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疾病,
其发 展迅速,自然生存期短,是目前最险恶的癌症之一。
早期原发性肝癌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出现明显的 原发性肝癌的症状已经属于中晚期。
原发性肝癌晚期症状:
原发性肝癌晚期症状
---
肝区疼痛与肝肿大:肝区疼痛常是肝 癌患者的重要主诉,多呈间歇发作或持续
性的钝痛、胀痛,为肿块迅速增大胀逼肝脏包膜等所致。
肝脏进行性肿大、压痛,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表面呈结节状,是肝癌最具 特征性的常见体征,往
往可由患者自己扪及而就诊。若癌肿位于肝之膈面内,则可使横膈抬高,肝上下界 叩诊浊音区增宽,而肋
缘下可能触不到。有时可闻及肝区摩擦音或血管杂音。
原发性肝癌晚期症状
---
黄疸:肝细胞为癌肿广泛浸润可致细胞性黄疸< br>;
癌块压迫胆管或癌组织脱落堵塞
胆管可致阻塞性黄疸,黄疸呈进行性加重。胆管细胞癌 的黄疸出现早而程度亦重。
原发性肝癌晚期症状
---
肝硬化表现:大多数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故常有脾肿大、侧支循环建立和腹
水等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表 现。尤其是其转移性瘤栓可加重门静脉阻塞,使腹水等症状更加明显,腹水量短
时间内增多,呈漏出液或 血性腹水。
原发性肝癌晚期常出现远处转移。肺转移最常见,表现为顽 固性咳嗽、咯血、癌性胸水,甚至有肺梗
塞等。其他向骨骼、脊柱、颅内转移分别有相应症状产生。
发性肝癌晚期症状在全身的表现有:消化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腹胀等消 化道症状。还有发热、乏
力、衰弱、进行性营养不良和消瘦,甚至可形成恶病质。由于癌组织对机体内分 泌与代谢的干扰,部分患
者尚表现有伴癌综合征,主要是低血糖和红细胞增多症,偶有高血钙、高血脂、 类癌及黑棘皮症等。
原发性肝癌晚期转移
肝癌细胞生长活跃,侵袭性强,周围血窦丰富,极易侵袭包膜和血管,导致局部扩散和远处转 移。肝
癌转移的发生率与疾病的病程发展、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等因素密切相关,有肝 内转移
和肝外转移。转移的途径有血行播散、淋巴道转移、直接浸润和种植转移。医源性转移多与手术操 作有关,
肝癌破裂可导致腹腔内广泛转移。许多病例发现早期就可以通过门静脉癌栓转移至肝脏或其他脏 器,小肝
癌的血管内癌栓形成率达
30%
,所以肝内转移是肝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尸 检发现,肝外癌转移亦不少见,
转移率约达
40%
~
71.6%
。< br>
(1)
肝癌的转移途径:肝癌的转移可通过血道、淋巴道和直接 播散、局部扩散等方式转移到其他器官或
组织。
①
血 道转移:肝癌侵入门静脉导致肝内血道转移十分常见,在血窦丰富,纤维组织稀少,无肝硬化的
肝组织中 更为明显,故常形成多个
“
卫星结节
”
。肝癌经血道肝外转移的主要脏器为肺 脏,肝癌发生肺转移
约占肝外转移的
90%
,多因血管中小癌栓进入血液循环后滞留肺 脏形成转移癌灶。肺内癌转移结节直径
<1cm
,弥散分布于肺叶,常呈球状,切面呈灰白色, 中央可有出血、坏死。肝癌骨转移亦较常见,各地报
道的资料不一致,在
3%
~
16.2%
,常见部位为脊椎骨、肋骨和胸骨,其次为骨盆、头骨和股骨上端。骨转
移癌可导 致病理性骨折。少数肝癌可以转移到肾上腺、肾和脑。
②
淋巴 道转移:大约
30%
肝癌细胞和
70%
胆管癌细胞是经淋巴道转移,多数首先 转移至肝门淋巴结,
少数也可以转移到胰周、腹主动脉旁、腹膜后、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
③
播散转移:一般出现在肝癌晚期,特别是生长在接近肝脏表面部位的肝 癌,往往先破坏肝包膜,继
之发生种植性转移,最常见的是腹膜转移。
④
局部扩散:
肝癌细胞可以直接侵袭和浸润周围肝包膜,
近肝被膜的癌结节亦 可浸润邻近器官和组织,
如横膈、胃、结肠、右侧胸腔等。
(2)
影响肝癌转移的因素甚多,主要有:
①
病人年龄:
30
岁以下转移多见,且发生早而广泛。
②
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侵袭性:一般分化程度低者容易发生转移。
③
是否合并肝硬化:合并肝硬化患者易发生转移,转移率达
84 %
,而不合并肝硬化者转移率为
60%
。
近 年从分子水平分析发现,
呈侵袭性生长的肝癌中
67%MMP-2mRNA
表达明显增 高,
MMP-2
亦呈不同程
度的阳性表达
;
而包膜完整的肝癌细胞仅有
20%MMP-2mRNA
表达,
30 %MMP-2
表达阳性
;
已发生门静脉癌栓
或转移的肝癌
MMP-2
阳性率
(83.3%)
明显高于未转移肝癌
(37.5%)(P<0.01)
。伴肝内转移的癌组织微血管密度
(MDV)
、
PCNA
明显高于不 伴肝内转移者。此外肝癌细胞
nm23
、
MDV
、
MMP-2
、
PCNA
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的
转移有关,可作为病程进展,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判 断的参考指标。
特殊类型的肝癌
(1)
纤维板层型肝癌:纤维板层型肝癌
(fibrolamemellar
carcinoma
of
liver)
是近年发现和认识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肝细胞癌,具有许多不同于
HCC
的特点:
①
多见于青年
;②
少有
HBY
感染背景
;③
少伴有肝硬
化
;④A FP
常呈阴性
;⑤
瘤灶常为单发
;⑥
肿瘤生长缓慢
;⑦手术切除率高
;⑧
不论切除与否预后均较好。中
位生存期
HCC
为
6
个月,而纤维板层型肝癌可达
32
~
68
个月
;
获手术切除的
HCC
中位生存期
22
个月,纤维板
层型肝 癌达
50
个月。纤维板层型肝癌的病理诊断标准为:
①
强嗜酸性颗粒状的癌细 胞浆
;②
在癌细胞巢间
有大量平行排列的板层状纤维基质。此型肝癌在西方国家肝癌中 所占比例较高,而我国、日本、非洲等地
则少见。新近发现其胶原基质主要含胶原Ⅰ、Ⅲ、Ⅴ,癌细胞常 表达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
β1)
,而基质细
胞则表达白细胞 介素
6(IL-6)
,这些细胞因子的过量表达可能与胶原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
(2)
小肝癌:单个癌结节直径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小于
3cm
的肝癌称为小肝癌。与大肝癌比较,
小肝癌在病理上具有的特点:
①
常 为单个结节,
有报道小肝癌中仅
3%
伴有卫星结节,
卫星结节的发生率常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
②
常形成包膜,尤其以膨胀性生长为主,如肿瘤小于
1cm
,则包膜常未形成,因为
肝癌包膜常在肿块直径约
1.5cm
时形成
;
呈浸润性生长为主,则肿瘤边界不规则且常无包膜形成。
③
分化程
度较好,
多为
Ed-mondson
Ⅰ~Ⅱ级,
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常与肿块大小呈正 相关,
随着肿块的增大,恶性程
度逐渐增高。
④
流式细胞仪提示小肝癌
DNA
常为二倍体,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向多倍体发展。
⑤
小肝癌经
手术切除 后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非手术者。小肝癌手术切除后一、二、
三、
四年生存率分别为
7 5%
、
46.7%
、
45.5%
和
40%
,而大肝 癌则为
34.9%
、
32.1%
、
15.8%
和
7 .7%
。
⑥
小肝癌细胞形态属肝癌细胞类型,细胞形态
及分化程度极为一致, 而且出血坏死极少。
⑦
肉眼少见血管内癌栓形成,但镜下血管内癌栓常见,最多见
为门 静脉腔内漂浮着小簇的肝癌细胞。
奔波在俗世里,不知从何时起,飘来一股清流,逼着每个人优秀。
人过四十,已然不惑。我们听过别人的歌,也唱过自己的曲,但谁也逃不过岁月的 审视,逃不过现实的残酷。如若,把心中的杂念抛开,苟且的日子里,其实也能无比诗意。
借一些时光,寻一处宁静,听听花开,看看花落,翻一本爱读的书,悟一段哲人的赠言,原来 ,日升月落,一切还是那么美。
洗不净的浮沉,留给雨天;悟不透的凡 事,交给时间。很多时候,人生的遗憾,不是因为没有实现,而是沉于悲伤,错过了打开心结的时机。
有人说工作忙、应酬多,哪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啊?记得鲁迅有句话:
“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
”
不明花语 ,却逢花季。一路行走,在渐行渐远的时光中,命运会给你一次次洗牌,但玩牌的始终是你自己。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4:1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358.html
-
上一篇:参考诗经楚辞 给马宝宝取个好名字
下一篇:发生结肠癌的五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