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工程
1
、操作水平:
DNA
分子水平
目的:定向改变遗传物质或获得基因产物。
理论基础:
1
)物质基础——脱氧核苷酸
2
)结构基础——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3
)中心法则,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2
、基因工程
(genetic engineering)
:
指重 组
DNA
技术的产业化设计与应用,包括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两大组成部分。
上游技术
指的是基因重组、克隆和表达的设计与构建(即重组
DNA
技术)
;而
下游技术
则涉及到基因工程菌或细
胞的大规模培养以及基因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
(
基因操作、遗传工程、重组
DN A
技术)
。
1973
年诞生的
基本 用途:
分离、扩增、鉴定、研究、整理生物信息资源;大规模生产生物活性物质;设计、构建生物的新性 状甚至
新物种。
3
、重组
DNA
技术
:是指将一 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受体)
内,使之按照人们 的意愿稳定遗传并表达出新产物或新性状的
DNA
体外操作程序,也称为分子克隆技术。其核心 步
骤是
DNA
片段之间的体外连接。
4
、基因工程的基本形式:
第一代基因工程
蛋白多肽基因的高效表达
经典基因工程
第二代
蛋白编码基因的定向诱变
蛋白质工程
第三代基因工程
代谢信息途径的修饰重构
途径工程
第四代
基因组或染色体的转移
基因组工程
5
、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理论上的三大发现
1
】证实了DNA
是遗传物质;
2
】揭示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 半保留复制机理;
3
】遗传密码的破译和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确定。
6
、
DNA
双螺旋:带负电的糖
--
磷酸骨架在外侧,碱基在螺 旋中间相互堆叠,以
5
’→
3
’方向反向平行关系。
第二章
用于核酸操作的工具酶
1
、寄主的限制和修饰现象:
【1】作用:
保护自身DNA不受限制;
破坏入侵的外源DNA,使之降解。
【2】
入侵噬菌体的子代便能高频感染 同一宿主菌,但却丧失了在其原来宿主细胞中的存活力。因为它们在接受新宿
主甲基化酶修饰的同时,也 丧失了原宿主菌甲基化修饰的标记。
2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
如:
Hind
Ⅰ
属名(
H
)
+
种名(
in
)
+
株名(d
)
+
类型(Ⅰ)
II
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基本特性:
识别双链
DNA
分子中
4 - 8
对碱基的特定序列,大部分酶的切割位点在识别序
列内部或两侧,识别切割序列呈典型的旋转对 称型回文结构。
**
一个单位的限制酶定义为:
在合适的温度和缓冲液中,
在
50
μ
L
反应体系中,
1h
完全降解
1
μ
g
底物
DNA
所需的酶量。
两种
DN A
甲基化酶:
①
DNA
腺嘌呤甲基化酶(
dam
)
,甲基化酶在
5
’
GATC3
’序列中的腺嘌呤
N6
位引入 甲基
.
②
DNA
胞嘧啶甲基化酶(
dcm
)
,甲 基化酶在
5
’
CCAGG3
’或
5
’
CCTGG3
’序列中的胞嘧啶
C5
位上引入甲基,
受其影响的酶有
EcoR II
等
.
1
高甘油含量》
5%
;
○
2
内切酶用量过大;
○
3
低离子强度;
○
4
高
pH
;
**3
、诱发星号活性产生的原因:○
5
含有有机溶剂,如乙醇;
○
6
Mn/Cu/Zn
等非
Mg
二价阳离子存在。
○
4
、
DNA
聚合酶
I
的基本性质:< br>5
‘→
3
‘
DNA
聚合酶活性
;
5
‘→
3
‘的核酸外切酶活性
;
3
‘→
5
‘的核酸外切酶活性。
切口平移法
:目前实验室中最常用的一种脱氧核糖核酸探针标记法。
Kle now
酶的基本用途:
1
】补平由核酸内切酶产生的
5
’粘性末端< br>;
2
】
DNA
片段的同位素末端标记;
3
】
cDNA
第二链的合成;
4
】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
DNA
序列
Klenow片段:保留
5
→
3
’聚合酶活性和
3
→
5‘外切酶活性
;丧失了
5
→
3
‘的核酸外切酶活性。
T4-DNA
聚合 酶的基本用途:
1
】切平由核酸内切酶产生的
3
’粘性末端
;
2
】
DNA
片段的同位素末端标记
T4-DNA
酶的基 本特性:
1
】
5
’→
3
’的
DNA
聚合酶 活性和
3
’→
5
’的核酸外切酶活性;
2
】在无
dNTP
时,可以从任何
3
’
-OH
端外切;
3
】只有一种
dNTP
时,外切至互补核苷酸暴露时停止;
4
】在四种
dNTP
均存在时,聚合活性占主导地位;
5
】外切酶活性比
Klenow
酶高
100
~
1000
倍。
反转录酶:
依赖于
RNA
的
DNA
聚合酶
基本特性(用途)
:
1.
以
RNA
为模板聚合
cDNA< br>链
;
2.
双向外切
DNA- RNA
杂合链中的
RNA
链
S1
核酸酶的基本反应(用途)
:
(
来源于稻谷曲霉菌; 催化反应需
Zn2+
和酸性条件
pH4.0
—
4.5
)
1
)内切单链
DNA
或
RNA
;
2
)内切带缺口或缺刻的双链
DNA
或
RNA
;
3
)在
DNA
上定位
RNA
Bal31
核酸酶:
单链内切、双链外切的核酸酶;运用于诱变育种。
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
TdT
)基本特性:
不需要模板的
DNA
聚合酶,随机掺入
dNTPs
1
来自小牛胸腺的小牛肠碱性磷酸酶(
CIP
)
2
来自大肠杆菌的细菌碱性磷酸酶(
BAP
)
碱性磷酸酶:
○
;
○
。
它们都可以催化核酸分子的脱磷作用,使
DNA
或
RNA
的
5
’磷酸变为
5
’
- OH
末端。
第三章
基因工程载体
1
、载体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把能携带外源
DNA
进入受体细胞的
DNA
分子。
**2
、基因工程对载体的要求(理想质粒载体的必备条件)
:
(
1
)在宿主细胞内能独立复制
(
2
)有选择性标记
(
3
)分子量小,拷贝数多
(
4
)有一段多克隆 位点,外源
DNA
插入其中不影响载体的复制
(
5
)容易从宿主细胞中分离纯化
载体的基本条件:
①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独立和稳定的自我复制;②
具有合 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③具有合适
的选择性标记基因,用来筛选重组体
DNA
。
3.
载体的种类:
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噬菌粒载体、黏粒载体、病毒 载体、人工染色体、
(柯斯质粒、动物病毒)
特点:
◆载体
DNA
是单个复制单元,在宿主细胞内应具有独立复制能力;◆含有多种限制行内切酶的单一切点;
◆分子量尽可能小,便于细胞中分离纯化,离体条件下操作;◆载体内有不影响其复制,生长的非必要区 域;
◆具有多种选择性标记。
*
构建基因 文库常用的载体:λ
载体系列、
cosmid
(柯斯质粒)载体、
YAC(酵母人造染色体)
、
BAC
(细菌人造染色体)
、
P1
源人工载体
第一节
质粒载体
质粒:
独立于染色体以外的能自主复制的双链闭合环状
DNA
分子。存在于细菌、霉菌、蓝藻、酵母等细胞中
组成部分:复制必需区、
、选择标记基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克隆位点)
生物学特性:
分子小、编码基因少、双链环状闭合。
(酵母的?杀伤质粒?是
RN A
)
空间构型:
①
共价闭合环状
DNA
(
SC
)
,呈超螺旋②
开环
DNA
(
OC
)
,一条链上有一至数个缺口
③
线形
DNA
(
L
构型)
,呈负超螺旋
*
电泳速率:
SC- DNA
最快、
L-DNA
次之、
OC-DNA
最慢
二、质粒的类型
1
、接合型质粒
:
能自我转移;带有自我 复制所必需的遗传信息;带有一套控制细菌配对和质粒接合转移的基因。
如:
F
质粒( 性质粒、或
F
因子)
严紧型质粒
;
不符合基因工程的安全要求
2
、非接合型质粒
:
不能自我转移;带有自我复制所必需的遗传信息;但失去了控制细 菌配对和质粒接合转移的基因(缺
乏转移所需的
mob
基因)
,因此不能从一 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
如:
R
质粒(抗性质粒)
、
Col
质粒
(大肠杆菌素
对不带
Col
质粒的大肠杆菌有毒。
Col质粒或
R
质粒如果带有转移基因,也可以成为接合型质粒)
松
弛型质粒
;
符合基因工程的安全要求
三、质粒的复制 类型
---
松弛型质粒
:
拷贝数多,有
10
—
60
份拷贝
严紧型质粒
:
拷贝数少,只有
1
—
3
份拷贝
四、质粒载体的构建
1.
天然质粒的局限性
1
)分子量大,拷贝数低
:第一个用于基因克隆的天然质粒
pSC101
,分子长
9.09kb
,属严紧型质粒;但只有
Tetr
一个
选择性标记;分子质量大,拷贝数低
2
)筛选标志不理想:
ColE1
质粒筛选标志是大肠杆菌素
E1
;
colicin E1
能杀死不含
ColE1
质粒的菌,
形成
?噬菌斑?
。
2.
质粒载体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
)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拷贝数
2
)具有若干个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酶切位点
3
)具有两种以上的选择标记基因
4
)具有复制起点(
ORI
)
5
)缺失
mob
基因
6
)重组质粒较易导入宿主细胞并复制和表达
3.
质粒的选择标记及其工作原理:
(
1
)选择标记-抗性基因
氨苄青霉素抗性(
Ampr
)
青霉素的衍生物;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末端反应 ,杀死生长的细菌
氯霉素抗性
(
Cmlr
)
通过与
50S
核糖体亚基结合,干扰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并阻止肽 键的形成,杀死生长的细菌
四环素抗性
(
Tetr
)
通过与
30S
核糖体亚基结合,干扰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并阻止肽键的形成。杀死生长的细菌。
链霉素抗性
(
Strr
)
通过与
30S
核糖体亚基结合,导致
mRNA
错译。杀死细菌。
卡那霉素抗性
(
Kanr
)
通过与
70S
核糖体结合,导致
mRNA
发生错 读。杀死细菌
4.
人工构建的质粒载体的类型
(
1< br>)高拷贝数的质粒载体:
如
ColE1
、
pMB1
,适合大量 增殖克隆基因、或需要表达大量的基因产物。
(
2
)低拷贝数的质粒载体: 如
pSC101
,不适合大量扩增
DNA
用;
(
3
)失控的质粒载体:属温度敏感型复制控制质粒,如
pBEU1
、
pBEU 2
(
4
)插入失活型质粒载体:
载体的克隆位点位于其某一个选择性标记基 因内部。
(
5
)正选择的质粒载体:
如
pUR2
、
pTR262
;直接选择转化后的细胞;目前通用的绝大部分质粒载体都是正选择载体;只有带有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化菌细胞才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
(
6
)表达型质粒载体:
主要用来使外源基因表达出蛋白质产物
第四章
分子基本操作技术
*1
、
DNA
的提取方法
:
最常用的是碱抽提法。
1
闭合环状的质粒
DNA
,在变性 后不会分离,复性快;
○
2
染色体线性
DNA
和或有缺口的质粒DNA
变性后双
原理:○
链分离,难以复性而形成缠绕的结构,与蛋白质—
SDS
复合物结合在一起,在离心的时候沉淀下去。
步骤
:溶菌→→破膜 ,蛋白质和
DNA
变性→→中和
(
用
NaAc)
→→离心 除去沉淀→→纯化
DNA
(酚
-
氯仿抽提)→→
沉淀
DNA
2
、三种电泳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
**
电洗脱槽
适用于回收大片段
DNA
】
琼脂糖凝胶电泳:
(水平)分离范围广,分辨率低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适用于超大分子量的
DNA
电泳
聚丙 烯酰胺凝胶电泳:
(垂直)分辨力高,用于核酸,蛋白质分离,
DNA
序列分析
3
、核酸的分子杂交:
1
)
Southern blot
【用
DNA
(或
RNA
)探针检测
DNA
样品】
2
)
Northern blot
【用
DNA
(或
RNA
)探针检测
RNA
样品】
3
)原位杂交【对应的菌斑或噬菌斑位臵不变,可以直接找出阳性菌落】
第六章
目的基因的获取和基因文库构建
第一节
基因组
DNA
片断化
1
、限制性内切酶法:优点:
由于带有粘性末端,产物可以直接与载体连接。
缺点:
目的基因内部也可能有该内切酶的切点,目的基因也被切成碎片。
2
、随机片断化:
(
1
)限制性内切酶局部消化法;
(
2)机械切割法:超声波、高速搅拌
3
、化学合成目的基因方法:
磷酸二 酯法、磷酸三酯法、亚磷酸三酯法、固相合成法、自动化合成法。
化学合成
DNA
片断的组装方法:互补连接法、互补延伸连接法
4
、寡聚核苷酸化学合成的优点:
1
直接合成基因;
○< br>2
合成引物(
20mer
左右)
3
合成探针序列;
○
4
定点突变合成;
○
5
合成人工接头或衔接物。
○
;
○
5
、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
核酸杂交法、差示杂交法、
PCR
筛选法、表达文库的免疫学筛选。
第二节
基因文库构建
1
基因文库:
是用分子克隆方法将某种生物或其组织 细胞的所有
DNA
片段插入适当载体,转化适当宿主菌后进行保存
的克隆集合。
2
构建步骤:
1
】染色体
DNA
大片段的制备:①物理 切割法:超声波、机械搅拌;②酶切法:局部消化。
2
】载体与基因组
DNA
大片段的连接:①粘性末端直接连接;
②人工接头法;③
同聚物加尾。
构建步骤:
克隆载体制 备
----
大分子基因组
DNA
分离
----
插入片段制备
----
插入片段与载体连接
----
连接产物宿主菌转化
----
基因组
DNA
文库生成。
3
基因组文库的大小:
一个文库要包含
99%
的基因组
DNA
时所需要的克隆数目。
N=ln(1-p)/ln(1-f)
【
p:
文库包含了整个基因组
DNA
的概率(
99%
)
f: 插入载体的
DNA
片断的平均长度占整个基因
组
DNA
的百分数
N
:
所需的重组载体数
(克隆数)
】
;
【
或
N=4.61*G/f
G
为基因组大小
f
:
基因组片段平均长度】
4
、
cDNA
文库:
利用某种生物的总
mRNA
合成
cDNA
,
再将这 些
cDNA
与载体连接,
转入细菌细胞中进行保存和扩增,
称
cDN A
文库。
以
mRNA
为模板逆转录出的
DNA
称
cDNA
特点:
1
)不含内含子序列;
2
)可以在细菌中直接表达;
3
)包含了所有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4
)比
DNA
文库小的多,容易构建。
构建步骤:
1
)总
RNA
提取(商业化的 试剂盒
kit
)
;
(
2
)
mRNA
的分离 纯化(纤维柱,
NaCl
洗脱)
3
)
cDNA
的合成:①
cDNA
第一链合成
②
降解
mRNA
模板
③
cDNA
第二链合成
④去掉发卡结构
构建步骤:
mRNA
的提取
-----cDNA
克隆载体的选择
-----cDNA< br>克隆片段的获得
----cDNA
文库的生成。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6:1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