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增强扫描知识汇总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7 19:37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卵巢破裂的症状)











一、开展
CT
增强检查的必要性

文献报道:单纯平扫容 易遗漏病变
,
特别是腹部实质性脏器病变
的漏诊率可高达
40%
,而 确诊率则不到
30%
。因此,增强扫描是C
T检查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不仅能发现平扫 时的漏检病灶,提高
病灶的检出率,又有利于病变的定性和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
是显示和鉴 别诊断血管与非血管性病变的有效途径。

由于造影剂副反应的原因,许多医院,特别是县级医 院,很少
开展增强
CT
扫描,
不管检查什么部位仅做平扫,
常遗漏病 变或不
能确诊疾病,
患者拿着
CT
平扫片到其它医院就诊时,
要么需 要加
做增强
CT
扫描,
要么重新检查,
既延误病人的治疗时机,又增加
病人的经济负担。

由于
CT
技术的飞速发展,
目前医院添置的
CT
设备基本上都是
螺旋
CT

如果只做平 扫而不做增强的话,
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废。

二、增强
CT
扫描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造影剂输注设施:

1.







使














100
150ml
,具备注射速度和注射量可调及远控操作系统。

2.
注射器:无高压注射器的医院可用手推法进行增强
CT
扫描。

3.
输液器:无高压注射器的医院可使用空气加压静脉滴注法进
行增强
CT< br>扫描。

(二)抢救设施:

1.
人员配备:
CT< br>室的人员除医师和技术员外(需有执照)
,必
须配备护士(需有执照)
,具有一 定急救及心肺复苏能力的护士尤
其适合在
CT
室工作。

2.
急救车:急救药品、注射器、输液器、砂轮、氧气管及血压
计等应按顺序摆放在急救车内。

3.
氧气瓶、氧气袋,如果有中心供氧的
CT
室应配备连接管。
< br>4.
急救绿色通道:
由于
CT
室的抢救设施及抢救能力有限,
当过
敏反应发生时,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应同时请医院急诊室或相关
临床科室协助,必要时尽快 护送病人到急救中心。因此,应建立
CT
中心、急救中心、心内科、呼吸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 间过敏
抢救的绿色通道。

(三)常用急救药品:

1.
地塞咪松:
5mg/ml/


2.
肾上腺素:
1mg/ml/


3.
非那根:
25mg/2ml/
支;
50mg/2mL/


4.
苯海拉明:
20mg/ml/


5.
多巴胺:
20mg/2ml/


6.
阿托品:
0.5mg/


7.
利多卡因:
0.2g/10ml/
支(
2%
溶液)

8.
尼可刹米:
0.375g/1.5ml/


9.
洛贝林:
3mg/ml/


10.
回苏灵:
8mg/2ml/


11.
地高辛:
0.5mg/2ml/


12.
葡萄糖酸钙:
10%

10ml/

其中

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

一起叫

心三联




尼可
刹米、洛贝林、回苏灵



呼三联



三、造影增强的原理和意义






CT
扫描中,当病变组织和器官与正常 组织密度接近时,
其对
X
线的吸收差就很小,形成的
CT
图像的自然 对比度也就很
低,使病变组织不易显示。当引入造影剂后,不同的组织结构,
不同的病变性质, 对造影剂吸收的数量(含碘量)和分布(碘分
布)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这样,不仅两种组织对
X
线的吸收
差加大,形成的图像对比度增加,使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界线
清晰。其 密度、形态、大小等显示更为突出。有利于病变的检出
和诊断。

四、增强
CT
检查前需要做过敏实验吗?

虽然重度碘过敏的人非常 少见,但一旦发生可非常严重,甚至
危及生命。由于碘造影剂的渗透压、水溶性、粘滞性、亲脂性、电荷及制造工艺的不同等因素,部分人使用造影剂后并非出现真
正的过敏反应,但常出现类过敏样反 应,在临床上很难与碘过敏
区别。因此,中国药典上明确规定,使用碘剂前必须做过敏试验。
特 别强调的是必须做好皮试记录。

五、碘过敏试验方法:

1.
皮内 试验:

30
%的泛影葡胺
0.1ml
作皮内注射,
观察< br>15
分鈡。

2.
静脉注射:
30%
的泛影葡胺1ml
静脉注射
,
观察
10~15
分钟。

3 .
结膜滴注:用
30
%的泛影葡胺滴眼,观察
3~5
分钟。

六、碘过敏试验的判断:见下表









阳性




红斑、
硬块直径









阴性

无红斑或红斑、







大于
1cm

心悸
,
头昏
,
恶心
呕吐、皮疹、寻麻
疹或血压、脉搏、
呼吸和面色改变




结膜充血、
水肿

硬块直径小于
1cm

无不适反应

眼涩或轻微眼部
不适



阳性或可疑阳性病人的处理:

1.“
双试法

:即先用< br>30
%的泛影葡胺
0.1ml
作皮内试验,
15
分鈡
观察局部有无红斑及红斑的大小。红斑直径小于
1cm
者为阴性
,

性者不再做静脉试验;对红斑直径大于
1cm

,
而无其他自觉症状
的再进行静脉试验。方法
:

30%
的造影剂
1ml
静脉注 射
,
密切观察
10~15
分钟
,
是否出现心悸
,< br>头昏
,
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如有上述反
应为阳性
,
不能进行 增强扫描
,
反之为阴性。
如果皮内试验时未经暗
示而患者主诉局部有蚁走感或 头晕等症状
,
均为阳性结果
,
不再做
静脉试验。

2.“
间隙试验法


不管是皮内试验、
静脉试验,
还是滴 眼试验法
的阳性患者,可在间隔
1~2
天后重复进行碘过敏试验,这样可排除
部分假阳性者。

3.
对部分碘过敏试验阳性,
又确需进行增强
CT
检查者,
可在抢
救设施完善的情况下,谨慎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

七、造影剂应用

1
.剂量和方法

常用造影剂为
60
%~
76
%泛影葡胺(离子型)或非离子型造影
剂。使用剂量根据扫描部 位和注射方法而有所不同。如检查肾、
肾上腺、头部,静脉一次快速注射,一般只需
40

50ml
,而肝、
胆胰等则需要
60

100ml

2
.体内脏器对比增强的形式与机理

受检脏器组织增强的 原因:一部分是由于造影剂进入血管内,
另一部分是造影剂进入细胞外腔隙。当细胞间质内含碘最多时,
受检器官的浓度最大。大部分情况下,病变组织的增强往往低于
周围的正常组织,
但血 管性病变和血供丰富的炎性肉芽肿和肿瘤,
注射造影剂后明显增强,出现的时间可以是动脉期或静脉期或 者
延迟期。

大血管增强:用于显示血管的正常解剖和病理情况。当血浆内
含 有较高浓度的造影剂时,增强效果最佳。所以,大血管增强扫
描要在造影剂注射当时或注射后立即进行, 扫描越快越能捕捉到
血管期。为了保持血浆内的高浓度造影剂,最好方法是经静脉一
次快速注入 大剂量造影剂。

八、
CT
造影增强常用静脉注射法,最常用方法为:

单次大量快速 注射法,亦称团注法:以每秒约
2

5ml
的速度将
60
% 碘水造影剂
60

100ml
进行大量快速注射,
为目前常用的增强
检查方法。

各种实质脏器动态增强推荐方案:肺部增强扫描时间为
15
25
秒;肝脏动脉期
20

25
秒,门脉期
65

75
秒,延迟期
180
秒以上;
胰腺动脉期
25
秒,静脉期
60

75
秒;肾脏皮质期
25

30
秒,髓质
延迟期
70

100
秒,肾盂病变< br>3

5
分钟延迟扫描;脑实质增强扫描
时间为
20

30
秒。

九、碘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

1
.预 防性给药
:
注射造影剂前主动的预防性给药
,
联合应用皮质
激素及抗 组胺药。造影前
1

2
小时给予口服扑尔敏或西米替丁
2
片 ,扫描前
30
分钟给予地塞米松
15

20
毫克静脉注射。

2
.筛选高危人群
:
使用碘造影剂之前
,
必须做 碘过敏试验。这样
可把仅
1ml
试验剂量就引起过敏反应的病人筛选出来
,< br>从而避免大
剂量高浓度快速注射后引起更严重的反应。高危人群包括:肾功
能不良;糖尿 病、哮喘、枯草热、荨麻疹、心脏病;
1
岁以下小儿、
60
岁以上年老体弱者
;
多发性骨髓瘤和失水状态;
其他过敏性疾病;
碘过敏史及其它药物过敏史等 。

3
.心理护理
:
情绪的紧张和焦虑是导致特异质反应的重要原因
之一
,
这一点已得到证实。
因此耐心地向病人解释
,
取得病 人的合作
,
消除恐惧紧张情绪
,
可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4

完善的抢救设施:
如血压计、
听诊器、
氧气、
抢救药品齐 全。
严重的及致死的副反应大多数即刻发生
,
医院急救小组必须呼之即
,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死性副反应的发生率。

5

患者 检查当日如需空腹者应给以充足的水分,
有水电解质紊
乱者,必须先予以纠正。

6
.尽量采用非离子造影剂,减少副反应发生率。

7
.增强扫描前将造影剂加热至体温,可增加患者的耐受性。

8

严格控制造影剂用量,
根据患者的体重按每公斤体重给药
1

2ml
计算。
掌握合适的注射速度,
以达到强化水平。
用药过程中严
密观察 患者反应及主诉,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9
.保持静脉通路,注射完毕后,应将静 脉针保留
15

30
分钟,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9:3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227.html

增强扫描知识汇总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