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叶性肺炎
-
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患者杨某, 男,
20
岁,学生。酗酒后遭雨淋,于当天晚上突然起病,寒颤、高热、呼吸困
难、胸 痛,继而咳嗽,咳铁锈色痰,其家属急送当地医院就诊。听诊,左肺下叶有大量湿性
啰音;触诊语颤增强 ;血常规:
WBC
:
17X10
9
/L
;
X
线检查,左肺下叶有大片致密阴影。
入院经抗生素治疗,病情好转,各种症状逐渐消失;
X< br>线检查,左肺下叶的大片致密阴影缩
小
2/3
面积。病人于入院后第
7
天自感无症状出院。冬季征兵体检,
X
线检查左肺下叶有
约
3cmX 2cm
大小不规则阴影,周围边界不清,怀疑为
“
支气管肺癌
”
。在 当地医院即做左
肺下叶切除术。病理检查,肺部肿块肉眼为红褐色肉样,镜下为肉芽组织。
分析题:
1
、患者发生了什么疾病?为什么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好?
2
、患者为何出现高热、寒颤、白细胞计数增多?
3
、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咳铁锈色痰?
4
、左肺下叶为什么会出现大片致密阴影?
5
、怀疑左肺下叶的< br>“
支气管肺癌
”
在病理检查后确诊为什么病变?是如何形成的?
参考答案:
1
、大叶性肺炎。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肺泡内弥漫性纤维蛋白 渗出性炎,细菌繁殖快,不
破坏肺泡壁结构,患者多为青壮年。
2
、细菌感染繁殖并释放毒素引起。
3
、肺泡腔内渗出的红细胞被 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含铁血黄素混入痰中,使痰液呈铁
锈色。
4
、肺泡腔内渗出大量纤维素、大量红细胞或大量嗜中性粒细胞等,使病变肺叶实变。
5
、是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肺肉质变。
肺泡腔内渗出的嗜中性粒细胞过少,渗出纤维 蛋白
过多,肉芽组织长入病变肺组织,发生机化,病变肺组织呈褐色肉样。
小叶性肺炎
--
病例分析
病史摘要
患儿,男,
3
岁。因咳嗽、咳痰、气喘
9
天、加重
3
天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
39
℃,脉搏
165
次
/min
,呼吸< br>30
次
/min
。患者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周围青紫,神萎,鼻翼扇动。< br>两肺背侧下部可闻及湿性啰音。
心率
165
次
/min
,心音钝,
心律齐。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
24×
10
9
/L
,分类:嗜中性粒细胞
0.83
,淋巴细胞
0. 17
。
X
线胸片:左右肺下叶可
见灶状阴影。临床诊断:小叶性肺炎、心力衰 竭。入院后曾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但病情逐
渐加重,治疗无效死亡。
尸检摘要
左右肺下叶背侧实变,切面可见粟粒大散在灰黄
*色病灶。有处病灶融合成蚕豆大,边界不
整齐,
略突出于表面,
镜下病变呈灶状分 布,
病灶中可见细支气管管壁充血并有嗜中性粒细
胞浸润,
管腔中充满大量嗜中性粒细 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
病灶周围的肺泡腔内可见浆液和
炎细胞。
讨论
1
.你是否同意临床诊断?根据是什么?死因是什么?
2
.根据本例病变特点与大叶性肺炎如何鉴别?
3
.根据病理变化 解释临床出现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湿性啰音及
X
线影象等表
现
1
、病理解剖诊断:
小叶性肺炎
。依据:小儿;咳嗽、咳痰、气喘、呼吸急促 、口周围青紫、
鼻翼扇动;两肺湿性啰音;白细胞升高;
X
线片所见。死亡原因:呼吸 衰竭。
2
、小叶性肺炎:化脓性炎;大叶性肺炎:纤维素性炎
3
、支气管腔内有渗出物并刺激支气管粘膜→咳嗽、咳痰;病灶细支气管及肺泡腔多量渗出
物→肺 泡通气量减少及换气障碍→呼吸困难、
发绀;
病变区细支气管及肺泡腔渗出液→湿性
啰 音;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
病灶大小不一散在分布→
X
线左右肺下叶 可见灶状阴
影
慢性支气管炎
-
病例分析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
60
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1
年,伴气促、心悸
3
年,下肢水肿
2
年,腹胀
3< br>月入院。
11
年前感冒后发热、咳嗽、咳脓痰。以后每逢冬春季常咳嗽、咳白色泡沫痰, 有
时为脓痰,反复加重。
3
年来,在劳动或爬坡后常感心悸、呼吸困难。
2< br>年前开始反复下肢
凹陷性水肿。
3
月前受凉后发热、
咳嗽加重,
咳脓痰,
心悸气促加剧并出现腹胀,
不能平卧,
急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
37.4
℃,脉搏
98
次
/min
,呼吸
28
次< br>/min
,血压
102/79mmHg
。
慢性病容,端坐呼吸,嗜睡, 唇及皮肤明显发绀,颈静脉怒张,吸气时胸骨及锁骨上窝明显
凹陷,桶状胸,呼吸动度降低,叩诊呈过清 音,双肺散在干湿啰音。心率
98
次
/min
,心律
齐,心浊音界缩 小。腹部膨隆,大量腹水征,肝在肋下
7.5cm
,较硬,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 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98g/L
,白细胞
6.7×
10
9
/L
,其中嗜中性粒细胞占
0.89
,淋巴
细胞
0.11
。入院后病人突然抽搐,极度烦躁不安,继之神志不清,心率增到
156
次
/min< br>,抢
救无效死亡。
尸检摘要
左右胸腔积液各< br>200m1
,腹腔积液
2000ml
呈淡黄
*
色,透明,比重
1.012
。双肺各重
750g
,
体积增大,极度充气膨胀,切面见 双肺散在灶性实变,呈灰白色,部分呈灰白与暗红相间,
且以双肺下叶为甚。镜下见双肺未稍肺组织过度 充气、扩张,肺泡壁变薄、部分壁断裂;灶
性实变区见充血,
肺泡内及细支气管腔内有浆液、< br>嗜中性粒细胞充填,
部分上皮细胞坏死脱
落;
支气管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增多,
部分鳞状上皮化生,
个别管腔内见黏液或渗出物形成
的栓子,管壁黏液腺增多并肥大, 管壁软骨灶性钙化及纤维化,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和
少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心脏重
300 g
,右心室壁厚
0.35cm
,右心腔明显扩张,肉柱及乳头
肌增粗变扁,< br>肺动脉圆锥膨隆,
左心及各瓣膜未见明显病变。
心源性肝硬化。
其他脏器变性、
淤血。
讨论
1
.根据主要临床表现,作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2
.该患者的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3
.请用尸检发现解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一、病理解剖诊断
(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右心功能衰竭;
1
.慢性支气管炎。
2
.肺气肿。
3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伴右心功能衰竭。
(
1
)心源性肝硬化。
(
2
)其他脏器淤血、变性。
(
3
)多浆膜腔积液。
(二)双肺支气管肺炎
二、死亡原因:多器官衰竭
中央型肺癌
-
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患者
男
52
岁,某公司 职员。颈、腰椎等部位疼痛两月余。两月前,发现颈、腰部酸胀疼
痛,临床考虑为慢性腰肌劳损,服止痛 药物可缓解。之后,疼痛逐渐加剧,经服药按摩稍可
缓解。
在治疗过程中,
患者出现咳 嗽、
咯出血丝。
该患者既往体健,
嗜烟酒。
X光检查发现:
颈部及腰 部椎骨有骨质破坏;左肺门处见
5×
5cm
的占位性病变。
分析题::
1.
该患者可能患的是什么病?
2.
颈、腰椎骨的病变性质如何?镜下的病理改变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
左肺癌(中央型肺癌)
2.
颈 、
腰椎骨的病变为转移性癌。
镜下为鳞形细胞癌,
癌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
排 列呈巢状,
可见
细胞间挢及角化珠。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
一
)-
病例分析
病史摘要
患者,男,
38
岁,医生。突然上腹剧痛,并 放射到肩部,呼吸时疼痛加重
3
小时,急诊人
院。
20
多年前开始上 腹部疼痛,以饥饿时明显,伴返酸、嗳气,有时大便隐血(
+
)。每年
发作数次,多在 秋冬之交和春夏之交,或饮食不当时发作,服硷性药物缓解。
5
年前疾病发
作时解柏油 样大便,人软,无力,进食后上腹痛加剧,伴呕吐,呕吐物为食物,经中药治疗
后缓解。人院前
3
天自觉每天
15
时~
16
时及
22
时上腹不适, 未予注意。人院前
3
小时突
然上腹部剧痛,放射到右肩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人院。
体格检查
脉搏
110
次/
min
,血 压
13
.
3
/
8kPa
。神清,呼吸浅快,心肺(
-
),腹壁紧张,
硬如木板,全腹压痛,反跳痛。腹部透视:双膈下积气。临床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
穿孔。急
诊手术。行胃大部切除术。
分析题:
1
.你同意临床诊断吗?为什么?
2
.若在十二指肠溃疡处作一组织切片,镜下可见哪些病理变化?
3
.用病理学知识解释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所发生的并发症。
参考答案:
1
、同意。病史;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表现为
饥饿痛、 午夜痛;
反酸、喛气;餐后疼痛加剧、
伴呕吐;突然上腹痛、板样腹、上腹部压痛、反跳痛;< br>腹部透视双膈下积气
。以上内容均支
持该诊断。
2
、镜下病 变:由内向外分
4
层:渗出层、坏死组织层、肉芽组织层、瘢痕层。瘢痕组织中
的小动 脉常发生增殖性动脉内膜炎;
溃疡底部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变性断裂,
神经纤维断
端 呈小球状增生而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或后壁。
溃疡小, 直
径多在
1cm
以内。形态与胃溃疡相似。
3
、
酸胃酸刺激后幽门括约肌痉挛
→
反酸呕吐
;胃内容物排出困难使食物在胃内发酵及消化
不良
→
喛气;溃疡底部毛细血管破裂
→
大便隐血
(+);穿孔
→
上腹部突然疼痛;穿孔胃内容
物流出
→
急性弥漫性腹膜 炎
→
腹壁紧张,
硬如木板,全腹压痛,反跳痛;
穿孔气体溢出
→双
膈下积气。
门脉性肝硬化
-
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患者,男,
61
岁,退休工人。突然呕血
1< br>小时入院。患者去年
7
月份在某医院诊断为
“
肝硬
化失代偿期
”
,患者于
1
小时前进食晚餐后出现恶心,呕出鲜红色血液,量约
3 00ml
,无血
凝块。伴头晕、心悸、口干。入院后又呕鲜血约
500ml
, 头昏、乏力,次晨共解柏油样便
2
次,每次约
150g
。患者有乙肝病史多年 ,确诊
“
肝硬化
”1
年余。入院体检:体温
36.9
℃,
脉率
80/min
,呼吸
22/min
,血压
105/70mmHg
,慢性病容,颈侧见
2
处蜘蛛痣,巩膜清,
有肝掌、
腹膨软,
肝肋下未及,
脾肋下
3cm< br>,
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实验室检查:
肝肾功能:
总蛋白
48 .1g/L
,白蛋白
27.6g/L
,球蛋白
20.5g/L
,A/G 1.3
,总胆红素
27.9μmol/L
,直接胆
红素
8.5μmol/L
,谷丙转氨酶
120U/L
,尿素氮
8.10mmol/ L
,肌酐
120μmol/L
,葡萄糖
7.60mmol/L
。乙肝 标志物测定
(ELISA
法
)
:
HBsAg
阳性、
HBcAg
阳性、
抗
HBc
阳性。
胃镜:
食管中下段静脉中
-
重度曲张。
B
超: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中等量腹水。腹水常规为漏出液。腹水病理:未见癌细胞。住院后因再次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分析题::
1
、根据提供的病史及检查结果,你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
2
、肝硬化的概念,了解发病机制?
3
、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如何?叙述其临床病理联系。
参考答案:
1
、门脉性肝硬化;依据:病史;呕血、柏油样便;蜘蛛痣、肝 掌、脾大、腹水;实验室检
查、乙肝标志物测定、胃镜、
B
超所见。
2
、略
(
见
门脉性肝硬化
)
。
3
、肉眼:早中期体积正常或稍大,质地稍硬;后期变小、变硬;表面小结节、呈黄褐色或
黄绿 色。镜下:形成假小叶。门脉高压症:脾肿大、胃肠淤血、腹水、侧支循环形成;肝功
能不全:性激素紊 乱
(
肝掌、蜘蛛痣等
)
、出血倾向、黄疸、肝性脑病。
慢性重型肝炎
-
病例分析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9:1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680.html
-
上一篇:母婴护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下一篇:畜禽常见疾病分类 - 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