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护理诊断
1
【名称】活动无耐力
【定义】个体处于 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无足够的能量来耐受或完成必须的或希望进行的日
常活动的状态。
【诊断依据】
(1)
主要依据:
(活动后生理反应的改 变)①呼吸方面:呼吸困难、呼吸急促、频率减慢或过
度增加;②循环方面:脉搏减弱、减慢、过快、节 律改变或
3
分钟后未能恢复到活动前水
平,血压不能随活动而上升或收缩压上升> (15mmHg)
。
(2
)次要依据:①虚弱、精神恍惚、疲乏、眩晕、面
色苍白或发给。②活动后出现心电
图改变,表现为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
【相关因素】
(1)病理生理因素:①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
梗死、瓣膜病 、外周血管病变、贫血,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和肺发育不良、肺
不张等呼吸系统疾病,影响氧 的运输;②急、慢性感染,内分泌代谢紊
a,
慢性肾病或肝病
以及神经肌肉骨骼疾病使 代谢率增加;③肥胖、饮食不当、营养不良等能量供给不当。
(2
)治疗因素:①恶 性肿瘤、外科手术、诊断性检查和治疗过于频繁等使代谢率增加;②血
容量下降、卧床时间过长等,影响 氧的运输。
(3
)
情景因素:
①继发于抑郁、
缺乏动力、
静态生活方式等致活动过少;
②使用辅助器具
(助
行器、拐杖)
、极 度应激、疼痛、环境障碍(如楼梯)
、气候异常(特别是潮湿而炎热的气
候)
、空气污 染(如烟雾、粉尘)
、大气压改变(如迁往海拔高的地区生活)等使代谢率增
加。
< br>(4
)成熟因素:老年人肌肉的力量及灵活性减弱伴感觉缺失,使其自信心减低,可直接或间接地促发活动无耐力。
2
【名称】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定义】个体处于营养素摄入量不足以满足机体需要量的状态。
【诊断依据】
(1)
主要依据:①体重低于理想体重的
20%以及上;②摄入食物明显或不明显低于机体正常
需要量;
③膳食评估证实摄入食物低于或潜在低于推荐每日摄入量;
④体格检查指标如
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值低于正常值
的
60%
。
(2
)
次要依据:
①存在促 成摄入不足的因素;
②较严重病例可出现情绪易激惹、
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肌 肉松软、血管脆性增加及皮肤、头发干枯等;
③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清清
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下降等。
【相关因素】
(
1
)病理生理因素:①与机体代谢率增高有关,如 发热、感染
、
烧伤、恶性肿瘤、外伤、
甲状腺功能亢进等;②与能量摄取障碍有关,如 慢性肠炎等所致肠道吸收障碍;③与食物
摄入困难有关,如脑血管意外、脑性瘫痪、肌肉萎缩及帕金森病 病人。
(2)
情景因素:①缺乏正确的营养知识;②因情绪紧张、抑郁,或因恶心、 畏食、呕吐致摄
食量过少或偏食;③因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致味觉改变或食欲下降,或因口腔疾患影响吞
咽、咀嚼能力有关;④因经济、体力或交通不便无能力获取所需要的食物;⑤与个体宗教
信仰、 饮食习俗有关。
(3)
成熟因素:①婴儿及儿童因唇裂、颚裂等先天畸形影响摄食, 父母缺乏营养知识致摄入
不足,生长发育过速、营养需要量增高等;②青少年过度节食、神经性畏食或偏 食;③老
年人因牙齿松动或缺失、味觉改变或得不到所需食物。
3
【名称】营养失调
:
高于机体需要量
【定义】个体处于营养素摄入量超过代谢需要量,或体重超常的状态。
【诊断依据】
(1)
主要依据:①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
10%
为超重,超过
20%
为肥胖。②
TSF
值超过正常
值
120%
以上。
(2)
次要依据:①自述或被观察到有不良饮食习 惯。②活动量少,食物摄人量超过代谢的需
要量。
【相关因素】
(1)
病理生理因素:每日摄入能量与消耗量不平衡,可因味觉或嗅觉障碍引起摄入量增多,
或 个体于餐后缺乏饱感所致。
(2)
情景因素:①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集中 在晚餐进食,饱食后静坐,或于焦虑、抑郁、孤
独时有进食的习惯;②活动量不足,体力消耗少;③缺乏 营养知识,膳食结构不合理;④
妊娠期间体重增长过快;⑤激素治疗所致食欲亢进和肥胖倾向。
(3)
成熟因素:成人或老人活动量减少,能量消耗减少。
4
【名称】体温过高
【定义】个体的体温升高至正常范围以上。
【诊断依据】
(1)
主要依据:体温升高,口腔、肛温
>37.8
℃。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皮温升高、心率加快。
(2)
次要依据 :皮肤发红、皮肤温度升高,呼吸频率加快,心动过速、寒战、立毛肌收缩、
出汗、全身肌肉酸痛、头痛 、食欲不振、疲乏不适、小儿惊厥。
【相关因素】
(1)
治疗因素:
.与应用某些药物导致出汗能力降低有关。
< br>(2)
情景因素(个体的和环境的)
:与体温过高有关的情景因素包括:①导致出汗能力 或出
汗量相对不足的因素,如暴露于高温和阳光,衣着与气候不相宜,高温季节无空调等;②
循 环血量减少的因素,如极度肥胖或脱水,激烈运动后水分摄入不足等。
(3)
成热因素:新生儿和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低下,易发生体温失调。
5
【名称】体液不足
【定义】个体处于血管内、细胞间隙和(或)细胞内脱水状态。
【诊断依据】
(1)
主要依据:经口摄人液体不足、水的摄入与排出呈负平 衡、皮肤粘膜干燥、体重下降。
(2)
次要依据:尿量减少或过多、尿液浓缩、皮肤弹性差、口渴、恶心、畏食。
【相关因素】
(1)
病理生理因素:①与排尿过多有关,如糖尿病和尿崩症 ;②与水分丧失增多有关,如发
热、新陈代谢率增高、引流过多、腹泻和呕吐、烧伤者皮肤水分蒸发过多 。
(2)
情景因素:①与环境过热、过于干燥有关;②与因抑郁和疲乏不愿饮水有关 ;③与运动
量过大、出汗过多和补充不足有关。
(3)
成熟因素:①婴儿或儿童由于水贮存量较少,浓缩尿的能力较差易发生体液不足;
②老
年人因口渴感下降和水贮存量少易发生体液不足。
6
【名称】体液过多
【定义】个体处于细胞内液或细胞间液过多的状态。
【诊断依据】
(1)
主要依据:①水肿、颈静脉怒张、肝颈反流征阳性。② 肺淤血、胸腔积液。③肺动脉压
改变、中心静脉压增高。
(2)
次要依据: ①液体摄入量大于排出量、短期内体重增加。②呼吸困难、气短、端坐呼吸、
呼吸音异常(干湿哕音)< br>。③血压改变,可闻及第
3
心音。④少尿、氮质血症。⑤血红蛋白
和红细胞比容 降低、电解质紊乱、尿比量改变;⑥精神状态改变、烦躁不安、焦虑。
【相关因素】
(1)
病理生理因素:①肾衰竭引起水调节机制失调;②各种心脏疾病所致前负荷增加、收缩< br>力下降和心排出量减少;③肝脏疾病所致门静脉高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和钠潴留;
④
血管疾病,如静脉曲张、脉管炎所致静脉回流受损。
(2)
治疗因素:肾上腺皮质治疗所致钠水潴留。
(3)
情景因素 :①水、钠摄人过多或蛋白质摄入过少;②不能移动、站立或坐得时间过长,
石膏或绷带过紧引起静脉血 淤滞;③妊娠子宫压迫静脉;④乳房切除术后淋巴液回流不畅。
(4)
成熟因素:老年人多见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和静脉回流受损。
7
【名称】皮肤完整性受损
【定义】表皮和(或)真皮状态改变。
【诊断依据】
(1)
主要依据:表皮和真皮组织破损。
(2)
次要依据:表皮剥脱、局部发红、有原发性或继发性皮肤损害、皮肤瘙痒。
【相关因素】
(1)
病理生理因素:肥胖或消瘦、水肿、循环改变等。
(2)
治 疗因素:
放射治疗、
药物作用、
机械性损伤
(如治疗性固定装置、
石 膏、
约束绷带等)
。
(3)
成熟因素:年龄过大或过小。
(4)
情景因素:局部潮湿,认知、感觉或活动障碍,日灼等
8
【名称】便秘
【定义】以排便次数减少或粪便干硬为特征的个体正常排便习惯改变的状态。
【诊断依据】
(1)
主要依据: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
3
次;粪便量少且干硬。
(2)
次要依据:包括:①排便困难、排便费力;②腹胀、腹痛;③腹部触及粪块;
④直肠满
胀感;⑤肠鸣音减弱;⑥食欲减退、头昏;⑦使用轻泻剂。
【相关因素】
(1)
病埋生理因素:包括:①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多发 性血管硬化、痴呆症、帕金森病
等所致神经反射障碍、盆底肌无力;②肥胖、糖尿病、尿毒症、甲状腺功 能亢进、甲状腺
功能减退等所致代谢异常;③精神性疾病所致对排便刺激的反应性降低;④痔疮、肛裂等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3:1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063.html
-
上一篇:口腔颌面外科学题库
下一篇:口腔医学美学论文相关资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