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腺癌
百科名片
肺腺癌
肺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lung
)大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粘膜分泌粘液的上皮细胞
,因
此大多数 腺癌位于肺的周围部分,呈球形肿块,靠近胸膜。女性病人较为多见,发病年龄
亦较小。在各类肺癌中约 占20
~
30
%。腺癌与吸烟无密切关系,一部分病例癌肿发生在
肺纤维 疤痕病变的基础上。腺癌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X线检查时
发现。癌肿生长较缓慢 ,但有的病例较早即发生血道转移,较常在呈现脑转移症状后才发
现肺部原发癌肿。
目录
简介
定义
流行病学
影像学
细胞学
巨检和部位
肿瘤扩散和分期
组织病理学
胎儿型腺癌
粘液(胶样)腺癌
粘液性囊腺癌
印戒细胞腺癌
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分级
组织发生
体细胞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表达谱
遗传预测因素
肺腺癌的存活率
肺腺癌治疗
简介
定义
流行病学
影像学
细胞学
巨检和部位
肿瘤扩散和分期
组织病理学
胎儿型腺癌
粘液(胶样)腺癌
粘液性囊腺癌
印戒细胞腺癌
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分级
组织发生
体细胞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表达谱
遗传预测因素
肺腺癌的存活率
肺腺癌治疗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分化程度较好的腺癌主 要由腺体结构组成,具有腺腔或分泌粘膜,有时呈乳头状结构。
分化程度低的腺癌可无腺腔结构,癌细胞 集聚,呈片状或索状。腺癌细胞一般较大,胞浆
丰富,含有分泌颗粒或粘液泡,胞核较大,癌细胞表面可 见到丰富的微绒毛。腺癌对放射
治疗敏感度差。
肺 腺癌女性多见,在男性亦有增多的趋势。与吸烟关系不大,多生长在肺边缘小支气
管的粘液腺,因此在周 围型肺癌中以腺癌最为常见。腺癌约占原发性肺癌的
25%
。腺癌倾
向于管外生长,但 也循泡壁蔓延,常在肺边缘部形成直径
2
~
4cm
的肿块。腺癌富血管,故< br>局部浸润和血行转移较鳞癌早。易转移至肝、脑和骨,更易累及胸膜而引起胸腔积液。
肺腺癌早期症状:肺腺癌在早期并没有什么特殊症状,仅为一般呼吸系统疾病所共 有
的症状,如咳嗽、痰血、低热、胸痛、气闷等,很容易被病人和医生所忽略。
腺癌
编辑本段定义
具有腺样分化或粘液分泌的恶性上皮肿瘤,表现为腺泡状、乳头状、细支气管肺泡性
或实性伴有 粘液的生长方式,或者上述表现混合存在。
ICD-O
编码
肺腺癌
腺癌
8140/3
腺癌,混合性亚型
8255/3
腺泡性腺癌
8550/3
乳头状腺癌
8260/3
细支气管肺泡癌
8250/3
非粘液性
8252/3
粘液性
8253/3
混合性非粘液性及粘液性或未定性
8254/3
实性腺癌伴粘液分泌
8230/3
变型
胎儿型腺癌
8333/3
粘液性(胶样)腺癌
8480/3
粘液性囊腺癌
8470/3
印戒细胞腺癌
8490/3
透明细胞腺癌
8310/3
流行病学
在许多国家腺癌已超过鳞状细胞癌成为最常见的肺癌组织类型,但中国仍然是肺鳞癌
多。
虽然大多数病例为吸烟者,
但是与其他类型的肺癌相比,
腺癌更常发生于不吸烟者
(特
别是女性)
。
影像学
与其它肺癌相比,腺癌最常表现为
<4.0cm
的周围结节,较少表现为位 于中央的肺门或
肺门周围肿块。只有极少数病例形成空洞。胸膜和胸壁侵犯约见于
15%
的病例,比其它类
型的肺癌常见。腺癌较少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腺癌占由放射学检查所确认的小的周围型肺癌的绝大多数。
CT
扫描中腺癌 的表现通常
与其它类型的肺癌不同。实性结节(实性
-
致密)
、毛玻璃状阴影 (非实性、含有气体)和混
合性实性
/
毛玻璃状阴影(部分实性、亚实性)都是已确认 的腺癌表现模式。
CT
检查的使用增多使更多的周 围小结节能够辨认,其中许多证实为腺癌。与毛玻璃状
阴影相比,在肺腺癌中实性成分的比例越大,预后 差和浸润性生长的可能性就越大。
细胞学
腺癌的细胞学诊断依据的是单个细胞形态和细胞簇结构特征相结合。腺癌细胞可表现
为单个分布或呈三 维的桑葚胚状、腺泡状、假乳头状及具有纤维血管核心和
/
或层状细胞的
真乳头结构。 细胞簇边界非常清楚,细胞胞浆含量各不相同但通常较为丰富。与鳞状细胞
癌相比,肿瘤细胞呈嗜蓝性且 半透明状。大多数细胞的胞浆呈均一性或颗粒状,而其它细
胞由于含有丰富的不清晰的小泡而呈泡沫状。 在一些病例中可见到含有单个充满粘液的大
空泡的细胞,膨胀的胞浆将细胞核挤向一侧,形成所谓的印戒 细胞。
肿瘤细胞通常表现为单个核,位于细胞一侧,圆形至 卵圆形,外形较光滑,轻度不规
则,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在分化较好的肿瘤中染色质呈均匀散在分布,而 在分化差的肿瘤
中呈粗糙状不规则分布或表现为深染。在大多数肿瘤中核仁表现明显,特征性呈单个巨大
的核仁,外形从圆形光滑至不规则形。
细胞多形性 与组织学级别有关,近来有报道认为部分与肿瘤大小相关。
Morishita
等总
结 认为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
)细胞直径
<2cm
;与其他小腺癌(浸润性腺 癌)相比,细胞
相对较小,呈圆形至卵圆形。
虽然 有学者提出一些有利于
BAC
诊断的细胞学特征,
BAC
诊断仍需要通过组织 学评
估排除浸润性生长的存在。结合合适的放射学检查方法,粘液性
BAC
可根据细胞 学特征进
行诊断。冲洗和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的
BAC
细胞倾向于表现为均一性,具有 一致的圆形光
滑淡染的核和不明显的核仁。
BAC
常表现为均一的细胞排列成簇状,呈
“
三维样结构
”
,特
别是粘液型,可能是由于它们含有丰富的胞浆。 抽吸活检标本中的组织碎片可表现沿着完
整的肺泡隔表面生长的特征,但并不能完全排除未取到浸润成分 。有时可见个别类似于肺
泡巨噬细胞的
BAC
细胞在切片中散在分布,
但也可 以识别因为其胞核比巨噬细胞的更圆更
大。常可见少许的粘附性细胞簇存在。
目前,尚无诊断
AAH
及与非粘液性
BAC
相 区分的细胞学标准建立。有趣的是,它们
的细胞学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重叠。早期肺癌执行方案(
ELCAP
)中有一个细胞学标准草
案,包括命名为
“
不典型细支气管肺泡 增生
”
的病种。当病变检查结果怀疑为但不能诊断成
BAC
时,切除后即可证 明其是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AAH
)或是
BAC
。
编辑本段巨检和部位
肺腺癌可表现为单一性或多发性病变,病变大小各不相同。
肺腺癌
绝大多数肺腺癌可表现为
6
种组织学模式中的一 种,且都具有相应的放射学表现,这些组
织学模式也可联合表现。
最常见的模式是周围型肿瘤,
灰
-
白色中央纤维化伴胸膜皱缩
。
位于皱缩胸膜下的中央
区域常常是一碳样色素沉着的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化的
V
形区。当组织学表现浸润时,可
存在于该纤维化区,并伴有坏死、空洞形成和出血。肿瘤边缘可 呈分叶状或星状而边界不
清。具有明显的非粘液性
BAC
模式的小肿瘤的结节性实性成 分边缘可存在一些肺泡结构,
与这些病变在放射检查中所示的毛玻璃状阴影相对应。一些周围型腺癌由于 粘液分泌丰富
而呈胶质状。
腺癌的第二种组织学模 式是中央型或支气管内肿瘤。肿瘤可呈斑块状或息肉样生长,
表面仍覆盖一层粘膜组织。随着支气管腔阻 塞程度的增加,远端的肺实质可表现阻塞性
“
金
色
”
(脂样)肺炎。
第三种模式表现为弥漫性肺炎样生长,肺叶实变并保留原有 的组织结构。典型的病变
有粘液性
BAC
。
第四种模式表现为弥漫性双侧肺部病变。在一些病例中可表现为广泛分布的结节(大
小不同)并 涉及所有的肺叶。其它病例可表现为由于癌症沿淋巴管广泛扩散而导致的间质
性肺炎。
在第五种模式中,肿瘤首先侵犯并沿着脏层胸膜广泛播散,导致外皮样 增厚,类似于
恶性间皮瘤(假间皮瘤样癌)
。
最后一种模式表现为在纤维化的背景中,可以存在局限性疤痕,或是弥漫性间质纤维
化。与相对常见 的发生于局限性周围型腺癌的继发性中央疤痕形成相比,伴有一局部疤痕
的腺癌非常罕见。
编辑本段肿瘤扩散和分期
腺癌以淋巴管和血管扩散 为主。气道播散常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其特征表现为肿瘤
细胞沿气道播散,形成与主要肿块分开的病变 。气道播散包括同侧和
/
或对侧同一肺叶或不
同肺叶的侵犯,导致多中心性病灶,可见 于细支气管肺泡癌。周围型腺癌有时可沿胸膜表
面扩散,类似于间皮瘤。
大约
1/5
的新发腺癌病例表现远处转移,
脑、
骨胳、< br>肾上腺和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腺癌手术切除后发生局部复发要比非小细胞癌少见。
腺癌根据国际
TNM
方法进行分期。
编辑本段组织病理学
腺癌混合型:是最常见的亚型 ,约占手术切除腺癌病例的
80%
。除了与之相混合的组
织学亚型外,不同程度的分化 (好、中、差)和细胞不典型(轻、中、重)均可表现,且
在视野之间和蜡块之间的表现各不相同。任何 一种组织学亚型均可具有一种细胞粘附性缺
失的成分,表现为单个散在肿瘤细胞填充于肺泡腔内。
单一的主要组织学亚型
/
模式有腺泡型、乳头状 型、细支气管肺泡型和实性腺癌伴粘液
分泌。
与混 合型相比,单纯由某一种模式组成的腺癌较少见,特别是较大的肿瘤。腺泡型和
乳头状型肿瘤可区分好、 中、差的分化程度。细支气管肺泡型肿瘤常表现为中等或好的分
化。腺泡型腺癌的特征是由立方状或柱状 细胞组成的腺泡和小管构成,这些细胞可分泌粘
液,类似于支气管腺或支气管相衬的内皮细胞,包括Clara
细胞。
乳头状型腺癌的特征表现为 由具有二级和三级结构的乳头取代原由的肺组织结构,可
见坏死和肺部浸润。在完整的肺泡腔内具有简单 的乳头状结构的细支气管肺泡癌不在该定
义范围之内。乳头状腺癌中覆盖于表层的细胞可以是立方状或柱 状,粘液性或非粘液性。
一些病例可类似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有些证据提示存在腺癌的微乳头状模式,但 其乳头状
结构缺乏纤维血管性核心,可能预后不佳。
细支气管肺泡癌表现肿瘤细胞沿原有的肺泡结构(鳞屑样)生长,无间质、血管或胸
膜浸润。肺泡隔增 厚伴有硬化常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特别是非粘液性型。当存在明显
的肺泡萎陷伴肺泡隔弹性纤维组织 增生性增厚时,
硬化性
BAC
与早期浸润性腺癌的区分非
常困难。浸润癌通常 表现更明显的细胞不典型、纤维母细胞性间质反应和腺泡状生长模式。
非粘液性
BAC
典型表现为
Clara
细胞和
/
或
II
型细胞分化。
Clara
细胞呈柱状伴有顶浆
突起,胞浆淡染呈 嗜酸性,核位于细胞顶端。
II
型细胞呈立方状或圆形,胞浆具有小的空
泡或呈透明至 泡沫状,可存在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在非粘液性
BAC
中鉴别
Clara
细胞 和
II
型细胞并无临床意义。
粘液性BAC
定义为低级别,由伴位于基底的核及淡染胞浆的高柱状细胞构成,有时类
似于杯状细 胞,含有不等量的胞浆粘液,且在周围肺泡腔中形成粘液池,细胞不典型常表
现轻微。气道扩散是其特征 ,典型表现为围绕主要肿块的星状肿瘤,常见广泛存在的肺实
变,有时见于一叶肺和
/
或肺炎模式。对于小的病变来说,即使是几毫米,只要表现该组织
学特征也应考虑为粘液性
BA C
。
少数情况下
BAC
由粘液性 和非粘液性细胞混合而成。粘液性和非粘液性
BAC
可表现
为孤立性、多灶性病变或是 肺实变。后两者可能是由气道扩散所致。大多数孤立性病变是
非粘液性亚型。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4: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395.html
-
上一篇:白血病十大症状
下一篇:牛樟芝治疗癌症原来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