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方歌括整理
一、桂枝汤类:
1
、
桂枝汤
: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红枣十二甘二两,解肌还籍粥之功。
( 大芍草姜枝)
。
2
、
枝枝加葛根汤
:
葛根四两走 经输,桂枝桂芍减一两,项背几几反汗濡,加来此味妙相须。
3
、
桂枝加附 子汤
:
太阳发汗漏不止,四肢微急难曲伸,其人恶风小便难,桂枝加附一枚安。
(桂枝 汤加附子一枚)
。
4
、
桂枝加桂汤
:
气从脐逆号 奔豚,汗为烧针启病源,只取桂枝汤本味,再加二两桂枝论。
(桂枝汤加桂枝二两)
。
5
、
6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 阴弥要急除,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一枚安。
7
、
8
、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
桂枝倍芍转输脾,泄满升邪止痛宜,大实痛因反下误,黄加二 两下无疑。
9
、小建中汤
:
建中即是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饴 取一升六两芍,悸烦腹痛有奇长。
(桂枝汤倍芍药一升饴)
。
10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
下后喘生及喘家,桂枝汤外更须加,朴加二两五十杏,此法微茫未有涯。
11
、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
汗后身疼 脉反沉,
新加方法轶医林,
方中姜芍还增一,
三两人参义蕴深。
1 2
、桂枝麻黄各半汤
:
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符,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 痒均驱。
13
、桂枝二麻黄一汤
:
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 行,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
14
、桂枝二越婢一汤
:
桂芍麻甘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俱,膏铢廿四四枚枣,要识无阳旨各殊。
(桂枝加麻膏)
。
15
、
桂枝去桂加苓术汤
:
术芍苓姜三两均,枣须十二效堪珍,
炙甘二两中输化,
水利邪除立法新
(桂枝加令术各三两)
。
16
、桂枝甘草汤
:
桂枝炙草取甘温,四桂二甘药不烦,叉手 冒心虚已极,汗多亡液究根源。
17
、桂枝甘草龙牡汤
:
一桂二甘 不雷同,龙牡均行二两通
,
火逆下之烦躁起,交通上下取诸中。
18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牡救逆汤
:
桂枝去芍已名汤,蜀漆还加龙牡藏,五牡四龙三两漆,能疗 火劫病惊狂。
19
、苓桂草枣汤:
八苓桂草四两均,枣推十五扶中土。
二、麻黄汤类:
1
、麻黄汤
:
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 效堪夸,喘而无汗头身痛,温复休教粥到牙(麻子草杏仁)
。
2
、麻杏石甘 膏汤
:(
四两麻黄八两膏,二甘五十杏同熬
)
,须知禁桂为阳盛,喘汗全凭热 势操。
3
、大青龙汤
:
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 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麻黄姜枣膏)
。
4
、小青龙汤
:麻桂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要记牢,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若渴去夏取蒌根,三两来加功
亦壮;微利去麻加荛花,熬赤取如鸡子样;若噎去麻炮附加,只用一枚功莫上;麻去再加四两苓,能 除尿短小腹
胀;若喘除麻加杏仁,须去皮尖半升量。
(麻子姜药甘心夏桂)
。
5
、麻黄附子细辛汤
:
麻黄二两细辛同,附子一枚力最雄,始得少阴反发热,脉沉的证 奏奇功。
(麻细2两附1枚)
。
6
、麻黄附子甘草汤
:
甘草麻黄二两佳,一枚附子固根荄
,
少阴得病二三日,里证全无汗岂乖。
(麻甘二两附一枚)
。
7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
黄病姜翘二两麻,
一升赤豆梓皮夸,< br>枣须十二能通窍,
四十杏仁二草佳
(麻杏三赤连翘桑白皮)
。
三、葛根汤类
:
1
、葛根汤:
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 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桂枝加葛麻)
。
2
、葛根黄芩 黄连汤
:二两连芩与炙草,葛根八两论中谈,喘而汗出脉兼促,误下风邪利不堪
(
芩连 葛草)
。
3
、葛根加半夏汤
:
二阳下利葛根夸,不利旋看 呕逆嗟,须取原方照分两,半升半夏洗来加。
四、柴胡汤类方:
1
、小柴胡汤
:
柴胡八两少阳凭,红枣十二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有奇能(芩夏大 人草姜胡)
。
胸烦不呕除夏参,蒌实一枚应加煮;若渴除夏加人参,合前四两五钱与 ,蒌根清热且生津,再加四两功更巨。腹
中痛者除黄芩,芍加三两对君语;胁下痞硬大枣除, 牡蛎四两应生杵;心下若悸尿不长,除芩加茯四两侣;外有
微热除人参,加桂三两汗休阻;咳 除参枣并生姜,加入干姜二两许,五味半升法宜加,温肺散寒力莫御。
2
、大柴胡汤
:
八柴四枳五生姜,芩芍三分二大黄,半夏半升十二枣,少阳实证下之良。
(芩将军枳 药半胡枣姜)
。
3
、柴胡桂枝干姜汤
:(
八柴二草蛎干姜
,
芩桂宜三括四尝
),
不呕渴烦头汗出
,
少阳枢病要精详。
4
、柴胡桂枝汤
:(
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汤入复方全
)
,阳中太少相因病,偏重柴胡作仔肩。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br>参芩龙牡桂丹铅,芩夏柴黄姜枣全,枣六余皆一两半,大黄二两后同煎。
6
、 柴胡加芒硝汤
:(
小柴分两照原方,二两芒硝后入,误下热来日哺所,补兼荡涤有奇长。
五、栀子汤类:
1
、栀子豉汤
:
山栀香豉治何为,烦 恼难眠胸窒宜,
(
十四山栀四合豉,先栀后豉法煎奇
)
。
2
、
3
: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
:
栀豉原方效可夸,
(
气羸二两炙甘加,五两生姜治呕家
)
。
4
、栀子干姜汤
:(
十四山栀二两姜
)
,以丸误下救偏方,微烦身热君须记,辛苦相需尽所长 。
5
、栀子厚朴汤
:
厚朴四两枳四枚,
(
十四山 栀心烦除、止烦泄满效均兼
)
。
6
、栀子柏皮汤
:
里郁业经向外驱,身黄发热四言规,草须一两二黄柏,十五枚栀不去皮。
(一草二黄十五栀)
。
7
、
枳实
栀子豉汤
:
一升
香
豉枳三枚,十四山栀复病该,浆水法煎微取汗,食停还籍大黄开。
(
枳
栀豉均)
。
六、四逆汤类:
1
、四逆汤
:
生附一枚两半姜,二两炙甘少阴方,建功姜附如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附甘姜)
。
2
、四逆加人参汤
:
四逆原方主救阳,加参一两救阴方,利虽已止知亡血,须 取中焦变化乡。
3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
三两 辛归桂芍行,枣须廿五脉重生,甘通二两能回厥,寒入吴萸姜酒烹。
4
:通脉四逆汤
:
一枚生附草姜三,招纳亡阳此指南,外热里寒面赤厥,脉微通脉法中探。
(一附二草 三干姜?)
。面赤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4:5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