病
的主 症已在腹胀,而腹胀的出现,又端在于气(滞气主胀,
瘀血主疼)
,这种气滞乃由瘀血在肝所产 生,它和胃肠道的
滞气不同,故而一般行气、理气、下气、破气之类的药物,
如木香、槟榔、青 皮、陈皮、厚朴、香附、紫苏叶、紫苏梗、
砂仁、豆蔻、枳实、枳壳、莱菔子等药物,根据经验,对它< br>几乎不起作用。从多次失败中找到的一条出路,证明这种气
胀,只有从三焦这条“元气之所终始” 的“气道”中加以驱
除。考三焦这一“孤府”
,它上通于肺,下达膀胱,而肺乃
是主周 身之气的,故欲治三焦,使“气道”通畅,势不能舍
开理肺气而它求。为此,笔者想到紫菀、桔梗这两味 药,在
临床常用在呼吸道气郁、气闭,由气不主宣而造成气逆喘咳
痰出不爽的多种疾病中,常常 是行之有效的,故而笔者就选
用了这两味药,作为开利肺气、以通三三焦的主要药物。并
结合肝 炎初起时的常用方逍遥散加减及治久瘀所习用的介
类药物,
于是便组成了笔者治疗肝性腹胀的< br>“抓主症”
用方,
命名为舒肝开肺方,定药如下:柴胡
10g
、
赤芍
30g
、
当
归
l5g
、
丹参
30g
、
生牡蛎
30g
、
广郁金
10g
、
川棟子
l2g
、
桃仁
10g
、
土鳖虫
10g
克、
紫菀
10g
、桔梗
10g
。 本方用
柴胡、赤芍、当归、丹参、广郁金仍守治肝治血之本;川棟
子是泄肝气以去痛的,取气为 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桃仁
破血行瘀,以泄血结;土鳖虫、生牡蛎,是虫、介类药物,
能磨化 久瘀,软坚消积,对血积深痼,尤为宜用。紫菀、桔
梗,则从治肝治血的基础上开利肺气,使三焦通利, 气畅其
流,从而消除腹胀。在本方中,后两味药是不可缺的。若因
气滞而出现水停,
发 为臌胀者,
则于本方中加入葶苈子
10g
、
川椒目
1 0g
,以通利水道,使三焦发挥其另一功能——行水
的通路,有时对晚期肝硬化腹水期,亦能取得效果,但治 疗
果的可靠性已远不如肝性腹胀的阶段。故治疗这类疾病,在
抓紧战机这一问题上,还是十分必 要的。
|
本方经使用多
年,愈病动以百计 ,特总结于此,以飨同道。总结:
“肝性
腹胀”系笔者于
1983
年根据《内 经》
、
《难经》及古典医籍
中有关论述,结合家传及多年临床经验而提出的,相当于肝
炎、肝硬化的腹胀。提出治肝治血为本,治气治水为标的标
本兼顾法——开肺气、利三焦、活血 化瘀,在此基础上拟定
“消臌汤”为基本方。由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没有明确的分
界线,故以本 药治疗多种慢性肝炎亦同样收到可喜疗效。中
医认为肝为藏血之脏,西医则认为肝有类似血库的作用。可
知血的出入于肝是不可少的,本品以化瘀软坚为主,活血是
其前提,对促进肝血的活动和消除其 活动的障碍,从理论到
临床实践,都有其较高意义。验案
1
:早期肝硬化腹胀高某,< br>男,
45
岁,本市某医院病人。患肝硬化五年(经本市某医
院确诊)
,病除检有肝脾肿大,肝中等以上硬度,食道静脉
由张等以外,自诉以大腹胀满最为痛苦。历经 中西医长期治
疗,从未一效。来诊时面色晦暗,身体赢瘦,纳少便溏,精
神萎靡不振。舌质青紫 ,苔白,脉弦细。病由肝血瘀结,气
道受阻孔起,证属肝性腹胀,治宜舒肝开肺,以利三焦,方
用:柴胡
10g
,赤芍
30g
,当归
15g
,丹参
15g
,生牡蛎
60g
,
(先下)
,广郁金
10g
,桃仁
10g
,土鳖虫
10g
,川楝子
12g
,
桔 梗
10g
,
紫菀
10g
。本病因坚积深痼,故加重牡蛎, 减丹
参量,本案系进修生金汉明整理)验案
2
:不明原因腹胀。
孟某,
男,
62
岁。
河北省某县医院门诊病人。
患腹胀半年余,
从未发现 过肝炎病史。
经多方使用西药治疗
(病人的儿子.
即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2:1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