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教学提纲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0:07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高敏crp)
















精品文档

《诊断学》重点



1.
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2.
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3.
问诊的内容 :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
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

4.
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
原因及 持续时间

5.
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情况与发病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 因④
病情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经过⑦病后一般情况

6.
发热:机体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
37.3~38
℃,中等度热
38.1~39℃,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
℃以上。热型:稽留热、弛张热 、间
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不规则热(结核病、风
湿热、支气管 肺炎)

7.
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
39-40
℃以上的高温水 平,达数日或数周,
24h
内体温波动不超过
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 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
39
℃以 上,波动幅度大,
24h
内波动范围
超过
2
℃,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
炎症等

9.
间歇热:体温骤 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

1
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 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10.
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 热激活物通过激
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
(
细菌最 常见
)
②非
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 蛋
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
-
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
的特点是高热无汗),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

11.
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

14.
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表现。即
紫绀。分为中心性发绀和周 围性发绀,前者表现为全身性,皮肤温暖,多由心
肺疾病引起
SaO2
降低所致;后者 表现的发绀出现在肢体末端和下垂部位,皮肤
冷,系由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如左心衰
15.
呼吸困难分为:肺源性
~
(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心源性
~
、中毒性
~
、神经精神性
~
、血源性
~

16.
三凹征:又称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时,气流不能顺利进入
肺,当吸气时呼 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
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17 .
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轻者数分钟
至数十分钟后症状 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
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 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
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
~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18.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
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 br>3.4~17.1
μ
mol/L

胆黄素在
17.1~34. 2
μ
mol/L

1~2mg/dl

临床不易察觉,称为 隐性黄疸,超过
34.2
μ
mol/L

2mg/dl
)< br>时出现临床可见黄疸。
按病因学分类: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非溶 血
性黄疸。巩膜黄染是连续的,远角巩膜缘黄疸重,染色深。溶血性黄疸尿胆红
素阴性

t
三联征:右上腹剧痛、寒战高热、黄疸,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21.< br>血尿尿三杯试验:①起始段血尿,病变在尿道②终末段血尿,病变在膀胱颈


,三角区后或后尿道的前列腺和精囊腺③全程血尿,病变在肾脏或输尿管

22. < br>意识障碍: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出现障碍,可表现
为嗜睡、意识模糊、谵 妄、昏睡、昏迷

23.
意识模糊: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意识障碍,患者能 保持简单的精
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24.
谵妄(
delirium
)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系统急性活动失调状态

25 .
嗜睡:病理性倦困,表现为持续性睡眠状态,但可唤醒。唤醒后回答问题正
确,但停止呼唤后 又立即进入睡眠状态。

26.
昏睡:呼唤或推动患者肢体不能使其觉醒。对痛觉刺激 可有较强反应并能短
暂觉醒,但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27.
昏迷:意识障碍 中最严重的一个等级,深昏迷时觉醒状态、意识内容以及随
意运动严重丧失,可引起巴宾斯基征,大小便 潴留或失禁

28.
深部触诊法包括: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
< br>29.
生命体征包括:体温
T
、脉搏
P
、呼吸
R、血压
BP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30.

发育正常的指标:①头部长度为身高的
1/7~1/8
②胸围为身高的
1/2
③双上
肢展开,指端距离与身高基本一 致④坐高等于下肢长度

31.
营养状态的判断: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 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判
断,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观察皮下脂肪充实的程度,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
1/3
处脂肪分布的个体差异最小,为判断脂肪充实程度最方便和最适宜的部位

32.
体位分为: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

33.
端坐呼吸 :患者坐于床沿上,两手置于膝盖或扶持床边,便于辅助呼吸肌参
与呼吸运动,加大膈肌活动度,增加肺 通气量,减少回心血量和减轻心脏负
担,见于心肺功能不全者(二狭和心衰)

34.

角弓反张
:
因背部肌肉抽搐而导致身体向后挺仰,胸腹前凸 背过伸,躯干如
弯弓,见于破伤风和小儿脑膜炎

35.

步态分为 蹒跚步态、醉酒步态(小脑疾病)、共济失调步态、慌张步态(震
颤麻痹者)、跨阈步态(腓总
N
麻痹)、剪刀步态、间歇性跛行

36.
间歇性跛行:步行中因下肢突发 性酸痛乏力,患者被迫停止行进,需稍休息
后方可继续行进,见于高血压和
A
硬化
37.
玫瑰疹见于伤寒和副伤寒,皮下出血
3~5mm
称为紫癜

38.
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多出现于上腔静脉分
布 的区域内,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其大小不等。

39.
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

40.
头颈部 淋巴结的检查顺序: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
锁骨上;上肢淋巴结的检查顺序:腋 窝(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外侧群)、滑车上;下肢淋巴结的检查顺序:腹股沟部(先上群后下群)、腘
窝部

41.
恶性肿瘤淋巴转移:肺癌→右侧锁骨上窝或腋窝淋巴结群转移

胃癌或 食管癌→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
这种重大的淋巴结称为
V irchow
淋巴结

42.
落日现象: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 ,巩膜外露的特殊表情,见
于脑积水

43.
单侧上睑下垂见于动眼
N
麻痹,双眼睑闭合障碍见于甲亢,单闭合障碍见于

N
麻痹
44.
甲亢眼症:瞬目减少(
Stellwag
征)、两眼内聚减退(
M obius
征)、眼球下
转时上睑不能下垂(
Graefe
征)、上视无额纹 (
Joffroy
征)


综合征:一侧眼交感神经麻痹,出现瞳孔缩 小,眼睑下垂和眼球下
陷,同侧结膜充血,面部无汗

46.
集合反射:嘱病 人注视
1m
以外的目标,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

5~10cm< br>,正常人此时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称为集合反射,同时伴晶
状体的调节,因此双眼内聚,瞳 孔缩小,晶状体的调节三者又称近反射

47.
扁桃体三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Ⅰ度, 超过咽腭弓者为Ⅱ度,达到或超过咽
后壁中线者为Ⅲ度

48.
甲状腺触诊包括甲状腺峡部和甲状腺侧叶的检查,功能肿大分度:

不 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
者为Ⅱ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 缘者为Ⅲ度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49.
胸骨角(
Louis
角):位于胸骨上切迹下
5cm
,由胸骨柄和胸骨体的连接处
向前突起而成,两侧与左右第
2
肋软骨连接,平气管分叉 ,心房上缘和上下纵
隔交界,相当第
5
胸椎的水平

50.
乳房触诊:健侧→患侧,外上象限→外下→内下→内上→乳头

51.
库斯莫尔(
Kussmaul
)呼吸:当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慢的呼吸,< br>通过肺脏排出
CO2
进行代偿,调节细胞外酸碱平衡,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等 ,此种深长的呼吸又称之为酸中毒大呼吸

52.
潮式呼吸:又称陈
-施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
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 上述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53.
间停呼吸:又称比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 ,突然停止一段时间,
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54.
触觉震颤 :又称语音震颤,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
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 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

55.
语颤减弱或消失见于①肺气肿②肺不张③大量胸 腔积液或气胸④胸膜增厚粘
连⑤皮下气肿;语颤增强见于①肺实变,大片肺梗死②肺内巨大空洞

56.
肺前界:当心脏扩大、心肌肥厚、心包积液、主
A
瘤、肺门淋巴结肿大 浊音
区扩大,肺气肿使其缩小

肺下界:平静呼吸时位于锁骨中线第
6
肋间,腋中线第
8
肋间,肩胛线第
10

间。肺下界的移动范围< br>6~8cm

57.
一般距离胸部表面
5cm
以上的深部病灶 ,
d

3cm
的小范围病灶或少量胸腔
积液,叩诊音常无变化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58.
胸部病变除了肺气肿是过清音,气胸为鼓音,巨大空洞表面光滑为空瓮音,
其他为鼓音

59.
异常呼吸音:异常肺泡呼吸音(机体需氧量增加)、异常支气管呼吸音(肺
组织 实变、肺内大空腔、压迫性肺不张)、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60.
简述肺部湿性啰音的分类、产生机理、特点

分类:粗、中、细湿啰音和捻发音

产生机理:湿性啰音系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 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
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或< br>认为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
的爆裂音

特点:是呼吸音外的附加音,断续而短暂,连续多个出现,吸气末明显,部位
较恒定,性质不易 变,中、小湿啰音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啰音: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 吸气后出现的细湿啰音,音调高,类
似撕开尼龙扣带的声音

62.
局限性湿 啰音见于支扩、肺炎、肺结核;两侧肺底湿啰音见于心衰所致肺淤
血和支气管肺炎;两肺布满湿啰音见于 急性肺水肿和严重支气管肺炎

63.
简述干罗音的发生机制及听诊特点

产生机理:干罗音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
或呼出时发生湍流 所产生。

特点:持续时间较长,呼气时较明显,其强度、性质、部位易改变。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移动性浊音 :检查时先让患者仰卧,从中间向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板指不
动,让患者右侧卧再叩诊,如果呈鼓音表 明浊音移动。这种因体位改变而出现
浊音区移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64.
胸腔积液少于
300ml
症状不明显

65.
心前区隆起见于先心病;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和重度右室肥大;
心尖搏动位于第
5
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
0.5~1.0cm
,搏动范围为
2.0~2.5cm
;左室增大,心尖搏动左下移位;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左侧移位;剑
突下搏动见于右室肥大或腹 主
A
瘤,深吸气鉴别;左室肥厚,抬举性搏动

66.
震颤的发生机 制和杂音一样,触及震颤心脏一定有器质性病变,有杂音不一
定有震颤,有震颤一定有杂音
< br>67.
心浊音界改变:左室增大,心浊音界左下增大,心腰加深,似靴形,见于主
漏;左 房增大,心腰消失,似梨形,见于二狭

68.
心脏听诊的内容: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69.
心脏瓣膜听诊区和听诊顺序

心尖部(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心尖区)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
2
肋间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
2
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
3
肋间

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左缘(胸骨左缘第
4

5
肋间)

听诊顺序:从心尖部开始至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区

70.
大炮音:见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心室几乎同时收缩时
S1
增强< br>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7 1.S2
分裂分为生理性分裂、通常分裂和固定分裂,后者不受呼吸影响,见于房


72.
额外心音包括舒张期
~
、收缩期
~
、医源性
~

舒张期:奔马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缩窄性心包炎)、肿瘤扑落音

收缩期:收缩早期喷射音、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二尖瓣脱垂)

73.
奔马律 是一种额外心音发生在舒张期的三音心律,由于同时常存在心率增
快,额外心音与原有的
S1< br>、
S2
组成类似马奔跑的蹄声,是心肌严重损害的体
征,分为舒张早期
~
(室性奔马律)、舒张晚期
~
(房性奔马律)和重叠型
~

前者是病理性
S3

S3
奔马律),提示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后者为S4
奔马律

74.
杂音的分类、产生的机制及听诊要点。

分类: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连续性杂音(先心病)

机制:①血流加速②瓣膜口 狭窄③瓣膜关闭不全④异常血流通道⑤心脏异常结
构⑥大血管瘤样扩张。

听诊要点: ①最响部位和传导方向②心动周期中的时期③杂音的性质④强度与
形态⑤体位、呼吸和运动对杂音的影响

75.
舒张期杂音:二狭(隆隆样递增)、主漏(叹气样递减)

收缩期杂音:二漏(全收缩期高调吹风样)、主狭(粗糙喷射性递增递减型)

76.
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
3

4
肋间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伴震颤 ,提示
室间隔缺损

连续性杂音: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在胸骨左缘第
2
肋间稍外侧闻及粗糙、响亮
持续整个舒张收缩期杂音,常伴震颤;胸骨左缘第
3
肋间 杂音见于主肺
A
间隔
缺损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0: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150.html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教学提纲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