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肺论治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陈亦人
前列腺增生、慢性炎症之论治多强调本虚标实,多从肾治以补肾化气、活血化 瘀、利气
化痰为基本治疗法则,从而形成了以肾为中心论治前列腺疾病的原则。近代多种书籍教材,论及前列腺疾病
(
尤其是慢性者
)
,亦多偏执肾虚之说,或间有阐释脾气 不足者,使补肾
(
滋
肾阴、温肾阳
)
、化痰活血为治该病之主流。< br>
前列腺疾病之病机,莫不与肺息息相关。肺气充盈,气机升降出入有度,则津液代谢正
常,自无水道不畅、水液潴留之患。若肺气虚弱,宣散失司,气机壅遏,则水道不通,浊阴
内壅,故见小 便点滴不畅。
气机下陷,浊阴阻遏,则每见肛门坠胀疼痛。肺热壅盛,气机不通,不能正常肃 降,则
津液输布失常,水道通调不利,不能下输膀胱。又因热气过盛,下移膀胱,以致上、下焦均
为热气闭阻,形成淋证或癃闭,症见尿急、尿痛、小便淋漓不尽等等。可见,肺在前列腺疾
病中占有重 要位置,故治当以肺为主,
虚者补之,陷者升之、热者清之等,并同时兼顾他脏,
在肾虚补肾, 脾滞者转脾,肝郁者疏肝。至于痰、瘀之患,有者除之,使治有主从,辨证论
治。正如清代李用粹在《证 治汇补·癃闭》中所说:“一身之气关于肺,肺清则气行,肺浊
则气壅,故小便不通。肺气不能宣布者居 多,宜清金降气为主,并参他症治之。”,确为经
验之谈。余于此疾,在炎症期或前列腺增生合并感染, 出现小便涩痛、点滴难下等症时,每
以清肺导热为法,炎症期过后,每以补肺升提为要,参合他脏虚实, 病理机转,获效满意。
下举两案为例。
患者,男,
42
岁,南京市 人,
1992
年
3
月
12
日初诊。患者
1981< br>年患前列腺炎,曾经中西
医治疗而痊愈
。去年突又发作,先经西医治疗乏教, 而后转中医诊治效果不显,继而中西
医合治,仍无效验。屡经更医,数进汤、丸散剂及肌注、静注等,均 无所效,患者痛苦异常,
特来求治。刻诊:肛部坠胀,少腹疼痛,小便色黄,尿道涩痛,便意不了了,口 苦咽干,舌
尖红,苔薄,脉沉。细析此征,一攮火热之象,乃肺气不足,邪热壅遏之证,肺虚气陷,则< br>肛部坠胀;肺热内盛,失于肃降,不能通调水道,热移膀胱,则见小便涩痛,点滴难已,便
意频频 ,少腹疼痛;肺失清肃,津液不布,则见口苦咽干等症。
1
.急则冶标
清肺热
利水道
调气机
桑白皮
9
g
,鱼腥草
15
g
,细生地
15
g
,细木通
6
g
,粉甘草
6
g
,杭白芍
15
g
,泽泻
15
g
,
柴胡
6 g
,枳实
10 g
,炒橘核
10 g
,当归
15 g
水煎服,每日
1
剂。
4
月
6
日二诊:服 上方
15
剂。少腹疼痛减轻,小便较前畅利,但肛门坠胀更甚,近来饮食
不香。热象稍 减但肺虚更甚,且正虚与标实俱急,若单纯清肺利水,必伤正气,故应标本兼
顾,立补肺气,清肺热之法
处方:
生黄芪
30g
,党参
12g
, 炙紫菀
15g
,炙甘草
10g
,杭白芍
15g
,银花
12g
,炒枳壳
10g
,春
柴胡
6 g
,当归
1 2g
,鱼腥草
15g
,水煎服,每日
1
剂。
4< br>月
24
日三诊:上方连服
15
剂,肛坠之感全部消失,口苦咽干解除, 惟小便后尿道仍有
涩痛之感,药已中的。但清解宣肺之力不足,故原方加秋桔梗
6 g
,黑山栀
6 g
,又服
20
剂。
诸症消失,遂告痊愈。
患者,男,56
岁,南京市人,
1996
年
11
月
20
日 就诊
患者自
10
余年前始出现步腹部不适,
小便不畅,曾在省人民 医院诊为“前列腺增生
”。多年来,时发时止,小便每有不畅,曾
服中药汤剂,西药 、中成药及栓剂肛门给药等,均无效验。近半年来,渐次加重,多方求治
不效,而来求诊
现症:尿出不畅,滴沥难尽,时有间断,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综合
分析,该患者症状无多,颇 费思量。惟患者久罹是疫,肺气必亏,肺气—虚,则肃降无力,
水道不畅,故见小便不利,时有中断。治 从肺脏,促其宣降。法遵补肺降气,清热化痰。处
方:
生黄芪
3Og
,炙紫菀
15g
,杭自芍
15g
,炙甘草
6g
,桃仁泥< br>10g
,粉丹皮
6g
,生大黄
3g
,肥
知母
10g
,嫩桂枝
3g
。
7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
11
月
27
日二诊:服上药后自觉气机调畅。睡卧均安。药方较适 ,守方观察,上方白芍改
为
30 g
,丹皮改为
10g
,桂枝改为< br>6g
,加麦冬
15g
,以加强润肺开肺之功。
7
剂,水煎服, 每
日
1
剂。
12
月
4
日三诊:服上药后小便较畅。 但胃中觉胀,感觉不舒,于上方加制半夏
10g
,
续进
7
剂,至l2
月
11
日四诊,患者小便显著改善,尿无中断,药已中病,续服上方,此后又
服
2O
余剂,小便畅行,一切复常。
上两例患者,均为前列腺疾病 。前例为慢性前列腺炎,初诊之时,虽有肺虚,但少腹疼
痛,小便涩痛淋漓,标证为急,故急则治标,先 拟清肺热、利水道之法,有清肺饮意。因患
病较久,正气己虚,黄芩苦寒伤阳,不宜投用,故改用鱼腥草 ,配桑白皮以清肺热:木通、
泽泻、细生地、生甘草清热解毒,通利小便;四逆散宜通气机;当归、橘核 活血疏肝。药入
颇效,少腹痛缓,小便畅利,似应效不更方,继进前方。但肛门重坠较前增重,饮食不香 ,
综合分析,此乃肺虚之本显露,首处之方,未予照顾,故及时更方。此即效必更方之意也。
因 在疑难病辨治过程中,病机复杂,在治疗时应先后有序,待标征一除,或显著缓解后,转
而主攻主要病机 ,因此,初服过程中,往往收到较明显的疗效,否则,初效之药,乃为标证
而设,病机已变,再服无效, 反而有害。故二诊之时,转而标本兼顾,以黄芪、党参、紫苑
升补肺气疗其本,以四逆散疏肝理气,以银 花、鱼腥草清肺热、解邪毒。三诊之时,肛坠已
除,惟尿乃有涩痛,故加入桔梗开宣肺气,黑山栀导三焦 之火下行,此即所谓“下病治上,
提壶揭盖”之法,故终收全功。
后例为前列腺增生 症。据其症状,当属癃闭范畴,然其症状无多,据其患病日久,肺气
不足,诊为肺失肃降之证,但久病入 络,必有瘀滞,故方以生黄芪、炙紫菀、炙甘草补益肺
气,促肺宣降;桃仁、丹皮活血化癖,清热解毒; 芍药酸敛,以收肺气,缓急止痛;大黄通
降肺气,合知母清热润操,桂枝既既配芍药调和营卫,和肺固外 ,更能促进下焦气化。全方
以治肺为主,促其肃肺而通调水道。服药
7
剂,虽小便无明 显改善,但诸症并无恶化,亦无
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药已中病,处于药效积累过程,故加大芍药、丹皮用 量,以活血通络,
加用桂枝,促进下焦气化。再服之后,效果显现,惟胃中不适,故入半夏降气化痰,守 方守
法,终有良效。
2
症状复杂多变
病理虚实挟杂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极为复杂,没有固定的证候群,经过
10
多年的临床系统观察、
总结,发现本病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
尿道滴白、 腰膝酸软、尿后余沥、小腹胀痛、神疲乏
力、遗精、尿频尿急、会阴胀痛、尿液混浊、头昏头晕、失眠多 梦、腰胝胀痛、睾丸精索胀
痛、尿道灼痛、阳痿、早泄、血精、不育等,这些症状或多或少地在病人身上 出现。一般说
来,
其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加之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脓细胞(
白细胞
)
每高倍镜视野
l0
个以上,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3: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281.html
-
上一篇:外科-精浊病(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下一篇:男孩睡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