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第二节 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09:51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顺德第一人民医院)
第二节


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与年龄特征


问题情境:


图片中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变化?

孩子从出 生开始,先学会坐、爬、站,进而学会走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特
定的发展特点。
孩子几岁 学会说话?几岁会和别的小朋友玩?几岁背上书包去上
学?图片上描绘的孩子是从婴儿期到幼儿期、学龄期、
长大成人的转变,
从只会
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到会玩简单的玩具,到完 成学业、工作结婚,几幅图形象
地概括了他一生发展出现的质的变化。
孩子成长伴随标志性事件 发生的时间因人
而异,一般而言,在特定的年龄阶段会呈现出具有代表性的年龄特征。

儿童的年龄阶段是如何划分的,每个阶段呈现出什么特征,是否具有典型
性?儿童发展普遍具有的年龄 特征有什么规律?是一直持续发展,
还是会出现倒
退?
3~6
岁的学前儿童有 什么发展特点?作为幼教工作者,
如何针对他们的发展
特点进行教导,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发展 ?


课前作业:


在爱课程网上观看教师教育国家精品 资源共享课《学前儿童发展》第一章第三
节的教学录像及相关资源,初步了解学前儿童发展方面的基本概 念。


理论板块


一、学前儿童的年龄阶段

学前儿童发展指的是儿童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的心理发生发展变化
规律的科学,对学前儿 童年龄阶段的划分是从出生到上小学之前这一时期的划
分,重点研究
3~4
岁、
4~5
岁和
5~6
岁三个年龄阶段的年龄特征。


(一)相关理论研究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儿童的年龄划分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其中著名的儿童心理
学家皮亚杰依照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
将儿童心理划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
段(
0~2
岁)、前运算思维阶段(
2~7
岁)、具体 运算阶段(
7~11
岁)和形式运
算阶段(
12
岁以上)。

埃里克森(
Erik Homburger Erikson
)强调自我在个性结构中 的作用,根据人
一生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
0~1
岁)、儿
童早期

1~3
岁)

学前期

3~6
岁)

学龄期

6~12
岁)

青春期

12~18
岁)

成年早期(
18~25
岁)、成年中期(
25~65
岁)、成年晚期(
65
岁以上)。埃里
克森认为,
每一阶段都有冲突和相应的发展任务,
如果能够解决冲突,
就能顺利
进入下一阶段,形成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
阻碍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儿童年龄阶段划分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
儿童从 出生到成人,
其发展经历六个较大的阶段:
乳儿
期(从出生到
1
岁) 、婴儿期(从
1
岁到
3
岁)、幼儿期
/
学龄前期(从
3
岁到
6
岁)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
(从
6-7< br>岁到
11-12
岁)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
(从
11- 12
岁到
14-15
岁)、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从
14-15
岁到
17-18
岁)。

每个年龄阶段并非平均划分,
相对来说,
乳儿期最短,
不同学者对年龄阶段
的划分又有着不同的标准,
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 段的基础,
发展是连续的过程,
有着内在的规律性,
每个时期可能会有质的飞跃。因此,
教育需要适应并促进儿
童的发展。






二、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

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儿童在心理发 展的各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

质的、
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而在某一年 龄阶段来临之初可能还保留有上一阶段的
年龄特征,
在这一阶段末又可能出现下一阶段的年龄特 征,
表现出前后的衔接和
过渡。

总体来说,儿童发展呈现出如下的特点:

1.
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儿童心理发展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由 简单到复杂的规律。例如,儿童头部先发
育,
年龄越小,
头部在身高中的比例越大;< br>骨骼肌肉的发育是大骨胳和大肌肉先
发展,
小骨骼和小肌肉群后发展,
并不断得 以协调。
儿童身体发展顺序是自上而
下,从躯干到四肢,由粗动作到细动作,即遵循头尾律、远 近律和大小律。儿童
行为动作的发展呈现出的规律是翻身、坐、爬、站、然后才会走、学会跑步,进而精细动作出现,学会写字、绘画等。同样,儿童在认知和思维能力发展方面,
遵循先具体后抽象的 顺序。儿童身心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其顺序序列中发展和变化是建立在先前发展的 基础上,
先前的发展为后续发展奠
定了基础。
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使得儿童的身心发 展保持在连续的、
不可逆转
的过程之中。

2.
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指的是儿 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发展过程由量
变到质变。
阶段性是指学前儿童发展是分阶段的,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具有一
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从一个阶段过渡到下一 个阶段,
存在某种程序的衔接和延续。
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
学前儿童从出生到 成
熟大约经历了胎儿期、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儿童在学龄前的幼
儿阶段,认识事物的主要特点是易于形成有具体实物支撑的、
单个的概念,
而到
了儿童时期 ,
认识能力已经发展到可以了解和掌握事物间联系,
但是这种联系还
离不开具体实物的 辅助,
儿童还不能脱离实物去认识事物。
到了青年期,
随着大
脑结构进一步发 育成熟,
知识经验不断累积,
才逐渐具备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认
识能力,
并且 具备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认识事物具备了根
本性的特点,开始可以从具体 到抽象,从表面到本质。

3.
发展的不平衡性





儿童发展的
不平衡性是指儿童在身心发展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中,发展的速 度
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
而是在不同的年龄段,
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一般认为,新生儿(出生第一年)与青春期(
13.14
岁~
1 5.16
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另外,发展不平衡性还表现在儿童发
展过程 中身体和心理发展并不完全协调、
统一。
就整体发展而言,
生理成熟在先,
心 理成熟在后。
例如,
十几岁的孩子虽然身体发育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
但其
心理的成熟程度,
却远不及成人。
但在某些方面,
也可能表现为心理能力发展不
受生理成熟条件控制的情况,如
3~5
岁的儿童的语言掌握能力和记忆能力,往

往优于成人的水平。






< br>儿童各种心理机能发展的最佳年龄段称之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如果在这个
最佳年龄期间 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条件,
就会有效的促进这方面心理的发展,
如果
错过这一时期,将来 很难弥补。一般认为,各心理特征对应的关键期为:
0

2

亲子依 恋;
2

3
:口语学习;
4

5
:书面语 学习;
0

4
:形象视觉发展;
5
岁左
右:掌握数 概念、音乐学习;
12
岁以前:外语学习。

4.
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是指在儿童发展具有的 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相对于
整体在身心发展表现出来的性别、
表现形式、
内容 和水平方面可能具有的独特之
处,这种个体发展方面的差异性。例如,同样年龄的儿童,在身高方面有明 显的
高矮之分。
同年龄的儿童,
也会由于他们各自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差别,
在 学习中
表现出注意力的持久性、
知觉的广度方面的差异,
有的幼儿能较长时间注意力集
中于某一件事情,
表现出较强的持久性;
有的幼儿喜欢丰富多样的世界,
但对 每
一种事物注意的时间都很短,
表现为多动。
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差异性,< br>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
但更多的结果还是来自环境和教育的差
别。而且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还能对遗传素质的优势与不足起到一定发挥与弥补
作用。俗话所说 的“勤能补拙”,就是对二者关系的一种经验总结。这一规律也
是实行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原则 的基础。



小资料: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语 言是人类与外界交流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语言习得的关键期问题一直备
受瞩目。是否“错过了关键期 就无法学习语言”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众。近些年
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正在揭开语言关键期上 神秘的“面纱”。



关键期这一术语最初来自于发育神经科学。
经典观点认为,
关键期是生物体
早期发展阶段的一个时间窗口。
在这个窗口内,
系统是开放的,
可以在环境输入
的影响下进行建构或者重新建构。
在此之前或者以后 ,
环境不能对系统的敏感性
或者特定的系统反应属性产生影响。关键期最初是在基本的感觉系统 中发现的。
后来,
研究者在不同物种的不同系统中都观察到了关键期的存在。
语言作为 一种
高级认知功能,也存在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期。




行为和脑科学研究均发现,

2
岁时儿童已经获得了多方面的语言能力,
而< br>且关键期并非在语言所有方面都表现出相同的时间进程。
语音、
词汇以及句法学
习的关键期具有不同的时间框架,尽管目前尚未在个体水平上确定精确的时间
点。
研究表明,< br>在言语知觉方面就存在多个敏感期,
其开启和结束时间都不相同。
语音学习的关键期在< br>1
岁之前,而句法的学习则在
18~36
个月发展迅速,在
7
岁之后有明显下降。词汇学习在
18
个月左右开始爆发,其关键期并没有像语言
其他方 面那样表现出清晰的时间窗口。
一个人可以在任何年龄学习新的词汇,

许词汇学习在 人的一生中始终保持开放状态。




近年来,关键期的概念发生 了重要变化。研究发现,即使是视觉系统,在关
键期时间窗以外,经验也会对学习产生影响,尽管这种影 响不是很深。据此,研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09:5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115.html

第二节 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