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剂
思
考
题
方
学
《方剂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1
.何谓方剂
?
中医方剂包括哪些要素
?
2
.为什么说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
3
.如何理解中医方剂学是一门古老但又年轻的学科
?
4
.方剂学发展史中有哪几个重要阶段?影响方剂学发展的主要著述有哪些?
第二章
方剂与辨证论治
1
.何谓“方证相关”?为什么说“方证相关”是方剂学的重要基础?
2
.治法与治则有何不同
?
怎样理解治法具有层次性
?
3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
4
.何谓“八法”?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
5
.如何理解“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
6
.方剂与中药的关系?怎样理解“方药离合”?
7.
影响方剂功效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第三章
方剂分类
1.
方剂分类主要有哪些方法
?
如何评价各种分类方法的意义
?
2.
教材使用何种方剂分类法
?
简述本教科书有关方剂分类的原则、思路及结果。
第四章
方剂的制方理论
1
.何谓药物配伍
?
药物配伍的意义是什么
?
2
.简述组方原则及其基本涵义?
3
.方剂中君、臣、佐、使各部涵义是什么
?
确定方中君药应考虑到哪些方面
?
4
.方剂组成变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
变化的前提是什么
?
还有其它方剂变化运用的形式吗
?
5
.病
-
证
-
症结合组方思路提出的依据
?
第五章
剂型与用法
1.
剂型选择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2.
简述汤、丸、散、膏、冲剂、口服液、片剂、针剂的剂型特点。
3.
传统丹剂的含义是什么
?
4.
煎药应注意些什么
?
服药方法主要涉及哪些主要内容
?
5.
何谓服药的饮食宜忌
?
第六章
影响方剂疗效的因素
1
.学习古方的配伍用量时应注意些什么
?
2
.影响方剂疗效的非方药因素主要有哪些
?
第七章
临证处方的规范化
1
.书写中医处方应注意哪些方面
?
2
.规范处方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第八章
解表剂
1
.解表剂的适应范围、组方要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2
.解表剂可用于麻疹、水肿、痢疾、疮疡等病证的机理?
3.
分析桂枝汤与麻黄汤在主治、立法及组方方面的异同。
4
.为什么外感与内伤证均可使用桂枝汤?其具体用法有何不同?
5
.小青龙汤中配伍酸收药味的意义?
6
.九味羌活汤的制方用药特色?
7
.怎样理解麻黄杏仁石膏汤的“宣泄肺热”功效
?
临床有汗或无汗是否均可用本方
?
如何调整
麻黄与石膏的配伍剂量
?
8
.结合麻黄汤、大青龙汤和 麻黄杏仁石膏汤的证候特点,说明麻黄与桂枝同用,麻黄、桂
枝与石膏同用以及麻黄与石膏同用体现三方 的不同功效。
9
.结合风温表热证的病机要点阐述辛凉解表类方的配伍结构。
10
.结合败毒散方证病机要点阐述其制方原理
?
本方可用于痢疾的机理?
11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主治、立法及组方原理?
12
.加减葳蕤汤中为何配伍白薇?该药法对养血或滋阴解表剂配伍的提示?
13
.扶正解表方的配伍结构?组方用药上应注意什么
?
第九章
泻下剂
1
.简述泻下剂的主治和使用注意点。
2
.总结寒下剂和温下剂的主要配伍方法。
3
.大承气汤主治何证?叙述该方具有“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效用之理。
4
.分析三承气汤在组成、用量、煎服法、功效、主治方面的异同。
5
.温脾汤方证病机和制方要点?
6
.简述“脾约证”的病机;从制方的角度,如何理解麻子仁丸的缓下作用?
7
.分析济川煎的方证特点及组方配伍思路。
8
.如何使用十枣汤?大枣在十枣汤中有何配伍意义?
9
.指出黄龙汤方中配伍人参、当归、桔梗的意义。
10
.总结攻补兼施剂的组方规律和适应证。
第十章
和解剂
1
.伤寒邪在少阳为什么要用和解法?体现和解法的方药配伍特征是什么?
2
.试述小柴胡汤中配伍人参、大枣、甘草的道理。
3
.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同为和解少阳之剂,蒿芩清胆汤为何不用柴胡而用青蒿?
4
.比较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在组成、功效、主治等方面的异同。
5.
怎样理解逍遥散是在四逆散基础上变化而成的?简述其临床常见的加味思路。
6
.比较逍遥散与当归芍药散在组成、功用、主治等方面的异同。
7
.痛泻要方主治病证的病机?方中何以重用酸敛的白芍?临床上该方能加配柴胡使用吗?
8
.请结合方证的病机,分析半夏泻心汤的组方配伍特点;指出其与“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
心 汤”在方证和配伍方面的异同。
9
.达原饮的主治及制方思路?
第十一章
清热剂
1
.清热剂的分类依据?各类方剂之间的联系?指出其使用注意事项。
2
.白虎汤中何以石膏配知母
?
在什么情况下需加用人参
? 3
.竹叶石膏汤与白虎汤方证之间有何联系
?
方中配伍半夏有何意义
?
4
.清营汤中配伍丹参,犀角地黄汤中配伍芍药、丹皮的意义?
5
.凉膈散方的主治与制方思路?
6
.普济消毒饮的组方结构
?
方中黄连、黄芩酒炒和配伍升麻、柴胡意义?
7
.黄连解毒汤的配伍特点?临床除了用于三焦火毒壅盛证外,还可以用于何证?
8
.临床心火上炎但未下移小肠证宜用导赤散?为什么?
9
.怎样理解龙胆泻肝汤中一方分主两证?方中配伍生地、当归和柴胡的用意?
10
.左金丸中配伍吴茱萸的意义?
11
.泻白散方证病机特点及其制方中“培土生金“的药法意义。
12
.清胃散与白虎汤的制方异同?方中黄连与升麻的配伍意义?
13
.清胃散和玉女煎均用治胃热牙痛,临床上应如何区别应用?
14
.简述芍药汤的制方原理
?
方中配伍大黄、官桂的用意何在?
15
.试比较芍药汤与白头翁汤在主治病证、组方配伍及功用方面的异同。
16
.青蒿鳖甲汤方证特点和制方原理
?
17
.比较“辛寒”、“甘寒”、“苦寒”、“咸寒”药法特点及其适应证之异同。
十二章
祛暑剂
1
.简述祛暑剂的分类及其代表方;祛暑剂的配伍要点。
2
.香薷散的方证、立法及其配伍原理?本方与新加香薷饮的药法联系?
3
.简述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方证病机、立法与其配伍结构?
4
.六一散的制方原理及其三个加味方的变化。
第十三章
温里剂
1
.里寒证常见的主要成因是什么?温里剂的分类及其代表方?
2
.理中丸主治哪些病证,怎样理解其一方主治多证?
3
.吴茱萸汤方证的病机要点,方中为何重用大枣?与理中丸的配伍异同?
4
.小建中汤的主治和制方特点及其临床加减变化运用思路。
4
.结合方证和治疗立法,阐述小建中汤与桂枝汤在药法上的联系。
5
.四逆汤方证的病机要点?方中使用生附子和炙甘草的意义是什么?
6
.回阳救急汤是从四逆汤变化而来,请结合二方证病机特点阐述其药法联系?
7
.简述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四逆散的方证和功效异同。
8
.当归四逆汤方中为何以当归为君药?原方中何以配伍的“通草”?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1: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