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根
药材名称:
葛根
拼音名称:
GEGEN
别名:
葛署、粉葛、野葛、野葛藤、葛条、粉葛滕、甘葛
科属:
本品为豆科植物粉葛的根。
产地:
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 、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
广西、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 甘肃等地。
性味:
[
性味、归经
]
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效: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中成药:
共有
334
种中 成药使用葛根
:
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葛根
素滴眼液注射用葛根素复 方青蒿安乃近片葛根素滴眼液葛根素注射液参苏丸抗
脑衰胶囊利脑心胶囊等。
应用:
1
、表证发热,项背强痛。本品甘辛性凉,轻扬 升散,具有发散解表,解肌
退热之功。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本品。治疗风热感冒、
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辛凉解表药同用。若风寒感冒,
邪郁化热,发热重 ,恶寒轻,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口微渴,苔薄黄,常配伍
柴胡、黄芩、白芷、羌活等药;若治疗风寒感 冒,表实无汗,恶寒,项背强痛
者,常与麻黄、桂枝等同用;若表虚汗出,恶风,项背强痛者,常与桂枝 、白
芍等配伍。
2
、麻疹不透。本品辛凉,有发表散邪,解肌退热 ,透发麻疹之功,故可用
治麻疹初起,表邪外束,疹出不畅,常与升麻、芍药、甘草等同用;若麻疹初< br>起,已现麻疹,但疹出不畅,见发热咳嗽或乍冷乍热者,可配伍牛蒡子、荆芥、
蝉蜕、前胡等同用 。
3
、热病口渴,阴虚消渴。本品甘凉,于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脾胃清阳之 气,
而又生津止渴作用。治热病伤阴,常与芦根、天花粉、知母等同用;治疗消渴
证属阴津不足 ,可与天花粉、鲜地黄、麦门冬等清热养阴生津药物同用;若内
热消渴,口渴多饮,体瘦乏力,气阴不足 者,可配伍乌梅、天花粉,麦冬、党
参、黄芪等药。
4
、热泄热痢 ,脾虚泄泻。本品味辛升发,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
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故可用治表证未解, 邪热入里,身热,下痢臭秽,肛门
有灼热感,苔黄脉数,或湿热泻痢,热重于湿,常与黄芩、黄连、甘草 同用;
若脾虚泄泻,常配伍人参、白术、木香等药。
此外,葛根能 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能较
好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故临床常 用治高血压病颈项强痛。
用法用量:
煎服,
9
~
15G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br>
注意事项:
有文献记载,夏日表虚、胃寒患者慎用,且不可多服。
采收加工:
春、秋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片,晒干或烘干。
炮制工艺:
葛根: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及时 切片,晒干。煨葛
根:先以少量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后,将葛根片倒入,上面覆盖剩下的麸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4: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289.html
-
上一篇:葛根的现代应用药理价值和药性
下一篇:刘渡舟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