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医学知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19:34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血液粘稠怎么办)
1.

皮肤的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保护、吸收、分泌、排泄、感觉、体温调节、代谢、免疫。


3
皮肤的基本损害有哪些?

(1)

原发性损害:是由皮肤病理变化 直接产生的第一个结果,如斑疹、丘疹、
分团、结节、水泡、脓疱、囊肿;

(2)

继发性损害:是原发性损害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在损害修复中进一步产生的后果,如磷屑、表皮剥脱或抓痕、浸渍糜烂、皲裂、苔藓化、
硬化、痂、溃疡、萎缩、瘢 痕、皮肤异色。


20
皮肤科外用药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1)

剂型选择:
根据临床病程分期及皮损部位的特点选择剂型。
急性炎症性皮
损,仅有潮红、肿胀、斑丘疹而无糜烂时,选用粉剂或洗剂;有水泡、糜
烂、渗出 时选用湿敷;亚急性炎症性皮损,可选用油剂、糊剂或乳剂;慢
性炎症性皮损选用软膏、糊剂或硬膏;如 无皮疹(或有抓痕等继发损害)
仅有瘙痒,选用醑剂或酊剂,也可选用乳剂、洗剂;

(2)

药物选择:
根据病因、
病理变化和自觉症状等选择药物。< br>对化脓性皮肤病,
可选择抗菌药物;对真菌性皮肤病,可选用抗真菌药物;如为变态反应性
疾病,可选用抗过敏药物;角化不全时可选用角质促成剂;角化亢进时,
选用角质松解剂;有渗出时应 选用收敛剂。



21
皮肤科外用药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1)

粉剂:用止血钳夹棉球蘸粉撒布,或用纱布包粉剂外扑。一般每日数次,撒布粉剂之前应先清除陈旧的粉剂;

(2)

振荡剂:将振荡剂摇匀, 用止血钳夹棉球夹棉球或用毛刷蘸药涂于患部。
小面积涂药可用棉棒。每日数次。第二次用药前应先清除 前次积存药物;

(3)

软膏、糊(泥)膏:先将双层纱布放在软膏板上, 然后用软膏刀(或压舌
板)将软膏或糊剂均匀地涂在双层纱布上,然后贴敷于患部,外用绷带包
扎。也可直接涂于患部,外扑粉剂,每日外用
1-2
次。有毛发部位不宜使
用糊膏。第 二次用药前应将残余软膏或糊膏清除干净;

(4)

乳剂:
无破损 的皮损,
可洗净手部,
用手指将乳剂薄涂于患部,
轻轻揉搓,
以利药物渗入, 也可用器械(如压舌板或棉棒)将药物涂于患部。


4
皮肤科外用药物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1)

注意外 用药物的使用方法,
可根据皮损的性质和治疗要求,
采取不同的用
药方法。
如 皮损浅在或药物的渗透性强时,
可局部涂擦;
如苔藓样变明显,
须促进药物深达时,外 用软膏后可加塑料薄膜封包。

(2)

对皮肤敏感性强的患者,要选择温和 无刺激性的药物,或先用低浓度,在
逐步提高浓度。采用新药或易致敏药物时,可先适用于较小面积,如 无不
良反应再大面积使用;

(3)

嘱咐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 br>详细说明药物的使用方法,
如用药次数、
部位、
用量和方法等,如有反应须停药 到医院就诊;

(4)

注意禁忌症,
刺激性强的药物勿用于皮肤薄 弱处,
高浓度水杨酸及芥子气
软膏等不可应用于乳房下部、外阴及面部等处,幼儿亦不可用。< br>

5
何谓药物性皮炎?怎样预防?

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 内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
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体的各个系统。药物 性皮炎为医源性疾病,
预防药物性皮炎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用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或结构相似的药
物;

(2)

用药应有的放矢,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疹的早期反应症状,如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发热等反应,应立即停药,并
确定或排除药疹的可能性;

(3)

应用青霉素、血清、普鲁卡因等药物时应按规定处方做皮肤试验, 阳性者
不可用该药治疗;

(4)

已确诊为药疹者,
应计 入病历并嘱患者牢记致敏药物,
每次看病时告知医
生勿用此药。


6.
鹅口疮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处理?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侵犯口腔 粘膜所致,多发生于儿童。营养不良、贫
血、维生素缺乏及某些传染性消耗性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皮 质类固醇激素
和免疫抑制剂时可致菌群失调,也易引起念珠菌感染。

处理:
局部涂擦
1%-2%
龙胆紫液或
1%
克霉唑霜,
制霉菌素液对鹅口疮 有效,
同时可用
3%
苏打水漱口。


7
引起药疹的常见致敏药物有哪些?

(1)

抗生素类:以青霉素、链霉素最多,其次是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等;

(2)

磺胺类;

(3)

解热镇痛药;

(4)

催眠药、镇静药与抗癫痫药;

(5)

异种血清制剂和疫苗。


8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治疗原则是什么,护理措施有哪些?

治疗原则:

(1)

立即停用已知及可致敏药物;

(2)

及时抢救,尽早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3)

予以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

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尽可能减少感染机会。如已并发感染,应选用
适当抗生素;

(5)

选用与致敏药物无关的药物治疗原发病,避免交叉过敏;

(6)

外用药物应使用无刺激、有保护性、收敛、消炎作用的药物。

护理措施:

(1)

了解病因:对过敏药物应标明交班,并对患者进行预防宣教;

(2)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注意保暖,预
防感冒及肺炎;

(3)

皮损护理;
1
皮损广泛时应使用消毒床单,换药时动作轻柔 敏捷,尽量缩
短暴露时间。换药完毕,彻底清理床单位;
2
脱屑禁止撕剥,应剪除。指
甲应剪短,必要时外涂
2%
的碘酒每日
2
次;
3
注 意粘膜(口腔、眼、阴
部等)的护理,保持清洁;

(4)

饮食护理:宜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口腔有损害者进半流质
或流质饮食;

(5)

合并症的护理:对高热、感染、心肺功能障碍等危重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护
理措施。


9
足癣按皮损形态分几型?治疗原则和常见并发症是什么?

足癣临床上分三型:鳞屑水疱型、浸渍糜烂型、角化过度型。

治疗原则:

(1)

鳞屑水疱型,可用复方雷琐辛擦剂,半浓度的复方水杨酸(酉胥)
, 也
可考虑用
10%
冰醋酸溶液;

(2)

浸渍糜 烂型,可先用枯矾或足粉,待干燥脱皮后再改用
2%-3%
克霉唑
霜、
1%< br>益康唑霜或
10%
十一烯酸膏或酊剂;

(3)

角 化过度型以软膏及霜剂为主,常用复方苯甲酸软膏、
2%-3%
克霉唑
霜、
1 %
益康唑霜等如角化增厚较显著,应先用
10%
水杨酸软膏厚涂,
外用油纸包 扎,每晚一次,使其角质剥脱,然后再外用治癣药物。

常见并发症为:丹毒、淋巴管炎、淋巴 结炎、疏松结缔组织炎,湿疹样皮
炎,手、甲、股癣等。


10
湿疹的临床分类包括哪些?

(1)

急性湿疹

(2)

亚急性湿疹;

(3)

慢性湿疹。


11
粟粒疹的临床类型有哪些?

(1)

白色粟粒疹;

(2)

红色粟粒疹;

(3)

疱性粟粒疹;

(4)

深在性粟粒疹。


12
何谓银屑病?其护理措施有哪些?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
易复发、
原因不明的、
以红色丘疹或斑片上覆有银白色< br>鳞屑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皮损常分布在四肢伸面、头皮或背部。病程长,易
于复发。

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银屑病,减少心 理障碍,保持乐观情绪。了
解自己可能的发病因素,如紧张、劳累、感染等,并予以避免或消除;

(2)

饮食护理:由于本病的特点是大量鳞屑脱落,蛋白质丢失较多,故应指导
患者注意补充蛋白质,适当增加营养。忌鱼虾、酒及辛辣食物。不要接触
已确认的过敏是完全和 药物;

(3)

皮损护理:a
.
指导患者勤剪指甲,避免 搔抓,以防皮损扩散引起同形反
应或继发感染;
b.
有条件者应坚持每日一次温水浴, 但应注意水温和室温
要适宜;
c.
衣着要宽大,内衣宜穿纯棉制品,床单位宜清洁舒适 ;

(4)

其他a.
遵医嘱治疗,
不要擅自停药;
b.
指导患者规律生活,
劳逸结合、
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预防 感冒发生,避免受潮湿、
外伤及精神刺激。


13
何谓天疱疮,天疱疮的常见临床类型有哪些?

天疱疮是一种累及皮肤和粘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大疱病。

天疱疮的常见临床类型有 寻常型天疱疮、增殖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红
斑性天疱疮、疱疹样天疱疮。


14
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是什么?怎样预防?

临床特点:本病好发于年龄较 大的患者,发病后可获得终生免疫,但该病发
作的最大危害是对神经的损伤而引起的疼痛,可出现后遗神 经痛,颜面出现长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9:3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744.html

医学知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