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电图讲解与数据分析
大多数人只知道心电图是一 张有着密密麻麻格子的纸,
纸上面有着一些不规
则的曲线。
除了少数医生专家,
很少有人能看懂心电图的,
下面进行心电图讲解
与数据分析。
心脏在收缩 之前,可有预先激动,并向全身扩散,使体表产生电位差,用心
电图机把这些电位差记录下来,其图型就 叫心电图。
心电图可以检查诊断患者的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的性质如何,更确切地说,
病变是发生在心脏传导系统的哪个部位。
通过心电图可以检查患者的心脏是否扩
大,
并检查出心脏扩大的具体部位。
根据心脏扩大的程度,
医生可以通过心电图
估计心脏病 的严重程度,
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所以对心电图讲解是必要的。
要进行心电图讲解,首先要了解心电图的组成部分和每部分的意义。
一个心动周期,在心电图上可有
5
个或
6
个波,从左至右为
P
,Q
、
R
、
S
、
T
及
U
等波群
;
又分为
7
个部分,即
P
波、
P
—
R
段、
P
—
R
间期、
QRS
波 群、
ST
段,
T
波、
Q
—
T
间期。
1
、电图记录纸。心电图是被记录在布满大小方格的纸上,首要的是知道心
电图上 这些格子代表的意义。这些方格中每一条细竖线相隔
1mm
,每一条细横
线也是相隔< br>1mm
,它们围成了
1mm
见方的小格。粗线是每五个小格一条,每
条 粗线之间相隔就是
5mm
,横竖粗线又构成了大方格。心电图记录纸是按照国
际规定的 标准速度移动的,
移动速度为
25mm/s
,
也就是说横向的每个小细格代< br>表
0.04s
;每两条粗线之间的距离就是代表
0.2s
。国际上对记 录心电图时的外加
电压也是有规定的,即外加
1mV
电压时,基线就应该准确地抬高< br>10
个小格,也
就是说,
每个小横 格表示
0.1mV
,
而每个大格就表示
0.5mV
,
每两个 大格就代表
了这
1mV
。
2
、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一次 心动周期就会在新电图上记录出一系列地高
低宽窄不同的波形。包括
P
波、
Q RS
波群、
T
波和(无)
u
波。了解这些波形及
其所代表的 意义,是教你怎么看心电图的第二步。
P
波,最先出现的一个振幅不高的圆钝波形, 它记录的是窦房结激动的右、
左心房的激动。因为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房的激动先由它开始,所以P
波的
前半部分记录的是右心房的激动,
中间部分记录的是左、
右心房的 共同激动而后
部则代表左心房的激动。
除了
aVR
导联外,
P
波基本都是直立的,
肢体导联中
P
波的高度多不超过
0.25mV
,胸前导联中直立的
P
波高度不应超过
0.15mV
。正
常的
P
波的宽度也不应超过
0.11s
。
QRS
波群,继
P
波之后出现的一个狭窄但振幅高的波群。
由
q
波
( 有或无)
、
R
波和
S
波组成。
它代表着兴奋从房室结发出先 后通过房室束、
左右束支和纤细
的浦肯野纤维进入心肌细胞,
刺激心室的收缩,
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心室收缩的
开始的心电图表现。
Q
波,是在出现向上 的波之前出现的明确的向下的波形。如果它很小,宽度
不到
0.04s
,深度不足0.15mV
,我们将它记做
q
波;若它高且宽,才被称作
Q
波 ;
当然有时它是缺无的。
无论有无
Q
波,
第一个出现的向上的高尖的 波就是
R
波;紧随其后的向下的波就是
S
波,它也可以根据深度分别命名为< br>S
波和
s
波。
之后出现的向上的波被称作
R
’
(
r
’
)波,向下的波则称作
S
’
(
s
’
)波。因为波
的高低不同,
所以可以组合成很多形态,
但它也是有限制的,
最主要的就是时间
限制,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
QRS
波群的时间
0 .08s
,可以在
0.06
~
0.10s
范围
内波动。
只要超过这个时限,
就应引起注意,
特别是超 过
0.12s
便有病理意义了。
T
波,上个波群暂停之后出现的波 ,代表着心室的复极
(心室的舒张)
,以备
下一次心室的除极。观测
T
波我们要注意它的方向、形态和(高度)深度。
(
1
)
方向,正常情况下, 在Ⅰ、Ⅱ导联中
T
波是直立的;Ⅲ导联中则可以出现直立、
平坦、双向甚至是倒置的< br>T
波;
T
波在
aVR
导联中是肯定倒置的,而在
aV L
和
aVF
导联中则是和
QRS
波群的主方向一致的。胸前导联的< br>T
波通常是直立的,
当然,
V1
和
V3
有时也会出现
T
波倒置的情况,但它们的深度通常都不会超过
0.25mV
,当
V 3
导联中出现倒置的
T
波时,前面两个导连的
T
波也应该是倒置的,否则就是不正常的表现。
(
2
)形态,通常
T
波的波形是圆 滑而有个很自然
的顶端。
T
波一般是不对称的,缓和的上升而略显陡峭地下降至等位线 。
(
3
)高
度(深度)
,各个导联并不完全相同,不过综合看来,在 肢体导联中很少超过
0.5mV
,而在胸前导联中也很少会超过
1.0mV
。 异常高尖的
T
波往往出现在心
肌梗死的早期或高钾血症。
u
波,
T
波后的一个很微小的波,正常的
u
波并不是在每一个导联中都显而< br>易见,它究竟代表什么尚无定论。
3
、各个波形之间的等电位线。每个波形之 间都有一定时间的记录是在等电
位线上的,分别被称作
P-R
间期、
S-T< br>段和
Q-T
间期,它们也都有着各自存在
的意义。熟悉了解这些间期代表的意义 是知道怎么看心电图的第三步。
P-R
间期,笼统的可以表示为
P
波开始至下一组
QRS
波群开始的时间。它
包括了心房内、
房室结以及希氏束 -浦肯野纤维的传导时间。
正常的窦性心律时,
它的范围是在
0.12s~0.20s
,当然在心率加快时,它也可以相应地略为缩短。不
过如果传导系统出了问题,它的时间就会延 长或缩短。
ST
段,指的是
Q RS
波群终止到
T
波开始之间的一段时间。正常的
ST
段是
与
T
波相连的基本位于等位线上的微微上扬的线。
观察
ST
段主要是 看它是抬高
还是压低,以及他的形态是上斜、水平还是下斜。正常情况下,肢体导联中的
ST< br>段可以较等位线抬高
0.1mV
,也可以略压低不超过
0.05mV
; 在胸前导联
V1~V3
中
ST
段也可以抬高最多达
0.3mV
,在
V4
、
V5
导联中
ST
段的抬高不超
过0.1mV
,但所有的胸前导联的
ST
段压低都不应超过
0.05mV< br>。
ST
段抬高或压
低超过上述范围,应该引起大家地注意。正常地
ST
段是上斜型的;如果出现水
平或下斜型的
ST
段,也是异常的。
< br>Q-T
间期,测定的是
QRS
波群的起始至
T
波的终结的时间 ,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除极和复极的时间。
它的长短是随心率的快慢而变化的,
我们常 用
Bazett
氏来进行校正,即
Q-Tc=k?
(
k
为 一常数)
,
Q-Tc
的上限男性为
0.39s
,女性为
0. 44s
。
以上通过心电图各组成部分进行了心电图讲解,看完这些内容,相信大家对
于心电图有了初步了解。
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心脏病治疗中心,
综合实力位居全
国领先行列。
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是湖北省内最具规模的 冠心病治疗中心,
于
1985
年成功开展湖北省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搭桥手术 可有效改善患
者心脏心肌缺血、
缺氧状态,
解除心绞痛等冠心病症状。
之后又 率先开展不停跳
冠脉搭桥手术和急诊搭桥手术,
巨大室壁瘤切除术等,
对手术治疗冠心 病具有独
到经验,冠心病治疗成功率在
98%
以上,居国内领先。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9:5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