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3.肺结节CT增强鉴别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7 19:32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鼻中隔隆鼻)
CT
增强鉴别肺结节性质

第一个问题:恶性肿瘤、炎性结节和结核及其他肺
良性结节强化的峰值(
PH
)最大幅度.

第二个问题:恶性肿瘤、 炎性结节和结核及其他肺
良性结节强化的峰值(
PH
)到达的时间。

第三个问题:恶性肿瘤、炎性结节和结核及其他肺
良性结节强化的时间增强曲线。

第四个问题:肺恶性肿瘤及炎性结节强化程度的模
式。


看下边的图片:


(图示一肺腺癌结节,呈椭圆形,其最大经
2. 1

分,
边缘有分叶。
左上图是平扫,
CT

22 .10HU

右上图是增强后
35
秒,
CT

58 .05HU
;左下图
是增强后
75
秒,
CT

62 .39HU
;右下图为增强

135
秒,
CT

2 8.11HU. PH

40.29HU





上图:为一炎性结节。增强前
CT

44HU
;注入
造影剂后
19

CT

55.2HU
;注入 造影剂
85


CT

79.3HU.
下图:也 系一炎性结节。平扫值
CT39.7HU
;动脉
早期增强值
CT118.3H U

90
秒钟后达峰值,
CT

131HU
;强化 值
91.7HU.



(上图为错构瘤患者,女性,
5 1
岁。因体检就诊。
整个扫描过程没有强化。平扫的周边可见弧形钙







(上图一
39
岁女性患者,< br>轻微咳嗽。
病理结果为良
性肿瘤。左上肺为平扫,右上肺为增强动脉期,左
下为 静脉期,右下为延迟后扫描。此病变的强化峰
值始终小于
20HU
,从图片上看,整个 病变过程仅
有轻微强化。




(结核瘤,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呈环形强化,而
且幅度不大。



从上述图中,我们发现:肿瘤和炎性结节有明显的
强化;良性结节和结核强化不明显;在肺错构 瘤,
一般无强化。恶性肿瘤和炎性假瘤为什么强化?炎
性假瘤使小动脉扩张、肺癌使肿瘤细胞产 生血管生
成因子诱发新生血管,所以两者均可强化。这也就
是用增强来鉴别肺结节的一个原因。 但是怎样鉴别
肿瘤和炎性结节,在大量的病例中,有人做了大量
统计,
认为:
炎性肿块重度强化,
CT
值增高
60HU
以上;在肺癌中度强化,
C T
值增高在
20~60HU
之间;
肺结核强化程度比较差,
CT值增高一般小于
20HU
;某些良性结节如错构瘤不强化。这就是用
增强来判断肺 结节性质的理由。

但是这些数据是一个统计结果。从上边的病例中我
们也发现肿瘤和 炎性结节强化峰值常常交错和重
叠,尤其是在形态上看起来像肿瘤,而强化峰值又
和肿瘤交错或 重叠的时侯,能不能通过强化来鉴别
肿瘤的病变性质?有人对此进行研究,
并得出结论,
认为肿瘤强化峰值较炎性假瘤来得晚
。例如下边这
一病例,有人这样来分析:看到的四幅图象 为增强
前后基本位于同层面的图象,病灶呈轻度不均的浅
淡片状强化,周围比中央明显,主动脉 造影剂密度
很高,显示扫描的时期较早,结合病变的形态考


肺癌。经病理证实本例系鳞腺癌。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肿瘤的强化峰值 比炎性结节
来得晚呢?这
是因为病变的早期改变与单位组织的
血流量有关,
而 晚期改变则与组织间质外间隙有关。
炎症时小动脉扩张,微循环加速,造成血流量增加,
因此早 期有明显的改变,强化明显;而肺癌中有大
量的病理血管形成网、湖、池,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血流淤滞,细胞间隙增大,明显强化主要发生在强
化后期
。因此,恶性肺结节和炎性假瘤可以通 过峰
值到达的时间来鉴别。但是下边的这一例子又让我
困惑了:


(本图示为一炎性结节,结节直径
1.3cm
,边缘光
滑。左上图是平扫,
C T

32HU
;右上图是增强后
35
秒,
CT
值< br>72.16HU
;左下图是增强后
75
秒,
CT

1 26.54HU
;右下图为增强后
135
秒,
CT

92. 20HU. PH

123.34HU


这个炎性假瘤 的强化峰值时间延迟了。急性炎症早
期可出现暂时性血管痉挛,但持续时间很短,在几
分钟之内 ,接着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
加,
组织分解使细胞内
K
离子溢出到 细胞外,
K/Ca
离子比例增高,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另外炎性组织
水肿使静脉受压, 回流受阻,致对比剂在细胞外液
滞留时间延长,因而急性炎症时注射对比剂后可出
现明显增强效 应,持续时间延长。

不只是炎性假瘤,其他肺结节的强化峰值时间也可
能发生改变, 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强化的峰值时间
呢?如肺结节血管外间隙的多少以及注射对比剂的
流率等。因 为肺结节血管外间隙组织液较多,对比
剂充分分布于血管外间隙的时间就会延长,也即峰
值时间 到来的就会晚。而注射对比剂的流率慢时,
不仅会延长到达强化峰值的时间,还会增加峰值时
血 管外对比剂的比例。当对比剂注射后
1~2
分钟,
大多数对比剂分子血管外间隙,这样 血管内的对比
剂和病灶组织对比剂的浓度比例下降,不利于对比
剂向病灶组织的扩散。

Swensen
报道肺癌
2
分钟内达峰值(
100ml
,< br>2ml/s


Yamashita
等则认为
肺癌的峰值时间 为
5
分钟

150ml

2ml/s


ZhangM
等发现肺癌峰
值时间为
1
分钟(
100ml< br>,
4ml/s

。李相生等为
4~5
分钟

1.5ml/kg

2ml/s


出现这样的差异,
就是 因为上述注射流率影响了强化到达峰值的时
间;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不同的
组织学类型
增强
峰值到达的时间会不一致
,腺癌的增强峰值时间早
于鳞癌
,例如上边的 腺癌和鳞腺癌就有差异。炎性
结节由于供血支气管动脉轮廓正常且较直,不易出
现阻塞现象,因 此峰值时间可以早于肺癌。


既然峰值的大小和其到达的时间对鉴别肺部结节的性质存在不足,
于是有人提出时间强化曲线

TDC

的问题。 时间强化曲线不过份强调峰值的大小和峰
值到达的时间,它强调结节在整个强化过程中的变
化趋 势。
恶性肿物在某个时间到达峰值后,持续一
段时间,随后缓慢降落,称为台阶型;炎性结节到
达峰值后,随即降落,称为山峰型;其他良性结节
以及结核球轻度增高后,一直变化不明显,称 为平
坦型。
这三种不同的强化曲线形成尤其形成的机制。

在炎性结节的形成 过程中,肺动脉水平上的肺终末
小动脉发生弥漫性血栓,血供直接来源于支气管动
脉。对比剂是 通过相对直的、结构正常的血管进入
血管间质,进入血管周围间质的对比剂因淋巴管的
通畅加快 了引流,所以炎性结节时间密度曲线在达
峰值后下降较为迅速。相反,肺癌的血供丰富,来
源于 支气管动脉,不仅支气管动脉的大小、数目增

20~30%

而且发生了扩 张、
扭曲、
膨胀等改变,
加上淋巴管引流减少,甚至缺失,使对比剂滞留的
时 间较长。另外,肿瘤新生血管分化不成熟,分部
紊乱,基底膜不完整,内皮细胞间隙较大,管壁通
透性较高,都有利于大分子对比剂漏入细胞间隙,
再加上肺癌血管呈池状扩张,利于对比剂在血管内< br>滞留。所以,周围型肺癌在增强后较迅速达到的峰
值然后缓慢回落。


最后说说肺部结节的各种强化模式,各个病例的增
强表现除了
PH

TDC
这些特点外,
还有强化的模
式。即使都是恶性肿瘤,模式也可以表现不同。也
就是强化模式的多样性。强化模式比较复杂,

70%
的恶性肿瘤表现为均匀强化,但 部分可表现为
不均匀强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趋于均匀强化。
30%
为周 围强化;
炎性结节
80%
表现为周围强化,
表现为均匀强化和不均匀强化的各 为
10%

良性结

90%
表现为无强化或包膜状强化,< br>极少数表现为
轻度均匀强化。

这和肺部结节的病理有很大关系:


恶性肿瘤的均匀强化多见于腺癌
。腺癌瘤巢分布均
匀,其间的纤维间隔相互 联结成网状,其内可见丰
富的小血管结构,
瘤实质无明显坏死或坏死灶极小,
因此表现 为
CT
上的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见于两
种情况:
一种是强化后结节内可见斑 片状低密度区,
一种是增强后结节内出现点、条状更高密度影
。前
者多为鳞癌,是肿瘤 血管大小分布不均匀,无血管
分布的地方出现坏死所致;后者则常见于腺癌、活
动性结核球和炎 性结节。这是由于瘤组织内强化明
显的区域有较粗大迂曲的小血管结构。在活动期的
结核球和炎 性结节内则为血管丰富的上皮样组织。
周围强化则主要见于结核球,
也见于部分炎性结节
和个别肺癌。在结核球,其中央主要是干酪组织,
因而不被强化,而周边因为是富血管纤维组织所以< br>出现强化。炎性结节和个别肿瘤中央坏死不出现强
化,周边强化在炎性结节和结核球一样,是富血 管
的纤维组织,在肿瘤则是没有坏死的肿瘤组织。包
膜样强化大多是结核球,也见于错构瘤。< br>
比如下边
就是一个鳞癌的环状强化的典型例子:







病例分析:

女性,49,间断干咳无痰 4月,无发热,
b
超报
心包积液,增强左肺结节大部无明显强化,部分有
强化 ,考虑结核球.






结果:肺癌


结核球的强化方式:

1
不强化

2
环形强化

3
部分条片状强化


周围性肺癌的强化方式:

1
、较大的结节灶多程均匀强化(
8-15mm)
2
、较小的病灶多呈外周强化
.
3
、结节状不均匀强化


(肺部孤立性结节强化值超过
2 0Hu
,均首先考虑
肿瘤,少于
20Hu
,则鉴别良恶性意义不大,参考资料来自于北美放射学委员会学术论文)


病人
24
岁,身体偏瘦,
半月前曾有高烧,
现无阳性
体征,血项不高。透视时无意发现。






注射造影剂后
3
分钟扫描。


印象:结核球。

1
、肺窗见球形病灶周围点状

卫星灶



2
、增强球形病灶无强化。

3
、病变部位在右下叶背段,结核好发部位;

4

年龄< br>24
岁,
肺癌等恶性肿瘤罕见,
而结核多见。

病理结果:结核球





该患者
9< br>天前体检时发现左肺小结节,
周边较模糊,
有长毛刺,当时考虑炎症给以头孢类进行口服 抗菌
治疗。
9
天抗炎治疗后又进行复查,该结节没有任
何变化。
< br>CT
增强检查,
该结节持续强化,
延迟
7
分钟病灶仍
然强化在一个比较高的程度:平扫该病变平均
CT

35~40HU
,动脉期
60~70
左右,
3
分钟延迟
80
~90HU
,< br>7
分钟延迟约
70~80
左右: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9:3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222.html

3.肺结节CT增强鉴别的相关文章