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记录
城关幼儿园
大班
2015.3
健
康
教
育
记
录
课题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漱口虽然是生活小事,但它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生活的确立,一旦养成将终身
受用。但我发现许 多幼儿在漱口过程中没有口腔清洁的环节,直接将水吐出来或咽下去,
达
不到清洁的目的,为了 培养幼儿饭后漱口的习惯,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设计
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
、
愿意漱口,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2
、
知道漱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饼干、小口杯、温开水、大盆、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
1
、
看一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饼干)
2
、
尝一尝,师幼共同品尝小饼干。
二、
发现问题
1
、
教师出示蛀牙图片:我是小蛀牙,最喜欢吃过饼干的小牙齿。
2
、
请幼儿相互看看,说说同伴的牙齿上是否有饼干残渣。
三、
解决问题
1
、
动脑筋,想办法。
教师:我们可以用那些方法去掉牙齿上的饼干残渣,把小蛀虫赶跑?
2
、
幼儿回答,教师引出“漱口”
。
四、
学习漱口
1
、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漱口》
。
2
、
重点练习漱口动作,掌握漱口的正确方法。
(提醒 幼儿在“咕噜咕噜”处多做停留
才可以把嘴巴漱干净)
3
、
幼儿听儿歌做漱口的动作。
五、
幼儿实际操作
1
、
幼儿手拿小口杯练习漱口,掌握漱口的正确方法,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2
、
教师小结。
使用正确的漱口 方法,可以赶走小朋友牙齿上的小蛀虫,保护我们的牙齿,因此,小朋
友一定要养成吃完东西之后认真漱 口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观看动画片《小红脸和小蓝脸》
。
附:儿歌
漱口
手拿小口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眼。咕噜咕噜吐出水。
[
健
康
教
育
记
录
课题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活动目标:
1
.懂得疾病对人的危害,知道有些病是 会传染的,了解一些预防春季传染病的简单知
识。
2
.乐于接受预防接种,知道生病后应配合治疗,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自
备图片,内容分别为:水痘,腮腺炎,肝炎等传染病患儿。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亮亮生病了》。引起幼儿讨论的兴趣。
1
.导入:做接电话的样子!
师:你们知道老师接到了谁的电话吗?
2
.老师在和 一个小朋友的妈妈通电话,她是打电话来跟老师请假的,说:今天
XX
小
朋友不来上幼 儿园了。她妈妈告诉我说:“XX
生水痘了,不能上幼儿园了,要不然会传染
给其他小朋友的。 ”我说:“好的,请你告诉
XX
小朋友要好好治病,快快来上幼儿园。”
二、教师提问并于幼儿一起讨论。
1
.
XX
小朋友为什么不能来上幼儿园呢?
师:水痘是什么样子的病,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出示水痘患儿的图片,向幼儿
介绍,使幼儿知道水痘疾病的危害,
并了解水痘是会传染给别人,
所以
XX
不能 来上幼儿园。
2
.你还知道哪些病也像水痘一样会传染给其他 人吗?出示传染病患儿的图片,向幼儿
介绍传染病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3
.请小朋友来说说传染病的危害!
4< br>.老师小结:得了传染病人会感到不舒服,没有精神,很痛苦,如果得了水痘,还会
在皮肤上长出 一颗一颗的水痘,使皮肤非常的难看!
5
、那得了水痘和其他 的传染病,应该怎么办呢?使幼儿知道生病了不要害怕,要听医
生和爸爸妈妈的话,勇敢地打针和吃药, 接受治疗,这样就会很快好起来。
6
.
怎样才能不得 水痘和其它传染病呢?让幼儿通过讨论知道一些预防春季传染病的简
单知识,知道不到得了传染病的病人 家去玩,不能接触病人摸过的东西,并能勇敢地按时
进行接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 手,不咬手指??),这样我们就不
会生病痛苦了!身体就能棒棒的!
师;谁知道怎样才不会得传染病?应该怎样做?
三、教育幼儿懂得关系生病的小朋友!这样他的病就可以很快的好起来!
1
.
XX
小朋友生病了,我们应该关心他,你们想跟他说些什么话?你们想告诉他什么?让
XX
小朋友的病快一点的好起来呢?
2
.把小朋友把自己想说 话说出来,老师帮你们记起来,一起告诉
XX
小朋友!
健
康
教
育
记
录
课题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多喝水
身体棒
活动目标:
1
、知道人每天都需要喝水,想喝水时会主动去喝。
2
、懂得白开水是最好的饮品,在日常活动中能主动喝白开水。
活动准备:
1
、外出游玩时、洗澡后、起床时等图片 ,池塘里的水、自来水、井水等不能饮用的水的图片)
。
2
、两盆洋花萝卜(一盆因浇水而发芽、长叶,一盆因没浇水而干枯)
。
3
、活动前,教师带幼儿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同样光照下的两盆洋花萝卜,每天带幼 儿给一盆浇水,
另一盆不浇水。
活动过程:
1
、感知讨论,了解水对身体生长的重要作用。
(
1< br>)通过回忆激活已有体验,感受口渴后喝水带来的舒适(活动前进行体育活动,之后教师带幼儿喝
水)师:玩过游戏之后,你们感觉嘴巴有点怎么样?
师:喝了水之后有什么感觉?
师:喝了水之后我们就不渴了,身体舒服多了。
(
2
)观察洋花萝卜,了解缺水的后果。
师:这里有两盆洋花萝卜 ,一盆萝卜发芽长叶了,另一盆却枯萎了。请你仔细看一看,猜一猜为什么。
师: 看看它们的泥土是怎么样的?(一干一湿。
)师:原来,萝卜没有水喝就会枯死,就发不了芽、
长不了叶。人也像萝卜一样离不开水,我们只有每天多喝水才能长高长大。
2
、了解什么时候应喝水、哪些水不能喝。
(
1
)观察图 片,了解锻炼后、外出游玩时、洗澡后等情况下人会想喝水,睡觉起床时也会想喝水。口
渴了不喝水会很 难受,小朋友想喝水的时候可以自己去喝水。
(
2
)了解有些水不能喝。
师(出示图片)
:这些地方的水我们能喝吗?为什么?
师:池塘 里的水、自来水、井水这些水看上去清清的,但是都不能直接喝,因为水里有细菌,只有烧
开了才可以喝 。我们保温桶里的水是烧开过的,所以可以喝。
3
、通过讲解,了解白开水是最好的饮品。师:口渴的时候你最想喝什么?为什么?
师:到底喝什么对小朋友的身体最好呢?我们来听听保健医生怎么说。
师:小朋友喜欢喝的可乐、雪碧等饮料里面加了很多东西。喝起来甜甜的,是因为里面放了很多糖,这对我们的牙齿不好,
容易让我们产生蛀牙。
闻起来香香的,
是因为里面加了很多 香精;
看上去红红的、
绿绿的很漂亮,是因为里面加了很多色素。这些香精、色素其实都对我们 的身体有害。只有白开水才是
对身体最好的,最有利于健康的。
4
、评选“喝水小宝贝”
。
师:知道口渴了要喝白开水。想喝水的时候会自己去喝,就能被评为“喝水小宝贝”了。
师:你们想不想当“喝水小宝贝”?那你要记得口渴了、想喝水的时候就要去喝。
师:现在嘴巴有点渴了,我想喝水了。你们也喝点好吗?
延伸活动:家园配合,提醒幼儿口渴时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养成健康饮水习惯。
健
康
教
育
记
录
课题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搓圆子
活动目标:
1.
知道食物汤圆的文化含义。
2.
掌握搓、揉、团圆的技能。
3.
享受与同伴一起制作食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色和白色的糯米 粉团块(分量视幼儿数而定,事先切成小块。
)
,以揉好的汤圆根据幼儿人数定
盘子。
活动过程:
1.
用谜语的形式开始活动。
以汤圆为谜底,教师边说谜面,边做手指动作:
“捏呀捏,搓呀搓搓出一个小圆球。圆滚滚,站 不
稳,放到水里滚一滚。
2.
请幼儿猜猜是什么,幼儿若猜不出 ,可进一步提供线索。如“圆圆的白白的可吃“谜底揭晓
后,告诉幼儿相关民俗。过年吃汤圆,表示全家 团团圆圆。
3.
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请幼儿一起搓汤圆、煮汤圆。
(
1
)
请幼儿将手洗干净。
(
2
)
将幼儿分组,每组的桌子上放一盘已分成小块的糯米粉团和一个空盘子。
(
3
)
搓一搓揉一揉,搓出一个汤圆后,放在空盘子里。
(
4
)
等每组都完成后,请厨房的阿姨帮忙煮熟,
(为了 让幼儿可以尽情地吃汤圆,可事先准备
一些搓好的汤圆和幼儿搓的汤圆一起煮。
4.
请幼儿帮忙收拾教室,把手洗干净。
5.
汤圆煮熟后,大家一起快乐地分享、品尝自己做的汤圆。
健
康
教
育
记
录
课题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择菜、剥豆
活动目标:
1
、掌握择菜、剥豆的技能。
2
、了解芸、油菜、芹菜、西红柿等蔬菜的营养。
3
、体验劳动的辛苦与愉快,
活动准备:
芸豆、油菜、芹菜、西红柿等
活动过程:
1
、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吃青菜吗?”
“你知道青菜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
、教师向幼儿介绍青菜的制作过程
择菜、洗菜、切菜、炒菜。
3
、提问幼儿:
(
1
)第一步是做什么?
(
2
)请幼儿说说为什么要择菜?
(
3
)应该怎样择菜?
(
4
)把什么样的地方摘掉呢?摘下的不好的蔬菜应放在什么地方?
4
、教师讲解示范几种有代表性的蔬菜的摘法:油菜、芹菜、芸豆、西红柿等。
5
、请幼儿动手操作,亲手择菜。
6
、今天晚上请幼儿回家帮助妈 妈摘菜,明天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摘的是什么菜,
是怎样摘的,你还帮妈妈做什么来。
健
康
教
育
记
录
课题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变了变了
活动目标:
1
、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
2
、太平间动手尝试泡发食品。
3
、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 br>1
、木耳、银耳、茶叶、胖大海、钙奶饼干等容易泡发的食品、温水、透明玻璃杯、搅
拌 棒若干。
2
、一杯泡发后的木耳。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观察对比干、湿木耳。
教师出示一杯泡发后的木耳和一杯干木 耳,
请幼儿观察对比,
了解木耳泡发后能发生变
化。
2
、启发幼儿生活经验联想:你还知道哪些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
3
、组织幼儿动手泡发食品。
(
1
)幼儿分组尝试泡发食品,自主选择木耳、银耳、茶叶或胖大海。
(
2
)引导幼儿观察食品泡发过程中的变化。
(
3
)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4
、师幼共同游戏:变了变了。
请幼儿变成木耳、银耳、茶叶或胖大海,< br>教师随音乐讲述泡发食品的过程,幼儿随音乐
变化动作,让自己越变越大,变到最大,教师随着音 乐进行“搅拌食品”
,幼儿则偏偏起舞。
5
、请幼儿品尝茶水和泡制的钙奶饼干。
健
康
教
育
记
录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9: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