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胃肠炎(腹泻)-----处方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1 12:53

-

2021年3月1日发(作者:平潭县医院)
胃肠炎(腹泻)
-----
处方集






【胃肠乐】

燥湿祛痰,
健脾和胃,
利水消肿 。
苍术
10g

川朴
10g
,陈皮
10g
,甘草
5g
,云苓
15g
,泽泻
10g
,猪苓
10 g

白术
10g

半夏
10g

砂仁6-10g

木香
6g

丹参
15-20g
等 随症加减。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各一次。共为细末,空
腹温开水冲服,
日二至三次,
每次
10g


本方适用于因痰湿
所致的慢性胃肠炎等病。症见: 脘腹胀满,时而隐痛,呕吐
泄泻,舌淡,苔腻,脉滑。


禁忌症

脉弦数,舌质红,少
苔或无苔者禁用。
(
捐献秘方验方名称

解放区——邢苏斌
)












【自拟健脾涩肠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扶正化湿、解毒止

防风
12
克,秦皮
15
克,木香
6
克,白头翁
36
克,肉蔻
12
克,故子
12
克,吴芋
10
克, 王味子
12
克,黄芪
30
克,
党参
20
克,焦白术
15
克,云苓
12
克,川黄连
8
克,赤石

30
克,甘草
6
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健脾温肾,益气固本,除湿敛疡,清热解毒。用于慢性溃疡
性结肠炎。

忌食生冷、油腻、
辛辣食品


(
捐献秘方验方


阳市——王元金
)
















































【急慢性肠炎
16
个名医秘方】





































1.
健脾固肠汤



补脾健胃,固肠止泻。慢性腹泻
(
肠炎
)
、慢
性 痢疾



党参、炒白术各
10
克,炙甘草
6克,木香
5
克,
黄连、炮干姜、乌梅各
5
克,秦皮
10
克。水煎服,日服
2

3
次。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
【加减】气虚下陷加黄
芪、升麻;若兼见晨起则泻、泻而后安,或脐下时痛作泻、
下肢不温、
舌淡苔白、
脾肾阳气不足者,
加补骨脂补命门火,
辅吴茱萸、肉豆蔻暖肾温脾 、五味子涩肠止泻;久泻不止,
加诃子;
因气郁诱作痛泻,
症见胸胁痞闷者,
加枳壳、
白芍、
防风以泄肝益脾。
多年使用,
治验甚多,
收效颇著。
彭澍
《名
医治验良方》

2

慢性泄泻方

清化湿浊、抑肝扶脾。



木克脾所致的慢性泄泻




炒白芍
10

24
克,焦白术10

15
克克,白茯苓
10

20
克,广陈 皮
6

10
克,防风
6

12
克,广木香
(
后下
)
、西砂仁
(
后下
)

6

10
克,六月霜
20

30
克。煎服,日服2

3
次。
【症见】腹中疼痛、肠鸣泄泻、
大便后有白黏液脓便 ,
舌苔薄,
脉细弦。
慢性肠炎、
结肠炎、
肠功能紊乱见上述症状可用 之。
【加减】气虚加党参、黄芪;
纳差加白蔻仁;大便有黏液脓血加铁苋、地锦草、黄连。治< br>疗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多年使用,
治验甚多,
疗效显著。
张海峰《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3

治泻方

健脾益气、
清利湿热、收敛固肠。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党参
10
克,
山药
15
克,焦冬术< br>10
克,黄连
2
克,煨木香
6
克,赤白芍

10
克,补骨脂
10
克,苦参、桔梗各
6
克,仙鹤草
24< br>克。
又灌肠方:地榆
30
克,石菖蒲
15
克,白芨
1 0
克。



内服



浓煎, 每剂煎两次,各煎成约
200
毫升、每日
1
剂,分
两次温服。
灌肠方


浓煎成
50
毫升、
趁热调入锡类散
0 .9
克,
和匀,于晚
8
时大便后灌肠、低压。肛管捶入不少于
15< br>厘
米。温度保持
50
℃。灌完后,腿伸直、臀部垫高
10
厘米 ,
左侧卧
5
分钟,
平卧
5
分钟、
右侧卧
5
分钟,
然后平卧入睡。
要求保留在肠中达
8
小时以上。
【主 治】经常泄泻、腹鸣隐
痛、
粪检有黏液及脓细胞、
红细胞者。
验之临床,坚持用药,
每获良效。徐景藩
<
中医杂志》

4

泄泻灵汤

健脾益气,
清热利湿



慢 性腹泻。党参
12
克,白术
15

18
克,茯苓
1 0
克,黄芩、车前子、防风、苍术、柴胡、白芍各
9

(

儿用量酌减
)
。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3
次。
【加 减】气血虚
甚,加黄芪
15

32
克,白芍用至
12
克;营卫不调、经常感
冒者,加羌活、独活各
9
克,姜枣引;腹胀痛甚者,重用白< br>芍,加川厚朴、陈皮、半夏、高良姜、元胡等;脾肾阳虚,
加吴茱萸、肉蔻、补骨脂等,甚者见四 肢偏冷、脘腹发凉,
加炮附子、干姜、草豆蔻;饮食积滞、脘腹痞胀者,加焦六
曲、焦山楂、焦 麦芽;泄泻稀水、寒甚者,加苡仁、炮附子、
山药,
重用车前子,
减黄芩;
久 泻不止者,
加升麻
6

12
克,
或诃子肉、罂粟壳、赤石脂 等;脾虚甚,炒白术可用至
32
克以上。临床只要见证不是单纯的实证和热证,一般慢性泄泻,
本方皆可运用。
但病非一日,
须坚持用药,
并随证加减,
其 效始著。王英鹏《中医杂志》

5

清利肠道方


清理肠道

溃疡性结肠炎
(
湿渍肠道型
)
,桃仁、 杏仁、生苡仁各
9
克,
冬瓜子
30

(
打碎
)
、黄芩、赤芍各
15
克,马齿苋、败酱草

30
克。煎 服,每日
1
剂,日服
2

3
次。
【功用】清理肠< br>道。
【方解】方用桃仁、杏仁开利肺与大肠之气血;生苡仁、
冬瓜子、
黄芩入肺 与大肠而燥湿清热;
赤芍行血则便脓自愈;
马齿苋、败酱草清大肠之热而解毒。诸药合用,共奏 之功。
[
证见
]
便垢不爽,日三、四行或更多次,腰痛不甚、肠鸣后
重,苔腻而黄、脉弦细。
【加减】寒象明显,腹有痛感,可
加肉桂
2.5
克, 取其厚肠止泻,特别病久者宜之。多年使用,
凡便垢而不爽者,率先用此,效果良好。印会河《中医内科
新论》

70.6

理泻汤【来源】林夏泉,
《临症见解》
【组成】
党参、
茯苓各
15
克,
乌豆衣
9
克,
蚕砂
15
克,
砂仁
4.5

(

)
,白芍
12
克,台乌药
9
克【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
日服
3
次。
【功用】健脾、行气、渗湿。
【 方解】腹泻之病,
必须抓住脾胃受损与湿邪为患这两个环节。脾胃功能是因、
湿邪为患为果。故 治以健脾为主,佐以行气、渗湿。方中以
党参健脾;茯苓渗湿;白芍、乌豆衣平肝养肝;砂仁、台乌药行气;蚕砂化浊。诸药相伍为用,共奏健脾、行气、渗湿
之功。
【主治】腹泻。凡急性或 慢性均可用之。
【疗效】屡用
屡验、效果甚佳。
【加减】临床时可据症情灵活加减施治 。
如属暴泻因于风寒偏胜者,去党参,加防风、钩藤;因于暑
湿偏胜者,去党参,选加香薷、佩 兰、扁豆、鸡蛋花、绵茵
陈、六一散之类;因于湿热偏胜者,去党参、白芍,加火炭
母、蛇舌草 、绵茵陈、金银花、白头翁之类,甚者加黄芩、
黄连。大便带血者,加地榆、槐花;大便有黏液,加蛇舌 草、
鸡蛋花、白芨;因于食滞者,去党参、白芍,加麦芽、布渣
叶、鸡蛋花;腹胀甚,在上腹者 ,加川朴花,在下腹者,加
樟木子。

70.7

加味葛根黄芩黄连 汤【来源】张梦侬,
《临
症会要》
【组成】煨葛根、黄芩炭、黄连炭、白芍、生甘草、
桔梗各
10
克,大豆卷
15
克,广陈皮
10
克,金 银花
10
克。
水煎服,每日
1
剂,分
3
次温服。可 连续服
5

10
剂,以愈
为度。
【功用】清热泻火,苦寒坚 阴。
【疗效】数年来,屡收
奇效。治愈甚多,疗效满意。
【方解】病因于火、泻利黄水
如注,故名火泻。此病虽非伤寒表邪内陷,其为火邪直犯阳
明经可知。故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 苦酸微寒之白芍,同原
方中之甘草,是仲景治太阳少阳合病下利之黄芩汤,后人称
此方为万世治 利之祖。又加甘平无毒大豆卷,以其有止泻、
健脾之功,
《本经逢原》

“入 脾胃散湿热也”

李时珍谓
“除
胃中积热,消水病胀满”
。陈平伯谓 “口渴下利,……此湿
邪由肺胃下注大肠,当用黄芩、桔梗、煨葛、豆卷、甘草、
橘皮之属”< br>。更加甘寒之金银花,甄权与陈芷器皆用此药以
“治下澼”

“热毒血痢水痢”
,取其能清热解毒止泻。组成
此方。共奏清热泻火、苦寒坚阴之功。
【主治】火泻,泻 下
黄水如注,证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则每日泻下
10
次左
右、慢性则每日
3

6
次,有时带有不消化食物,肠中雷鸣,
多无腹痛、
时 微时甚、
有迁延数月至数年不愈者。
舌红无苔,
脉弦数,
手足温暖。

70.8

久泻断下汤
【来源】
郭廉亨,
《中
国中 医药报》
1990
年【组成】炙椿皮、土茯苓各
9
克,川黄
连、炒干 姜各
6
克,石榴皮
4

6
克,防风、广木香各
4< br>克,
炙粟壳
9
克,元胡
4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也可加大剂量
改作散剂、
丸剂。
丸剂每服
9
克,
散剂 每服
6
克,
日服
2
次。
勿在铜铁器中煎,捣。
【功 用】燥湿开结,寒热并调,理气
涩肠。
【方解】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久泻、久痢范畴。泻或痢之急性发作,多为饮食不节、不洁、积滞
于中,或湿热、秽浊、热毒侵犯胃肠的邪 实证;泻或痢之日
久缠绵,既因急性期误治失治而迁延不愈,更多肝郁脾虚、
湿聚酿热、
邪郁肠道,
久则入络损肠所致。
临床上多呈寒热、
虚实交错之证。
“久泻断 下汤”是苦寒辛热同用,开泄与固
涩并举之方。方中以椿皮、土茯苓、黄连燥湿清热治其因;
以 干姜之辛热,
配黄连之苦寒解肠之寒热郁结。
石榴皮
(
或乌

)
、粟壳敛肠止泻以固其本。复以木香、元胡理气活血,防
风胜湿升清,共复其用。诸药相合 ,则湿热清、郁结解、溃
疡愈、
肠气和而功能复。
所以它是本病的一个通用效方。【主
治】
久泻久痢之湿热郁肠、
虚实交错证
(
过敏性结肠炎、< br>慢性
非特异性结肠炎
)
,证见长期溏便中杂有脓液,或形似痢疾,
先黏 液脓血,后继下粪便,左下腹痛,或兼见里急后重、时
轻时重。
【加减】便下黏液量少而后重甚 者,去粟壳加槟榔
6
克以降泄肠中气滞;大便溏而频,量多而有热感,加薏苡仁
15< br>~
20
克以利湿健脾止泻;日久气虚、肢倦乏力,加党参
12
克。【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70.9

温肾健脾止泻
方【 来源】陆永昌,
《中国中医药报》
1990
年【组成】台党

18< br>克,炒白术、茯苓各
15
克,白扁豆
(
花尤佳
)
、焦 山楂

18
克,炒故纸、炒神曲、炒泽泻各
12
克,炒吴茱萸、五< br>味子各
9
克,炒白芍
15
克,煨诃子肉
9
克,煨肉豆 蔻
6

9
克,广木香
6
克,砂仁
9
克,炙 甘草
6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3
次。
【功用 】温肾健脾、固肠止泻。
【方解】慢性
泄泻,也称“久泻”
。久病体弱、肾阳亏虚、脾 失健运、胃
失和降,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转输,此乃
慢性泄泻病机之关键,< br>故温肾、
健脾、
调胃以图其本,
固肠、
化湿、止泻以治其标,标本兼顾 ,度为治疗本病之上策。方
中台党参味甘性平、炒白术甘苦性温、茯苓味甘而淡,其性
平和,三 味均为健脾、益气、渗湿、止泻之品;炒山楂酸甘
微温、消肉食、止泻、与健脾化湿之白扁豆
(

)
同用,对急
慢性泄泻疗效均佳;泽泻味甘性寒、渗湿利水,炒用去其寒< br>凉之性,存其利水渗湿之用,与健脾和胃之炒神曲、补火生
土之炒故纸同用,
治疗慢性泄 泻,
有开有合,
既有止泻之功,
又无碍中之弊;煨豆蔻味辛性温、煨诃子肉味苦酸性平 ,二
药均能固肠止泻、与健脾药同用治疗脾胃虚寒之久泻,效果
益彰;砂仁、木香均能醒脾调胃 、行气止痛、疗胸腹胀满而
治泄泻,惟木香若用于止泻,当煨熟用;白芍苦酸微寒,炒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12: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999.html

胃肠炎(腹泻)-----处方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