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答题:
1.
2.
3.
4.
5.
6.
7.
8.
9.
泪道的构成
:包括上、下睑的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泪液分泌部分包括哪几部分
:泪腺和副泪腺。
泪器病的主要病因
:
一种是泪溢
(排出受阻,
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
,
另一 种是流泪
(泪
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统来不及排出而流出眼睑外)
。
何谓远视眼
:
当调节放松时,
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
为虚焦点。因此,典型的远视者视远不清,视近更不清。
远 视按度数可分类为哪三种
:轻度远视:
<+3.0D
,中度远视:
+3.0D -+6.0D
,高度远视:
>+6.0D
。
阐述弱视的分类
:轻度弱视:矫正视力
0.6~0.8
,中度弱视:矫正视力
0.2~0.5
,重度弱视:矫正视力
≤
0.1
。
瞳孔的正常大小
:正 常成人瞳孔在弥散自然光线下直径约为
2.5~4mm
,幼儿及老者稍小。
睑缘炎的种类
:睑缘炎主要分为:鳞屑性、溃疡性和眦部睑缘炎。
简述房水 的循环途径
:
房水由睫状体产生,
进入后房,
越过瞳孔到达前房,
再 从前房的小网进入
Schlcmn
管,然后通过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汇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 ,回流到血循环。另有少部分从房角的
睫状带、经由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约占
10%~20%
)和通过虹膜表面隐窝吸收(约占
5%
)
。
(即:睫
状体→ 后房→瞳孔→前房→小梁网→
Schlemm
管→集液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
脉络膜上腔。
)
10.
沙眼临床表现:
⑴急性 期:症状包括畏光、流泪、异物感,较多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可出现眼睑
红肿,结膜明显充血,乳头 增生,上下穹隆部结膜浸润、充血、布满滤泡,可合并弥漫性角膜上皮炎
及耳前淋巴结肿大。
⑵ 慢性期:
无明显不适,
仅眼氧、
有异物感、
干燥和烧灼感。
可出现角 膜血管翳。
出现
Arlt
线、瘢痕、
Herber
小凹。沙眼性角膜 血管翳及睑结膜瘢痕为沙眼的特有体征。⑶晚期:发生
睑内翻与倒睫,上睑下垂、睑球粘连、角膜混浊、 实质性角膜干燥症、慢性泪囊炎等并发症;导致症
状加重,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11.
沙眼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⑴上穹隆部和上睑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 增生或滤泡形成。⑵用放大镜或
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血管翳。⑶上穹隆部或上睑结膜出现瘢痕。⑷结膜刮 片查见沙眼包涵体。在第一
项的基础上,兼有其他三项中之一者可诊断沙眼。
12.
沙眼的分期分级
:Ⅰ期(进行活动期)上睑结膜乳头与滤泡并存,上 穹窿结膜组织模糊不清,由角膜
血管翳Ⅱ期(退行期)上睑结膜自瘢痕开始出现至大部分变为瘢痕,仅留 少许活动病变Ⅲ期(完全结
瘢期)上睑结膜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Ⅰ期与Ⅱ期: 根据活动性病变占上睑
结膜总面积的多少,还可进一步分为轻(
+
)中(
++
)重(
+++
)三级。
13.
沙眼的合并症( 后遗症)有哪些
:⑴睑内翻及倒睫⑵上睑下垂⑶睑球粘连⑷实质性角结膜干燥症⑸慢
性泪囊炎⑹ 角膜混浊。
14.
试述白内障的分类
:⑴按病因:分为年龄相关 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中毒性、辐射性、发育
性和后发性白内障。⑵按发病时间:分为先天性和 后天获得性白内障。⑶按晶状体混浊形态:分为点
状白内障、冠状白内障和板层白内障。⑷按晶状体混浊 部位: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膜下白内障。
15.
老年性白内障的
(临床表现)
(分期)
:
常双眼患病,
主要症状为眼前阴影和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
⑴皮质性白内障按其发展过程分为
4
期:①初发期:晶状体皮质 出现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楔形混
浊常见。②膨胀期:有较多的水分积聚在晶状体内,使其几句膨胀。 患眼视力明显下降。③成熟期:
膨胀期之后晶状体内水分和分解产物经囊膜逸出,晶状体又恢复到原来体 积,前房深度恢复正常。晶
状体混浊加重,指导完全混浊,患眼视力至眼前手动和光感。④过熟期:晶状 体核沉于囊袋下方,称
Morgagnian
白内障。可发生晶状体诱导的葡萄膜炎、晶状体脱 位、过敏性眼内炎。⑵核性白内障⑶后
囊膜下白内障。
16.
列 举六种主要致盲眼病
:白内障,角膜病,沙眼,青光眼,儿童盲,屈光不正和低视力。
17.
急性前葡萄膜炎主要鉴别诊断是什么
:
⑴急性角膜炎:呈急性发病。
有异物感、
烧灼感,
分泌物增多,
检查见眼睑膨胀,结膜充 血。⑵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呈急性发病,视力突然下降,头痛、恶心、呕吐、
角膜上皮水肿、前房浅、前 房闪辉等,但无前房炎症细胞,瞳孔呈椭圆形散大。眼压增高。⑶与眼内
肿瘤等鉴别:一些原发性眼内肿 瘤或肿瘤的眼内转移可引起前房积脓等改变,但从病史、全身病变的
临床检查、
X
线、 超声波、
CT
及核磁共振检查等方面可以将两者区别。⑷与能引起前葡萄膜炎的全
葡萄 膜炎相鉴别。
18.
前葡萄膜炎的并发症
:⑴并发性白内障⑵继 发性青光眼⑶低眼压及眼球萎缩。
治疗
:原则是,立即扩
瞳以防止虹膜后粘连,迅速抗 炎以防止眼组织破坏和并发症的发生。⑴睫状肌麻痹剂:最常用的是后
马托品眼膏,而不是阿托品。⑵糖 皮质激素滴眼液⑶非甾体消炎药⑷糖皮质激素眼周和全身治疗⑸病
因治疗⑹并发症治疗
19.
葡萄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⑴症状:①疼痛、畏光、流泪。②视力减 退,房水混浊,角膜后沉着物⑵
体征:
①睫状体充血或混合充血②睫状体区疼痛③房水混浊④角 膜后沉着物⑤虹膜改变⑥瞳孔改变⑦
晶体改变⑧眼后节改变⑶并发症:①角膜混浊②继发性青光眼③低眼 压眼球萎缩④并发性白内障。
20.
睫状体的主要功能
:
睫状上皮细胞分泌和睫状突超滤过形成房水,
睫状肌舒缩通过晶状体起调节作用。
21.
睫状体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症状:患者可出现眼痛、畏光、流泪、 视物模糊,也可引起视力明显下
降。体征:⑴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⑵角膜后沉着物。⑶前房闪辉。⑷ 前房细胞。⑸虹膜改变。⑹
瞳孔改变。⑺晶状体改变。⑻玻璃体及眼后段改变。
22.
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表现
:
⑴症状:
有眼痛、畏光、
流泪、视物模糊。
在前房出现大量纤维蛋白渗出,
或有反应性黄斑和视盘水 肿时,视力明显下降。发生并发性白内障和继发性青光眼时,视力可严重下
降。
⑵体征:
①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
②
KP
;
③房水闪辉;
④房水细胞;< br>⑤虹膜改变;
⑥瞳孔改变;
⑦晶状体改变;⑧眼后段改变。
23.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临床表现:㈠症状⑴眼红、眼 痛、畏光、流泪⑵视力减退。㈡
体征:⑴睫状充血⑵角膜后沉着物⑶房水混浊⑷瞳孔变小、变形⑸虹膜改 变⑹玻璃体混浊⑺房角改变
⑻眼压改变。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⑴散瞳:使用阿托品眼药水或眼药膏。 ⑵消炎:糖皮质激素防
止损害及并发症发生。全身治疗:⑴糖皮质激素⑵非甾体类药物⑶免疫调节。
24.
老视和远视的不同点与共同点
:不同点:老视:和年龄相关的 生理性调节力下降,导致近距离工作困
难,一般都在
40
岁出现。近视力明显降低,需 要矫正。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由于眼球的屈光力
过小或眼轴过短所至,
出生后往往就存在,
看远不清楚,
看近更不清楚,
但部分症状可被调节所代偿。
共同点:远视与近 视均应矫正,两者都需要凸透镜矫正。
25.
述角膜的组织结构及生理特 点
:
角膜由
5
层构成上皮层、
前弹力层、
实质层、
后弹力层、
内皮细胞层。
角膜为屈光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光力为
43D
。 角膜本事没有血管,其营养来自角膜缘血管网眼内
前房水中的房水及泪膜。
角膜代谢所需的氧气 主要来源于眼表面的空气,
其次为角膜缘血管网及房水,
角膜由非常丰富源自于三叉神经眼支的 神经末梢分布,这些神经丛角膜周围进入实质层,穿过前弹力
层后位于上皮细胞间,故炎症时角膜的刺激 症状非常明显。角膜的透明是保证视觉形成的重要条件,
其透明有赖于角膜无血管,脱水状态,基质层胶 原纤维束的规则排列,完整的角膜上皮细胞和泪膜。
26.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主要诊断指标有哪三个
:眼压升高、视盘损害、视野缺损。
27.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⑴临床前期:急性
ACG
为双侧性,当一眼急性发作确诊
后,
另一眼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可以诊断为临 床前期,
也可没有自觉症状,
但具有前房浅、
虹膜膨胀、
房角狭窄的表现。< br>⑵先兆期:
表现为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
发作多出现在傍晚时分,
突感雾 视、
虹视,可能有患侧额部疼痛,或伴同侧鼻根部酸胀。上述症状历时短暂,休息后自行缓解或消失。⑶
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剧烈头痛、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严重减退,常降到指数或手动,可伴有恶心、< br>呕吐等全身症状。体征有眼睑水肿,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水肿,裂隙灯下上皮呈小水珠状,角膜后
色素沉着,前房极浅,周边前房几乎完全消失。⑷间歇期:指小发作后自行缓解,小梁网尚未遭受严
重 损害。①有明确的小发作史;②房角开放或大部开放;③在不用药或单用少量缩瞳剂时,眼压即能
稳定在 正常水平。⑸慢性期:急性大发作或反复小发作后,房角广泛粘连,小梁网功能已遭受严重损
害,眼压中 度升高,眼底常可见青光眼性视盘凹陷,并有相应视野缺损。⑹绝对期:指高眼压持续过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7:3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526.html
-
上一篇:(完整版)眼科学考试重点总结_非常给力版
下一篇:眼科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