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颈椎病方剂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15:00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眼科专科医院)
1.
颈椎病汤

组成:黄芪
30g
,丹参
15g
,白芍
15g
,木瓜
9g
,葛根
20g
,天麻9g
,延胡索
9g
,威
灵仙
9g
,淫羊藿
9g
,川续断
12g
,牛膝
9g
,甘草
3g


方解:颈椎病系颈椎及周围筋肉损伤或退行改变,使气血、经络受阻,因而引起颈肩
臂疼痛、麻 木或头晕、猝倒等症状。治疗应益气活血,补肾壮骨,通络止痛。方中黄芪、丹
参益气活血,为君药。白 芍养血,柔肝止痛;延胡索活血化瘀,消滞止痛,二者为臣。佐以
淫羊藿、川续断、牛膝补益肝肾、强壮 筋骨;木瓜、威灵仙祛风胜湿,通络止痛;葛根发表
解肌,引药至头项;天麻祛风通络,止头晕头痛。甘 草调和诸药,为使。故本方为治疗颈椎
病神经根型或椎动脉型之良药。

主治: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
1

1
剂。

2.
术苓半夏

组成:
炒白术
20g

茯苓
15g

半夏
10g

羌活
10g

钩藤
15g

枳实
10g

陈皮
10g< br>,
远志
10g


加减:舌红口干,肝火较旺者可加天麻、石 决明、菊花、生地黄、龙胆草、刺蒺藜、
白芍;阴虚较甚,舌红少苔,脉细数弦者可选加麦冬、沙参、玄 参、生地黄、生白芍、酸枣
仁、柏子仁;气血亏虚,舌淡苔白,脉细者可选加当归、黄芪、酸枣仁、柏子 仁、熟地黄、
阿胶;湿胜者可选加泽泻、薏苡仁、藿香;胸闷胁肋不适者可加柴胡、香附、青皮、郁金、
白芍、太子参。

方解:术苓半夏汤重在治痹。
白术为君,
《本经疏 证》曰:

风寒湿痹、死肌、
痉、
疸,
不得尽谓脾病,而以术为主剂 者,则以湿为脾所主,湿能为患,固属脾气不治,一也;脾主
肌肉,介在皮毛筋骨中,痹与痉,病在肌肉 内,死肌及疸,病在肌肉外,旁病则当取中,二
也;筋骨皮毛,均非驻湿之所,惟肌肉间为可驻湿,三也 。知此,则凡痹、死肌、痉、疸之
系乎风寒湿者,皆术主之矣。白术之效,于风胜湿者为最宜,寒胜者为 差减。

此外,《别
录》也说白术

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

,《药性论》也认为白术

主大风顽痹

。茯苓健脾
化 痰,宁心安神、利水渗湿为臣,重在治湿痹。半夏为臣,取其燥湿化痰,以及和中健胃,
降逆止呕,消痞 散结等协同作用。佐以钩藤清热平肝、镇痉息风,陈皮理气化痰,枳实破气
消积、
化痰除痞,< br>远志安神、
祛痰,
羌活祛风胜湿止痛,
能解头、
颈、
项上部太 阳经痰湿痛。
本方也体现了经典古方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汤、温胆汤等方要义。

主治:头晕目眩、头昏脑涨、颈项拘急、项背酸楚之颈性眩晕症。

用法:水煎服,< br>1

1
剂,可连续服用
1

2
周。

3.
加减知柏地黄汤

组成:黄柏
10g
,知母
10g
,生地黄
15g
,山药
15g
,山茱萸
10g
,玄参
10g
,威灵仙
30g
,红花
6g
,葛根
30g
,牡丹皮
12g
,甘草
3g


方解:知柏 地黄丸始源于明
·
张景岳《景岳全书》,原名为滋阴八味丸,是由六味地黄
丸加知母、 黄柏而成。本方由知柏地黄丸加减而成,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虚火内扰,头晕耳
鸣,
失眠多梦,
颈项部酸痛不适之颈椎病。
方中生地黄滋阴清热,
山茱萸滋肾益肝,
为君药;
山药滋肾补脾,
牡丹皮泻肝火,
为臣药;
佐以知母、
黄柏清肾中伏火 、
肝火,
玄参养阴清热,
红花活血化瘀,葛根升津舒筋,威灵仙除痹止痛;甘草调和诸 药,为使。

功效:滋补肝肾,除烦降火。

主治:颈椎病症见肝肾阴虚,虚火内扰,头晕耳鸣,失眠多梦,颈项部酸痛不适。

用法:水煎服,
1

1
剂,二煎,分早晚服。

4.
颈复宁丸

组成:
肉苁蓉
15g

巴戟天
15g

骨碎补
12g

川续断
12g
生地黄
10g

鸡血藤
10g

木香
6g
,羌活
6g


方解: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 多发病,
在中医学中属

痹证

范畴,
主要由于肝肾
不足、
劳伤及颈项经脉气血受阻,
致气血亏虚,
气血瘀阻,
颈项经络失养,
引起疼痛、
麻木、
眩晕等症状。方中肉苁蓉、巴戟天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为君药 ;骨碎补、川续断补肾
强骨,
续伤止痛,
为臣药;
佐以鸡血藤、
生地 黄补血活血,
舒筋通络;
木香、
羌活行气止痛,
健脾消食,为使药。诸药共奏 补益肝肾、养血活血、理气止痛之功效。

主治:颈椎病、肩周炎所致的疼痛等症。

用法:制丸口服,
1

6g

1

2次,用开水或可加适量黄酒服。

5.
颈椎病
1
号方

组成:羌活
12g
,川芎
12g
,防风
10g
,荆 芥
10g
,蔓荆子
9g
,桂枝
10g
,藁本
9g< br>,
甘草
3g


方解:本方主治为风湿在表,其证多由汗出当 风,风湿之邪侵袭肌表所致。风湿之邪
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畅,致颈部、头部疼痛,身重。风湿在表, 宜从汗解,故以祛风胜湿
为法。方中羌活为辛苦温燥之品,其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温散寒,可祛风除 湿、通利关
节,为君药。臣以防风、藁本,入太阳经,祛风胜湿,且善止头痛。佐以川芎活血行气、祛< br>风止痛,
蔓荆子祛风止痛,
荆芥发表散风,
桂枝温通经脉,
引药至上肢 。
使以甘草调和诸药。
综合全方,以辛苦温散之品为主组方,共奏祛风胜湿之效,使客于肌表之 风湿随汗而解。

主治:颈椎病(风寒湿痹证)。

用法:水煎服,
1

1
剂。

6.
颈椎病
2
号方

组成:生地黄
10g
,地骨皮
15g
,玄参
10g
,赤芍
10g
,炒白芍15g
,当归
8g
,川芎
10g
,粉背菝葜(大通筋)
15g
,葛根
10g
,甘草
3g


方解:玄参泻 火解毒,地骨皮清虚火,为君药。生地黄、赤芍、炒白芍凉血滋阴、活
血通络,
为臣药。
佐以当归、
川芎行气活血化瘀,
大通筋祛风湿、
通络止痛,
葛根解痉止痛、
引药至颈项。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组合,具滋阴凉血、舒筋活血通络等作用。

主治:颈椎病(阴虚火旺证)。

用法:水煎服,
1

1
剂。

7.
颈椎病
3
号方

组成:半夏
10g
,泽泻
10g
,黄芪
15g
,天麻
12g
,神曲
1 0g
,茯苓
20g
,苍术
8g

陈皮
6g
,当归
8g
,川芎
8g
,甘草
3g


方 解:方中黄芪、白术补脾胃,养元气,为君药;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
化痰饮,为臣药;佐以 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陈皮理脾胃、助消化,当归、川芎行气
活血通络;甘草调和诸药,为使。配 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行气活血之功
效。

主治:颈椎病(痰湿阻络证)。

用法:水煎服,
1

1
剂。

8.
颈椎病
4
号方

组成:黄芪
15g
,葛根
10g
,蔓荆子
9g
,白芍
10g
,升麻
5 g
,当归
10g
,川芎
10g

炙甘草
3g


方解:《医方集解》曰:

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 ,使冲和之气不
能上升,
故目昏而耳聋也。

李东垣曰:

医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
治标不治本,
是不明理也;
足太阴、阳明、少阴、厥阴药也, 十二经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因饮食劳役,脾
胃受伤,心火太盛,则百脉沸腾,邪害空窍矣。

方中黄芪甘温,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葛
根、升麻、蔓荆子轻扬升发,能入阳明,鼓 舞胃气,上行头目,中气既足,清阳上升,则九
窍通利,耳聪而目明矣,为臣药;佐以白芍敛阴和血,当 归、川芎行气、活血通络;甘草和
脾胃,调和诸药,为使。

主治:颈椎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证)。

用法:水煎服,
1

1
剂。

9.
颈舒片

组成:葛根、川芎、桂枝、白芍、桑枝、天麻、威灵仙、羌活 、鸡血藤、制马钱子、
甘草。

方解:葛根、桂枝、白芍解肌舒筋,为君药;川芎、鸡 血藤、天麻行气、活血、通络,
为臣药;
佐以羌活、
威灵仙、
制马钱子祛风湿 、
利关节、
止痹痛,
桑枝清热活血、
引药上行;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合用,共奏解肌舒筋、祛风通络、行气止痛之功。

主治:颈椎病、颈背肌筋膜炎、肩周炎等筋肌、经络痹证。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5: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303.html

颈椎病方剂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