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疾病控制( 中级)模拟试卷( 二)及答案详解 专业知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20:25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如何治疗早泄)
2012
年疾病控制(中级)模拟试卷(二)及答案详解

专业知识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
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
将相应题号的 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有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除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外,当地政府经上一
级地方政府批准可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A
.停工、停业、停课

B
.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C
.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饮用水源

D
.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

E
.以上措施都包括

【答案】
E
【解析】当传染病暴发 、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途径;必要时,报经
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采 取下列紧急措施:①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的活
动;②停工、停业、停课; ③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④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接到下一级 政府关于采取上述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必须在规定的
24
小时内作出决定。
紧急措施的 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布。

2
.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与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关系

A
.疾病控制中心是领导机构

B
.疾病控制中心是合作伙伴

C
.疾病控制中心提供有偿服务

D
.疾病控制中心是业务指导机构

E
.疾病控制中心有项目时才有关系

【答案】
D
【解析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

是由政府举办的实施国 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
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3
.某地肺癌高发,为制定干预计划,下列因素中,你主要了解当地人群的哪方面情况

A
.吸烟

B
.食盐

C
.睡眠

D
.饮酒

E
.运动

【答案】
A 【解析】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
87%
是由吸烟,包括被 动吸烟引起的,
男性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是不吸烟者的
8

20
倍,同 时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呈剂量一效应关系,如果每天抽

25
根,连续抽烟
20
年以上,肺癌的发病率就是
227/10
万,如果每天抽烟
15
~< br>24
根,肺癌的发病率

139/10
万,如果每天抽
1
14
根,肺癌发病率会降低到
75/10
万。肺癌发病增高与“六化” 也有关。

4

某地肺癌高发,
经调查与当地人吸烟密切相关,必须进行干预。
但由于条件所限,
只能缩小干预范围,
为确保干预效果,你会考虑 首选下列哪组人群作为控烟干预的一级目标人群

A
.青少年

B
.吸烟者

C
.肺癌晚期患者

D
.新确诊的肺癌病例

E

A

B
【答案】
D
【解析】在中青年人中间应该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适 当运动。同时呼吁政府加强社
会保障体制,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体检:定期做肺癌的普查和筛选,早期发 现,早期治疗。

5
.某地肺癌高发,经调查与当地人吸烟密切相关,必须进行干预。 下列哪条措施可用于阻止中学生吸烟
的干预

A
.禁止烟草广告

B
.提高烟草的价格

C
.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教育

D
.制定禁止向中学生售烟的政策

E
.以上都是

【答案】
E

【解析】阻止中学生吸烟可从家庭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社会公共政策支持,法律
法规等方面采取干预措施。



6
.下列哪项不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A
.吸烟

B
.长期精神紧张

C
.体力活动强度大

D
.体重超重和肥胖

E
.高脂肪、高钠饮食

【答案】
C
【解析】据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一项联合诟查报告,影响血压的因素主要有 :遗传、体重与肥胖、高盐饮
食、饮酒、精神心理、天气,人体缺钙也是高血压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7
.属于高血压病一级预防措施的是

A
.早期用药

B
.规范用药

C
.限制盐摄入量

D

35
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解析】预防高血压的六项 措施:一是减少食盐摄入量。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
6g
,大约每天为小汤匙的
半匙。二 是合理膳食。饮食应限制脂肪摄入,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糕点、甜食,多食新鲜
水果、蔬菜 、鱼、蘑菇、低脂奶制品等。三是合理减肥、控制体重。四是戒烟限酒。五是体力活动。六
是注意心理、 社会因素。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8
.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期检查是高血压病的哪级预防措施

A
.原始级预防

B
.二级预防

C
.一级预防

D
.三级预防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解析】二级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9
.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包括

A
.减轻体重

B
.戒烟、限酒

C
.减少膳食脂肪摄入

D
.增加及保持适当体力活动

E
.以上都包括

【答案】
E
【解析】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可达到减少高血压以及其他心
血管的发病危险。具体内容包括:减重。减重对健康十分有利,如在人群中 平均体重下降
5kg
,高血压
患者体重减少
10%
,则可改善糖尿病 、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等疾病。方法是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
加运动。合理膳食:食盐控制在
6g
以下。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盐
制品。养成合理的饮 食习惯,少吃糖类及甜食,少吃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
类及鱼类,增加含钾钙 高的食物,限酒。

10
.高血压社区预防的目的包括

A
.检出高血压患者

B
.改变防治对象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C
.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冠心病及其他并发症

D
.降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E
.以上都包括

【答案】
E
【解析】高血压社区预防针 对的是人群,改变人们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检出高危人群,从而降低
发病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11
.评价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采用哪个指标

A
.高血压发病率

B
.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C
.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D
.生活方式中不良行为的改变率

E
.以上都包括

【答案】
E
【解析】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 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用
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目前,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又是 可以改变的因素,其中最主
要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不良行为,使其认识 到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坚
持治疗、运动,控制血压是必要的,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患者建立良好的有 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
式,消除危险因素。在普遍存在知识缺乏的地区,通过健教初步能够认识长期终身 服药的重要性。因此,
采取利用一切机会不拘形式,通俗易懂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并动员家 属积极配合,对治疗
高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12

1989
年,某国家儿童中发生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暴发流行,经调查,可能的原因是

A
.经水传播

B
.直接接触传播

C
.经食物传播

D
.经污染的血液和使用未消毒注射器引起

E
.以上原因都不是

【答案】
D
【解析】造成艾滋病暴 发流行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原因可能涉及三个方面
:
国际旅行、血液制品的应用
和静 脉吸毒。

13
.用吡喹酮治疗并殖吸虫病的常用剂量为

A

20

40mg/

kg
?
D

B

50

60mg/

kg
?< br>D


C

75

90mg/
(< br>kg
?
D


D

90

lOOmg/

kg
?
D


E

150

225mg/

kg
?
D


【答案】
C
【解析】吡喹酮对卫氏和四川并殖吸虫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疗效高、疗 程短,服用方便,是目前治疗
并殖吸虫的受训药物,剂量为每日
75

90m g/kg
,分
3
次口服,连服
2
日。副作用轻,偶见心电图改变、< br>血清转氨酶升高、中毒性肝炎等。

14
.下列哪一条符合麻疹确诊病例

A
.发热、出疹

B
.耳后、发际出现红色斑丘疹

C
.发热、出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D
.接触麻疹患者
10
天后出现发热、出疹

E
.疑似麻疹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室证实为麻疹病毒感染的病例

【答案】
E
【解析】典型麻疹诊断较容易,主要依据流行病史和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在麻疹流行期间,特别在
3

内接触过麻疹病人的易感者,出现咳嗽、流涕、流泪等上 呼吸道炎症时,应考虑麻疹的可能;如在口腔
查出麻疹黏膜斑,即可确定诊断。出疹后根据皮疹特点,糠 麸脱屑、色素沉着斑等也可确诊。非典型麻
疹诊断,可分离麻疹病毒及测定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呈
4
倍以上增长也可确诊。

15
.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可使

A
.粗死亡率增高

B
.粗死亡率下降

C
.婴儿死亡率下降

D
.出生率迅速下降

E
.不能确定

【答案】
A
【解析】粗死亡率又称死亡率 。是某时期(一般是
1
年)死亡总数除以该时期的平均人口数或期中人口
数所得的商。 如果用
1
年的资料计算年死亡率,分母就是该年的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粗死亡率说
明人群中总的死亡水平,易受人口性别、年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老人和婴儿的死亡率较高,男性死
亡率高于女性。

16
.用硫双二氯酚(别丁)治疗并殖吸虫病目前常用的有效剂量、疗程为

A
.每日
40mg/kg
,连服
5


B
.每日
50mg/kg
,隔日分次服,
15
个治疗日为
1< br>个疗程

C
.每日
100mg/kg
,连服
3


D
.每日
150mg/kg
,连服
2


E
.每日
25mg/kg
,连服
7


【答案】
B
【解析】硫氯酚对并殖吸虫囊蚴虫有明显杀灭作用,可能对虫体有麻痹作 用,疗程长,剂量为每日
50mg/kg
,分
3
次口服,连服
10< br>~
15
日,或隔日口服,
20

30
日为
1
个疗程。治疗脑脊髓型为
2

3

疗程。副作用主要有恶心 、呕吐、腹泻、腹痛、头痛、荨麻疹,偶见中毒性肝炎。

17
.下列哪一项是慢性病的三级防治策略

A
.康复训练

B
.全民健身运动

C
.制定控烟政策

D
.中小学生体质测定

E
.中老年妇女每年一次的妇科检查

【答案】
A
【解析 】对慢性病的预防可以采取三级预防的策略。第一级预防是病因性预防,就是从根源上不让慢性
病发生, 比如说通过运动、控制体重等,就可以保证不发病,这是最重要的。第二级预防,就是得了慢
性病以后, 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来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第三级预防,就是一旦出现了严重的
慢性病,甚至 并发症,就要及时就医康复,防止过早死亡。

18
.现阶段,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基本功能之一是

A
.社区居民的慢性病研究

B
.社区居民的危重病人管理

C
.社区居民的慢性病防治

D
.社区居民的急诊救护

E
.以上都是

【答案】
C
【解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设置指导标准基本功能之一
:
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
与寄生虫病 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筛查以及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

19
.现行非碘盐的判定标准

A
.<
2mg/kg
B
.<
4mg/kg
C
.<
1mg/kg
D
.<
3mg/kg
E
.<
5mg/kg
【答案】
E
【解析】
盐碘含量均按照国标
GB/T13025.7 -1999
中直接滴定法定量测定,
川盐或特殊盐种采用仲裁法定
量测定。非碘盐的判 定标准
:
食盐中碘含量<
5mg/kg


20
. 国际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中规定
8

10
岁儿童尿碘正常值为

A
.≥
50
μ
g/L
B
.≥
100
μ
g/L
C
.≥
300
μ
g/L
D
.≥
75
μ
g/L
E
.≥
200
μ
g/L
【答案】
B
【 解析】人体对碘的需求量有限,国际人体含碘标准是
100
μ
g
,食盐加碘若 不经过正规的加工,对人体
大有害处。

21
.在下列物理化学除氟方法中,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A
.混凝沉淀法

B
.骨碳吸附法

C
.电凝聚法

D
.活性氧化铝法

E
.电渗析法

【答案】
D
【解析】活性氧化铝法方便,快捷,效果好,是目前除氟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22
.在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诸多综合防治措施中,哪一种是主要的

A
.改炉改灶

B
.改变玉米干燥方式

C
.燃烧煤时加固氟剂

D
.玉米地膜育秧,提早成熟

E
.改变主食成分,以大米代替玉米

【答案】
A
【解析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近日印发《
2007
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 技术
方案》
,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方案》要求,贫困地区燃煤 污染型的氟病重点病区
综合防治要落实以改炉改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快防治工作进程。

23
.某县新发现某村为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全村现有
110
眼井,水砷浓度 超标数占
1/11
,打低砷井,现
下集资困难,应怎么办

A
.动员群众搬迁

B
.想办法引进地表水

C
.不用管,随其自便

D
.继续饮用高砷水等待有钱打井

E
.宣传教育动员群众饮用现成的低砷井水

【答案】
E
【解析】饮用水中砷浓度超标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在基金不足情况下,仍应弃用高砷井,宣传教育动
员 群众饮用现成低砷井水。





24
.用薄血膜法查原虫可以进行

A
.教学

B
.虫种鉴定

C
.观察原虫的发育期

D

A

B

C
都可以

E
.观察子孢子

【答案】
D
【解析】薄血膜法查原虫可用于虫种鉴定、观察原虫发育期、教学等目的,不可观察子孢子。

25
.下列哪项是确定现阶段慢性病防治工作优先项目的原则

A
.社会负担重的疾病

B
.政治影响大的疾病

C

A

B
D
.有效防治手段的疾病

E

A

B

D
【答案】
C
【解析】社会负担重和政治影响大的疾病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

26
.联合国制定的人口老龄化标准是

A

60
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7%
以上

B

65
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7%
以上

C

65
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10%
以上

D

60
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12%
以上

E

70
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10%
以上

【答案】
B
【解析】老年型人口最常用的判断标准是
:
当一个城市 或国家
60
岁以上(包括
60
岁)人口所占比重达到
或超过总人口数 的
10%
,或者
65
岁以上(包括
65
岁)以上的人口达到 或超过总人口数的
7%
时,这样
的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则称之为“老年型人口”
,这样的社会即称为“老龄化社会”


27
.下列哪项是慢性病的二级防治策略

A
.康复训练

B
.全民健身运动

C
.制定控烟政策

D
.中小学生体质测定

E
.中老年妇女每年一次的妇科检查

【答案】
E
【解析 】对慢性病的预防可以采取三级预防的策略。第一级预防是病因性预防,就是从根源上不让慢性
病发生, 比如说通过运动、控制体重等,就可以保证不发病,这是最重要的。第二级预防,就是得了慢
性病以后, 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来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第三级预防,就是一旦出现了严重的
慢性病,甚至 并发症,就要及时就医康复,防止过早死亡。

28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什么为中心的

A
.疾病预防为中心

B
.疾病治疗为中心

C
.人的健康为中心

D
.疾病康复为中心

E
.健康教育为中心

【答案】
C
【解析】社区卫生服务 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老人、妇女、儿童
和残疾人为重点服务对象 ,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健康服
务体系。

29
.以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成人总剂量一般采用

A

30mg/kg
B

60mg/kg
C

120mg/kg
D

40mg/kg
E

80mg/kg
【答案】
C
【解析】服用的吡喹酮 是略带苦味的白色片剂,每片
200mg
。治疗慢性早期病人,成人一般采用总剂量
每 千克体重
60mg

2
天疗法,每天量分
2

3< br>次,在餐间或餐后服,体重以
60kg
为限。

30
.一医学 杂志上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

2000
个有咽喉疼痛的受试者用我们的新药接受了治 疗,在
4
天内
94%
的人症状消失”
。因此该广告宣称该药有效。根 据这些证据,上述说法

A
.正确

B
.可能不正确,因为结论不是根据率来下的

C
.可能不正确,因为没有做长期的随访

D
.可能不正确,因为没有对照组进行比较

E
.可能不正确,因为没有做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答案】
D
【解析】这种说法不科学,不符合新药疗效研究的方法。

31
.某地肺癌高 发,经调查与当地人吸烟密切相关,必须进行干预。当地学校立即制定了校内不准任何
人吸烟的规定。你 认为这属于健康促进的哪个行动领域

A
.发展个人技能

B
.强化社区行动

C
.创造支持性环境

D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E
.制定健康促进的公共政策

【答案】
E
【解析】从社会的角度来制定有利于禁烟的公共政策。

32
.某地肺癌高发,经调查与当地人吸烟密切相关,必须进行干预。当地学校立即邀请公共卫生医师 对
学生进行吸烟有害健康知识领域

A
.强化社区行动

B
.发展个人技能

C
.创造支持性环境

D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E
.制定健康促进的公共政策

【答案】
B
【解析】从自身角度了解并掌握有关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
< br>33
.根据
1996
年全国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目前人群的总吸烟 率大约为

A

30%
B

37%
C

42%
D

32%
E

40%
【答案】
B
【解析】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有关 吸烟率的定义,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
在中国总人群中
:37.6%
的人进入吸 烟
者队伍。
35.3%
的人现在在吸烟,
34.4%
的人成为常吸烟 者。
重型吸烟率为
4.1%

男性总吸烟率为
66.9%

现在吸烟率为
63%

常吸率为
61.4%

重型 吸烟率为
7.5 %

女性总吸烟率为
4.2%

现在吸烟 率为
3.8%

常吸率为
3.6%
,重型吸烟率为
0.2%


34
.我国《传染病防治》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

A
.鼠疫、霍乱

B
.鼠疫、乙肝

C
.鼠疫、艾滋病

D
.霍乱、艾滋病

E
.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

【答案】
A
【解析】
《传染病防治法》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
36
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 法
定管理的传染病,
并根据其传播方式、
速度及其危害程度,
分为甲、
乙、
丙三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
:
鼠疫、
霍乱。

35
.检疫期限是根据

A
.带菌期

B
.传染期

C
.潜伏期

D
.排菌期

E
.恢复期

【答案】
C
【解析】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人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各种< br>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可短至数小时,而麻风病可长达数年。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确定留验和检疫期限,判定传染源,了解流行特性,并在适当的时间安排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

36
.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

A
.恢复

B
.潜伏期

C
.前驱期

D
.传染期

E
.临床症状期

【答案】
D
【解析】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功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 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
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称为传染(
infection

。表现有临床症状者为传染病

37
.关于风疹病毒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
.风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B
.风疹病毒易感者全部是显性感染

C
.风疹病毒是单链,正链
RNA
病毒

D
.风疹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属

E
.风疹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

【答案】
B
【解析】属节肢介体病毒中的披盖病毒(
Togavirus
)群,为风疹的病原病毒。通过患 者鼻咽分泌物的飞
沫直接传染,经
14

21
天潜伏期后,后头部、 耳后部、颈部等处的淋巴节肿大,发热,并且
1

2
日后,
颜面和头 部即可出现风疹,并顺次扩大到颈部、躯干部和四肢,约经
3
日消退。如妊娠初期罹患风疹,< br>胎儿常发生白内障、小眼球症、重听、心脏病和小头症等先天性异常。人是病毒唯一自然宿主。

38
.治疗并殖吸虫病的最好药物是

A
.阿苯达唑

B
.吡喹酮

C
.甲苯达唑

D
.呋喃丙胺

E
.吐根碱

【答案】
B
【解析】吡喹酮的问世,是血吸虫病治疗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具有高效、低毒、可口服等优点。并< br>且该药还具有广谱的抗其他吸虫和绦虫的作用。

39
.麻疹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为

A
.潜伏期

B
.前驱期和出疹期

C
.出疹第
5


D
.恢复期

E
.有并发症时

【答案】
B
【解析】麻疹病毒只感染人,因此麻疹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病人自 潜伏期末至出疹后
5
日(即出
疹前后
10
天)内均有传染性,以前驱 期末传染性最强,恢复期患者不携带病毒。

40
.钩虫引起的异嗜症患者,补充哪种物质,症状可以消失

A
.铁剂

B
.蛋白质

C
.糖

D
.维生素

E
.脂肪

【答案】
A < br>【解析】有少数患者出现喜食生米、生豆,甚至泥土、煤渣、破布等异常表现,称为“异嗜症”
。 发生原
因可能是一种神经精神变态反应,似与患者体内铁的耗损有关。大多数患者经服铁剂后,此现象可 自行
消失。

41
.氯甲醚可引起的法定职业性肿瘤为

A
.胃癌

B
.肺癌

C
.白血病

D
.皮肤癌

E
.肾脏肿瘤

【答案】
B
【解析】氯甲醚可引起的法定职业性肿瘤为肺癌。

42
.某乡村小学,群体出现蛔虫幼虫引起的哮喘,可能的原因是

A
.池塘游泳

B
.生食黄瓜

C
.生食西红柿

D
.生食菱角

E
.生食红薯

【答案】
E
【解析】生食食品以及在脏乱潮湿环境中活动可能感染蛔虫。

43
.确诊疟疾的依据是

A
.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并定种

B
.血涂片查见疟原虫裂殖体、滋养体

C
.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居住或输血史

D
.周期性发作,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

E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

【答案】
A
【解析】病原学检查:从患者周围血液中检出疟原虫,是疟疾确诊的依据。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 br>异性疟原虫抗体,已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近年来发展的新方法,如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病人血中的疟原虫抗原,
DNA
探针检测疟原虫的核酸,或
PCR
法扩增少量疟原虫的
DNA
,以提高检出率等均取得一
定的成绩。

44
.根据什么可以确诊患囊虫病

A
.肢体假性肌肥大

B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C
.皮下或组织活检查到囊尾蚴

D
.血清学试验特异性抗体阳性

E
.粪检查到绦虫卵或驱绦治疗排出绦虫

【答案】
C
【 解析】癫痫发作和(或)多灶、多样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伴有便绦虫节片史,或皮下结节并经活检
证实 为囊虫以及脑脊液的血清学阳性,
均为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囊虫结节的病理学诊断与头颅CT


共振的典型囊虫影像,为确诊依据。

45
.在监测阶段我国丝虫病血检微丝蚴的采血方法统一规定为

A

180
μ
1
,三片法

B

60
μ
l
,三片法

C

120
μ
l
,三片法

D

60
μ
l
,单片法

E
.< br>60
μ
l
,双片法或每人查
2
张血片,每片
3
大滴血(
60
μ
l/
片)

【答案】
E
【解析】由于微丝蚴具有夜现周期性,取血时间以晚上
9
时至次晨
2
时为宜 。①厚血膜法:取末梢血
60
μ
l

3
大滴)涂成厚片,干 后溶血镜检。如经染色可减少遗漏并可鉴别虫种。②新鲜血滴法:取末梢血
1
大滴于载玻片上的 生理盐水中,加盖片后立即镜检,观察微丝蚴的活动情况。本法适用于教学及卫生
宣传活动。③浓集法: 取静脉血
1

2ml
,经溶血后离心沉淀,取沉渣镜检。此法可提高检出率, 但需取
静脉血,且手续较复杂。





46
.确诊并殖吸虫病的依据是

A
.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20%


B
.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

C
.成虫抗原皮内试验强阳性

D

A

B

C
E
.痰中找到并殖吸虫卵

【答案】
E
【解析】病原学检 查:①查痰液虫卵。阳性可确诊为卫氏并殖吸虫病,检出率可高达
90%
,痰液中发现
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及夏科一雷登结晶有助于诊断四川并殖吸虫病。②查粪便虫卵。在
15%
~< br>40%
病人粪
便中可查到虫卵。③脑脊液及其他体液检查。脑型患者的脑脊液压力增高, 无色微混或血性,细胞数增
加并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可找到肺吸虫 卵、胸水、腹水和心包积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20: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783.html

疾病控制( 中级)模拟试卷( 二)及答案详解 专业知识的相关文章

疾病控制( 中级)模拟试卷( 二)及答案详解 专业知识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