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第六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11:52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痔疮肛裂怎样治疗)
第六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发生发展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调
控肿瘤细胞增殖、生存和凋亡、血管生成、肿瘤转移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是
NSCLC
治疗的重要靶
点之一。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的靶 向药物包括小分子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
和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等)
。小分子 药物已作为晚期
NSCLC
的二、三线治疗方案广泛用于临
床,
EGFR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
NSCLC
同样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EGFR
抑制剂

EGFR TKIs
无论是小分子药物还是单克隆抗体,
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常见不良反 应有皮肤毒性和腹泻,罕见不良反应有间质性肺炎、肝功能异常、口腔炎、脱发、口腔
干燥等,无威胁患 者生命的血液学毒性。与化疗毒副反应的处理措施不同,应用此类药物出现不良
反应并非停药的指征,反 而是肿瘤对靶向药物敏感的临床信号。许多研究发现皮疹与
EGFR TKIs

疗的 疗效相关,
中重度皮疹患者总体生存明显优于轻度或无皮疹的患者。
因此,
正确处理< br>EGFR TKIs
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第一节

皮肤毒性

皮肤毒性是最常报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2/3
左右,常见反应包括痤疮样皮疹、甲沟炎及甲
裂、毛发改变、皮肤干燥、超敏反应、 粘膜炎等(表
1


EGFR TKIs
的皮肤毒性
/皮疹不属于过敏反
应,而是皮肤
EGFR
受到抑制的结果。正常上皮和滤泡角细胞 存在
EGFR
表达,
EGFR
在上皮细胞
增殖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 用,它可以剌激表皮细胞生长,抑制其分化,保护细胞抵抗紫外线相关
损伤,抑制炎症并加速创面愈合。 有证据提示
EGFR
表达或活性改变可伴有上皮异常增生和分化;
皮肤毒性的机制还包 括上皮角化过度和滤泡阻塞或炎症性反应。


1

EGFR TKIs
相关性皮肤毒性反应

不良事件

性状

脓疱状病变,
伴有瘙痒
/
触痛

发生率

60

80%
持续治疗

治疗后
1

3
周出现

3

5
周达到高峰

停药
4
周内消退

但在不停止治疗的情况下可
能自发性增大或缩小,以及
进展或缓解

甲沟炎或甲裂

痛性甲周肉芽形成
或脆性
6

12%
化脓性肉芽样改变,
伴有红
斑,
肿胀和外侧甲裂和
/
或指
(趾)端丛样病变
毛发改变

脱发以及头皮和四
肢毛发
更加卷曲,冗细,易碎, 睫
毛粗长和卷曲,面部多毛

皮肤干燥

超敏反应

粘膜炎

弥漫性蜕皮

4

35%
皮疹后出现

首次给药第
1
天出现

mAbs


治疗期间出现,与剂量和方
案无关,无需特别治疗措施
即可缓解

一、
皮疹


EGFR
TKIs
引起的皮疹通常 为痤疮样皮疹,呈丘疹脓疱样改变。皮疹的发生率随研究和药物而
异,在
BR.21
研 究中,皮疹发生率为
79%
,多为轻中度,
3
级和
4
级皮疹 发生率分别为
8%

1%

单抗皮疹发生率相对较高,在
F LEX
研究中,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痤疮样重度皮疹的发生率
面红,
荨麻疹以及 过敏反应

2

3%
轻到中度粘膜炎、
口腔粘膜
2

36%
炎、阿弗他溃疡

5

6%
治疗后
2

4
月开始

停药后持续数月


开始时间不定,
治疗第
7

10
周或数月之后出现

皮疹
(丘疹脓疱性)

单形性红斑丘

疹,水疱或

10%
,而单纯化疗组
<1%
。皮疹似乎是药物剂量依赖性的,高剂量时, 皮疹的发生率高,且较重。

IDEAL1

2
的研究中,
500mg
吉非替尼组皮疹发生率显著高于
250mg
的吉非替尼组。
皮疹 通常
累及皮脂腺丰富、暴露于阳光的部位包括颜面部(前额、鼻子、下颌、颊部)
、上胸部、背 部、头皮、
腹部、臂部和腿部;而手掌和脚掌通常幸免。
EGFR TKIs
性皮疹与 痤疮具有不同的组织学改变,前
者主要为脓疱样,
不伴有粉刺,
皮脂腺通常不受影响。
皮疹通常在
EGFR TKIs
治疗后
1
周左右发生,
2< br>-
3
周达到高峰。
皮疹的发生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感觉障碍伴皮肤红斑
(第
0-1
周)

丘疹脓疮疹
(第
1
-< br>3
周)
,结痂(第
3-5
周)及红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第
5 -8
周)
。皮疹反应是可逆的,通常在停

4
周内完全恢复,不留下 疤痕。东亚人群皮疹发生率稍高于白种人,但重度皮疹发生率相似。皮
疹可引起明显的疼痛和瘙痒,并影 响美观;呈现出剌痛、烧灼感、刺激感、眼睛干燥与疼痛和睡眠
障碍等临床表现。

免 疫组化研究发现,
在正常皮肤组织中,
磷酸化
EGFR
在上皮基底层及基底上 层高表达,
丝裂原
活化蛋白激酶

MAPK

在基底层高表 达。

EGFR TKIs
治疗可抑制基底角化细胞中
EGFR
磷酸 化,
并减少
MAPK
的表达,从而导致角质化细胞的生长抑制,分化及异常迁移。体外 研究显示以上改变
同时伴有炎症趋化因子的释放,从而诱导白细胞积聚,进而释放蛋白酶类介质导致角质 细胞凋亡。
大量凋亡细胞在真皮层下蓄积,进一步导致皮肤损伤。

二、色素沉着



为斑片状皮肤变暗。
EGFR
TKIs
引起的色素沉着是炎症性的,通常见于丘疹脓疱性皮疹,皮肤
炎症或其它原因如湿疹 之后。随着
EGFR TKIs
治疗的持续,色素沉着似乎缓慢进展。产生色素沉着
的 机制目前不明,有人认为
EGFR TKIs
引起的黑素细胞功能改变或炎症后的过程,引起色 素转运至
基底角细胞或皮肤巨噬细胞增加;另外有人认为接触阳光会加重这个状态。色素沉着目前缺乏有 效
的治疗方法,建议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三、浅表毛细血管扩张症


EGFR
TKIs
治疗时,可出现浅表毛细血管扩张,使皮肤呈红色区域 ,主要是丘疹脓疱性皮疹反
应的晚期表现。通常见于面部、耳廓及其后、胸部、背部和肢体。它的发生是 由于结缔组织破坏或
上皮发芽超出坏死角细胞引起的支持组织丧失。这种状态随着时间而消退,有时留下 色素沉着。

四、干燥症和瘙痒症



皮肤干燥在接受
EGFR TKIs
治疗的患者中相当常见。它的典型表现为皮肤干燥 、脱屑和皮肤瘙
痒,尤其多发于肢体和丘疹脓疱性皮疹区域;发生率在
7-35%
左右 ;而瘙痒发生率为
8-35%
。它通
常发生于
EGFR TKIs
治 疗后
2-3
月间,通常持续数月。干燥症见于指端、脚趾和脚后跟,可以继发
金黄色葡 萄菌感染,伴有急性渗出性皮炎和黄色结痂。干燥症在年长、既往接受过化疗和存在过敏
性湿疹史的患者 中较重,并可以转变成慢性皮脂缺乏性湿疹。

EGFR
在维持上皮通透性屏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EGFR TKIs
引起 角细胞分化异常,上皮角质层
和皮脂腺功能受到破坏,从而使得上皮丧失保留水份的能力。瘙痒症也是上 皮干燥的结果,是通透
屏障异常后的主要表现。

五、毛发生长和颜色异常



长期
EGFR TKIs
治疗可引起毛发的异常。
EG FR
在上皮、汗腺和头发滤泡中表达,其中以上皮
基底层和头发滤泡外根梢表达水平最高。EGFR
表达与角细胞增殖呈负相关,有证据显示角细胞分
化和成熟是受
EGFR
调控。动物实验提示
EGFR
信号在头发滤泡和皮肤正常发育和分化方面发挥关
键作用。
EGFR TKIs
治疗前后皮肤活检病理结果示角质层发生明显改变,变薄,变致 密;在头发滤
泡中有明显的角质聚集
,
扩张的漏斗腺中有微生物的存在。这些改变可能 是末端角细胞分化异常的结
果。有人认为上调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p27Kip1(负性生长调节因子)可能是吉非替尼影
响毛发滤泡和上皮平衡的机制之一。


EGFR TKIs
性毛发异常包括炎症、非疤痕脱发、异常毛发生长、眉毛和眼睫毛变粗和面 部多毛
症。
EGFR TKIs
治疗后,患者毛发生长缓慢、变细、变脆和变卷,可见 到非疤痕性轻度脱发,常发
生于头皮、上肢和腿部。睫毛粗长症定义为睫毛变长、变粗、变硬、变卷和色 素改变等,通常引起
视觉不适。多毛症见于女性面部和口唇部。对于脱发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影响美观 而严重的面部
毛发增加可采用石蜡脱毛或激光来去除。

六、甲周炎和指甲改变



甲周炎和指甲改变属于
EGFR TKIs
治疗后的晚期事件,通常影响手指和脚趾。 甲周炎发生率为
12

16%
,典型见于服药4-8周左右出现,伴有明显的 疼痛。指甲改变有指甲生长缓慢、变脆,
有时断裂;它可以累及任何手指或脚趾;有时会妨碍患者体力劳 动或影响穿鞋。

甲周炎的发病机制不明。
组织学检查示肉芽肿组织,
伴有明 显的毛细血管充血和弥漫性炎症细胞
浸润,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和一些中性粒细胞等。有时可培养出金 黄色葡萄球菌。甲周炎可以自
行缓解,停用
EGFR TKIs
后数天内消失。

指甲下灶性出血是甲床的小区域出血,较少见,可呈线样红 色或红黑色,似木刺。它们的形态、
颜色、分布和发生率多变,可伴有疼痛。

七、皮疹的临床意义

EGFR TKIs
性皮疹除影响患者外观和少部分患 者生活质量外,皮疹严重程度与药物疗效明显相
关。
多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皮疹的出现及其严重 程度可能是
EGFR
TKIs
临床获益的标志
,
尤其在厄洛
替尼治疗中此种相关性得到广泛研究。
一项厄洛替尼治疗
57
例晚期
NSC LC
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0
度皮疹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
1.5
个月,
1
度及
2

3
度皮疹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8 .5
个月及
19.6
个月(
p<0.05

。随后两项Ⅲ期 临床试验:厄洛替尼治疗含铂方案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BR21

及厄洛替尼联 合吉西它滨一线治疗胰腺癌(
PA.3

,
进一步证实皮疹与总生存(
OS
)显著相关性:在
BR21
研究中,与无皮疹患者相比,
1
度 及
2
度以上皮疹者总体生存明显延长(
HR:0.41,P<0.001;
HR:0.29,
P<0.001

;而在
PA.3
研究 中,出现中
-
重度皮疹与总体生存及无病进展生存期
(
PFS)
明 显
相关(
P<0.001

,被认为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TRUST
试验台湾地区中期分析结果亦显示无皮疹及
1
度皮疹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
1 8.0
周,

2
度以上皮疹者
36.0


p<0.0001


比较西妥昔单抗联
合伊立替康与西妥昔单抗单药治疗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关键性随机Ⅱ期试验中,西妥昔单抗治疗后出
现皮肤反应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未出现 皮肤反应的患者(联合组
25.8% Vs 6.3%

p=0.0005
;单
药组
13.0% Vs 0%
。另一项比较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
/
复发性头颈部肿瘤的Ⅲ期随机临
床试验亦显示出现皮肤反应患者的生存期要优于无皮肤反应者,虽然未达统计学差异。

皮疹与生存期相关性的结论仍有待更多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的证实,但是需要提醒的
是治疗中 无皮疹发生并不意味着
EGFR TKIs
无效。

八、分级
皮肤毒性的分级和评价是比较皮肤毒性反应并确定治疗反应的基础,但是皮疹的分类与定义随
研究而 异。
通常皮肤毒性
/
皮疹采用
NCI

CTCAE
分级系统来评价。
NCI

CTCAE 2.0
版本是根据体
表面积大小来分级的;但可能不适用于
EGFR TKIs
所致皮肤毒性的严重程度的评价,它需要根据局
部强度和严重程度,
而不是单纯根据皮疹范围 来评定确定。
NCI

CTCAE3.0
版本将痤疮样皮疹作为
一个 单独分类,根据干预需要进行分级。但是这个分级仍然属于主观性的,不同医生间评价结果存
在差异(表
2

。另一个分级标准是根据病人症状来进行的。

中国专家组推荐 在
NCI

CTCAE3.0
版本基础上进行简化,
根据皮肤损害的 范围,
有无主观症状、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与否及有无继发感染来评定,使之更好地指导临床的分 级治疗,并将皮肤毒性分

3
级(图
1,

2
)< br>。

I
级(轻度)
:范围较局限(如丘疹脓疮疹病变范围主要局限于头 面部和上躯干部)
,几无主观症状,
对日常生活不产生影响,不伴有继发性感染。
< br>II
级(中度)
:范围比较广泛,主观症状轻微;对日常生活产生轻微影响,无继发感染 征象。

III
级(重度)
:范围广泛,主观症状严重,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 ,有继发感染的可能。


6-1


表2.
NCL-CTCAE
标准(
3.0
版)

E GFR1
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分级

不良事件

1


2




状但


响日常生活

3


影响日常生活

4




5




皮肤干燥

无症状

指(趾)甲
脱色、褶皱、
改变

瘙痒

点蚀


(趾)
甲部分





或完全掉落,

活,继发甲沟
床疼痛


严重或广泛,
影响日常生活





轻度或局部

严重或广泛







痒其


严重而广泛的
随症状的斑、


伴随
症状
红皮症或斑、
广



疹或红斑

皮疹
/
脱屑


斑、
丘疹
丘疹或疱疹;
脱、溃疡性或
死亡


局部脱屑或其
或红斑

脱屑面积
>50%
大疱性皮炎



害的


体表面积

<50%
体表面积

皮疹:痤疮
/痤疮样

伴有疼痛、瘢
毋需干预

需干预

痕性毁容、溃
疡或脱屑

重度



死亡

皮肤病学
/
轻度

皮肤
-
其他


中度

危及生命、致
死亡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1: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000.html

第六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的相关文章

第六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