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最新基因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16:06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珍珠疹图片)
精品文档


2
.质粒
DNA
和病毒(噬菌体)< br>DNA
作为载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为外源基因提供进入 受体细胞的转移能力;为外源基因提供在受体细胞中的复制能力或整合能力;为外
源基因提供在受体细胞 中的扩增和表达能力;具有多种单一的核酸内切酶识别切割位点,具有合适的选择
标记

3
.如何理解质粒的不相容性及其在
DNA
重组克隆过程中的运用意义



质粒的不相容性:具有相同或相似复制子结构及调控模式的两种不同的质粒不能稳 定存在于同一受体细
胞内
.

4
.列举表达质粒、穿梭质粒、探针质粒和
cos
质粒的不同用途

表达质粒
:
在多克隆位点的上下游分别装有两套转录效率较高的启动子、合适的核糖体 结合位点序列(
SD

序列以及强有力的终止子结构,使得克隆在合适位点上的任何外 源基因均能在受体细胞中高效表达。

穿梭质粒:质粒分子上含有两个亲缘关系不同的复制子以 及相应的选择性标记,能在两种不同的受体细胞
中复制并检测。

探针质粒:用来筛选 克隆基因的表达调控元件。通常含有报告基因,但缺少相应的调控序列(如启动子或
终止子),只有含有 启动子或终止子的调控序列被克隆进入载体后,报告基因才能别表达,表达量的大小
直接反应了克隆进入 的调控元件的强弱。

cos
质粒:
人工构建的含有
λDNA

cos
位点序列和质粒复制子的特殊类型的质粒载体。具有大的装载量,
可以用于 构建基因组文库。

5

II
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主要酶学特征是什么

分子量较小的单体蛋白,双链识别和 切割活性仅需
Mg
,识别位点为
4-6

bp
的回文序列, 切割位点在识
别序列中或靠近识别序列

7

KLenow
酶与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
I
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主要区别

DNA
聚合酶
I
包括大片段
(klenow
片段
)
和小片段

功能上:
DNA
聚合酶
I

klen ow
酶多了
5’→3’核酸外切酶活性,
两者都具有
5’→3’DNA
聚合酶活性和
3’→5’核酸外切酶活性。

8
.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温度、盐 度等物理因素,
DNA
样品纯度,
DNA
甲基化程度,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缓 冲液性质,甘油和
微量的金属离子会抑制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

9.
如何理解粘性末端比平头末端更容易连接

在退火条件下,粘性末端的连 接为分子内反应,平头末端是分子间反应,平头末端的连接反应更加复杂,
速度也慢。因为一个平头末端 的
5’磷酸基团或
3’羟基与另一个平头末端的
3’羟基或
5’磷酸基团同时
相遇的机会显著减少,通常平头末端的连接速度比粘性末端慢
10-100
倍。

11
.为什么外源
DNA
难以转化野生型的微生物受体细胞
< br>野生型细菌有针对外源
DNA
的限制和修饰系统,外源
DNA
会被识别 ,从而被降解,要选择限制系统缺陷型
的受体细胞(限制缺陷型)
;外源基因克隆、扩增以及表 达是建立在
DNA
重组分子自主复制的基础上的,受
体细胞必须选择体内同源重组缺陷 型的受体细胞(重组缺陷型)
;用于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必须对重组
DNA
分子具有较 高的可转化性,
利用遗传诱变技术改变受体细胞壁的通透性,
从而提高其转化率
(转化 亲和型)

13

简述转化子筛选与重组子鉴定的三大基本战略

载体遗传标记检测:抗药性检测,营养缺陷型检测;显色筛选

2+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克隆
DNA
序 列检测:限制性酶切图谱法,菌落原位杂交法,
PCR
扩增法

14

探针、引物、接头的物质基础和用途分别是

探针
:
小段单链
DNA

RNA,
序列可以是已知的或未知的,带有标记( 放射性
/
非放射性)
,用于检测与其互
补的核酸序列;

引 物:小段单链
DNA

RNA
,序列是已知的,长度为
16-30b p
,作为
DNA
复制的起点

接头:平头双链
DNA
,更换粘性末端

15

简述分离克隆目的基因四大战略及其适用范围

鸟枪法:将某 种生物体的全基因组或单一染色体切成大小适宜的
DNA
片段,分别连接到载体
DNA
上,转化
受体细胞,形成一套重组克隆,从中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期望重组子。为保证覆盖整 个基因组,需要测
远远超过基因组大小的序列;
适合较小的基因组;
测序后需要填补一 些空白;
适合没有重复序列的基因组,
如果有大量的重复序列,不能保证正确的组装。

cDNA
法:获得
mRNA
,除去内含子

PCR
法,知道基因的两侧序列或中间序列

化学合成法,知道全基因序列,小片段连接法,补丁延长法,大片段酶促法

16

简述基因文库的基本概念以及构建技术要点。

基因文库:基因组文库和
cDNA
文库

基因组文库:把某种生物基 因组的全部遗传信息通过克隆载体贮存在一个受体菌克隆子群体中,这个
群体即为这种生物的基因组文库 。

cDNA
文库:由某个生物体的某个器官或组织
mRNA
反转录 形成的总
cDNA
,构建形成的基因文库

一个生物体的
基因组DNA

限制性内切酶
部分酶切后,将酶切片段插入到
载体
DN A
分子中,所有
这些插入了基因组
DNA
片段的载体分子的集合体,将包含这 个生物体的整个基因组,也就是构成了这个
生物体的
基因文库


构 建技术:载体:
λ
-DNA
和考斯质粒,装载量大(待克隆
DNA
随 机片段的大小应与所选用的载体装载量
匹配)

用机械断裂(超声波冲击)或限制性内 切酶部分酶解整个基因组
DNA
,得到大量的
DNA
片段,将这些片
段与载体连接,再转化到细菌中去,让宿主菌长成克隆。这样,一个克隆内的每个细胞的载体上都包含有
特定的基因组
DNA
片段,整个克隆群体就包含基因组的全部基因片段总和称为基因组文库。< br>
cDNA
构建技术:

载体:普通质粒(表达型),受体细胞:大肠 杆菌(繁殖迅速,易于保存,克隆操作简便,转化效率高)

提取细胞内总
RNA,用
Oligo(dT)
探针分离其中的
mRNA
,经反转录形成
cDNA
,将单链
cDNA
变成双链,
用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与 载体相连,转化宿主菌,挑选阳性克隆,形成文库

第三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简述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基本原理。

强化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蛋白产物降解,维持或恢复蛋白质特异性空间构象

启动子 :选用强启动子,
-10
区和
-35
区两个六聚体盒的碱基组成以及彼此的间 隔长度(
17bp

,可控性启
动子(
Lac
启动子)
终止子:强终止子,
rrnT
1
T
2

否则 会形成长短不一的
mRNA
混合物

SD
序列:5’
-UA A
GGAG
G-3',
考虑
SD
序列与翻译起始密码子之间的碱基组 成

密码子:更换外源基因中不适宜的相应密码子;将与外源基因密码子相关的
tRN A
编码基因同步克隆。

将外源基因至于这个可控的基因框架内

5

简述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几种主要的表达方式及其优缺点。

包含体型异源蛋白的表达:

优点:
1.
简化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分 离操作
-
离心
,2.
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表达产物的结构稳定
--- -

白酶不再构成威胁

缺点:包含体中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不具备正确的折叠结构,无活性

分泌型异源蛋白的表达:

a)

b)

c)

通过蛋白质
N
端信号肽将蛋白质通过运输或分泌的方式定位在 细胞周质(内膜与外膜之间的空
隙)或直接分泌到培养基中的,称为分泌蛋白

一些蛋白分泌到胞外,会增加其稳定性

将大肠杆菌分泌型蛋白的信号肽与外源基因相 连,转化分泌型受体细胞,则可获得分泌在培养
基中的重组异源蛋白。

缺点:表达率 要比包含体方式低很多,且大肠杆菌对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分泌机制不健全,难以表达。

融合型异源蛋白表达:

a)

b)

外源基因< br>+
受体菌自身蛋白基因

融合基因

表达融合蛋白(內源基因
N
端,外源基因
C
端)

优点:
1
)增加了稳定性





2
)便于体外纯化




3
)表达效率高

缺点:目的蛋白需要回收(需要裂解和进一步分离才能获得目的蛋白,还需要回收,成本较高)

10

简述大肠杆菌工程菌遗传不稳定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及解决途径

a)
不稳定主要两种形式

i.
ii.
b)
i.
ii.
iii.
重组
DNA
分子发生缺失、重排或修饰

重组分子从受体细胞中逃逸

细菌的限制和修饰系统

高效表达的重组蛋白,抑制细菌正常生长,诱导细菌产生应激反应。

不均匀分配

不稳定的机制:

精品文档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6:0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444.html

最新基因工程课后习题答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