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复习大纲
一、考试能力要求
< br>1.
【了解】:要求对某一概念、知识内容,能够准确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相应的行为动词:了解、认识、知道。
2.
【理解】、【分析】:要求对某一概念 、知识内容,在了解基础上,能够深刻领会相关知
识、原理、方法,并藉此解释、分析现象,辨明正误, 即明白“为什么”。
相应的行为动
词:理解、熟悉、领会。
3 .
【掌握】:要求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原理、法则和方法,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即清楚
“怎 么办”。相应的行为动词:掌握、应用、运用。
【了解】:选择题、判断题
【理解】、【分析】:简答题
【掌握】:意味着各种题型都会出,选择题必出,也是论述题、简答题复习方向
< br>复习小贴士:
将复习大纲涉及内容在书本上找出并划出重点内容,
再认能力可以帮助你更 好
地进行考试。
二、内容及比例
主要知识点
试卷内容比例
绪论
约
1%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及卫生保健
约
15%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约
10%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约
12%
学前儿童生活活动与教育活动的卫生保健
约
10%
学前儿童的营养与膳食卫生
约
15%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约
12%
学前儿童的安全与急救
约
15%
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及其他
约
10%
三、考试具体内容与要求
(一)绪论
1.
理解学前儿童保健学的研究意义
分析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主要因素
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为学前儿童终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2.
了解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学前 卫生学以
0
—
6
岁儿童为研究对象
3.
了解健康基本概念及现代的健康模式、学前儿童健康概念
(二)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及卫生
1.
保健各系统学前时期的特点及保健要点?
2.
了解系统(运动 系统
/
呼吸系统
/
循环系统
/
消化系统
/
泌尿系统
/
内分泌系统
/
神经系统
/
生
殖系统)的 组成;理解特点;掌握卫生保健方法
参考例题:
?
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运动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结合特点谈谈在保教工作中如何进行预防骨骼系统损伤?
(骨骼数量多于成人,骨正在生长,更新快,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脱臼;肌肉能力储存
少,肌肉 柔软、收缩差、力量小,容易疲劳和损伤。
卫生保健要点:培养幼儿正确的姿势,
防 止骨骼畸形;
积极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促进骨骼生长;合理安排膳食和生活,
保证
营养供给。学前儿童因足底肌肉、韧带、肌腱发育不全,过多行走、站立、肥胖、负重过大
等容易使足 弓塌陷形成扁平足。不宜过多行走、站立、肥胖、负重过大。不宜拎重物,不宜
长时间写字画画等等)< br>
?
集体性腹泻事件发生的原因通常与哪些因素有关?
?
如何保护“金嗓子”?
?
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养成健康体态?
?
大脑皮质功能活动特征?
?
幼儿园体检过程中,假性近视越来越多,如何教孩子科学用眼?
(三)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1.
掌握生长发育概念以及一般规律
2.
理解儿童身高或体重发育迟缓原因,并提出建议。
3.
了解幼儿期生长发育特点(身高体重、动作、语言、免疫系统、大脑及神经系统)
4.
了解系统发育顺序
5.
理解生长发育评价指标的(形态指标、生理功能指标、心理指标)的具体内容
6.
了解健康检查的时间,理解健康检查的内容
7.
了解五种评价方法
8.
掌握基本指标常识(平均心率、脉率、血压、身高体重标准值计算)
参考例题:
?
简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
1
)生长发育呈连续性和阶段性。
(
2
)生长发育速度呈波浪式变化。
(
3
)生长发育不均衡但协调统一。
(
4
)生长发育表现出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书上未提及)。
(
5
)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
?
隔一段时间见小家伙们 总是觉得“一天一个样”,说说你所观察到的学龄前期儿童生
长发育特点?
(
1
)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发育,
学龄前儿童平均每年身高增长
5
厘米,
体重增加
2
公斤。
因体重增长速度落后于身高增长速度,儿童出现“抽条”现象。< br>
(
2
)学龄前儿童的大脑发育,学龄前儿童大脑结构发育逐渐趋于成熟,6
岁时脑重量
接近成人水平。
(
3
)学龄前儿童的动 作发育,经过三年的发展,学前儿童在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和
准确性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平衡能力增强 ,尤其是精细动作发展变化明显。
(
4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进入幼儿 园后,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自我认知能
力等方面有明显进步。
(
5< br>)学龄前儿童的免疫,自出生后,幼儿的免疫系统快速发展,
6
岁时免疫水平已达
到成人水平,已具有较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
能双手接球
、能两脚轮换着跳、单脚跳
能走平衡木能投掷等是哪个阶段的孩子才比
较有 可能掌握的技能?(中班,
4-5
岁)
(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1.
理解学前儿童心理 健康标准
/
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智力正常。较好的
适应能力。情绪安定愉 快。乐于与人交往。行为统一协调。性格良好。
)
2.
掌握学前儿童常见问题行为及其特征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又称偏差行为,
是 指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异常行为。
构成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异常行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行为表现显著异于常态,
不符合学前儿童年龄发展水平,
表现为过度、
不足或 不适宜。
第二,异常行为经常出现
或持续时间较长,
对学前儿童自己或他人带来不良影 响。
第三,
异常行为是学前儿童自
己不能控制和有效处理的行为,
需要他人帮 助解决。
第四,
排除疾病或缺陷所致。
第五,
行为表现较单一、程度轻,且随 着年龄的发展而变化(增多或消失)。)
3.
了解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鉴别。
4.
了解不同问题行为的干预方法
5.
了解幼儿园问题行为的预防措施
/
掌握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
参考例题:
?
在幼儿园保育过程中,
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孩子,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儿童该如何实施保
育?
?
幼儿园问题行为的预防措施
(
1
)环境创设:①合理布 置教室。②保持班级良好秩序。③合理安排学习及生活。④
营造安全、尊重、亲密和彼此接纳的班级氛围 。
(
2
)学前儿童自律能力培养:①促进幼儿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②培 养自我管理和
自我控制能力。
(
3
)行为管理与指导:①建立行为 规则。②与儿童沟通。③示范和赋权。④开展相关
课程活动。
(
4
)家园合作。
?
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哪些因素相关?< br>(行为是后天习得的结果,
一方面是源于生活中形
成的一些行为模式,一方面是没有很好 地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适宜的。)
?
师幼关系与学前儿童行为的关系?(师幼关系对 幼儿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以及学习
和社会适应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师幼关系可增强幼儿的信任感和安全 感,使幼儿心情愉快、
情绪饱满,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反之,则可能导致幼儿心理障碍或问题行为的产 生。)
?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社会退缩行为的表现及预防
< br>攻击性行为:打人、咬人、抓人、踢人、推人、骂人、冲撞他人、夺取他人东西扔东西等。
预防: 重点是找准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从班级预防来看,首先,应通过教育活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6: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552.html
-
上一篇:抗生素的使用和儿童常用的抗生素
下一篇:幼儿病毒性感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