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学
第一章
一
健康的分类
1
按照健康的定义分类可分为【身体健康】
【心里健康 】
【和社会适应良好】
2
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可以将健康分为【个体健康】和【人群健康】
3
根据健康评估的综合判断可将健康分为
第一状态【健康状态】第二状态【疾
病状态】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
4
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而是一种在身体 上,
精神上和社会的完好状
态
二
危害健康行为有哪些
1
不健康饮食行为【进食过多】
【进食过少】
【偏食
挑食】
【进食不规律】
【食物
加工方面的问题】
2
吸烟
3
不健康的饮酒行为
4
生活不规律
5
冒险行为
三
什么是运动缺乏
每周运动不足
3
次,每次运动时间不足
1 0
分钟,运动强度偏低运动时心率低于
110
次
第二章
1
个人卫生
主要包括【人体卫生】和【精神卫生】两方面,人体卫生主要指 健康的行为和生
活方式这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他包括健康的
【生活制度】
,< br>【个人饮食卫生】
及
【良
好的生活习惯】
。
2
运动场地卫生
1
基地的选择与坐落方向【纵轴南北方向】
2
采光和照明
;
分为【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种
3
采暖与降温:室内运动建筑应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控制在
21
°
左右
4
通风
:
指更新室内空气,室内运动建筑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5
采光系数:指建筑物的门窗光面积与室内地面的面积之比,对运动建筑物来说
系数比 例的标准应为
1:3
∽
1:5
2
采光照明的分类
:
【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
3
儿童少年体育卫生
一
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中的体育卫生要求
1
要养成正确的
坐
立
走
跑
跳
的姿势
2
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全面锻炼
3
不宜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练习
4
不宜过早的从事过多
过重的力量练习
5
要注意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6
要注意磷
钙的补充
二儿童少年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的体育卫生要求
1
要注意合理安排锻炼的内容
2
要注意合理安排运动量
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
3
儿童少年应避免做过多的憋气动作
4
培养儿童少年正确的呼吸方式,注意呼吸卫生
三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的体育卫生
1
儿童少年体育活动的内容奥多样化
形式应生动活泼
2
要注意多采用直观教学和示范的教学的手段
3
不宜过过于复杂
精细的技术动作。
4
要根据青春期发育期男
女少年对体育锻炼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4
女子月经期的体育卫生
1
女子月经期正常的时候,可以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广播操
羽毛球
乒乓球等
2
一般在月经期间
身体反应能力
适应能力
肌肉能力
神经调节的精神及灵活
性等可能下降
3
月经期不宜游泳
4
在月经期避免做剧烈
大强度
震动较大的跑跳动作
如疾跑
跨跳
跳高
跳远
等】
5
对月经紊乱
经血量过多
过少
经期不准
下腹疼痛
应及时停止训练
6
对于身体健康
月经正常
有一定水平的青年女子可以进行一定的训练量度
在
开始阶段
量要小
之后循序渐进
加强医务监督
7
女运动员出现月经紊乱
若对运动量,比赛,训练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后
依然没
有恢复正常者
应停止体育活动并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5
老年人体育卫生
1
由于老年人体质状况个体差异较大
因此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全面检查身体
以
便合理的选择运动项目及确定适宜的运动负荷
2
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时必须根据身体状况
量力而行
运动负荷要从小到大循
序渐进增加速度
不宜过快
都要有一定适应阶段
要有持之以恒的原则
3
老年人不宜参加速度
和力量性的锻炼
4
活动是呼吸要自然
动作要缓慢而又节奏
避免屏气和过度用力的动作
5
活动中要注意适当安排短暂休息
运动前后要认真的做好准备活动
6
老年人运动强度阈值百分之
60
的最大心率,为
110-130
次
每周
3
次,每次
20-30
分钟
7
在锻炼时
有感冒
或其他疾病
身体过度疲劳
不要勉强
及时停止
第三章
1
什么是医务监督:
运动医学,生理学和卫生学的内容和方 法,对从事体育运动
的人包括运动员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和观察,
评价其发育水平,
训 练水平和健康
状况所采用的手段措施。
2
胸廓形状
【正常胸】【扁平胸】
【横径与前后之比大于
4:3
桶状胸】前后径加
大,与横径之比几乎达到
1
【鸡胸
漏斗胸】前胸部呈凹陷状和不对称胸等
3
人体的腿形
有正常腿【
“
O
”
形】
【
“
X
”形
】腿三种
,两膝间隙在
1.5
厘米以下的为正常腿,若超过
1.5
厘米为“
O
”形 腿
两膝靠拢是,两足分开达
1.5
厘米以上为“
X
”形腿
4
扁平足的判断
即在足内侧做一切线,
量切线与足迹空间白区最宽 处于足迹宽度之比,
空白大于
足印迹宽为正常足,
等于为轻度扁平足,
小于为 中度扁平足,
无空白为中度扁平
足,空白最宽处无足印迹为高足弓
5
哈佛台阶试验
是
通过观察定量 负荷所能持续运动的时间,
以及运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来评定心
肺耐力
运动停止后,受试者,测量恢复期第
2
分钟
3
分钟
4
分钟前
30
秒的脉搏数
体重指数
BMI
大于< br>30
【国际】
28
【国内】属于肥胖
BMI=
实际体重【
kg
】/身高【
m
】
6
体育课健康分组依据是什么
【健康状况】
【身体发育状况】【生理功能状况】
【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
7
体育教学中健康分组< br>【基本组】
【准备租】
【医疗体育组】
8
早锻炼运动量和时间
运动量不宜过大
时间不宜过长
20
∽
30
分钟为宜,早晨跑步脉搏在
15 0/min
以
内
9
医务监督的内容
主观感觉【 精神状态】
【运动心情】
【不良感觉】
【睡眠】
【食欲】
【排汗量】
客观检查【基础脉搏】
【体重】
【运动成绩】
10
过度训练处理基本原则
消除原则
调整训练内容或改变训练方法,以及对症治疗
11
运动性疲劳如何消除疲劳
1
改善代谢【整理活动】
【 温水浴和局部热敷】
【桑拿浴】
【按摩】
2
调节神经系统法【充足的睡眠】
【心里恢复】
【放松练习】
3
物质补充发
1
营养物质补充
【糖
蛋白质
维生素
】中医药调理【刺五加】
【黄氏】【参三七】
【花粉】
【蜂蜜】
第四章
1
营养素:
机体所摄取的外界食物中的养分称为营养素
2
营养素的分类
1
宏量营养素:
【蛋白质】
【脂 类】
【碳水化合物糖类组成】
2
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
【维生素】组成
3
其他营养素:
【水】
【纤维素】等组成
3
维生素的分类
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两大类,
即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 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
生素
A D E K
四种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
B
族维生素【
B1 B2 B6 B12
PP
】等抗坏血酸【
VC
】
4
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的表现
1
维生素
A
夜盲症,皮肤干燥,生殖功能下降
2
维生素
D
儿童发生佝偻病
3
维生素
E
细胞膜抵御脂类过氧化作用下降,细胞膜受到损伤,影响生殖功能
4
维生素
K
原发性维生素
K
缺乏情况很少见
5
维生素
B1
严重者得多发性神经炎和脚气病
6
维生素
B2
容易疲劳,口角炎
皮炎等
7
维生素
B6
缺乏常出现
眼
鼻
口
周围
的脂溢性皮炎,贫血
增加心脏并发生
的可能性
8
维生素
B12
引起神经损害
,月经方面的问题,巨幼红细胞贫血,高半胱氨血
症
9
维生素
c
牙龈出血肿胀等
运动营养素的两个基本特点
1
由于其特有的训练,比赛等职业特性,导致运 动员能量和营养需要有别于一般
人群
2
由于所从事运动项目不同导致运动员营养具有一定的运动项群和专项特征
第五章
1
如何预防运动性低血糖症
1
空腹不要参加运动
2
确定自己是否有过低血糖病史,如果有则在运动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3< br>运动前
1
∽
1.5
小时左右进食适量食物【非甜味的碳水化合物】以保 证运动所
需能量
4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保护正常的肠胃功能
5
运动中准备巧克力,香蕉或甜味饮料,在即将出现低血糖时及时补充能量
6
若平时较少运动最好控制运动量,防止在剧烈运动时发生低血糖
2
如何处理运动性腹痛
1
运动中出现腹痛,应立即减慢运动速度并 降低运动强度,缓慢深呼吸,调整呼
吸与动作的节奏,用手按压阿是穴【痛点】一般疼痛即可减轻
2
运动中如出现受伤导致腹痛,应迅速检查伤情,排除脏器损伤,采取急救措施
后 迅速就医。
3
及时补充运动饮料,如为温度过低应积极保暖,如为中暑应采取相应措施
第六章
急救目的
避免再度损伤,
防止伤口污染
减轻痛苦
预防并发症,
并为伤者的转运和进一
步治疗创造条件
一
急救
1
指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处理。
2
出血的方式
出血的流向不同可分为【内出血】
【外出血】
血管的不同可分【动脉出血】
【静
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3
止血的方法和实用范围
1
冷敷法
---
机型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
2
抬高上肢法
---
四肢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出血
3
加压包扎止血法
---
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
4
加垫屈肢止血法
---
前臂手
小腿
足部出血
条件是没有合并关节损伤和骨折
5
直接指压止 血法
---
该方法是用手指指腹直接压迫出血动脉的近心端
6
间接 指压止血法
---
动脉出血颈动脉指压
4
分钟,应放血
1
到
2
分钟其他部分
伤血
10
到
15
分钟
之后放开
2
到
3
分钟
7
止血带止血法
---
大动脉出血
8
填充止血法
---
用于躯干的大伤口或不能用止血带的部位
3
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
部位—
-
先将患者肢抬高 然后再用止血带,止血带应缚在出血的近心端。
2
衬垫
---
使用 止血带的部位应有衬垫,否则会损伤皮肤。止血带可扎在衣服外
面,吧衣服当衬垫
3
松紧度
---
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 不到脉搏为适合,过松打不到止血效果,过
紧又会损伤组织
4
时间
---
缚上止血带后上肢应每半小时,下肢应每一小时分别放松一次。放松
时间为
1< br>到
2
分钟,以免引起肢体缺血坏死
5
标记
---< br>使用止血带者应有明显的标记贴在前额或胸前易发现部位,
写明时间。
4
大小悬臂包扎的使用范围如何包扎
1
环形包扎法
---
是用于头额部
手腕和小腿下部,粗细均匀部位
2
螺旋形包扎法
----
适用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端
和手
指等处
3
转折形包扎法
----
适用于前臂,大腿和小腿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
4
“
8
”字形包扎法
----
适用于包扎肘
膝
踝等关节处,
5
大悬臂带:适用于除锁骨和肱骨以外的上肢损伤
6
小悬臂带
;
适用于锁骨和肱骨骨折
5
临时固定
骨折或脱位时,用夹板绷带把断端的部位固定包扎起来是伤部不再活动。
6
临时固定的目的是什么
1
限制骨折的活动
2
避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和其他组织
3
减轻伤员的疼痛,
便于转送医院
7
脱位关节复位的原则和标志
1
关节复位的原则:
是脱位的关节端,氨原来脱位的途径退回原位
2
复位成功的标志
:被动活动恢复正常,骨性标志复原,
X
线检查显示已经复 位
8
什么是心肺复苏
操作过程
针对呼吸,
心跳停止的伤病人员采用的抢救措施,
即以人工呼吸代替伤病者得自
主呼吸,以胸外按 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自主搏动
人工呼吸:
是借助人工方法来维持机体 的气体交换,以改善伤病者得缺氧状态,
并排除二氧化碳,为恢复病员自主呼吸创造条件
方法:人工呼吸
1
病人仰卧,面部向上,松开领口。裤带等衣物。清除口腔异物
2
急救者位于病人头旁,一手掌尺侧缘置于病人前额,使其实尽量后仰,同时捏
紧病人鼻子,以防止空气从 鼻孔漏掉
3
急救者另一首用掌尺侧缘轻压环状软骨,使其间压迫食道,同时用口对着 病人
的口吹气
4
吃完气候,立即松开捏住鼻子的手,以便病人从鼻孔出气, 如此反复进行,每
分钟约
12-16
次【有脉搏无呼吸者,
10-12
次】
胸外心脏按压
:
通过按压胸骨下端而间接的压迫左右心室腔,
是血液流入主动脉
和肺动脉,从而建立有效的大小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
方法:
1
患者仰卧在硬地板上或地上
2
抢救者 站在或跪在病人侧面,两手相迭,将手掌根部放在病人的胸骨下方,剑
突之上,借自己身体的重量,以手 掌根部适度用力下压,下压
4-3cm
。然后放松
压力,让胸廓自行弹起
< br>3
如此有规律的以每分钟
80-100
次的速度按压,向下按压和松开的时间必 须相
等,按压的间歇不在使胸部受压,便于心脏充盈,但手掌根不要抬起离开胸壁,
以免改变按压的正确位置。
8
休克:
是人体遭受内外各种强烈刺激后所发生的严重的全身性综合征。
休克的症状:
休克的早期:
病人会出现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多汗,呼吸急 促,心率加快,体
温和血压正常或稍高扥症状,
休克期:
出现表情淡漠,反 应迟钝,面色苍白,口唇和肢端发绀,四肢厥冷,全
身冷汗,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和血压下降等症状。< br>
休克晚期:
广泛性出血,低血压休克溶血及血栓栓所致多种器官的功能障碍等。
9
休克的急救:
1
安静休息
2
保暖和防暑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4
镇静与止痛
5
饮
水
6
包扎和固定
7
止血
8
针刺治疗法
10
搬运的方法及使用人群
1
徒手搬运法
手持法
---
伤势轻,神志清楚而又能自己站立步行的伤员
抱持法
---
伤势轻,神志清楚,但较软弱的伤者
托椅式搬运法
---
神志清楚,足部损伤而行走困难的伤者
卧式三人搬运法
---
三人行走要协调一致
2
器械和车辆搬运法
1
担架搬运法
2
车辆搬运法
11
开放性损伤的特点
软组织损伤后,皮肤或黏膜失去完性,损伤部位与外界相通
12
闭合性损伤的特点
局部皮肤或黏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
13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方法
特点:发病急
病程短
临床症状明显
处理原则
1
早期
: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剂减缓炎症反应
2
中期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快淤血渗出的吸收,加快
组织再生
3
后期:
增强肌肉的力量,恢复关节活度,松解粘连
方法
1
早期:
在损伤后
20-28
小时范围内,采用冷敷,加压包扎和抬 高伤肢,适当制
动外敷新伤药
2
中期:
伤后
48
小时以后,可采用热疗,按摩,拔罐
针灸
外敷活血生新剂此
期可持续
1-2
周
3
后期:
同中期相似,以按摩
理疗
功能锻炼为主
适当配以药物治疗
14
P R I C E
法
伤后
24
小时是急性软组织损伤处理最关键的时期, 因此损伤早期应尽量减少损
伤部位的出血
P:
保护
---
保护受伤的部位
R:
休息患处
----
制动避免损伤加重
I;
冰 敷
----
延缓出血,及淋巴扩散,减轻肿胀
20-30
分钟
1次
C:
加压包扎
----
增加损伤部位组织压力阻止出血,
E:
抬高患肢
---
降低损伤部位动脉压促进静回脉
14
心肺腹苏的
ABC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21:5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515.html
-
上一篇:口腔内科习题#精选.
下一篇:预防医学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